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志兰 李晓娟 +1 位作者 王巍 刘鹏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8-490,50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肝脏常见肿瘤88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8例,肝转移瘤15例,肝血管瘤33例,肝囊肿12例。行轴位扩散加权扫描,并拟合出ADC图,在ADC图上测出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肝脏常见肿瘤88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8例,肝转移瘤15例,肝血管瘤33例,肝囊肿12例。行轴位扩散加权扫描,并拟合出ADC图,在ADC图上测出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行动态增强全肝扫描,观察实性病变在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不同时相的强化程度。结果:肝囊肿和血管瘤ADC值均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转移瘤(P<0.01),根据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肝脏恶性肿瘤病灶的表现将其分为富血供病灶和乏血供病灶。结论: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I对肝脏常见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病变的3.0T磁共振成像诊断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鹏飞 朱凯 +2 位作者 由长城 黄婷婷 李露露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病变的3.0T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38例软组织病变患者的MRI资料,包括男19例、女19例,年龄11~81岁,应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影像诊断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良性病变23例... 目的:探讨软组织病变的3.0T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38例软组织病变患者的MRI资料,包括男19例、女19例,年龄11~81岁,应用3.0T磁共振成像仪,影像诊断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良性病变23例,恶性病变15例,MRI成像诊断良性或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91.3%和80%;组织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3%和53.3%。结论:3.0T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病变定性诊断符合率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有力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软组织病变 S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不同递增输注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天琪 何冰峰 +2 位作者 李晓娟 何许 户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递增输注速度进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肠内营养起始输注速度控制在30mL/h,A组20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B组16h内增速至80m...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递增输注速度进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肠内营养起始输注速度控制在30mL/h,A组20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B组16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C组12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观察三组患者腹内压变化和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输注后8h、16h、24hA组腹内压显著低于B组、C组,且B组低于C组(均P<0.05);A组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低输注递增速率进行肠内营养,能降低患者腹内压,提高患者喂养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递增输注方式 腹内压 肠内营养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1H-MRS及DTI诊断脑胶质瘤:NAA值与FA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鸿博 刘鹏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51-2254,共4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肿瘤外周至肿瘤中心3.0T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值及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各向异性(FA)值的相关性,评价1H-MRS及DTI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9例低级别(Ⅰ~Ⅱ...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肿瘤外周至肿瘤中心3.0T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值及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各向异性(FA)值的相关性,评价1H-MRS及DTI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16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的常规MRI、DTI及1H-MRS资料,分析肿瘤不同感兴趣区的部分FA值、NAA与肌酸(Cr)比值、胆碱(Cho)与肌酸(Cr)比值及胆碱(Cho)与NAA的比值,并观察NAA值与FA值的相关性。结果从肿瘤中心到外周(包括肿瘤邻近脑白质和对侧大脑半球白质)FA和NAA数值持续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r=0.90,P<0.05)。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组瘤体的NAA/Cr无明显差异,FA、Cho/Cr和Cho/NA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胶质瘤中,从肿瘤外周至肿瘤中心脑胶质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逐渐增加,而NAA值及FA数值表现为降低趋势,反映了神经元结构和白质纤维的完整性的破坏。肿瘤中心FA、Cho/Cr和Cho/NAA数值对鉴别低级别、高级别胶质瘤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扩散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中基于肝叶的信号强度参数与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冠辰 孙鹏 +3 位作者 田园 孟祥阁 苏叶馨 刘鹏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中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基于肝叶的信号强度参数与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分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62... 