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返折上方入路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 被引量:6
1
作者 许芝林 李权 +3 位作者 安群 王龙 邢军 胡佐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新入路。方法26例巨结肠患儿采用腹膜返折上方入路经肛门根治术,于腹膜返折上方将直肠牵下,环行切断即入腹分别游离近远端,切除病变,远端保留前壁距齿状线2.5cm,后壁距齿状线1.0cm,近远端斜行吻合。结... 目的介绍一种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新入路。方法26例巨结肠患儿采用腹膜返折上方入路经肛门根治术,于腹膜返折上方将直肠牵下,环行切断即入腹分别游离近远端,切除病变,远端保留前壁距齿状线2.5cm,后壁距齿状线1.0cm,近远端斜行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平均出血20ml。随访5月~2年,25例排便正常,1例排便轻度失禁,经处理恢复正常。结论经腹膜返折上方入路的方法直观、确切,容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学 巨结肠 外科学 肛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腹胀、呕吐、右下腹炎性包块
2
作者 许芝林 王强 +1 位作者 赵铮 王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0-60,66,共2页
病例摘要 患儿,女,3d,出生后无正常胎便,仅排出少许灰色便。生后第1天出现全身硬肿。体查:体重3.6k,哭闹,一般状态可,心肺无异常,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麦氏区皮肤红肿渗出,面积约4.5cm×5.0cm。触诊:肝... 病例摘要 患儿,女,3d,出生后无正常胎便,仅排出少许灰色便。生后第1天出现全身硬肿。体查:体重3.6k,哭闹,一般状态可,心肺无异常,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麦氏区皮肤红肿渗出,面积约4.5cm×5.0cm。触诊:肝脾未扪及,右下腹触及3.0cm×3.0cm大小肿块,较固定。叩诊:全腹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亢进。血常规:WBC15×10^9/L,中性粒细胞78%,肝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腹胀 右下腹 炎性包块 呕吐 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亢进 中性粒细胞 肝功能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直肠测压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侯绍发 任冬晗 许芝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肛门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ARM)是一种非侵入式的利用压力检测装置对肛管直肠运动反射进行检测的临床检查。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高,临床上对于其诊断与治疗的讨论日益激烈。近年来ARM以创伤小、无辐射、... 肛门直肠测压(anorectal manometry,ARM)是一种非侵入式的利用压力检测装置对肛管直肠运动反射进行检测的临床检查。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在儿童中发病率高,临床上对于其诊断与治疗的讨论日益激烈。近年来ARM以创伤小、无辐射、快速便捷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的诊治和研究中,但其诊断价值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阐述近年来ARM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同源病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分析ARM的缺陷和不足,为ARM的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测压法 直肠疾病 肛门疾病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