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微创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敏 倪宇 +2 位作者 张瑞 王小兵 黄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431,共8页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主要病因包括病毒、酒精、免疫等方面。在肝硬化晚期,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肝癌等,而上消化道出血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控制...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主要病因包括病毒、酒精、免疫等方面。在肝硬化晚期,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以及肝癌等,而上消化道出血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控制及预防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所在。本综述主要归纳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微创手段,通过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及相关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师选择最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出血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和纳米颗粒在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楚悦 史家宁 +3 位作者 王明达 吴寒 史立军 杨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6-821,共6页
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常用方法。然而,随着栓塞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球和纳米颗粒方面的新进展为提高TACE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微球和纳米颗粒在HCC行TACE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首先... 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常用方法。然而,随着栓塞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球和纳米颗粒方面的新进展为提高TACE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微球和纳米颗粒在HCC行TACE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首先,介绍了TACE作为治疗手段的背景,以及微球和纳米颗粒技术的兴起。接着,叙述了TACE中不同类型的微球和纳米颗粒的使用情况,并探讨了理想栓塞剂的特性。文章着重描述了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进展,以及药物释放微球和纳米颗粒与传统TACE在临床效果方面的对比。另外,对影像学在TACE手术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总结了放射性和磁共振可见的栓塞剂的研究进展。文章从多个角度讨论了TACE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微球和纳米颗粒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个性化和精准医学在TACE中的应用,以及TACE在临床转化应用中的潜在方案。同时,提出了伦理和监管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探讨。认为先进微球和纳米颗粒在TACE中具有潜在影响,为HCC治疗模式的创新以及通过TACE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纳米球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对胰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史立军 闫彬彬 +4 位作者 李双星 孟艳玲 马珊珊 刘铁夫 李呼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ous oxide,As2O3)对胰腺癌PC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胰腺癌PC2细胞株进行培养传代,观察As2O3作用于细胞的不同时间,对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利用TUNEL染色检测胰腺癌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survi...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ous oxide,As2O3)对胰腺癌PC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胰腺癌PC2细胞株进行培养传代,观察As2O3作用于细胞的不同时间,对细胞生长抑制情况;利用TUNEL染色检测胰腺癌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①随着药物对胰腺癌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药物作用存在时间依赖性(P<0·05,P<0·01)。②TUNEL染色证实,As2O3对胰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是以促进细胞凋亡为主。③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胰腺癌细胞经As2O3作用后,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As2O3可能通过抑制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细胞凋亡 癌基因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丹 杨幼林 王彦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198,220,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大肠癌细胞株CCL-187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CCL-187细胞分为对照组、1.0μmol.L-1As2O3组和2.5μmol.L-1As2O3组,共同孵育1~6d。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大肠癌细胞株CCL-187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CCL-187细胞分为对照组、1.0μmol.L-1As2O3组和2.5μmol.L-1As2O3组,共同孵育1~6d。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1.0μmol.L-1As2O3组细胞分化明显,2.5μmol.L-1As2O3组出现细胞凋亡。同时2组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均下调,端粒酶活性降低,且具有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5μmol.L-1As2O3组与1.0μmol.L-1As2O3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细胞生长抑制率与细胞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1.0μmol.L-1As2O3组r=-0.803,P<0.01;2.5μmol.L-1As2O3组r=-0.697,P<0.01),与端粒酶活性的下调呈负相关(1.0μmol.L-1As2O3组r=-0.836,P<0.01;2.5μmol.L-1As2O3组r=-0.792,P<0.01);细胞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与细胞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1.0μmol.L-1As2O3组r=0.956,P<0.01;2.5μmol.L-1As2O3组r=0.988,P<0.01)。结论:As2O3对CCL-187细胞有促进分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细胞端粒酶hTERT-mRNA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细胞凋亡 端粒酶 端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楠 杨俊荣 +3 位作者 宋月佳 佟志国 宋菡姝 戚基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干细胞对鼠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新生1~2天SD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C6细胞于体外共培养,利用2D、3D生长实验和T... 目的探讨鼠神经干细胞对鼠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新生1~2天SD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C6细胞于体外共培养,利用2D、3D生长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与鼠神经干细胞共培养鼠胶质瘤C6细胞(实验组)和单独培养鼠胶质瘤C6细胞(对照组)的侵袭能力。结果 2D实验中C6细胞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8.53±1.32)μm和(13.44±1.4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实验中C6细胞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0.34±1.25)μm和(15.52±1.4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胶质瘤C6细胞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视野侵袭细胞为(36.45±1.36)个和(22.73±1.6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神经干细胞共同培养后C6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神经干细胞 C6细胞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429与SIAH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威 马志斌 羊轶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9-842,F0003,共5页
