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伟 李颖 +3 位作者 周坦洋 檀静 史中兴 王宏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危及生命的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造影与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患者48例,急诊行经导管动脉血管栓塞治疗,将导管超选择至出血部位,用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结果 4... 目的探讨危及生命的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造影与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患者48例,急诊行经导管动脉血管栓塞治疗,将导管超选择至出血部位,用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结果 48例能确定出血部位,47例成功栓塞出血动脉,1例未行栓塞治疗。4例栓塞后仍有大量出血,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总有效率为90%(43/48),无异位栓塞及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经导管动脉血管栓塞是治疗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和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伟 周坦洋 +3 位作者 史中兴 檀静 赵伟杰 王宏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9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造影检查及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急性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并对可疑部位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用明胶海绵条或...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造影检查及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5例急性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并对可疑部位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用明胶海绵条或颗粒、弹簧圈及聚乙烯醇(PVA)颗粒对出血动脉行栓塞治疗。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定期追踪随访。结果 25例患者中,22例出血部位明确并栓塞止血成功,3例未找到出血动脉,技术成功率达88.00%(22/25)。术后随访3~20个月,中位时间6.5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再次出血。结论 急诊介入治疗是急性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术 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伟 李颖 +1 位作者 金书强 白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2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方法对88例大咯血患者于介入栓塞治疗前行CTA检查,寻找可疑出血动脉。对出血动脉逐一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88例大咯血患者,CTA检查共发现109支可疑出血动脉;术中共发现120支出血动脉... 目的探讨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方法对88例大咯血患者于介入栓塞治疗前行CTA检查,寻找可疑出血动脉。对出血动脉逐一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88例大咯血患者,CTA检查共发现109支可疑出血动脉;术中共发现120支出血动脉,并成功予以栓塞。术前CTA诊断准确率为90.83%(109/120)。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前,CTA检查可为术中寻找出血动脉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咯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右腕部先天性动静脉瘘1例
4
作者 周坦洋 白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5期389-389,共1页
患者男,24岁,主因"右腕部搏动性肿物伴疼痛1年余"入院。查体:右腕部桡侧、大鱼际处可见直径约1.0 cm隆起,触之有震颤感,搏动节律与心律一致,局部皮肤色泽略潮红,皮温略高,按压肿物近心端桡动脉、肿物搏动及震颤感消失。
关键词 先天性动静脉瘘 右腕部 介入栓塞治疗 搏动性 皮肤色泽 肿物 大鱼际 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理理论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晔 曹素玉 +2 位作者 刘瑶 石琳 李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自理理论对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5年8月120例HCC患者,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自理理论对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5年8月120例HCC患者,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TACE治疗后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及对TACE与肝癌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ACE术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对TACE与肝癌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结论应用Orem自理理论有利于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理理论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 自我护理能力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出血25例动脉造影所见及栓塞治疗 被引量:8
6
作者 徐伟 周坦洋 +5 位作者 王凯冰 史中兴 曹海利 陈宝祥 王法 王宏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出血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及其栓塞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2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根据肾出血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等栓塞剂行栓塞治疗。结... 目的探讨急性肾出血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及其栓塞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2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根据肾出血动脉造影的不同表现,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等栓塞剂行栓塞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溢,其中2例合并假性动脉瘤,2例合并肾动静脉瘘,1例合并肾动脉-肾盏瘘,1例为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肾动静脉瘘;另5例显示为肿瘤血管。25例患者采用不同栓塞剂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随诊4~10个月,均无再次出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肾出血动脉造影的各不相同,仔细甄别并选用不同栓塞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肾出血能有效止血、最大限度地保存肾功能,可作为肾出血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动脉造影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伟 王法 +2 位作者 李颖 刘雨 王宏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9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患者动脉造影表现及急诊BAE的疗效。经急诊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和明胶海绵条对出... 目的探讨急诊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患者动脉造影表现及急诊BAE的疗效。