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眼患者LASIK和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雪 赵延军 +2 位作者 张丽 胡琦 王珂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近视眼LASIK及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患者72例143眼,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LASIK组(简称IK组)和LASEK组(简称EK组),根据术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术前角膜厚度(residual c... 目的探讨近视眼LASIK及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近视眼准分子激光患者72例143眼,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LASIK组(简称IK组)和LASEK组(简称EK组),根据术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术前角膜厚度(residual corneal stroma thickness/cornea thickness,RCST/CT)的不同将IK组患者分为IK-I组(RCST/CT<55%;15例30眼)、IK-II组(55%≤RCST/CT<60%;17例34眼)和IK-III组(RCST/CT≥60%;19例38眼),EK组(21例41眼)RCST/CT均≥60%。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应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difference posterior elevation,Diff)值的变化。结果 IK组与EK组术后角膜后表面均向前膨隆。IK-I组术后1个月时Diff值为34.15±24.73,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28.15±24.82和29.19±23.54,术后1个月与3个月、6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II组和K-III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Diff值分别为22.59±11.00、22.63±14.08、22.36±14.96和18.72±10.37、18.72±11.93、17.22±10.47,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IK-I组和IK-III组比较角膜后表面Diff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K-I组和IK-II组、IK-II组和IK-II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K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角膜后表面Diff值分别为14.41±10.44,13.73±10.41和14.72±12.31,同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IK-III组和EK组Diff值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ASIK及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均有膨隆,术后RCST/CT越大,对角膜后表面膨隆的影响越小。RCST/CT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LASEK 角膜 角膜后表面 角膜膨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力及眼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静 李雪 +3 位作者 胡琦 杨帆 吴琼 王珂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目的研究超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力及眼轴影响因素,并分析超高度近视患者易发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16例(354眼)受试者按照屈光力不同分成3组:A组260眼(>-9.00~12.00D)、B组75眼(>-12.00~15.00D)、C组19眼(>-15.00D),对其... 目的研究超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力及眼轴影响因素,并分析超高度近视患者易发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16例(354眼)受试者按照屈光力不同分成3组:A组260眼(>-9.00~12.00D)、B组75眼(>-12.00~15.00D)、C组19眼(>-15.00D),对其屈光力、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氉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等相关眼部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超高度近视眼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与AL、角膜最大屈光力(K2)、年龄之间呈负相关(均为P<0.05),与ACD及ACA之间呈正相关(均为P<0.05)。AL与Goldmann眼压值(Goldmann-correlated IOP value,IOPg)、角膜代偿的眼压值(corneal compens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c)和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均为P<0.001),而与角膜最小屈光力(K1)、K2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为P<0.001)。IOPcc与K1、K2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为P<0.001);IOPg与CCT和AL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为P<0.001),而与K1、K2呈负相关关系(均为P<0.05)。ACD与ACA、IOPg之间,ACA与IOPg、IOPcc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均为P<0.05)。B组的SE与IOPc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影响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力的主要因素为SE、AL、K2及ACD,而影响AL的主要因素为K1、K2、IOPg及年龄。结论 AL延长是超高度近视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AL越长近视越严重,而IOP可以通过影响AL而影响超高度近视眼的屈光力,从而加快超高度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屈光力 眼轴长度 眼压 前房深度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致病基因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徐静 李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6-1100,共5页
高度近视在人群当中的患病率较高,是导致低视力及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近视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度近视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已发现了多个高度近视的候选基因位点,包括胶原类基因、基膜类基因、生长因子类... 高度近视在人群当中的患病率较高,是导致低视力及盲的遗传性眼病之一。近视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度近视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已发现了多个高度近视的候选基因位点,包括胶原类基因、基膜类基因、生长因子类基因、转录因子类基因等,本研究就高度近视致病基因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应用中的并发症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仲佶 李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发射的低能量红外线激光,具有切削精确、安全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角膜屈光手术中制作角膜瓣、角膜基质内切割、制作角膜切口等。尽管飞秒激光的应用使得角膜屈光手术更加安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 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发射的低能量红外线激光,具有切削精确、安全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角膜屈光手术中制作角膜瓣、角膜基质内切割、制作角膜切口等。尽管飞秒激光的应用使得角膜屈光手术更加安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本文就飞秒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并发症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角膜屈光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