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市和县级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再灌注治疗和二级预防用药分析 被引量:63
1
作者 杨进刚 许海燕 +7 位作者 高晓津 李卫 王杨 李为民 王书清 赵延延 冷文修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比较我国省级、市级及县级三个级别医院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共登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 目的:比较我国省级、市级及县级三个级别医院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共登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107家医院收治的18967例在发病7天内的STEMI患者,其中223例患者因住院结局等关键数据缺失而被排除,分析省、市和县级三个级别医院收治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和二级预防用药[包括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结果:在分析的18744例STEMI患者中,9885例(52.7%)接受了再灌注治疗,其中8038例(42.9%)接受了急诊PCI,1847例(9.9%)接受了溶栓治疗。省级医院再灌注治疗率明显高于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分别为4041例(61.8%)、4728例(49.1%)和1116例(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个级别医院的再灌注治疗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别,省级医院:急诊PCI 3840例(58.7%),溶栓201例(3.1%);市级医院:急诊PCI 3753例(39.0%),溶栓975例(10.1%);县级医院:急诊PCI 445例(17.2%),溶栓671例(26.0%)。发病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12502例患者中有8856例(70.8%)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急诊PCI 7089例(56.7%),溶栓1746例(14.1%),省级医院3537例(80.0%),市级医院4274例(67.5%),县级医院1045例(59.8%),三个级别的医院依然差别明显(P<0.001)。在住院期间有16575例(90.9%)使用他汀、17963例(96.8%)使用阿司匹林,17922例(96.5%)例应用P2Y12抑制剂,12657例(68.2%)使用β受体阻滞剂,10541例(56.8%)使用ACEI/ARB。三个级别医院在应用上述几种二级预防用药比例相似。结论:CAMI研究中,在发病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患者中,有70.8%接受再灌注治疗。县级医院的再灌注治疗率明显较低。三个级别医院的二级预防用药情况相似,但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使用比例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JCS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松 邱露虹 +1 位作者 刘颖娴 徐希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7,共8页
《2023年JCS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在心肌炎的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标准、诊断流程、治疗及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新诠释,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贴合临床实际的心肌炎诊断和治疗建议。鉴于我国近期无心肌炎相关指导性... 《2023年JCS心肌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在心肌炎的定义和分类、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标准、诊断流程、治疗及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新诠释,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贴合临床实际的心肌炎诊断和治疗建议。鉴于我国近期无心肌炎相关指导性文件发布,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最新心肌炎研究进展,对该指南要点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为我国心肌炎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心内膜活检 临床分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苗苗 吴宁宁 +1 位作者 张晓辉 曹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11-1016,共6页
目的 :调查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行手术治疗的CHD患儿主要照顾者168例,收集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依据Zarit照顾者负... 目的 :调查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行手术治疗的CHD患儿主要照顾者168例,收集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依据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ZBI)评估主要照顾者负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要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168例CHD患儿的主要照顾者ZBI评分为23~67(43.15±9.32)分,为中度负担,其中轻度负担76例(45.23%),中度负担82例(48.81%),重度负担10例(5.9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术后恢复情况,主要照顾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每日照顾时间、抑郁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可影响主要照顾者负担。结论 :行手术治疗的CHD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担受各种因素影响,建议护理人员通过给予照顾者生理、心理指导及社会支持降低照顾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照顾者负担 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心力对左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为民 李悦 +2 位作者 王伟宇 杨树森 韩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76,共2页
目的 :探讨美心力 (cAMP)对左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心内植入压力、容积测定装置的犬模型 ,利用压力 -容积关系分析美心力对左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美心力明显减慢心率(HR) ,降低总外周阻力 (TSR) ,使左室... 目的 :探讨美心力 (cAMP)对左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心内植入压力、容积测定装置的犬模型 ,利用压力 -容积关系分析美心力对左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美心力明显减慢心率(HR) ,降低总外周阻力 (TSR) ,使左室收缩末期压力 (PES)、容积 (VES)和舒张末期压力 (PED)、容积 (VED)明显下降 ;并加速左室舒张速率 (Tc) ,使每搏容积 (SV)及射血分数 (EF)增加。对于左室PES-VES、左室压上升最大速率 (dp/dtmax) -VED和心搏功 (SW) -VED3种关系斜率及位置无影响 ,表明无正性肌力作用。结论 :美心力无正性肌力作用 ,但能够降低心脏负荷 ,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环-磷酸 左心室功能 血流动力学 心力衰竭 美心力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及-DQB1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遗传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巍 李为民 +4 位作者 刘颖 尹鹏志 王政 张瑞红 孙宁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A1,HLA-DQB1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与我国北方汉族人群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的相关性及连锁关系。探讨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的免疫学...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A1,HLA-DQB1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与我国北方汉族人群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的相关性及连锁关系。探讨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及遗传易感性。