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玉祥 富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78-881,共4页
高血压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它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如猝死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1]。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血压是改善人群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有研究显示,23%~30%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此类人群为心血管事件的高... 高血压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它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如猝死和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1]。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血压是改善人群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有研究显示,23%~30%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此类人群为心血管事件的高危群体[2-3]。在美国,顽固性高血压在成人中占8.9%,并且占所有经药物治疗的成人高血压的12.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导管消融术 交感神经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衰竭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富路 修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7-448,共2页
1概述 右心衰竭是指由于心血管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而导致右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右心功能不全可不伴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当患者存在进行性右心衰竭的病变时,这种无症状的心功能不全可认为是... 1概述 右心衰竭是指由于心血管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而导致右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右心功能不全可不伴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当患者存在进行性右心衰竭的病变时,这种无症状的心功能不全可认为是右心衰竭的早期阶段。临床上关于右心衰竭的诊断要求至少满足以下2个条件: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右心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或增加的心腔内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抗心律失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细胞骨架的改变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君娴 富路 +1 位作者 谢荣盛 张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细胞内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微丝、微管形态和含量的变化以及微丝、微管稳定剂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鬼笔环肽组和紫杉醇组,免疫荧光法观察微丝...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细胞内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微丝、微管形态和含量的变化以及微丝、微管稳定剂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鬼笔环肽组和紫杉醇组,免疫荧光法观察微丝、微管的形态;采用Langendorff法制备大鼠体外心肌缺血模型,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微丝、微管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细胞质内微丝和微管分布均匀;缺血组微丝及微管整体荧光强度未发生明显减弱,但分布呈现聚集性;鬼笔环肽组和紫杉醇组微丝和微管可维持原有形态。Western blot法显示,各组间微丝和微管蛋白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早期细胞骨架蛋白含量无明显减少,但发生了骨架的重排,细胞骨架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对于心肌缺血时病理生理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肌细胞 心脏 细胞骨架 微管蛋白 微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对氧化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祥 富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97-1000,共4页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氢气分子作为一种惰性气体而被广泛接受。在一些细菌中,为了提供电子,氢气作为一种能源而被酶促分解,或者氢气是许多类型的厌氧代谢产物之一。这些反应经常通过含有电子或者镍的酶被催化,该酶称为氢化酶。相反,哺乳动...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氢气分子作为一种惰性气体而被广泛接受。在一些细菌中,为了提供电子,氢气作为一种能源而被酶促分解,或者氢气是许多类型的厌氧代谢产物之一。这些反应经常通过含有电子或者镍的酶被催化,该酶称为氢化酶。相反,哺乳动物中没有功能性的氢化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法 氧化性应激 氢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护心Ⅱ号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P选择素的影响
5
作者 曹君娴 陈波 王秀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求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抗凝护心Ⅱ号减轻炎症反应的机理和疗效。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模型。一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抗凝护心Ⅱ号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和噻氯吡啶,取... 目的:探求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抗凝护心Ⅱ号减轻炎症反应的机理和疗效。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模型。一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抗凝护心Ⅱ号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和噻氯吡啶,取大鼠心肌组织行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浆P选择素水平。结果:抗凝护心Ⅱ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浆P选择素水平(P<0.01),且给药浓度增加该作用增强。组织学观察表明,抗凝护心Ⅱ号可减轻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抗凝护心Ⅱ号可减轻由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反应及相应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护心Ⅱ号 缺血再灌注损伤 P选择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心力衰竭标志物可溶性CD146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何荣梅 杨梅 富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92-993,共2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几乎所有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死率和再住院率高居不下,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到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2.22亿,且80岁者占13.9%。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在心衰的诊... 心力衰竭(心衰)是几乎所有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死率和再住院率高居不下,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到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2.22亿,且80岁者占13.9%。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在心衰的诊断中,标志物起着重要作用,其中B型钠尿肽(BNP)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为了更准确的诊断心衰,关于心衰标志物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细胞增殖 抗原 CD1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