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ASL不同标记延迟时间及脑白质病变评分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疾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畅 王巍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8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成像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 delay,PLD)及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评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脑血流量(cere...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成像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 delay,PLD)及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评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确诊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52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组(22例),采用不同PLD(1.5、2.5 s)行3D-ASL脑灌注成像,应用GE AW4.5工作站对双侧额顶颞叶、海马及丘脑等脑区进行镜面对称测量(CBF1.5、CBF2.5),并对患者WML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及WMLs评分/MoCA量表评分与各脑区CBF的相关性。结果①VCI组与对照组WMLs评分分别为4.87±1.68及2.77±1.66;MoCA量表评分分别为18.77±2.98及28.18±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VCI患者CBF1.5在双侧额顶颞叶、海马及右侧丘脑等脑区明显减低,而CBF2.5只在双侧额颞叶、海马脑区减低;仅左侧/右侧额叶CBF1.5与CBF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9);在全部患者各脑区中,左侧、右侧额叶CBF1.5/CBF2.5与WML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1.5=-0.567、-0.590/r2.5=-0.553、-0.558;P<0.05)。③MoCA量表评分与CBF1.5(双侧额颞叶、海马、右侧丘脑)/CBF2.5(双侧额叶、海马、左侧颞叶、右侧丘脑)呈正相关,额叶相关性最高(左、右额叶:r1.5=0.806、0.688/r2.5=0.719、0.620;P=0.000)。结论PLD1.5对VCI脑低灌注检出更敏感,PLD2.5显示低灌注范围更精确;WMLs与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标记后延迟时间 脑血流量 脑白质病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小点唇黏膜成型术在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广忠 白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259-2260,共2页
目的探讨泪小点唇黏膜成型术治疗泪小点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下睑肿物患者于肿物切除后行自体唇黏膜移植,利用睑结膜的替代物(唇黏膜)再造泪小点。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1例患者成功,余1例因局部瘢痕组织收缩导致术后泪小点关闭。结... 目的探讨泪小点唇黏膜成型术治疗泪小点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下睑肿物患者于肿物切除后行自体唇黏膜移植,利用睑结膜的替代物(唇黏膜)再造泪小点。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1例患者成功,余1例因局部瘢痕组织收缩导致术后泪小点关闭。结论唇黏膜泪小点成型术既可保留泪小点的位置,又能避免其他术式造成睑内翻或外翻等并发症,是一种泪小点再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点 黏膜 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MRI对轻度狭窄的基底动脉斑块特征与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旭超 徐敏 +2 位作者 孙兆男 徐畅 王巍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管壁成像对轻度狭窄的基底动脉的症状性患者和非症状性患者之间的斑块分布、成分及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 目的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管壁成像对轻度狭窄的基底动脉的症状性患者和非症状性患者之间的斑块分布、成分及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扫描序列的基础上,经HR-MRI管壁成像后,将确定有基底动脉轻度狭窄(<50%)且存在斑块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表现、卒中时间及影像学表现,分为症状组(近3个月内发生的与后循环相关的缺血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在DWI或FLAIR像上观察到相应的病变)和非症状组(无后循环脑血管病发作史,无MRI平扫阳性表现),对两组患者间基底动脉斑块的分布(腹侧壁、侧壁、背侧壁)、成分[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纤维帽断裂(fibrous cap rupture,FCR)]以及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8例基底动脉轻度狭窄且伴有斑块的患者(症状组47例,非症状组61例)、3244幅图像被研究,其中306幅图像中含有斑块(不同序列相同切面的斑块定义为一幅),共计413个斑块(连续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切面的斑块计为一个),症状组192个,无症状组221个。症状组中的侧壁斑块所占比例(45.8%)与无症状组(47.5%)相似,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3);症状组中背侧壁斑块所占比例(33.9%)较无症状组(19.0%)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症状组中腹侧壁斑块所占比例(20.3%)较无症状组(33.5%)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症状组中IPH(58.9%)及FCR(55.7%)所占比例均大于无症状组(分别为44.3%、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34)。两组之间的相关临床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是否血脂异常、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卒中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底动脉轻度狭窄患者中,症状组斑块较无症状组更常见于背侧,无症状组斑块较症状组更常见于腹侧,然而两组间侧壁斑块的比例是相似的。症状组中IPH及FCR所占比例均较无症状组大,无症状组斑块相对来说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卒中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栓塞剂治疗支扩大咯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何冰峰 曹振远 +1 位作者 陈颖 邬艳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580-581,共2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栓塞剂治疗支扩大咯血中、远期疗效。方法32例支扩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分别使用PVA和明胶海绵(GS)颗粒两种栓塞材料。评价栓塞后的近期、中远期疗效,按照栓塞材料进行分组对照、统计分析。结果32例行支气管动... 目的探讨并比较不同栓塞剂治疗支扩大咯血中、远期疗效。方法32例支扩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分别使用PVA和明胶海绵(GS)颗粒两种栓塞材料。评价栓塞后的近期、中远期疗效,按照栓塞材料进行分组对照、统计分析。结果32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应用PVA和GS栓塞剂各16例。随访29例,有8例复发,其中GS颗粒栓塞组7例,PVA颗粒栓塞组1例。