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对68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15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家系成员(n=83,IDC组)及100名健康个体(正常对照组)行HLA-DQA1,HLA-DQB1第二外显子基因分型;IDC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测射血分数并据此分层:射血分数0.35-0.5者(n=21),射血分数0.15-0.34者(n=36)及<0.15者(n=26)。 结果:HLA-DQA1*0501基因和HLA-DQB1*0303基因频率在IDC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该趋势随射血分数降低而愈趋明显,表现为HLA-DQA1*0501及HLA-DQB1*0303基因型在射血分数<0.15(阳性基因数分别为41和21)的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分布高于射血分数≥0.15(阳性基因数分别为27和15)者。IDC组HLA-DQA1*0201基因频率和HLA-DQB1*0502、*0504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LA-DQA1,HLA-DQB1基因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家系连锁分析Lod值<1。 结论:HLA-DQA1*0501和HLA-DQB1*0303与我国北方汉族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遗传易感性相关;而HLA-DQ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特发性 HLA-DQB1 HLA-DQA1 第二外显子 遗传易感性 射血分数 基因频率 北方汉族 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韩翰 李佳 王岚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5-997,共3页
长久以来,胆红素被认为是人体内的毒性代谢产物,作为临床判断黄疸和评估肝功能的重要生化指标,而对其生理意义方面的研究较少。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胆红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及基础... 长久以来,胆红素被认为是人体内的毒性代谢产物,作为临床判断黄疸和评估肝功能的重要生化指标,而对其生理意义方面的研究较少。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胆红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视。现通过阐述胆红素的生理功能并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论述胆红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生理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胆红素 血红素加氧酶1 C反应蛋白质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重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近期死亡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修春红 刘凤岐 王怀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 :研究左心室重构指标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近期死亡的估测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 10 3例 ,于入选当时行常规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心房内径 (LADs) ,左心室内径 ,左心室射血分数 ... 目的 :研究左心室重构指标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近期死亡的估测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 10 3例 ,于入选当时行常规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量左心房内径 (LADs) ,左心室内径 ,左心室射血分数 ,球形指数等指标。所有患者随访 1~ 12个月 ,平均 (6 5 7±3 5 3 )个月 ,记录死亡事件 (死亡者为死亡组 )及存活时间 (存活者为存活组 )。对比死亡与存活者上述各指标的差异 ,并采取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法筛选与近期死亡密切相关的指标。  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 ,死亡 2 1例 ,其中死于心力衰竭者 17例。死亡组的患者其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扩大 ,球形指数 -1显著大于存活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同时收缩功能障碍和心功能分级也明显重于存活组。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 ,与生存时间相关的指标只有心功能分级 (B =0 83 3 ,P =0 0 2 4) ,LADs(B =0 0 73 ,p =0 0 2 8)和球形指数 -1(B =1 40 1,p =0 0 2 8) ,其中球形指数 -1的相关性最大。  结论 :心功能分级、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球形指数 -1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近期死亡有重要预测价值 ,其中评价左心室形态的球形指数 -1价值最大 ,而衡量左心室大小及收缩功能的指标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扩张型心肌病 近期 心力衰竭 左心室重构 心功能分级 左心房 指数 球形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通过调节钠-钙交换体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姝 王瑞 +3 位作者 蒋雅楠 王岚峰 潘薇 田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00-1904,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8周,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3组,即假手术组、心力衰竭组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别于结扎后第2天给予安慰剂或...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及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8周,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3组,即假手术组、心力衰竭组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别于结扎后第2天给予安慰剂或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测定大鼠心脏功能及钠-钙交换体蛋白表达水平。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通过缺氧模型分析阿托伐他汀对细胞内钙水平的影响。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较心衰组BNP水平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缩小,左室短轴缩短率升高。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时钠-钙交换体蛋白表达量,抑制缺氧诱导细胞内钙水平增加。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改善心功能,可能与影响心力衰竭心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的表达及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钙交换体 心力衰竭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兴通 赵鹃 王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利用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01至2013-12于我院行CRT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CRT组),同时连续选取药物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对照组)。分组后所有... 目的:利用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01至2013-12于我院行CRT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CRT组),同时连续选取药物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对照组)。分组后所有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体表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心率、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结果作为入院时基础值;定期随访,随访期间重复上述检查2-3次,取均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CRT组ALB、LVEF较入院时基础值升高(P〈0.05),心率下降(P〈0.001),QRS波时限缩短(P〈0.001),LVED变化不明显;对照组ALB较入院时基础值下降(P〈0.05),LVEF、LVED、QRS波时限、心率无明显变化,对CRT组P〈0.05的指标即LVEF、QRS时限、血清ALB水平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血清ALB水平是CRT疗效最为相关的指标(P〈0.01)。结论:CRT可以改善心室收缩功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推测血清ALB水平与CRT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白蛋白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时珊珊 吴晓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3-616,共4页
