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菲菲 鄂晓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0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 目的探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障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心理障碍改善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较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疼痛程度降低;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改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 心理障碍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雪梅 冯雪燕 +1 位作者 宋爱民 刘雪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3期46-47,5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43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明显缓...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43例系统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心理状态平稳,使其能够正确地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43例患者手术后都恢复到术前的状态,能够进一步接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科治疗。结论加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为今后临床工作中提高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肾穿刺活检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预防置管所致静脉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单多 刘雪梅 黄国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1888-1890,共3页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对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检索EBSCO、PubMed、EMBASE、Medline、VIP、CNKI等资源,收集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预防静脉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纳入文献4篇,共1 204名患...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对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检索EBSCO、PubMed、EMBASE、Medline、VIP、CNKI等资源,收集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预防静脉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纳入文献4篇,共1 204名患者符合标准进入研究。评价指标静脉炎的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异质性(χ2=5.97,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合并效应优势比OR值为0.315(95%CI:0.213~0.468),说明实验组患者PICC置管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可有效预防置管所致静脉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联合aPTT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高血栓负荷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关洁 孙佳莹 +2 位作者 蒋丽鑫 邱丽 谢荣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联合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HT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0例STEMI患者,视血栓负荷情况分为HTB组66例和低血栓负荷(LTB)组74例,采用酶联免...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联合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高血栓负荷(HT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0例STEMI患者,视血栓负荷情况分为HTB组66例和低血栓负荷(LTB)组7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凝固法检测血清TGF-β_(1)水平与aPTT。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HTB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_(1)水平和aPTT对STEMI患者HTB的预测价值。结果HTB组男性、吸烟比例和年龄、白细胞计数、TGF-β_(1)水平高于LTB组,aPTT短于LTB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33,95%CI:1.005~1.063)、吸烟(OR=1.880,95%CI:1.102~3.208)、TGF-β_(1)升高(OR=1.924,95%CI:1.047~3.536)为STEMI患者HTB的独立危险因素,aPTT延长(OR=0.893,95%CI:0.820~0.972)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GF-β_(1)水平和aPTT单独与联合预测STEMI患者HT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711、0.840,灵敏度分别为64.89%、59.54%、83.21%,特异度分别为81.88%、71.81%、70.47%。血清TGF-β_(1)水平和aPTT联合预测STEMI患者HTB的AUC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血清TGF-β_(1)水平升高和aPTT缩短与STEMI患者HTB密切相关,可作为STEMI患者HTB的辅助预测指标,二者联合对STEMI患者HTB的辅助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负荷 转化生长因子-β_(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依那西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皮肤红斑情况
5
作者 张聪颖 刘雪梅 +1 位作者 张雪 宋爱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7期72-7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依那西普患者疼痛程度及皮肤红斑情况,以期为选择最适合的注射部位以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15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风湿病患者...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依那西普患者疼痛程度及皮肤红斑情况,以期为选择最适合的注射部位以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15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风湿病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皮下注射依那西普,注射部位为左右上臂的外侧区域、腹部左右侧及左右大腿中部前侧,注射剂量为25 mg/次。比较上述6个部位注射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红斑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左上臂、右上臂、腹部左侧、腹部右侧、左大腿中部、右大腿中部注射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 pain intensity scale,NPIS)评分分别为(2.94±2.34)、(2.91±2.20)、(1.86士1.89)、(1.90±1.99)、(4.13±2.69)、(4.05士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臂、右上臂、腹部左侧、腹部右侧、左大腿中部、右大腿中部注射部位皮肤红斑发生率分别为8.20%、8.20%、4.10%、4.10%、14.75%、1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大腿中部、右大腿中部注射NPIS评分及注射部位皮肤红斑发生率均高于腹部左侧、腹部右侧、左上臂、右上臂注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左上臂、右上臂注射NPIS评分及注射部位皮肤红斑发生率均高于腹部左侧、腹部右侧注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部皮下注射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减少皮肤红斑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西普 皮下注射 疼痛 红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