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细胞焦亡与眼病
被引量:
5
1
作者
金鑫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焦亡是一种近些年发现并且经过验证的新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点为快速的细胞膜破裂以及细胞内炎性因子的释放。焦亡在细胞内细菌的清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可能参与自发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细胞焦亡存在于许多眼...
焦亡是一种近些年发现并且经过验证的新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点为快速的细胞膜破裂以及细胞内炎性因子的释放。焦亡在细胞内细菌的清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可能参与自发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细胞焦亡存在于许多眼病的发生、发展及消亡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白内障、干眼、蚕食性角膜溃疡以及急性青光眼中关于细胞焦亡的研究已经初露头角,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对这些眼病的认识达到更深层次的水平。本文就细胞焦亡的概念及其在AMD、白内障、干眼、蚕食性角膜溃疡和急性青光眼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白内障
干眼
蚕食性角膜溃疡
急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业青
李霞
+2 位作者
吕勇
王健
张晓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3-1017,共5页
背景缺氧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缺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SDF-1和ILK表达的影响尚未阐明。目的探...
背景缺氧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缺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SDF-1和ILK表达的影响尚未阐明。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RPE细胞中SDF-1和ILK表达的影响。方法从4周龄SPF级健康C57BL/6小鼠眼球中获取RPE组织并进行消化和培养,将达到80%融合的细胞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制作细胞爬片后用细胞角蛋白18(CKl8)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鉴定,以5×104个/ml密度将RPE细胞接种于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无血清饥饿培养24h后常氧组在常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缺氧组在CoCl2浓度为200μmol/L的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进行培养,2个组根据培养时间的不同再亚分为1、3、6、12、24、48、72h组。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RPE细胞中SDF-1mRNA和ILK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RPE细胞中SDF-1蛋白和ILK蛋白的表达,均以目的基因A值/β-actinA值表示。结果培养的RPE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质内布满黑色素颗粒,90%以上的细胞对CK18呈阳性反应。随着CoCl2培养时间的延长,SDF-1mRNA和ILK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DF-1 mRNA:F=281.875,P=0.000;ILKmRNA:F=187.566,P=0.000),12h达高峰,之后略有降低,但仍高于常氧组,缺氧1h组SDF-1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缺氧培养3、6、12、24、48、72h组SDF-1mRNA和ILK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常氧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oCl2培养时间的延长,SDF-1蛋白和ILK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DF-1:F=44.719,P=0.000;ILK:F=144.481,P=0.000)。缺氧1h组SDF-1及IL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缺氧3、6、12、24、48、72h组SDF-1蛋白、IL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常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SDF-1和ILK参与了RPE细胞的缺氧反应,并且在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整合素连接激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CoCl2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补体因子含量变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洪岩
马瑞瑞
+2 位作者
陈加玉
于旭辉
杨明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4-759,共6页
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补体因子C3和C4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DR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DR患者195例作为DR组,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50...
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补体因子C3和C4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DR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DR患者195例作为DR组,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期收集281例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或斜视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3、C4的质量浓度。采用速率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评估各组血清补体因子C3和C4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评估补体因子C3和C4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C3质量浓度为(1 154.0±177.4)mg/L,明显高于DR组的(1 077.3±177.0)mg/L和对照组的(1 072.0±184.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组血清补体因子C4质量浓度为(287.5±83.5)mg/L,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的(257.5±70.1)mg/L和对照组的(263.7±77.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糖尿病及DR组中补体因子C3的表达水平与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呈弱正相关(糖尿病组:r=0.250、0.205,均P<0.05;DR组:r=0.308、0.213,均P<0.01);在DR组中补体因子C4的表达水平与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呈弱正相关(r=0.235,P=0.002;r=0.247,P=0.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是DR组血清C3、C4表达的影响因素。结论补体因子可能参与了DR的病理进程,DR患者血清补体因子C3和C4受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补体因子C3
补体因子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噬菌体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4
作者
徐烁(综述)
张红(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24-727,共4页
噬菌体是能够感染细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自然环境产生的噬菌体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于宿主菌进行繁殖,这种繁殖过程也是其杀菌的过程。近年来,全球范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导致了"后抗生素时代"即将到来,...
