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锡山 王宽 +3 位作者 张岂凡 陈峰 张殿忠 傅松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方法,定量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分别按计数...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方法,定量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分别按计数和计量资料统计。结果:68例胃癌组织中,60例端粒酶活性表达(88.24%),而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6例端粒酶低活性表达(15%),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χ2=4.87 u=2.01 P<0.05);与组织分化呈负相关(χ2=4.34 u=2.17 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统计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可能成为临床胃癌诊断的辅助方法,且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术式及预后评估的意义。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可能更有利于揭示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端粒酶活性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胃癌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高丹丹(综述) 刘磊(综述) 白玉贤(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78-1981,共4页
目前化疗仍然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尚无标准方案。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化疗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抗癌药物的出现,化疗方案不断演进,晚期胃癌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随... 目前化疗仍然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尚无标准方案。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化疗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抗癌药物的出现,化疗方案不断演进,晚期胃癌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胃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热点。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在晚期胃癌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前景,但仍需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本文将结合最新文献,对晚期胃癌的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疗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参与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 被引量:4
3
作者 席玉慧 孟庆威 +4 位作者 徐长庆 王丽娜 林岩 李鸿珠 张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4-847,共4页
目的:观察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Sirt1)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和ISO+NAM(烟酰胺,Sirt1抑制剂)组。皮下注射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大。以心脏重量指数(心脏重量... 目的:观察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Sirt1)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和ISO+NAM(烟酰胺,Sirt1抑制剂)组。皮下注射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大。以心脏重量指数(心脏重量/体重)、HE染色、透射电镜以及脑钠肽(BNP)mRNA表达水平观察心肌肥大的变化。同时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心肌Sirt1 mRNA、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脏重量指数,HE染色,透射电镜以及BNP mRNA表达水平均显示皮下注射ISO可明显诱导小鼠心肌肥大;Sirt1在心肌肥大模型组表达显著增多(P<0.01),其抑制剂NAM可明显减轻ISO诱导的心肌肥大(P<0.05),并降低Sirt1的表达(P<0.01)。结论:Sirt1的激活可能参与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 烟酰胺 异丙肾上腺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抑素(endostatin)对移植大肠癌新生血管密度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贾云鹤 董新舒 +3 位作者 南普超 徐海涛 王锡山 李志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内抑素endostatin)对裸鼠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endostatin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新生血管密度,对用药过程中瘤体积进行测量,对endostatin抑制肿瘤的效果...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内抑素endostatin)对裸鼠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endostatin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新生血管密度,对用药过程中瘤体积进行测量,对endostatin抑制肿瘤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endostatin能够抑制裸鼠大肠癌肿瘤血管的生成,减低肿瘤的血管密度。结论:endostatin通过抑制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内抑素 大肠癌 新生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xycycline抑制大肠癌LS174T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海涛 杜杰 董新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5-628,共4页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Doxycycline)在体外对LS174T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并尝试探讨该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MTT法观察Doxycycline对LS174T细胞粘附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不同浓度Doxycycline对细胞侵袭和运动能力的抑制作用;2...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Doxycycline)在体外对LS174T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并尝试探讨该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MTT法观察Doxycycline对LS174T细胞粘附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不同浓度Doxycycline对细胞侵袭和运动能力的抑制作用;2)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Doxycycline作用48h后,MMP2的mRNA表达情况,同时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分泌。结果:1)Doxycycline能够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大肠癌LS174T细胞的体外运动和侵袭能力,但不影响其粘附能力;2)Doxycycline能够抑制LS174T细胞MMP2的mRNA表达。结论:Doxycycline在体外能够有效地抑制大肠癌LS174T细胞的侵袭、转移,其中MMP2是抑制大肠癌细胞LS174T的一个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LS174T细胞 DOXYCYCLINE 侵袭 转移 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理理论在血液置换后多脏器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麻立娟 刘宁 周阿楠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9期32-33,共2页
目的采用Orem自理理论增强血液置换后多脏器衰竭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43例血液置换后脏器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进行护理。... 目的采用Orem自理理论增强血液置换后多脏器衰竭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43例血液置换后脏器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进行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血液置换后多脏器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衰竭 血液置换 OREM自理理论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减轻缺氧性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婧媛 张艳桥 +3 位作者 张一娜 裴丽春 徐长庆 杨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PPAR-γ与环加氧酶-2(COX-2)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复氧组、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PPAR-γ与环加氧酶-2(COX-2)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复氧组、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缺氧再复氧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生存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经ciglitazone预处理的缺氧再复氧组神经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缺氧再复氧组(P<0.05);并且其COX-2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缺氧再复氧组(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能够减轻缺氧再复氧后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OX-2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氧 神经元 环加氧酶-2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