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康复治疗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慧娟 王磊 张锦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9-500,共2页
目的探索在康复治疗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康复治疗专业2011学年本科实习生32名为实验组,2010学年31名实习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结果两组... 目的探索在康复治疗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康复治疗专业2011学年本科实习生32名为实验组,2010学年31名实习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个人问卷调查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及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学历层次护士临床护理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陶永红 孙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8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工作年限<5年的临床护士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历不同将其分为本科组、大专组、中专组。以《全国卫生系统护师... 目的探讨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工作年限<5年的临床护士1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历不同将其分为本科组、大专组、中专组。以《全国卫生系统护师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为依据,对三组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考核评估,比较三组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差异。结果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护理评价等方面的成绩,三组护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必须加强对护士队伍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的学历层次,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学历 临床护理水平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在耳颞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3
作者 纪凤颖 肖喜刚 +2 位作者 单伟东 牛洪涛 马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高分辨率扫描在颞骨骨折中的成像方法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颞骨骨折30例患者进行MSCT高分辨率扫描,重建数据在ToshibaAqmilion工作站进行二维、三维图像处理。结果:30例颞骨骨折患者中,发现外耳道及乳突部骨...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高分辨率扫描在颞骨骨折中的成像方法及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颞骨骨折30例患者进行MSCT高分辨率扫描,重建数据在ToshibaAqmilion工作站进行二维、三维图像处理。结果:30例颞骨骨折患者中,发现外耳道及乳突部骨折28耳;鼓室骨折23耳,听小骨损伤9耳;面神经管骨折10耳;内耳骨折3耳;同时骨折累及颈动脉管4耳、海绵窦区及蝶鞍5耳、眶上壁3耳、乙状窦沟及破裂孔各2耳。以上异常改变均行多层面重建(MPR)、容积重建(SVR)、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X-Proj法及Fly-around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联合应用进行成像。结论:MSCT高分辨率扫描能清晰的显示外、中、内耳的异常改变,结合工作站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直观的三维立体影像,较单层螺旋CT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颞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1
4
作者 石作为 姚猛 +1 位作者 王岩松 孙崇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生机制。方法:(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取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保留腰椎旁交感干组、切断腰椎旁交感干组及自身对照),每组7只。分别于L5-6椎间盘右后侧壁注入HRP,48h后取双侧L1... 目的:探讨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生机制。方法:(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取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保留腰椎旁交感干组、切断腰椎旁交感干组及自身对照),每组7只。分别于L5-6椎间盘右后侧壁注入HRP,48h后取双侧L1、L2脊神经节制片,观察脊神经节内HRP标记细胞及切除腰椎旁交感干对HRP标记细胞数的影响。(2)荧光素逆行双标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7只,荧光素快蓝(FB)注入右侧第二腰神经后支,荧光素核黄(NY)注入L,.。间盘右后侧壁,观察右侧L2脊神经节内荧光素双标细胞;在有荧光素双标细胞的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1)各组大鼠双侧L1、L2脊神经节中均发现HRP标记细胞,当切断腰椎旁交感干后,脊神经节内HRP标记细胞数明显减少;(2)在右侧L2脊神经节内发现荧光素双标细胞;部分荧光素双标细胞含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论:间盘源性下腰痛可能是一种由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经交感神经传递的,主要累及L1、L2腰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区域(下腰区)的牵涉性疼痛。腰椎旁交感干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对疼痛的传导是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交感干 脊神经节 下腰痛 牵涉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α-细辛醚对癫痫幼鼠惊厥行为及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树蕾 杨立彬 +3 位作者 黄艳智 梁建民 王宇虹 张淑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α-细辛醚对戊四氮(PTZ)诱发的实验性癫痫幼鼠惊厥行为和额叶皮层放电的影响。方法:Wistar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致痫对照组(A组)、苯巴比妥钠组 (B组)、石菖蒲组(C组)和α-细辛醚组(D组)。除... 目的:观察中药石菖蒲及其主要成分α-细辛醚对戊四氮(PTZ)诱发的实验性癫痫幼鼠惊厥行为和额叶皮层放电的影响。