目的探讨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中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基于肝叶的信号强度参数与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分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62例肝脏正常(n=15)、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ALBI 1级(n=23)、2级(n=18)、3级(n=6)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图像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出肝右叶、肝左内叶、肝左外叶、肝尾状叶的肝实质相对增强率(liver relative enhancement,LRE)及肝肌对比率(liver-to-muscle ratio,LMR),并在正常组和不同ALBI分级组之间进行比较。定量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各个肝叶的LRE、LMR与ALBI分级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估各个肝叶区分ALBI 1级和ALBI 2~3级的准确性。结果正常组和不同ALBI分级组之间各个肝叶的LRE值和LM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各肝叶LRE值在ALBI 2级和ALBI 3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肝叶LMR值在任意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硬化患者各个肝叶的LRE、LMR值与ALBI分级呈负相关(P<0.001),肝右叶LRE对于区分ALBI 1级和ALBI 2~3级准确率最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13。结论Gd-EOB-DTPA增强MRI中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基于肝叶的LRE、LMR与肝功能ALBI分级存在相关性,LRE、LMR有望成为评估肝叶功能的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定量评估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定量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冠辰 刘鹏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17,共4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可逆的创伤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和分期可以降低其危险性。肝硬化作为肝纤维化的终末期,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地干预,肝硬化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评估,MRI检查比病理和血液生化学指标能... 肝纤维化是一种可逆的创伤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和分期可以降低其危险性。肝硬化作为肝纤维化的终末期,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地干预,肝硬化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评估,MRI检查比病理和血液生化学指标能够更直观、全面地反映肝脏的变化。作者主要对扩散加权成像、钆塞酸二钠增强成像、磁共振弹性成像的技术原理以及定量评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增强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评估不同钆基对比剂对颅内斑块强化效果的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楠 石莹 +2 位作者 吴海珊 张宏霞 刘鹏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4,共6页
目的 定量评价对比增强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contrast-enhanced 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RI, CE HRVW MRI)联合不同钆基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 GBCA)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差异。材料与方法 回顾... 目的 定量评价对比增强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contrast-enhanced 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RI, CE HRVW MRI)联合不同钆基对比剂(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 GBCA)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差异。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行CE HRVW MRI检查的患者病例,分为钆布醇组和钆喷酸葡胺组,并把检出的颅内斑块按照强化等级分为0级、1级和2级。在同一斑块强化等级下,比较两种GBCA成像的相关参数,包括信噪比(sing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对比增强(contrast enhancement, CE)、对比脑比(contrast-to-brain ratio, CBR)、增强率(enhancement ratio, ER)。结果 共检出151个斑块,其中钆布醇组检出69个斑块,钆喷酸葡胺组检出82个斑块。在2级斑块强化等级下,钆布醇组的SNR [(168.02±26.89) vs.(155.76±18.71)]、 CNR [(76.14±19.10) vs.(61.83±14.88)]、CE [(55.31±19.53) vs.(39.95±15.65)]、CBR [(0.85±0.23) vs.(0.68±0.20)]和ER [(117.54±0.34) vs.(101.18±0.18)]均高于钆喷酸葡胺(P<0.05),但上述参数在0级和1级的强化等级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级斑块强化等级下,CE HRVW MRI评价钆布醇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效果优于钆喷酸葡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钆基对比剂 颅内动脉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上区垂体细胞瘤1例
8
作者 刘冠辰 孙鹏 +1 位作者 田琳 刘鹏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39-1739,共1页
患者女,54岁,颅顶右侧疼痛伴视力下降1年余;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查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 mm,光反应灵敏;眼科专科检查未完善;神经系统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浆皮质醇升高(544.10 n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 患者女,54岁,颅顶右侧疼痛伴视力下降1年余;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查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 mm,光反应灵敏;眼科专科检查未完善;神经系统等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浆皮质醇升高(544.10 nmol/L),余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平扫鞍上区见1.7 cm×1.5 cm×1.2 cm类椭圆形病灶,T1WI和T2WI均呈等信号;垂体受压,垂体柄显示不清,视交叉受压上抬(图1A);增强后鞍上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与垂体分界清楚(图1B、1C);考虑为颅咽管瘤。于全麻下经右侧翼点入路行鞍上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视神经及视交叉下方,质韧,供血丰富,呈灰红色,与视神经粘连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垂体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