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尔菲和优序图法构建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34
1
作者 曹婷婷 芦桂芝 +3 位作者 王晓慧 刘树佳 郑天瑀 仰署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取45名专家进行德尔菲函询,采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5、0.92;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组织管理、环境及设施、患者、人员管理、工作任务、... 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取45名专家进行德尔菲函询,采用优序图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5、0.92;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组织管理、环境及设施、患者、人员管理、工作任务、团队合作,权重分别为0.20、0.19、0.17、0.16、0.15、0.13),17个二级指标及79个评价标准的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论ICU医院感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综合评价ICU医院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医院感染 风险评价 德尔菲法 优序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天瑀 芦桂芝 +3 位作者 仰曙芬 矫健梅 曹婷婷 刘树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构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择3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确定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3.3%、96.7%,专家权威系数... 目的构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择3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改,确定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3.3%、96.7%,专家权威系数为0.90,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P<0.05);最终形成包括结构、过程、结果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80条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价指标获得专家认可,能够为各级感染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风险提供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室 医院感染 风险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对肠造口患者出院后护理问题的评估 被引量:31
3
作者 徐娜 芦桂芝 +3 位作者 张颜 曲晓菊 黄卉 仰署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对肠造口患者出院后1个月存在的护理问题评估。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3年7-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结乙直肠外科造口患者40例,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依据,对出院后1个月的40例肠造口患者进行电话... 目的探索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对肠造口患者出院后1个月存在的护理问题评估。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3年7-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结乙直肠外科造口患者40例,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依据,对出院后1个月的40例肠造口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归类,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结果出院后1个月肠造口患者的护理问题主要是精神健康、身体活动、个人照顾、排便功能、造口黏膜水肿、社交、营养、睡眠和休息型态、皮肤,其发生率均超过70%。结论在对肠造口患者的评估中应用奥马哈系统,能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全面评估患者,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整体护理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 肠造口患者 延续护理 护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周围皮肤常见问题护理现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颜 芦桂芝 +1 位作者 徐娜 黄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602-604,共3页
通过对肠造口周围常见皮肤问题分类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皮肤问题易发因素,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针对性护理,避免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造口 造口周围皮肤 皮肤问题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静 芦桂芝 +4 位作者 黄卉 陈颖丽 宋艳蕾 张慧琳 王秀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6期64-67,共4页
目的构建"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初步拟定"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运用Delphi法对3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 2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 目的构建"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初步拟定"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运用Delphi法对3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 2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89%、95.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4、0.300(均P<0.01)。最终构建的培训方案包括教学能力培训、临床护理能力培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科研能力培训、专业发展能力培训、人际沟通能力培训、法律与伦理实践能力培训7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的31个二级指标和106个三级指标,确定了培训学时、方法及评价方式。结论该培训方案获得专家的认可,能够为各院校对"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 培训方案 DELPH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术临床护理路径的编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颜 芦桂芝 +3 位作者 曲晓菊 徐娜 仰曙芬 黄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11-14,共4页
目的编制临床护理路径文本,为实施规范的肠造口术整体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分析法和循证方法初步拟定肠造口术临床护理路径文本结构、各时间段表格样式、住院日及护理项目,形成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初稿,经专家咨询、临床护士讨论及... 目的编制临床护理路径文本,为实施规范的肠造口术整体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分析法和循证方法初步拟定肠造口术临床护理路径文本结构、各时间段表格样式、住院日及护理项目,形成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初稿,经专家咨询、临床护士讨论及验证后定稿。结果形成的肠造口术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包括入院护理、术前护理、手术当日护理(术前病室)、手术当日回病室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护理6个部分;护理内容按监测评估、检验、给药、治疗、活动、饮食、排泄、护理指导/出院规划制定护理项目。结论该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全面,可用于肠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造口术 临床护理路径 文本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