经急诊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聚乙烯醇(PVA)颗粒和明胶海绵条对出血动脉行BAE;术后评价疗效、并发症及咯血复发情况。结果 17例中共发现29支病变支气管动脉,成功予以栓塞。BAE术后16例24h内完全停止咯血,1例于术后2天完全停止咯血。5例于BAE后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病灶。BAE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2年,咯血均无复发。结论急诊BAE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动脉瘘 咯血 血管造影术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动脉出血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伟 王宏辉 +2 位作者 王法 王胜 张贺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0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NN性肾动脉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9例医源性肾动脉出血患者行急诊肾动脉造影,确定出血动脉后,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肾动脉造影显示31例对比剂外溢,肾动静脉瘘7例,肾... 目的探讨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NN性肾动脉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9例医源性肾动脉出血患者行急诊肾动脉造影,确定出血动脉后,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肾动脉造影显示31例对比剂外溢,肾动静脉瘘7例,肾假性动脉瘤4例,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肾动静脉瘘5例,肾动脉一肾盏瘘2例。TAE后,所有患者出血完全停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12~16个月,均无再次出血。结论急诊TAE治疗医源性肾出血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疾病 出血 肾动脉 血管造影术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海利 于熙滢 白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目的建立家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方法选取30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球囊损伤+高脂喂养组、高脂喂养组及普通饲料喂养组。饲养12周后分别给予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药物触发,诱发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果内膜损伤+高脂... 目的建立家兔腹主动脉易损斑块模型。方法选取30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球囊损伤+高脂喂养组、高脂喂养组及普通饲料喂养组。饲养12周后分别给予中国斑点蝰蛇毒和组胺药物触发,诱发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结果内膜损伤+高脂喂养组存活的8只兔中有10处病变狭窄程度超过50%,并且脂质核心较大、纤维帽厚度小于65μm,判定以上10处病变为易损斑块。高脂喂养组中的9只仅3处可判定为易损斑块;普通饲料喂养组中未见易损斑块。结论高脂喂养后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制作兔易损斑块模型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易损斑块 球囊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对兔粥样硬化斑块逆转作用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熙滢 徐冉 +3 位作者 周大亮 郝丹 魏林 曹海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48-751,共4页
目的评价在体外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IVUS-VH)分析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对粥样硬化斑块逆转作用的精确性。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随机选择7只普通饲料喂养为对照组,另外14只喂饲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2周后,行腹主动脉... 目的评价在体外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IVUS-VH)分析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对粥样硬化斑块逆转作用的精确性。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随机选择7只普通饲料喂养为对照组,另外14只喂饲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2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每组7只,继续喂饲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10周。喂养第12周后,进行IVUS-VH,并与组织学结果对照检测成像效果。结果 21只白兔共分析了325个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IVUS-VH对薄帽纤维斑块的敏感性是91.7%,纤维斑块敏感性是81.3%,致病性内膜增生的敏感性是82.7%。相关分析显示,病理组织学与IVUS-VH在斑块成分分析方面,纤维组织(r=0.845),纤维脂肪组织(r=0.785),钙化组织(r=0.792),坏死核心(r=0.731)均明显相关(P<0.01)。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组斑块直径、斑块厚度、内膜中层厚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VH对易损斑块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可以用来评价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对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膜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泵镇痛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中兴 蔡振华 +1 位作者 周华成 刘金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但是术中及术后往往会出现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有报道称TACE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约为75%,需使用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但是术中及术后往往会出现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有报道称TACE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约为75%,需使用强效镇痛药[2].这种严重的疼痛不仅使患者难以接受后续的TACE治疗,还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寻求一种合理的镇痛方法,在保留患者语言交流配合手术能力的同时,又能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治疗效果,一直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吗啡泵镇痛和吗啡肌注及芬太尼透皮贴剂外用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围术期 泵镇痛 吗啡 ARTERIAL 中重度疼痛 应用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破裂修补术后再出血的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海利 白彬 孟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疗法在肝破裂修补术后再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患者于术后5~18h经保守治疗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行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分支有活动性出血,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使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经导管栓塞止血。结果8例患者急...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疗法在肝破裂修补术后再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患者于术后5~18h经保守治疗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行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分支有活动性出血,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使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经导管栓塞止血。结果8例患者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明显减少,效果明显。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相对简单安全等优点,是肝破裂修补术后再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手术后出血 介入疗法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