方法:Wistar幼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致痫对照组(A组)、苯巴比妥钠组 (B组)、石菖蒲组(C组)和α-细辛醚组(D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幼鼠腹腔注射PTZ 60 mg·kg-1建立癫痫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和致痫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0.5 mL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苯巴比妥钠 18 mg·kg-1、石菖蒲2.35 g·kg-1、α-细辛醚29 mg·kg-1灌胃。给药7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幼鼠再次腹腔注射PTZ 60 mg·kg-1,观察动物行为的改变,同时利用脑立体定位仪记录各组癫痫幼鼠脑部单侧额叶皮质的脑电变化。结果:①动物行为学观察显示,与致痫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幼鼠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延长 (P<0.05),2 h强直-阵挛发作的次数减少(P<0.05),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α-细辛醚、石菖蒲的上述作用较苯巴比妥钠弱(P<0.05)。②脑电图结果显示,与致痫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幼鼠额叶皮质痫性波发生潜伏期延长(P<0.05),2 h内异常放电频率下降,脑电波波幅下降(P(0.05)。α-细辛醚与石菖蒲对动物脑电的影响较苯巴比妥钠显著(P<0.05)。结论:石菖蒲及α-细辛醚均能有效抑制戊四氮诱发的幼鼠癫痫发作和额叶皮层的异常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石菖蒲/药理学 Α-细辛醚 惊厥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荣 徐毅 +4 位作者 王晓丹 牛慧芳 张涛 何美娇 孙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miR-1)与QT离散度(QT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无室性心律失常(VA)者40例、有VA者13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对血浆中miR-1的表达含量进行绝对定量,并测...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中升高的microRNA-1(miR-1)与QT离散度(QTd)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3例[无室性心律失常(VA)者40例、有VA者13例],健康对照人群49例,对血浆中miR-1的表达含量进行绝对定量,并测定心电图QT间期计算出QTd及校正的QTcd,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MI患者血浆中miR-1的实际表达量和QTd及QTc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人群,而且有VA者的QTd及QTcd值均大于无VA者,QTd的延长与VA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浆中的miR-1表达水平与QTd呈正相关性。结论 AMI患者血浆中miR-1与QT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二者联合对AMI患者预警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近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MICRORNA-1 血浆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肿瘤微环境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齐蕾 单丽辉 +6 位作者 柴翠翠 周秋锋 姚珂 顾云鹤 周敏 韩伟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中是否存在肿瘤微环境转移(tumor microenvironment of metastasis,TMEM)及其与胃癌血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法同时标记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计数26例远处转移及其配对26例无远处转移胃癌组织中TMEM密度。结... 目的研究胃癌中是否存在肿瘤微环境转移(tumor microenvironment of metastasis,TMEM)及其与胃癌血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法同时标记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计数26例远处转移及其配对26例无远处转移胃癌组织中TMEM密度。结果 (1)TMEM存在于胃癌组织中;(2)TMEM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01,P=0.006),与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等其他临床病理特点无关(P均>0.05);(3)TMEM与有无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01)。结论证实胃癌中存在TMEM,TMEM密度可以预测胃癌血道转移,有望成为评估胃癌血道转移危险性的新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微血管密度 肿瘤微环境转移 血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妊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晓薇 宫丽华 王海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3-494,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情况,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可疑宫颈妊娠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3例患者... 目的:分析宫颈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情况,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可疑宫颈妊娠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43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妊娠有39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0.7%;4例病理诊断为不全流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妊娠的患者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是目前早期诊断宫颈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宫颈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SPARC、TGFβ1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韩伟 杨迷玲 +5 位作者 翟丽丽 单丽辉 柴翠翠 齐蕾 胡成乙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4-597,602,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PARC和TGFβ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PARC、TGFβ1和Ki-67的表达。结果 (1)SPARC在胃癌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并主要表达于胃...