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M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兰雪
路明
王竹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MM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HIE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该院分娩的60例健...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MM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HIE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该院分娩的6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MMP-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观察组MMP-2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新生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中CC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CT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9),两组TT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中CC基因型新生儿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新生儿(均P<0.05)。结论HIE新生儿MMP-2基因多态性以CC基因型为主,且与HIE患儿体内血清TNF-α、IL-6表达有关,CC基因型可能通过加重炎性反应参与HIE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红霉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释放的微粒的数量及促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海涛
赵淑艳
+4 位作者
刘志宇
侯金晓
张迎媚
杨东光
王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2-977,共6页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释放的微粒(MP)的数量及其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5例初发APL患者骨髓APL细胞;提取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DNR(0.1,0.5,1.0和2.0μmol/L)处理...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释放的微粒(MP)的数量及其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5例初发APL患者骨髓APL细胞;提取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DNR(0.1,0.5,1.0和2.0μmol/L)处理APL细胞24 h,收集细胞培养液提取MP。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取的微粒的形态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MP数量;应用一步复钙时间法测定MP的促凝血活性。结果:提取的微粒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空囊性结构,其直径为100 nm左右,符合微粒的形态学特点。与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释放的MP数量相比,骨髓APL细胞释放的MP数量增加(P<0.05)。DNR促进APL细胞释放MP,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73,P<0.01)。与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释放的MP相比较,APL细胞释放的MP促凝活性显著增高(P<0.05)。DNR处理可显著增强MP的促凝活性,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78,P<0.01)。结论:DNR可促进APL细胞释放MP,并且增强这些MP的促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微粒
柔红霉素
凝血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M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兰雪
路明
王竹颖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22-12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MM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HIE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该院分娩的6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MMP-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观察组MMP-2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新生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中CC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CT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9),两组TT基因型新生儿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中CC基因型新生儿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新生儿(均P<0.05)。结论HIE新生儿MMP-2基因多态性以CC基因型为主,且与HIE患儿体内血清TNF-α、IL-6表达有关,CC基因型可能通过加重炎性反应参与HIE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因多态性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炎性因子
Keyword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Gene polymorphism
Newborn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Inflammatory factor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红霉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释放的微粒的数量及促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海涛
赵淑艳
刘志宇
侯金晓
张迎媚
杨东光
王萍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血液肿瘤中心
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肿瘤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2-977,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课题(2007-211)
文摘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释放的微粒(MP)的数量及其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5例初发APL患者骨髓APL细胞;提取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DNR(0.1,0.5,1.0和2.0μmol/L)处理APL细胞24 h,收集细胞培养液提取MP。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取的微粒的形态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MP数量;应用一步复钙时间法测定MP的促凝血活性。结果:提取的微粒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空囊性结构,其直径为100 nm左右,符合微粒的形态学特点。与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释放的MP数量相比,骨髓APL细胞释放的MP数量增加(P<0.05)。DNR促进APL细胞释放MP,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73,P<0.01)。与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释放的MP相比较,APL细胞释放的MP促凝活性显著增高(P<0.05)。DNR处理可显著增强MP的促凝活性,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78,P<0.01)。结论:DNR可促进APL细胞释放MP,并且增强这些MP的促凝活性。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微粒
柔红霉素
凝血功能紊乱
Keyword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microparticle
daunorubicin
coagulopathy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M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性因子表达的关系研究
兰雪
路明
王竹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柔红霉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释放的微粒的数量及促凝活性的影响
李海涛
赵淑艳
刘志宇
侯金晓
张迎媚
杨东光
王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