13
作者 徐伟 周坦洋 +4 位作者 王凯冰 史中兴 陈宝祥 王法 王宏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急诊动脉栓塞(TAE)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对38例因肺结核致大咯血患者行急诊经导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用明胶海绵条、弹簧圈及聚乙烯醇(PVA)颗粒对出血动脉行TAE,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对所有患...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急诊动脉栓塞(TAE)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对38例因肺结核致大咯血患者行急诊经导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用明胶海绵条、弹簧圈及聚乙烯醇(PVA)颗粒对出血动脉行TAE,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成功栓塞出血动脉。29例栓塞后24h咯血停止;9例栓塞后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1~2周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6~20个月,3例1年后复发,行2~3次栓塞治疗后仍有大量出血,转外科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TAE治疗肺结核所致大咯血安全、有效;彻底全面地栓塞出血动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的 咯血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肝动脉出血
14
作者 徐伟 王法 +1 位作者 白彬 王宏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8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动脉出血的急诊肝动脉造影表现及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8例医源性肝动脉出血患者行急诊肝动脉造影,确定出血动脉后,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进行急诊栓塞治疗;对其急诊肝动脉造影表现及TAE疗效进...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动脉出血的急诊肝动脉造影表现及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8例医源性肝动脉出血患者行急诊肝动脉造影,确定出血动脉后,以明胶海绵、PVA颗粒和弹簧圈进行急诊栓塞治疗;对其急诊肝动脉造影表现及TAE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中,21例肝动脉造影可见对比剂外溢,5例肝动静脉瘘,9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肝动静脉瘘。急诊TAE后38例出血均停止,总有效率为100%(38/38)。1例术后10天复发出血,再次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肝脏坏死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诊TAE治疗医源性肝动脉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出血 动脉造影术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犬肝动脉栓塞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曹海利 周坦洋 +5 位作者 罗芙蓉 白彬 王凯冰 徐伟 崔立明 李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犬碘化油栓塞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家犬12只,随机分为3组:A组经导管向肝动脉注入碘化油10ml;B组经导管向肝动脉注入碘化油10ml+GSPE饱和溶液5ml;C组经导管向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测定各组犬...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犬碘化油栓塞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家犬12只,随机分为3组:A组经导管向肝动脉注入碘化油10ml;B组经导管向肝动脉注入碘化油10ml+GSPE饱和溶液5ml;C组经导管向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测定各组犬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栓塞后A、B组犬血清ALT、AST值、MDA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C组(P均<0.05),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栓塞后B组犬血清ALT、AST值、MDA和TNF-α含量明显低于A组(P均<0.05),且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A组减轻。结论碘化油栓塞犬肝动脉可成功建立犬急性肝损伤模型。GSPE对犬碘化油栓塞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动物实验 葡萄籽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变化水平对于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国庆 王凯冰 +2 位作者 金书强 李映辰 白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0,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TACE是HCC的首选姑息性治疗方法。近年在蛋白质组、mRNA组中发现了一系列HCC代谢产物。本文对HCC常见及目前热点研究的肿瘤标志物对于TACE治疗的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动脉 栓塞 治疗性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术中“血管湖”现象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国庆 王凯冰 +3 位作者 金书强 王憬 李映辰 白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究肝动脉栓塞术中"血管湖"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仅使用微球作为栓塞材料的221例患者。根据其术中是否出现"血管湖"现象分为A、B两组。A组3... 目的探究肝动脉栓塞术中"血管湖"现象的发生机制,研究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仅使用微球作为栓塞材料的221例患者。根据其术中是否出现"血管湖"现象分为A、B两组。A组33个病灶(32例患者),术中出现"血管湖"现象;B组270个病灶(189例患者),术中未出现"血管湖"现象。结果 "血管湖"现象患者发生率为14.5%(32/221),病灶发生率为10.9%(33/303),该现象发生与肿瘤直径是否≥3 cm、肿瘤是否存在假包膜、单位体积肿瘤所使用的微球量是否≥0.01 mL/cm^3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预后评估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mRECIST)、总生存率(OR)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湖"现象的患者发生率为14.5%(32/221),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肿瘤的大小、肿瘤是否存在假包膜、单位体积肿瘤所使用的微球量有关,该现象的发生可能预示着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化学栓塞 微球 血管湖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