噬菌体是能够感染细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自然环境产生的噬菌体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于宿主菌进行繁殖,这种繁殖过程也是其杀菌的过程。近年来,全球范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导致了"后抗生素时代"即将到来,促使科学家们探索抗生素的替代疗法,噬菌体疗法重新进入研究者视线中。已有研究者应用噬菌体及噬菌体裂解酶成功治疗了细菌性角膜炎、眼内炎及结膜炎,它在杀灭病原菌同时,还可保持眼部结构的完整。本文主要阐述噬菌体结构及分类、发现及发展历程、侵染细菌过程、治疗眼科疾病的应用和治疗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该疗法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耐药菌
眼部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焦亡与眼病
被引量:
5
1
作者
金鑫
张红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分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1844)
文摘
焦亡是一种近些年发现并且经过验证的新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点为快速的细胞膜破裂以及细胞内炎性因子的释放。焦亡在细胞内细菌的清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可能参与自发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细胞焦亡存在于许多眼病的发生、发展及消亡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白内障、干眼、蚕食性角膜溃疡以及急性青光眼中关于细胞焦亡的研究已经初露头角,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对这些眼病的认识达到更深层次的水平。本文就细胞焦亡的概念及其在AMD、白内障、干眼、蚕食性角膜溃疡和急性青光眼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细胞焦亡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白内障
干眼
蚕食性角膜溃疡
急性青光眼
Keywords
Pyroptosis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Cataract
Dry eye
Mooren's ulcer
Acuteglaucoma
分类号
R77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业青
李霞
吕勇
王健
张晓梅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分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
生物信息学系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3-1017,共5页
基金
哈医大一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9824)
文摘
背景缺氧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缺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SDF-1和ILK表达的影响尚未阐明。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RPE细胞中SDF-1和ILK表达的影响。方法从4周龄SPF级健康C57BL/6小鼠眼球中获取RPE组织并进行消化和培养,将达到80%融合的细胞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制作细胞爬片后用细胞角蛋白18(CKl8)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鉴定,以5×104个/ml密度将RPE细胞接种于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无血清饥饿培养24h后常氧组在常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缺氧组在CoCl2浓度为200μmol/L的含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中进行培养,2个组根据培养时间的不同再亚分为1、3、6、12、24、48、72h组。采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RPE细胞中SDF-1mRNA和ILK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RPE细胞中SDF-1蛋白和ILK蛋白的表达,均以目的基因A值/β-actinA值表示。结果培养的RPE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质内布满黑色素颗粒,90%以上的细胞对CK18呈阳性反应。随着CoCl2培养时间的延长,SDF-1mRNA和ILK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DF-1 mRNA:F=281.875,P=0.000;ILKmRNA:F=187.566,P=0.000),12h达高峰,之后略有降低,但仍高于常氧组,缺氧1h组SDF-1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缺氧培养3、6、12、24、48、72h组SDF-1mRNA和ILK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常氧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oCl2培养时间的延长,SDF-1蛋白和ILK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DF-1:F=44.719,P=0.000;ILK:F=144.481,P=0.000)。缺氧1h组SDF-1及IL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缺氧3、6、12、24、48、72h组SDF-1蛋白、IL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常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SDF-1和ILK参与了RPE细胞的缺氧反应,并且在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整合素连接激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CoCl2
缺氧
Keywords
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l
Integrin-linked kinas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
CoC12
Hypoxia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补体因子含量变化
被引量:
3
3
作者
孙洪岩
马瑞瑞
陈加玉
于旭辉
杨明明
机构
深圳市人民
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分院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4-75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00711)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C2015094)。
文摘
目的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补体因子C3和C4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DR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DR患者195例作为DR组,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期收集281例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或斜视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3、C4的质量浓度。采用速率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评估各组血清补体因子C3和C4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评估补体因子C3和C4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C3质量浓度为(1 154.0±177.4)mg/L,明显高于DR组的(1 077.3±177.0)mg/L和对照组的(1 072.0±184.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组血清补体因子C4质量浓度为(287.5±83.5)mg/L,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的(257.5±70.1)mg/L和对照组的(263.7±77.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糖尿病及DR组中补体因子C3的表达水平与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呈弱正相关(糖尿病组:r=0.250、0.205,均P<0.05;DR组:r=0.308、0.213,均P<0.01);在DR组中补体因子C4的表达水平与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呈弱正相关(r=0.235,P=0.002;r=0.247,P=0.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是DR组血清C3、C4表达的影响因素。结论补体因子可能参与了DR的病理进程,DR患者血清补体因子C3和C4受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影响。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补体因子C3
补体因子C4
Keywords
Diabetic retinopathy
Complement factor C3
Complement factor C4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噬菌体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4
作者
徐烁(综述)
张红(审校)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分院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24-72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1844)
文摘
噬菌体是能够感染细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自然环境产生的噬菌体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于宿主菌进行繁殖,这种繁殖过程也是其杀菌的过程。近年来,全球范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导致了"后抗生素时代"即将到来,促使科学家们探索抗生素的替代疗法,噬菌体疗法重新进入研究者视线中。已有研究者应用噬菌体及噬菌体裂解酶成功治疗了细菌性角膜炎、眼内炎及结膜炎,它在杀灭病原菌同时,还可保持眼部结构的完整。本文主要阐述噬菌体结构及分类、发现及发展历程、侵染细菌过程、治疗眼科疾病的应用和治疗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该疗法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耐药菌
眼部感染性疾病
Keywords
Bacteriophages
Phage therapy
Drug-resistant bacteria
Ocular infectious diseases
分类号
R51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细胞焦亡与眼病
金鑫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缺氧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的影响
王业青
李霞
吕勇
王健
张晓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补体因子含量变化
孙洪岩
马瑞瑞
陈加玉
于旭辉
杨明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噬菌体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徐烁(综述)
张红(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