miRNA-429是细胞内源性非编码类小RNA,在转录后调节目标基因翻译。现有广泛研究提示,miRNA-429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及发展过程。E3泛素蛋白连接酶-1(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1,SIAH1)是由SIAH1基因编码的酶类,通过降解蛋白调节细胞... miRNA-429是细胞内源性非编码类小RNA,在转录后调节目标基因翻译。现有广泛研究提示,miRNA-429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及发展过程。E3泛素蛋白连接酶-1(seven in absentia homolog-1,SIAH1)是由SIAH1基因编码的酶类,通过降解蛋白调节细胞内蛋白平衡。有研究显示,SIAH1参与结直肠癌发病。在结直肠癌缺乏特异性诊断标记物及晚期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现状下,本文针对miRNA-429及靶位点SIAH1在结直肠癌发生及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总结,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429 E3泛素蛋白连接酶-1 结直肠癌 靶向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热水联合硝酸异山梨醇酯对贲门失弛缓的治疗作用
7
作者 臧凤莉 王智凤 +2 位作者 柯美云 方秀才 孙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饮热水、含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及两者联合对贲门失弛缓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顺序纳入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初治贲门失弛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饮水-联合药物治疗组,20例;B组为药物-联合... 目的探讨饮热水、含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及两者联合对贲门失弛缓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顺序纳入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初治贲门失弛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饮水-联合药物治疗组,20例;B组为药物-联合饮水治疗组,22例,疗程4周。A组患者第1周仅予饮水治疗,第2~4周饮水联合药物治疗;B组第1周仅予药物治疗,第2~4周药物联合饮水治疗。所有纳入患者于基线期(治疗前2周)、治疗1周及治疗4周均进行临床症状评估,于基线期和治疗4周行食管动力监测及食管造影检查。结果最终41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A组19例,B组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期比较,A组治疗1周和治疗4周症状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4周症状改善明显优于治疗1周(P〈0.05);与基线期比较,B组治疗4周症状明显改善(P〈0.05);A组和B组之间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LESP)和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IRP)无明显降低(P〉0.05);然而基线期和治疗4周,饮热水或药物干预后LESP及IRP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与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食管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饮水或药物干预通过短暂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和提高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两者联合干预效果更佳,但饮水、药物或联合干预不能持续改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或松弛功能。饮水联合药物为不能耐受或不接受有创治疗及有创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 下食管括约肌 综合松弛压 饮热水 硝酸酯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ncomine和TCGA数据库分析GABRE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佳妮 白怡冰 +3 位作者 崔瑛 连洁 吴峰 张艳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99-1405,共7页
目的:通过挖掘Oncomine和TCGA等数据库信息分析GABRE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TCGA数据库分析GABRE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运用TargetScan、starBase、mirDIP和miRWalk寻找靶向G... 目的:通过挖掘Oncomine和TCGA等数据库信息分析GABRE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TCGA数据库分析GABRE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运用TargetScan、starBase、mirDIP和miRWalk寻找靶向GABRE基因的上游miRNA,并分析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利用LinkedOmics数据库寻找GABRE共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GABRE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均P<0.05)。韦恩图显示,hsa-miR-370-3p靶向GABRE,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GABRE基因与OGT、FAM156A基因等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ATP5A1、MPDU1基因等表达呈负相关(P<0.05)。GO生物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GABRE基因可能参与蛋白脱烷基化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活性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并在牛磺酸代谢和NF-κB信号通路等方面富集。结论:GABRE基因在结肠癌患者中高表达且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提示该基因是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RE基因 结肠癌 Oncomine数据库 TCGA数据库 预后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在胃癌中的临床表达关系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崔立莎 宋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4-177,共4页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比较关注的靶点,也是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HIF-1的表达既与肿瘤的预后,又与肿瘤是否对放化疗敏感密切相关。HIF-1在维持氧稳定、细胞能量代谢、肿瘤血管形成、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很多方面都起...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比较关注的靶点,也是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HIF-1的表达既与肿瘤的预后,又与肿瘤是否对放化疗敏感密切相关。HIF-1在维持氧稳定、细胞能量代谢、肿瘤血管形成、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很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HIF-1α的表达与致癌机制,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的关系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治疗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10
作者 王梓雯 王瑞峰 +3 位作者 郭连生 张瑞 徐敏 王小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61-2464,共4页
目前尚无公认的保肝药物可推荐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规治疗,其防治手段主要以控制饮食、运动和减肥手术为主。而饮食控制是最基础的干预方式,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尤为重要。简要总结了饮食中常含的几种油类对NAFLD肝脏脂肪变... 目前尚无公认的保肝药物可推荐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规治疗,其防治手段主要以控制饮食、运动和减肥手术为主。而饮食控制是最基础的干预方式,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尤为重要。简要总结了饮食中常含的几种油类对NAFLD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的影响,认为鱼油、橄榄油、初榨椰子油及松子油对NAFLD有益,而过量摄入猪油及棕榈油则会加重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油类 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