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条件性敲除Bmp2和Bmp4对小鼠牙根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耿硕硕 刘昕 +4 位作者 郭守利 李莹 关雪 王秀梅 谢晓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6-730,共5页
目的:观察在上皮组织中条件性敲除Bmp2和Bmp4基因对小鼠牙根发育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牙根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前期基础。方法:利用Jackson Laboratory推荐的引物,对鼠尾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小鼠基因型。取出小鼠下颌骨组织,经过相... 目的:观察在上皮组织中条件性敲除Bmp2和Bmp4基因对小鼠牙根发育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牙根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前期基础。方法:利用Jackson Laboratory推荐的引物,对鼠尾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小鼠基因型。取出小鼠下颌骨组织,经过相应处理后,进行石蜡包埋,用于HE染色。在牙根发育早期过程中比较Bmp2和Bmp4基因敲除组(double gene knockout,DcKO)与同源对照组(control,Con)小鼠的上皮根鞘(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HERS)和根部成牙本质细胞的形态差异,在牙根发育完成后经小动物高清X线观察两组小鼠牙根状况。结果:出生后0 d,两组小鼠牙根尚未发育;出生后7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根部成牙本质细胞极化更差;出生后14 d,DcKO小鼠的HERS组织比Con组断裂程度低。牙根发育完成后,21 d和28 d的X线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牙根比对照组短,根部髓腔比对照组小鼠大。结论:Bmp2和Bmp4基因参与小鼠牙根发育,Bmp2和Bmp4基因缺失可导致DcKO组小鼠的牙根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2 BMP4 小鼠 牙根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I-C在牙根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昕 谢晓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9-692,共4页
牙根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上皮和间充质共同调控完成,并涉及多种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I-C(nuclear factor I-C,NFIC)是调控牙根发育的主要分子之一,NFIC参与根部牙本质的形成。牙根的生长是通过与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实... 牙根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上皮和间充质共同调控完成,并涉及多种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I-C(nuclear factor I-C,NFIC)是调控牙根发育的主要分子之一,NFIC参与根部牙本质的形成。牙根的生长是通过与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的,这些分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Krüppel样转录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Osterix(OSX)、Hedgehog(HH)、AFF4和微量元素锌等。本文将对NFIC在牙根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与NFIC相关的分子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I-C 牙根发育 成牙本质细胞 分子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