结论作为治疗支扩大咯血的栓塞剂,PVA颗粒优于GS颗粒;500μm左右的PVA颗粒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术 大咯血 聚乙烯醇颗粒 明胶海绵颗粒 介入放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立君 林成海 +2 位作者 邵正凯 刘相轸 徐善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F...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中动脉瘤破裂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F isher分级、动脉瘤位置、大小、数目、动脉瘤颈宽窄、手术时机、临时阻断夹的应用与否,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78例患者320个动脉瘤中,81例患者81个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发生率为25.3%。单因素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动脉瘤颈宽窄、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大小、手术时机及临时阻断夹的应用与否,是术中破裂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OR=1.549,P=0.029)、动脉瘤大小(OR=1.158,P=0.007)、手术时机(OR=0.699,P=0.038)、宽颈动脉瘤(OR=0.524,P=0.028)是术中存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时阻断夹的应用是独立的保护因素(OR=2.244,P=0.008)。结论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主要与Hunt-Hess分级、动脉瘤大小、手术时机、动脉瘤颈宽窄和临时阻断夹的应用与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显微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6
作者 季艳萍 杨威 +1 位作者 刘继兰 王笑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 目的了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年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低(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在躯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年龄、其他疾病史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精神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与婚姻状况、家庭关系、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诱导胶质瘤C6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基因机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淑杰 王新华 成秉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1-457,共7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特点和可能的基因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苦参碱对C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求出IC50值;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苦参碱诱导C6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FITC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不... 目的:探讨苦参碱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特点和可能的基因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苦参碱对C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求出IC50值;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苦参碱诱导C6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FITC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诱导C6细胞的凋亡率;实时定量PCR芯片(Real-time PCR Array)检测苦参碱作用后C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苦参碱对C6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苦参碱对C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0.1~1.0mg/ml)而增加(P<0.05),其IC50为0.715mg/ml。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苦参碱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出现凋亡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苦参碱诱导胶质瘤细胞出现凋亡的超微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0.2~1.0mg/ml)而增大[(3.56±0.73)%~(27.55±1.92)%](P<0.05)。胶质瘤细胞经苦参碱作用后出现显著表达差异基因共68个,其中57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11个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其中有22个基因与诱导凋亡的死亡受体相关,15个基因与线粒体途径有关;ICC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都显示苦参碱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caspase-3表达的上调(P<0.05)。结论:苦参碱能诱导C6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的众多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胶质瘤细胞 凋亡 基因差异表达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旭红 寇俊杰 张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98-1499,共2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血脂异常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每晚8时服用,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血脂。结果:治疗4周末,总胆固醇下降31.09%、甘油三酯下降24.49%、低密度脂蛋白下降24.31%、载脂蛋白B(Ap...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血脂异常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每晚8时服用,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血脂。结果:治疗4周末,总胆固醇下降31.09%、甘油三酯下降24.49%、低密度脂蛋白下降24.31%、载脂蛋白B(ApoB)下降30.61%、高密度胆固醇升高8.49%、载脂蛋白A(ApoA)/ApoB升高56.42%,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是安全、有效,进行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理想调脂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毕秀芝 林丽丽 于艳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3期21-22,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家兔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时间对血管内膜的影响,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选取成年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将静脉留置针留置于兔耳缘静脉内保留不同时间(3、7、9d),于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 目的通过研究家兔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时间对血管内膜的影响,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选取成年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将静脉留置针留置于兔耳缘静脉内保留不同时间(3、7、9d),于相应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行常规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的变化。