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手术室吸入麻醉废气污染状况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廉爱玲 马鸿雁 +2 位作者 兴东梅 杨帆 王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哈尔滨手术室吸入麻醉废气污染情况,为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5月哈尔滨市20家医院的180个手术间。按照是否采用吸入麻醉分为吸入组(55间)和非吸入组(125间)。比较两组废气检出率和废气超... 目的探讨哈尔滨手术室吸入麻醉废气污染情况,为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5年1~5月哈尔滨市20家医院的180个手术间。按照是否采用吸入麻醉分为吸入组(55间)和非吸入组(125间)。比较两组废气检出率和废气超标率。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医护人员对麻醉废气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吸入组的废气检出率(98.2%)高于非吸入组(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组的废气超标率(58.2%)高于非吸入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医护人员中选择麻醉废气为手术室潜在危险因素的比例(98.0%)明显高于生物性危险因素(80.0%)、物理性因素(56.0%)和化学性因素(73.0%)。结论吸入麻醉可造成手术间麻醉废气的污染,手术室医护人员对麻醉废气的认知度较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麻醉废气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曲东明 吴怀兰 +2 位作者 曲东亮 舒赤骋 程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手术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专家函询的熟悉系数为0.815,判断系数为0.811,权威系数为0.813,形...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手术室护士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专家函询的熟悉系数为0.815,判断系数为0.811,权威系数为0.813,形成了由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2条评价标准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的协调程度好;结果可为手术室护士岗位培训提供依据,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危机管理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廉爱玲 陈烨 孙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6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与分析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心率、血压、心率×血压均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辅助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人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学历层次护士临床护理的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陶永红 孙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工作年限<5年的临床护士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历不同将其分为本科组、大专组、中专组。以《全国卫生系统护师... 目的探讨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工作年限<5年的临床护士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历不同将其分为本科组、大专组、中专组。以《全国卫生系统护师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为依据,对三组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考核评估,比较三组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差异。结果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护理评价等方面的成绩,三组护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必须加强对护士队伍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的学历层次,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学历 临床护理水平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小佳 商赫兰 汪立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5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 目的探讨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脑外伤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系统护理干预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常规护理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和脑外伤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较护理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系统护理干预组上述指标较常规护理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急性重症脑外伤 术后康复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手护士非技术技能行为评价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丽娜 廉爱玲 +2 位作者 马桂珍 杨丽娜 陈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46-48,共3页
目的构建洗手护士非技术技能行为评价系统。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请31名手术室护理专家对洗手护士非技术技能行为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进行两轮函询论证。结果最终确立的洗手护士行为评价系统包括4个一级指标(沟通与协作... 目的构建洗手护士非技术技能行为评价系统。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请31名手术室护理专家对洗手护士非技术技能行为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进行两轮函询论证。结果最终确立的洗手护士行为评价系统包括4个一级指标(沟通与协作、任务管理、压力管理、情境意识)、15个二级指标以及25条行为评价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行为评价系统能为洗手护士非技术技能的培训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手护士 非技术技能 行为系统 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文蛟 刘耀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5期144-146,18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胶质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胶质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胶质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胶质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术前1 d及术后3 d心率、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 d心率、血压高于入院时,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术后3 d两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术前1 d,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能够更好地控制胶质瘤围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和认可,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无缝隙护理 胶质瘤 手术 围术期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