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先天性肝囊肿 被引量:3
1
作者 陶文芳 于有 孙岩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1972年至今的14例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病例,评价其治疗手段。结果本组1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多囊肝病例中,1例术后呼吸衰竭死亡。8例孤立...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1972年至今的14例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病例,评价其治疗手段。结果本组1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多囊肝病例中,1例术后呼吸衰竭死亡。8例孤立性肝囊肿中,2例行开窗引流,5例行不同形式的肝切除手术,1例行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除3例多囊肝病例术后仍有轻度肝肿大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小儿先天性肝囊肿的治疗,应根据其不同表现,采取不同治疗手段,以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诊断 肝疾病 外科学 囊肿 诊断 囊肿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双侧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症3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书龙 韩福友 李昭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 探讨采用同侧阔筋膜包绕颈内静脉扩张成型术治疗小儿双侧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症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小儿外科自2000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例双侧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均对症... 目的 探讨采用同侧阔筋膜包绕颈内静脉扩张成型术治疗小儿双侧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症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小儿外科自2000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例双侧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均对症状严重一侧行同侧阔筋膜包绕颈内静脉扩张成型术,对侧予观察处理.结果 3例患儿手术顺利,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经术后6个月至3年随访,患儿手术侧颈部肿物无复发,对侧无进行性加重,切口愈合良好,无头晕、恶心、呕吐症状.结论 自体阔筋膜包绕扩张颈内静脉成型术是治疗双侧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症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 畸形 外科手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小儿增生性血管瘤和邻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张旗涛 蒋志涛 +2 位作者 王立春 郭劲柏 张淑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小儿增生性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规律,进一步了解血管瘤的发生机制。方法取新鲜增生性血管瘤和其邻近组织标本,以同年龄非血管瘤病人同类组织作对照,提取VEGFm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PCR及荧...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小儿增生性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规律,进一步了解血管瘤的发生机制。方法取新鲜增生性血管瘤和其邻近组织标本,以同年龄非血管瘤病人同类组织作对照,提取VEGFm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PCR及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血管瘤组织的VEGFPCR阳性率为9/9,邻近组织为8/9,对照组为1/9,卡方检验显示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荧光定量PCR显示血管瘤和其邻近组织VEGF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两者较非血管瘤病人同类组织VEGFmRN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VE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分化成血管瘤内皮细胞,在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病理学 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的护理
4
作者 崔岩 万宏 张鸿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8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无功能性 胰岛细胞瘤 小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睾丸肿瘤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延波 韩福友 +2 位作者 崔清波 李昭铸 姜大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总结56例睾丸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7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小儿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53例以睾丸肿块就诊,1例以隐睾就诊,2例以血管瘤就诊。均经超声检查,33例行瘤标检测。56例中,24例为睾丸恶性肿瘤,采... 目的总结56例睾丸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7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小儿睾丸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53例以睾丸肿块就诊,1例以隐睾就诊,2例以血管瘤就诊。均经超声检查,33例行瘤标检测。56例中,24例为睾丸恶性肿瘤,采用睾丸切除、精索高位切除术;32例为睾丸良性肿瘤,其中2例行睾丸切除术,其余均单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获随访的恶性睾丸肿瘤15例,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9年,2例Ⅳ期患儿分别在术后17个月和28个月死于肺转移和周身转移。18例良性睾丸肿瘤随访3个月至7.5年,无复发。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恶性睾丸肿瘤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术后积极化疗可提高疗效。对良性睾丸肿瘤应根据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决定睾丸的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部韧带损伤愈合机制及其组织工程学治疗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姜大朋 李昭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关键词 膝部韧带损伤 愈合机制 组织工程学 治疗 人民生活水平 肌肉骨骼系统 体育运动 前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阻抑TGF-β1诱导大鼠韧带成纤维细胞α-SMA过表达及其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大朋 李昭铸 +3 位作者 蒋志涛 刘君阳 李天竹 王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否阻抑TGF-β1诱导的大鼠内侧副韧带(MCL)成纤维细胞α-SMA过表达及其可能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大鼠MCL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TGF-β1(5ng/ml)及HGF(10—40ng/ml)。培养72h后...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否阻抑TGF-β1诱导的大鼠内侧副韧带(MCL)成纤维细胞α-SMA过表达及其可能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大鼠MCL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TGF-β1(5ng/ml)及HGF(10—40ng/ml)。培养72h后,用RT-PCR检测各组α-SMAmRNA及Smad3mRNA的变化;细胞免疫组化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能显著诱导α-SMA及Smad3的表达(P<0.01),而HGF则可以有效地阻抑其表达,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HGF可以通过下调Smad3的表达来阻抑TGF-β1诱导的α-SMA过表达。这为利用HGF预防和治疗MCL损伤后瘢痕及纤维化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内侧副韧带 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基因治疗与干细胞治疗在肌腱损伤愈合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陆文君 李昭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由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运动、外伤等因素造成的肌腱损伤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肌腱愈合的潜力有限以及目前外科治疗手段不完善,促使加快发展可替代的治疗方式以促进肌腱组织再生。近些年来提出的... 由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运动、外伤等因素造成的肌腱损伤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肌腱愈合的潜力有限以及目前外科治疗手段不完善,促使加快发展可替代的治疗方式以促进肌腱组织再生。近些年来提出的组织工程肌腱为肌腱损伤修复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即通过联合支架材料、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形成组织工程肌腱以促进肌腱再生。然而生长因子存在价格昂贵、半衰期短、生物活性较低、所需剂量高且难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干细胞治疗 肌腱损伤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与脑瘫 被引量:4