结果各组血管外观基本良好,无僵硬条索改变,9d组仅有1例标本弹性降低;各组血管静脉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对于刺激性小的静脉注射药物,留置针可适当延长至7~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时间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与5-羟色胺受体基因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薇 郭烽炜 +3 位作者 王吉囡 芦艳华 陈力 胡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北方汉族人群中5-HT2A、5-HT2C、5-HT1Dβ受体基因与强迫症(OC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225例强迫症患者和175名正常对照的5-HT2A-1438G/A、5-HT2CCys23Ser、5-HT1DβG861C多态性的基因型,... 目的探讨北方汉族人群中5-HT2A、5-HT2C、5-HT1Dβ受体基因与强迫症(OC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测定225例强迫症患者和175名正常对照的5-HT2A-1438G/A、5-HT2CCys23Ser、5-HT1DβG861C多态性的基因型,根据强迫症的共病情况、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将OCD划分亚型进行与5-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OCD组5-HT1Dβ等位基因861C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4.39,P=0.04),而5-HT2A、5-HT2C2个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及5-HT1Dβ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CD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组5-HT1Dβ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7.12,P=0.03;2=7.56,P=0.006),而无共病组3个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发OCD组5-HT2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Х2=8.97,P=0.01;Х2=8.05,P=0.005);强迫思维合并强迫行为的患者5-HT2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Х2=9.15,P=0.01;Х2=8.38,P=0.004)。结论5-HT2A-1438G/A多态性与强迫思维合并强迫行为的OCD亚型及早发型OCD的发病存在关联;5-HT1DβG861C多态性与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OCD相关,有/无共病强迫症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 多态性 5-羟色胺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孕妇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炜霞 陈洁 +3 位作者 汪立梅 张磊晶 郭晶 庄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0期2570-2572,共3页
[目的]研究孕妇妊娠末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96例妊娠末期孕妇及100例正常对照者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调查... [目的]研究孕妇妊娠末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96例妊娠末期孕妇及100例正常对照者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将存在睡眠障碍的孕妇分成心理护理干预组和一般护理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睡眠质量的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妇组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和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孕妇有睡眠障碍者在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分及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均较无睡眠障碍者高(P<0.05);孕妇有睡眠障碍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其PSQI中睡眠质量、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和总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组与一般护理干预组比较,第一产程和潜伏期缩短,产后出血少,新生儿阿氏评分高(P<0.05)。[结论]孕妇在妊娠晚期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其睡眠障碍并有利于分娩及新生儿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为民 薛竞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5-326,共2页
对比剂肾病(CIN)是指在使用对比剂48~72小时内出现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目前已成为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CIN发病率在一般人群发病率<2%,但在慢性肾功不全、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为降低CIN发病率,在应用... 对比剂肾病(CIN)是指在使用对比剂48~72小时内出现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目前已成为医源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CIN发病率在一般人群发病率<2%,但在慢性肾功不全、糖尿病等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为降低CIN发病率,在应用对比剂检查前,应准确评价肾功能,进行危险分层。对于高危患者,充分水化、限量、选择低渗透压和低粘度对比剂仍然是预防CIN最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低渗对比剂 等渗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离时应用三氧化二砷抑制兔眼后囊膜混浊及其眼内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关立南 刘平 李志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水分离时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兔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及对兔眼的毒性作用。方法在免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应用1mL不同浓度的As2O3(2μmol·L^-1、4μmol·L^-1、8μmol·L^-1)于晶状体囊袋内进行... 目的探讨术中水分离时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兔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及对兔眼的毒性作用。方法在免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应用1mL不同浓度的As2O3(2μmol·L^-1、4μmol·L^-1、8μmol·L^-1)于晶状体囊袋内进行水分离,使其直接短暂作用于晶状体上皮细胞。术后随访12周,裂隙灯观察比较用药组和对照组免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眼压的变化等;并观察术后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术后2周只有对照组眼出现后囊膜混浊。术后4周用药组眼的后囊膜混浊明显比对照组眼轻,且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减轻。中、低浓度组兔眼的术后炎症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高浓度组兔眼术后早期出现轻微的毒性反应。