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PARC和TGFβ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PARC、TGFβ1和Ki-67的表达。结果 (1)SPARC在胃癌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并主要表达于胃癌间质纤维母细胞的胞质,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显著性(P<0.05);(2)胃癌中TGFβ1的阳性率和Ki-67标记指数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且均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3)随着胃癌组织中SPARC的减少及TGFβ1的增多,Ki-67标记指数逐渐增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PARC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TGFβ1则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PARC 转化生长因子-Β1 KI-67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培 刘秀梅 +5 位作者 徐善才 王如科 田福成 萧遥 韩建一 史怀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63-667,共5页
美国心脏联合会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有79.5万人首次或再次发生卒中事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其中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卒中亚型的60%-87%[1-3]。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已成为目前广泛关... 美国心脏联合会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有79.5万人首次或再次发生卒中事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其中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卒中亚型的60%-87%[1-3]。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已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有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极差,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平均每分钟就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永久丧失功能[4]。患者恢复脑灌注时间每拖延30min,其神经功能恢复概率就下降10%[5]。因此,尽早恢复缺血脑组织的灌注即血管再通,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关键。目前血管再通主要采取溶栓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两种手段,笔者就两种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溶栓 治疗术 机械取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瑶 辛晓敏 +3 位作者 李晓阳 蒋丽鑫 李洁 金英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1-823,共3页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选择11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阿司匹林半抵抗组1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100例。另选择31例健康...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抵抗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GPⅠbα)基因VNTR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状况。方法选择11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阿司匹林半抵抗组1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100例。另选择31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为诱导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3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采用PCR扩增及电泳技术进行VNTR多态性分型。结果本组患者中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9.1%。VNTR基因多态性测定结果显示,CC基因型在阿司匹林半抵抗组和阿司匹林敏感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01,P=0.0421),BB、BC、BD、CD、DD基因型分布与阿司匹林抵抗无相关性,但是BC、BD基因型在阿司匹林抵抗组中的分布有增高趋势。结论VNTR中CC基因型的人群较少发生阿司匹林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抵抗 VNTR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联合抗氧化剂中期保存兔角膜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莉 高维奇 +3 位作者 刘平 马英娜 崔璟琳 关立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联合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在角膜中期保存中的作用,以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角膜中期保存液,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以自制MK液为对照组,以添加透明质酸钠和抗氧化剂的改良MK液为实验组,分别对保...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联合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在角膜中期保存中的作用,以探讨一种简便有效的角膜中期保存液,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以自制MK液为对照组,以添加透明质酸钠和抗氧化剂的改良MK液为实验组,分别对保存3d、7d、10d、14d的兔角膜行大体形态观察、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台盼蓝-茜素红联合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应用透明质酸钠和抗氧化剂的各实验组保存的角膜均较对照组透明度好,水肿轻,电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连接紧密,活细胞百分率高,2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及抗氧化剂有减轻角膜组织损伤,保持细胞活性的作用,将2者联合应用于角膜中期保存液中,可显著提高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保存 透明质酸钠 谷胱甘肽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塞米松软膏中地塞米松含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习江 哈娜 哈力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87-788,共2页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地塞米松软膏中地塞米松的含量.