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PET-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范 李勇 +2 位作者 王家富 韩巍 马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2-684,共3页
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融合影像技术,使用的示踪剂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与天然葡萄糖结构类似,可以参与细胞糖代谢,由于结构与天然葡萄糖不同,它只能进入细胞而无法进一步参与其他过程,所以多数^18F-FDG以6-磷酸.^18F-FDG形... 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融合影像技术,使用的示踪剂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与天然葡萄糖结构类似,可以参与细胞糖代谢,由于结构与天然葡萄糖不同,它只能进入细胞而无法进一步参与其他过程,所以多数^18F-FDG以6-磷酸.^18F-FDG形式沉积在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心理学 临床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与骨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林琳 李勇 +3 位作者 王丽范 韩巍 王家富 闫志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与骨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评估18F-FDG PET/CT对MM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7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诊断为MM与骨转移瘤患者各30例,分别行...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与骨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评估18F-FDG PET/CT对MM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7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诊断为MM与骨转移瘤患者各30例,分别行18F-FDG PET/CT显像。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分布部位、骨质破坏形态、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及代谢均匀性等;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的骨骼18F-FDG代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M与骨转移瘤均好发于脊柱、骨盆、胸部骨,其次为四肢骨骼,脊柱、骨盆与四肢骨的病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常累及颅骨,骨转移瘤较少累及颅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骨转移瘤对18F-FDG的摄取能力均高于健康体检者骨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对18F-FDG多表现为弥漫性轻微摄取,骨转移瘤多表现为不均匀高摄取。本组MM病灶中,溶骨性骨质破坏占96.7%,多为"穿凿样"或"虫噬样"表现,并可见骨骼呈膨胀性改变,以肋骨为著,成骨性改变极少出现(3.3%);骨转移瘤的病灶中,骨质破坏占76.7%,多表现为局灶性病变,成骨性改变约36.7%。MM与骨转移瘤在出现骨质破坏的同时均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可同时获取解剖和代谢等多种影像特征,对于MM和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