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CD54、CD106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裴丽春 张一娜 +4 位作者 孟松艳 滕宗艳 张迎 张静媛 于卫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69-3171,共3页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心衰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及CD106的百分率进行检测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心衰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面CD54及CD106的百分率进行检测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衰患者分别于心衰发作期及缓解期测定心脏功能。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在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衰发作组及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衰缓解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在单纯扩张型心肌病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发作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衰缓解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CD106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且差异均有显著性;心衰患者的LVEF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D54、CD106对判断或监测心衰患者病情进展及活动转归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黏附分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减轻缺氧性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婧媛 张艳桥 +3 位作者 张一娜 裴丽春 徐长庆 杨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PPAR-γ与环加氧酶-2(COX-2)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复氧组、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PPAR-γ与环加氧酶-2(COX-2)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复氧组、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缺氧再复氧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生存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经ciglitazone预处理的缺氧再复氧组神经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缺氧再复氧组(P<0.05);并且其COX-2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缺氧再复氧组(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能够减轻缺氧再复氧后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OX-2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氧 神经元 环加氧酶-2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