伊伐布雷定为第一个特异性心脏起搏电流抑制剂,具有特异性降低心率的作用,其相关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也在日益增多。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伊伐布雷定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有明确治疗效果。现对伊伐布雷定的药理机制... 伊伐布雷定为第一个特异性心脏起搏电流抑制剂,具有特异性降低心率的作用,其相关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也在日益增多。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伊伐布雷定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有明确治疗效果。现对伊伐布雷定的药理机制及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G心电信号的R波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英涛 黄剑华 +1 位作者 李明达 宋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8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心电图(DCG)心电信号的R波检测的新算法.该算法以平均双向斜率和相对高度为主要特征,能够快捷准确地检测R波.通过对MIT-BIH Long-Term ECG数据库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医院提供的Holter记录进行R波检测,验证了该算法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心电图(DCG)心电信号的R波检测的新算法.该算法以平均双向斜率和相对高度为主要特征,能够快捷准确地检测R波.通过对MIT-BIH Long-Term ECG数据库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医院提供的Holter记录进行R波检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针对检测结果分别与最大值双重搜索技术和差分运算方法(DOM)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所提算法的识别正确率(98.3%)高于以上两种算法(95.2%和9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心电信号 平均双向斜率 相对高度 美国麻省理工心律失常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荣 徐毅 +4 位作者 王晓丹 牛慧芳 张涛 何美娇 孙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miR-1)与QT离散度(QT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无室性心律失常(VA)者40例、有VA者13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对血浆中miR-1的表达含量进行绝对定量,并测...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miR-1)与QT离散度(QT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无室性心律失常(VA)者40例、有VA者13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对血浆中miR-1的表达含量进行绝对定量,并测定心电图QT间期计算出QTd及校正的QTcd,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患者血浆中miR-1的实际表达量和QTd及QTc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而且有VA者的QTd及QTcd值均大于无VA者,QTd的延长与VA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浆中的miR-1表达水平与QTd呈正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血浆中miR-1与QT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二者联合对AMI患者预警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近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MICRORNA-1 血浆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曲秀芬 刘莹 +7 位作者 黄永麟 苗润芳 纪树彦 高冠宇 苏雅芬 朴晶燕 张卓琦 杜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  方法 :对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及 3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 )。 ...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  方法 :对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及 3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 )。  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高频、低频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夜间明显高于白昼 (P <0 0 5 )。②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SDNN、SDANN、高频、低频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失去了昼夜间差异。③RDV的频谱分析呈现出与HRV相似的两个主要的频谱成分即高频和低频。高频在正常人RDV与HRV有较好的相关性 (γ=0 82 ,P <0 0 1) ,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此相关性降低 (γ =0 6 1,P <0 0 5 )。  结论 :RDV提供了又一无创方法评价心室复极的自主神经调节机制 ,可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的整合管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桂英 张苗苗 吴群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8-1371,共4页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迫切需要新的慢性病管理方案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死亡率,因此整合医学理论进入人们视野。其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整合现代多...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迫切需要新的慢性病管理方案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并降低死亡率,因此整合医学理论进入人们视野。其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整合现代多学科发展优势,多方位综合管理慢性病,尤其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本文就整合医学在心血管疾病管理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心血管疾病的整合管理,探索我国可行的心血管疾病整合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脏康复 整合医学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表达下调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桂芬 翁智远 杨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血清microRNA(miR)-21/155/181a/18b在具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40例扩心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血清miRNA。分析miR-21等miRNA和...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血清microRNA(miR)-21/155/181a/18b在具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40例扩心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血清miRNA。分析miR-21等miRNA和其他临床指标如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iR-21在扩心病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所有的试验者中,血清miR-21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D呈负相关(P<0.001)。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清心肌重构相关的miR-21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扩心病患者中表达下调,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扩张型心肌病 血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能量代谢重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为民 刘怡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8-11,共4页
