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泪小点唇黏膜成型术在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广忠 白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259-2260,共2页
目的探讨泪小点唇黏膜成型术治疗泪小点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下睑肿物患者于肿物切除后行自体唇黏膜移植,利用睑结膜的替代物(唇黏膜)再造泪小点。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1例患者成功,余1例因局部瘢痕组织收缩导致术后泪小点关闭。结... 目的探讨泪小点唇黏膜成型术治疗泪小点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下睑肿物患者于肿物切除后行自体唇黏膜移植,利用睑结膜的替代物(唇黏膜)再造泪小点。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1例患者成功,余1例因局部瘢痕组织收缩导致术后泪小点关闭。结论唇黏膜泪小点成型术既可保留泪小点的位置,又能避免其他术式造成睑内翻或外翻等并发症,是一种泪小点再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点 黏膜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条件下糖康乐对RPE细胞GS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谢佩玉 张晓梅 +4 位作者 松仓诚 藤井绩 伊藤薰 赵基恩 筱原诚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谷胱甘肽(GSH)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RPE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糖康乐组和牛磺酸组4个实验组(n=6),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组加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糖康乐,对RPE细胞... 目的探讨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谷胱甘肽(GSH)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RPE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糖康乐组和牛磺酸组4个实验组(n=6),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组加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糖康乐,对RPE细胞的GS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RPE细胞的GSH含量在高糖作用后明显降低(t=5.72,P<0.01),糖康乐在质量浓度为2μg/mL时可显著抑制GSH含量的降低(t=4.63,P<0.01),在2μg/mL时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的牛磺酸(t=4.74,P<0.01)。结论一定质量浓度的糖康乐可以抑制高糖所导致的RPE细胞GSH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康乐 谷胱甘肽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艳艳 刘红玲(综述) 傅少颖(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0-403,共4页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ECM)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形成过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对多种ECM的成分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ECM)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形成过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对多种ECM的成分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胶原蛋白、基膜聚糖、骨桥蛋白(OPN)、核心蛋白多糖、透明质酸、波形蛋白等,每种ECM成分以其不同的作用机制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引发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生物学行为变化,如细胞的移行、黏附和增生等。深入研究ECM在PCO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明确PCO的发病机制,同时也有望以此为靶点对PCO进行防治。就与PCO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多种ECM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后囊膜混浊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条件下胰岛13细胞株MIN-β细胞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谢佩玉 松仓诚 +3 位作者 藤井绩 赵基恩 筱原诚 张晓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高糖所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广泛地致力于保护RPE细胞的研究。目的研究胰岛B细胞株MIN-6细胞对RPE细胞高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RPE细胞体外培养4d,待贴壁生长...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高糖所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广泛地致力于保护RPE细胞的研究。目的研究胰岛B细胞株MIN-6细胞对RPE细胞高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RPE细胞体外培养4d,待贴壁生长良好后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对照组和MIN-6细胞共培养组,ABC法鉴定RPE细胞。用含5mmol/L葡萄糖的RPE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作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对照组用含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进行培养,MIN-6细胞共培养组为含5×10^4个MTN-6细胞以及30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各组继续培养24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量高糖对已贴壁生长良好的RPE细胞的损伤作用以及MIN一6细胞对RPE细胞高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ABC法鉴定RPE细胞可见95%以上呈棕色着色,为阳性细胞。各组继续培养24h后,正常对照组、高糖对照组和MIN-6细胞共培养组RPE细胞的吸光度(A_540)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4,P〈0.01),正常对照组的A。值为0.44±0.02,高糖对照组为0.3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1);MIN-6细胞共培养组的A。值为0.41±0.01,与高糖对照组的0.30±0.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1)。正常对照组RPE细胞的生存率为(97.5±3.3)%,高糖对照组为(68.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P〈0.01)。结论高糖导致贴壁生长良好的RPE细胞损伤,MIN-6细胞可以明显保护高糖所致的RPE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MIN-6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薛静 徐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高龄患者 白内障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雪娇 胡琦 +3 位作者 周文艳 李雪 王珂萌 吴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后表面(包括中央和周边区)改变,探索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为获得理想的术后效果提供新的术前筛选标准。方法本研究入选患者共59例(117眼),屈光不正的等效球...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后表面(包括中央和周边区)改变,探索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为获得理想的术后效果提供新的术前筛选标准。方法本研究入选患者共59例(117眼),屈光不正的等效球镜范围为-2.75~-11.75D,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行Pentacam检查。测量角膜后表面各参数的改变,包括中央6mm区角膜后表面最适球面;周边6mm、7mm、8mm、9mm、10mm环区平均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结果术后3个月中央6mm区角膜后表面最适球面曲率半径为6.4087±0.3778mm,与术前(6.3037±0.2479)mm相比显著增加(P<0.001),周边6mm和7mm环区平均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减小,术前为(6.3450±0.2680)mm、(6.4374±0.2563)mm,术后为(6.3190±0.2473)mm、(6.4170±0.25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利用(角膜瓣厚度+切削厚度)/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分组,百分比>45%组术后3个月中央6mm区角膜后表面BFS曲率半径较术前显著增加(P<0.001),而周边6mm环区平均曲率半径明显减小(P=0.017);百分比<45%组各参数都无明显改变。结论 LASIK术后,中央6mm区角膜后表面变平,周边6mm和7mm环区变凸。"(角膜瓣厚度+切削厚度)/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百分比小于45%者角膜后表面稳定性较好,该百分比可能作为提高术后可预测性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 最适球面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