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结果地塞米...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地塞米松软膏中地塞米松的含量.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结果地塞米松在0.25~2.5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1%,RSD=0.75%(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稳定,可用于地塞米松软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反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阳 王月秋 张永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52-53,共2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急性期病情最凶险,临床症状危重且复杂多变,诊治困难,病死率极高。大约有1/4以上患者在发病24h内死亡,半数以上患者于1周...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急性期病情最凶险,临床症状危重且复杂多变,诊治困难,病死率极高。大约有1/4以上患者在发病24h内死亡,半数以上患者于1周内死亡,3/4以上患者于1个月内死亡,90%以上患者1年内死亡。因此,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急性期的病情观察,能协助医生早期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洛芬颗粒剂在大鼠体内的时辰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哈娜 杜智敏 郭美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39-1540,共2页
关键词 布洛芬 昼夜节律 体温 血药浓度 时辰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图谱基准点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维高 王跃华 +3 位作者 刘艳波 任建新 丁海涛 宋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3,67,共4页
目的对立体定向脑图谱的基准点进行测定研究,为构建临床立体定向脑手术提供基础。方法在立体定向空间坐标系内,应用MR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对120例健康自愿者和应用解剖学技术对30例尸脑分别进行脑内基准点前连合(AC)、后连合(PC)的径值和... 目的对立体定向脑图谱的基准点进行测定研究,为构建临床立体定向脑手术提供基础。方法在立体定向空间坐标系内,应用MR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对120例健康自愿者和应用解剖学技术对30例尸脑分别进行脑内基准点前连合(AC)、后连合(PC)的径值和前后连合间距(ICD)进行测量。结果在立体定向空间内,无论在大体标本,还是在MR图像上,AC、PC均清晰可见;在尸脑上测得AC的前后径为(2.75±0.76)mm,上下径为(3.85±0.68)mm,PC的前后径为(1.87±0.58)mm,上下径为(2.48±0.64)mm,ICD长度为(22.68±1.46)mm;在健康自愿者测得AC的前后径为(2.80±0.32)mm,上下径为(3.82±0.37)mm,PC的前后径为(1.76±0.30)mm,上下径为(2.30±0.45)mm,ICD长度为(23.84±1.32)mm。结论通过尸脑与健康正常人脑的对比测量研究,在立体定向坐标系内脑内AC、PC是脑内准确定位的基准点,AC-PC是恒定的参考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图谱 基准点 连合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优化安神宁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5
17
作者 哈娜 杨习江 赵宇新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安神宁软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内容物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和流动性评价为指标,考察药物与分散介质的比例、助悬剂的用量和润湿剂的用量对内容物稳定性的影响;以软胶囊崩解时限和加速... 目的研究安神宁软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内容物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和流动性评价为指标,考察药物与分散介质的比例、助悬剂的用量和润湿剂的用量对内容物稳定性的影响;以软胶囊崩解时限和加速试验条件下的崩解时限二者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明胶-甘油、明胶-纯化水比例以及熔胶温度对囊皮溶解性能的影响。结果安神宁软胶囊内容物处方为:药物干粉与大豆油比例为1:1.5,助悬剂蜂蜡用量为内容物质量分数的4%,润湿剂大豆磷脂用量为内容物质量分数的2%。软胶囊囊皮处方为明胶:甘油:水=1:0.5:1(以质量比计算)。结论均匀设计和回归模型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高精度预测,优化了安神宁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宁软胶囊 制备工艺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伏洗手巾用于护士手部消毒的效果监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清阳 江志君 马晓燕 《护理研究》 2004年第9期1568-1568,共1页
关键词 碘伏洗手巾 护士 手部消毒 效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抽吸减压法治疗颅内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军 刘相轸 +1 位作者 张军 康铁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49-650,共2页
关键词 逆向抽吸减压 动脉瘤 显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Ⅰ提取纯化新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刘忠英 胡秀丽 +3 位作者 石毅 姜熙罗 安汝国 马学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8-821,共4页
兔骨骼肌匀浆液经离心后,依次经DEAE-Sephadex A25,Sephadex G75及Butyl Sepharose F.F柱层析,得到了兔骨骼肌肌钙蛋白C(sTnC)纯品.将其与Sepharose 4B凝胶偶联,制成sTnC亲和层析凝胶.人心肌或骨骼肌经匀浆、离心后上sTnC亲... 兔骨骼肌匀浆液经离心后,依次经DEAE-Sephadex A25,Sephadex G75及Butyl Sepharose F.F柱层析,得到了兔骨骼肌肌钙蛋白C(sTnC)纯品.将其与Sepharose 4B凝胶偶联,制成sTnC亲和层析凝胶.人心肌或骨骼肌经匀浆、离心后上sTnC亲和层析柱,一步分离可获得人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I)或人骨骼肌肌钙蛋白Ⅰ(sTn I)纯品.HPLC分析出现单一峰.SDS-PAGE分析得到一条电泳带,其分子量分别为25 000及 21 000.用 20 g sTnC亲和凝胶处理 40 g人心肌时,相当于每 100 g心肌可得到 82.6 mg cT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C 提取 心肌肌钙蛋白Ⅰ 骨骼肌肌钙蛋白Ⅰ 急性心肌梗塞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