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对照组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较用药组明显。As2O3可引起晶状体上皮细胞变性,其文化程度与药物浓度有关。高浓度组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亚细胞水平可逆性损伤和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反应。结论As2O3能有效的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有关。兔晶状体囊袋内应用2~8μmol·L^-1的As2O3是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荆量浓度。[眼科新进展2007;27(3):179-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后囊膜混浊 水分离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磁共振成像筛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鹏飞 崔英哲 +2 位作者 高培毅 胡鸿博 曾立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对临床疑似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病变的磁共振筛查,探讨CMBs程度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和脑白质改变的关系。方法连续对447倒疑似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梯度回波T2^*序列检查,依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 目的对临床疑似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病变的磁共振筛查,探讨CMBs程度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和脑白质改变的关系。方法连续对447倒疑似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梯度回波T2^*序列检查,依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95例)和无CMBs组(352例)。记录CMBs数量、部位、脑白质改变程度及其血压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MBs发生率21.25%。CMBs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影像改变、大脑白质病变与无CM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Bs组患者病灶分布于脑叶(42.09%)、丘脑(19.77%)、脑干(14.41%)、小脑(11.58%)、侧脑室旁(6.21%)和基底节(5.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MBs发生的相关因素有高血压(OR=2.208,P〈0.01)、年龄(OR=2.082,P〈0.01)。CMBs分级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及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24.r=0.376,P〈0.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CMBs发生率较高,CMBs与高血压严重程度、脑白质改变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定量测量对脊柱良恶性压缩骨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宙 刘志兰 苏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共51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行MRI平扫和扩散加权序列检查,其中47例行X线检查,42例行CT检查。良性组24例椎体,其中包括单纯外伤所致11例,骨质疏松13例,...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共51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行MRI平扫和扩散加权序列检查,其中47例行X线检查,42例行CT检查。良性组24例椎体,其中包括单纯外伤所致11例,骨质疏松13例,恶性组27例椎体,包括转移瘤21例,多发骨髓瘤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结核4例。正常对照组51个椎体。b值为300s/mm2,分析良恶性病变椎体及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并测定ADC值,定量分析比较良恶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良性压缩性骨折与恶性压缩性骨折DWI信号经统计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良性组ADC值为(2.14±0.75)×10-3mm2/s,恶性组ADC值为(1.27±0.42)×10-3mm2/s,对照组ADC值为(0.68±0.21)×10-3mm2/s,病变组AD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良性组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结论:磁共振ADC值定量测量对脊柱良恶性压缩骨折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DWI信号变化不能准确的鉴别脊柱良恶性压缩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或不伴房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差异的MRI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敏 孙兆男 +2 位作者 王旭超 徐畅 王巍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1期821-825,共5页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探索伴或不伴房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差异,并为临床积极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1.5 T心脏磁共振检查并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109位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发生,分为房颤组(21例)及非...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探索伴或不伴房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差异,并为临床积极治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1.5 T心脏磁共振检查并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109位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发生,分为房颤组(21例)及非房颤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代表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多个磁共振参数,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左室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发生房颤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年龄、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百分比高于无房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P<0.05),房颤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峰值充盈率低于无房颤患者(P<0.05),其余参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与左室峰值充盈率(P=0.011)、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百分比(P=0.005)相关。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伴或不伴房颤患者的左室峰值充盈率、左室射血分数、年龄及左房前后径、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百分比存在差异。