晚近,心脏重构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心力衰竭研究中,重构具有多重意义,从最早提出结构重构开始,到新近代谢重构的概念,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重构与心力衰竭关系密切。然而,心脏重构时发生能量代谢改变相关机制与意义仍亟待深入... 晚近,心脏重构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心力衰竭研究中,重构具有多重意义,从最早提出结构重构开始,到新近代谢重构的概念,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重构与心力衰竭关系密切。然而,心脏重构时发生能量代谢改变相关机制与意义仍亟待深入研究。除心力衰竭外,心肌肥厚、酒精性心肌病与心律失常亦存在代谢重构。本文就心脏能量代谢重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运动 酒精性心肌病 结构重构 心房颤动 心房肌细胞 AMPK 葡萄糖代谢 Β受体阻滞剂 左室功能障碍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犬血小板功能及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竟宜 杨树森 +4 位作者 李悦 李为民 李杰 徐岩松 沈景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犬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内皮素 1(ET 1)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的变化 ,探讨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的形成机制。方法 :14只犬随机分为起搏组 (8只 )和假手术组 (6只 ) ,起搏组犬植入...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犬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内皮素 1(ET 1)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的变化 ,探讨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的形成机制。方法 :14只犬随机分为起搏组 (8只 )和假手术组 (6只 ) ,起搏组犬植入实验用心室非同步固定频率起搏方式 (VOO)型起搏器 ,行心室快速起搏 (2 2 0次 /分 ) 6周 ,建立心力衰竭犬模型。起搏组犬于起搏前和起搏后 6周 ,假手术组犬于术前和术后 7周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浆vWF、ET 1和AngⅡ含量。结果 :①假手术组犬术前与术后 7周比较 ,心脏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血浆vWF、ET 1、Ang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②快速心室起搏后 6周 ,起搏组所有犬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 ,心脏每搏量、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脏指数较起搏前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 ;③起搏组犬快速心室起搏后 6周 ,由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起搏前增加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④快速心室起搏后 6周 ,起搏组犬血浆vWF、ET 1及AngⅡ含量较起搏前升高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血浆vWF和ET 1含量升高 ,是导致心力衰竭血栓前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小板功能 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内皮素-1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诱发心室扑动蜕变为心室纤颤一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铭宇 谷宏越 郑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83-4385,共3页
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胸痛、心悸入院治疗。在住院过程中因存在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心室扑动,观察过程中心室扑动蜕变为心室纤颤。通过实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 本文报道1例患者因胸痛、心悸入院治疗。在住院过程中因存在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心室扑动,观察过程中心室扑动蜕变为心室纤颤。通过实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但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心电变化及备好抢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 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弛素的心血管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卉 隋宇玢 +1 位作者 陈文佳 尹新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1-385,共5页
松弛素(relaxin)是首先在雌性豚鼠生殖系统发现的一种肽类激素,因其能松弛盆腔结缔组织而命名为relaxin。近年来,随着relaxin及其受体研究的深入,发现relaxin有许多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扩张血管,正性肌力和正性变时,改善心肌... 松弛素(relaxin)是首先在雌性豚鼠生殖系统发现的一种肽类激素,因其能松弛盆腔结缔组织而命名为relaxin。近年来,随着relaxin及其受体研究的深入,发现relaxin有许多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扩张血管,正性肌力和正性变时,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心肌纤维化等。由于relaxin的多重心血管保护作用,目前进行了relaxin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relaxin可能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有良好的研究前景。本文主要对于relaxin的心血管效应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弛素 心血管系统 受体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阿替洛尔对运动心电图试验及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树森 王岚峰 +5 位作者 赵进军 孟繁超 黄永麟 王玉环 林继红 李翠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9期543-546,共4页
目的:主要探讨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及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对运动心电图试验及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核素显像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电平板运动试验及2... 目的:主要探讨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及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对运动心电图试验及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2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核素显像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电平板运动试验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阳性的病人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13例)和阿替洛尔组(12例),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下述指标变化:①心率及收缩压和两者乘积变化;②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变化;③运动后ST段下降0.1mV所需时间变化;④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平均缺血发作次数及总的缺血时间变化。以t检验进行用药前后自身对照检验。结果:①氨氯地平只引起心率、收缩压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轻度变化(P>0.05);阿替洛尔能明显减慢心率、降低收缩压及心率与收缩压乘积(P<0.01)。②氨氯地平与阿替洛尔均能延缓运动诱发心绞痛出现时间,以氨氯地平更为显著(分别为P<0.01及P<0.05)。③氨氯地平能明显延长运动试验时ST段下降0.1mV所需时间(P<0.01),阿替洛尔组无变化(P>0.05)。④阿替洛尔能明显抑制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心肌缺血发作频率,缩短缺血时间(P<0.01),氨氯地平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氨氯地平 阿替洛尔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