9
作者 姜大朋 韩福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1-672,共2页
关键词 宫内感染 脑瘫 小儿 运动致残性疾病 免疫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胃穿孔术后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宏 崔岩 张鸿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B期65-66,共2页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上比较少见,是小儿外科最危险的急腹症之一,尽管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可达62%。手术是治疗胃穿孔惟一有效的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收治1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通过及时的诊断及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上比较少见,是小儿外科最危险的急腹症之一,尽管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可达62%。手术是治疗胃穿孔惟一有效的方法。我院于2007年1月收治1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通过及时的诊断及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胃穿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囊肿罕见类型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文君 李昭铸 +3 位作者 徐波 崔清波 杨书龙 李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548-551,共4页
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系统疾病,亚洲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小儿外科医生对于胆总管囊肿疾病和病理解剖的认识也更加深刻。Todani分型中,I型临床上最常见,治疗方法也最成熟。但临床上部分胆总管囊肿... 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系统疾病,亚洲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小儿外科医生对于胆总管囊肿疾病和病理解剖的认识也更加深刻。Todani分型中,I型临床上最常见,治疗方法也最成熟。但临床上部分胆总管囊肿的分型较为罕见,对罕见类型的认识不足可能会引起此类患儿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旨在针对罕见类型胆总管囊肿的病变特点和手术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肠内引流术防返流措施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文芳 孙岩 于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45-449,共5页
关键词 胆总管造口术 引流 方法 手术后并发症 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与脑白质损伤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大朋 韩福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1007-1008,共2页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宫内感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玉波 崔岩 姜大朋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4期29-30,共2页
对13例消化道穿孔新生儿术前行胃肠减压,术后给予尽快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痊愈9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3例。提出加强围术期监护及营养支持是保证患儿顺利渡过手术危险期,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消化道穿孔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致早产鼠脑白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大朋 李昭铸 张玉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0期829-83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致早产鼠脑白质损害的机制。方法30只Wistar孕鼠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2只,在妊娠第15、16天,对实验组孕鼠连续2d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0.2mg/kg,对照组孕鼠注射等量蒸馏水;取实验组早产鼠45只、对照组足月鼠45只,采...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致早产鼠脑白质损害的机制。方法30只Wistar孕鼠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2只,在妊娠第15、16天,对实验组孕鼠连续2d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0.2mg/kg,对照组孕鼠注射等量蒸馏水;取实验组早产鼠45只、对照组足月鼠45只,采用放免法(RIA)测定两组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另取实验组早产鼠47只,对照组足月鼠41只,对脑组织进行HE染色;再取50只实验组早产鼠及50只对照组足月鼠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实验组早产鼠脑组织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足月鼠(P<0.01),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足月鼠明显增高(P<0.01);早产鼠脑组织切片均见脑室周围白质水肿,神经毡疏松化,细胞成分明显减少,神经细胞间隙增宽,细胞肿胀、破裂;对照组足月鼠脑组织形态结构未见异常。结论细菌内毒素可导致早产鼠脑白质损害,且脑组织中IL-6及含水量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脑瘫 脑白质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采血试管在开启易拉式静脉输液袋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玉波 崔岩 +1 位作者 孙秋慧 张默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袋 真空采血 试管 临床护理工作 皮肤损伤 杠杆作用 操作者 配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滑膜肉瘤2例报告
17
作者 蒋志涛 韩福友 管声扬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肉瘤 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非典型MRKH综合征1例
18
作者 于有 韩福友 崔清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肛门闭锁/并发症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22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曲志博 刘家旭 +6 位作者 鞠春成 王欢 张浩然 孙清政 张世伟 刘彦龙 李昭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观察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SP22蛋白在68例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和瘤旁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临... 目的观察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SP22蛋白在68例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和瘤旁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USP22主要在肿瘤细胞核中呈阳性表达,而瘤旁组织中呈阴性表达。进一步统计分析,USP22在Ⅲ-Ⅳ期肿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肿瘤(P〈0.05);USP2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USP22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大小、肿瘤部位、病理分型等参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USP22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有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与性别、年龄等参数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 神经母细胞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