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状体主要内源性蛋白MIP的突变体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姗姗 马笮 +2 位作者 赵保文 林辉 齐艳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研究晶状体主要内源性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R233K突变体的产生是否影响MIP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继而阐述此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构建连有EGFP的MIP野生型及R233K突变体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系,确... 目的研究晶状体主要内源性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R233K突变体的产生是否影响MIP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继而阐述此突变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构建连有EGFP的MIP野生型及R233K突变体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系,确定R233K突变体的亚细胞定位。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来检测R233K突变体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合成野生型及突变型MIP羧基末端多肽链,用荧光素报告基因技术来验证这些多肽链的功能。结果在EGFP的显影下,野生型及R233K突变体均定位于细胞膜上,p.R233K突变未影响MIP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细胞内的蛋白表达量。而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与野生型MIP相比,位于羧基末端的R233K突变体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明显减弱。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证实,突变后的MIP与钙调蛋白的绑定亲和力明显下降。结论R233K突变体影响了MIP与钙调蛋白的相互作用,降低了MIP羧基末端与钙调蛋白的绑定亲和力,继而影响了晶状体纤维细胞的水通透性,导致了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主要内源性蛋白 钙调蛋白 相互作用关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雍海溟 宋强 张水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2-875,共4页
神经元的发育和存活是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故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因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人们对有效的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因子及其作用机制了解甚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 神经元的发育和存活是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故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因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人们对有效的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因子及其作用机制了解甚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GF-B)是VEGF家族的成员,是1996年发现的该家族第3个因子。大多数关于VEGF-B的研究都是致力于其在血管生长方面的作用,而近年来,一些学者把目光聚焦到VEGF-B的促神经发生、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的作用,及其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神经元细胞或神经胶质细胞,从而促进其生长及存活。VEGF-B的这种功能使其和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如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感觉神经末梢的退行性变性疾病等。细胞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研究结果提示,转染VEGF-B基因能够改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病、感觉神经末梢的退行性变性疾病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保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中CFDA-SE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春艳 孙大卫 +1 位作者 宁静 彭绍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5-(and-6)-carboxyfluresceindiacetate,succinimidylester,CFDA-SE]与免疫组化方法相结合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pithelialcells,RPECs)移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CFDA-SE(10μmol... 目的探讨新型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5-(and-6)-carboxyfluresceindiacetate,succinimidylester,CFDA-SE]与免疫组化方法相结合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pithelialcells,RPECs)移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CFDA-SE(10μmol·L-1)标记供体RPECs,37℃下孵育1min,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将细胞悬液植入同种异体青紫蓝兔视网膜下腔,分别在30d和60d时处死实验兔,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的供体细胞,同时作紧密连接的结构蛋白ZO-1和细胞骨架蛋白Actin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标记的供体RPECs可嵌插于宿主RPECs之间,铺成单层结构,并形成新的细胞间紧密连接,ZO-1、Actin的免疫组化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与原位RPECs之间的表达无显著差异(ZO-1:︱t︱=2.05,P<0.05;Actin:︱t︱=2·14,P<0.05)。结论CFDA-SE是一种快捷、稳定、安全的活体细胞染料,可作为理想的标记物应用于RPECs移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 移植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