其中,左室峰值充盈率、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百分比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大性 心房颤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圈套器结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0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浩 王巨 +3 位作者 张健 付凯 姜久仰 禹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12-713,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圈套器(Endo-loop)肺大疱结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方法2004年4月~2006年12月,对90例肺大疱基底宽度<4cm的自发性气胸行VATS下圈套器肺大疱结扎术。以圈套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圈套器(Endo-loop)肺大疱结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方法2004年4月~2006年12月,对90例肺大疱基底宽度<4cm的自发性气胸行VATS下圈套器肺大疱结扎术。以圈套器对肺大疱行双重结扎。结果90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手术时间35~64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30~65ml,平均46ml;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量210~350ml,平均285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5d,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3~7d,平均5d;手术费用3980~4780元,平均4120元;总住院费用9800~12500元,平均11200元。90例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2例术后1、3个月复发。结论恰当选择病例,应用VATS下圈套器肺大疱结扎术治疗肺大疱破裂引起的气胸,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复发率低、费用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圈套器结扎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18
作者 胡鸿博 刘鹏飞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联合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探讨其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及弥散张量成像,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9例... 目的联合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探讨其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常规MR及弥散张量成像,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其中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16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分别测量肿瘤中心的FA值、MD值,并利用纤维束成像技术(DTT)观察、评价胶质瘤周围白质纤维束改变。结果测量、统计低级别胶质瘤组与高级别胶质瘤组瘤体实质的FA值、MD值,其中肿瘤中心的FA值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MD值两组间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9例低级别胶质瘤中白质纤维束的整体形态多基本完整,白质纤维束受压、偏移者7例,部分中断者2例。15例高级别胶质瘤中白质纤维束明显变形移位,14例病变区白质纤维束明显破坏,另有1例Ⅲ级胶质瘤患者的白质纤维束主要表现为受压移位。结论弥散张量成像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联合应用,有助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并能够显示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的位置关系,指导临床制定手术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外泌体来源的miR-151-3p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促进肿瘤生长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世林 朱跃坤 +3 位作者 王硕 杨修丁 袁晓伟 朴大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84-589,共6页
目的 探索胃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是否可以通过微小RNA-151-3p(miR-151-3p)来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极化。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组织miR-151-3p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手术后胃液中miR-151-3p水平;构建过表... 目的 探索胃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是否可以通过微小RNA-151-3p(miR-151-3p)来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极化。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组织miR-151-3p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手术后胃液中miR-151-3p水平;构建过表达miR-151-3p的胃癌细胞系,分离外泌体并进行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与携带miR-151-3p的外泌体共孵育的RAW264.7细胞上CD11b和CD163的表达;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评价携带miR-151-3p的外泌体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86和CD163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胃癌患者癌组织miR-151-3p高表达,且多数患者手术后的胃液中miR-151-3p的含量较术前有所降低;所分离的过表达miR-151-3p的肿瘤细胞外泌体中miR-151-3p的含量也较未转染细胞显著升高;携带miR-151-3p的外泌体与RAW264.7细胞共孵育可以诱导其向M2型极化,同样的,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也显示携带miR-151-3p的外泌体可以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并促进肿瘤生长。结论 胃癌外泌体来源的miR-151-3p可以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胃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泌体 miR-151-3p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条件下糖康乐对RPE细胞GS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佩玉 张晓梅 +4 位作者 松仓诚 藤井绩 伊藤薰 赵基恩 筱原诚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谷胱甘肽(GSH)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RPE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糖康乐组和牛磺酸组4个实验组(n=6),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组加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糖康乐,对RPE细胞... 目的探讨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谷胱甘肽(GSH)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RPE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高糖组、糖康乐组和牛磺酸组4个实验组(n=6),在高糖条件下糖康乐组加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糖康乐,对RPE细胞的GS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RPE细胞的GSH含量在高糖作用后明显降低(t=5.72,P<0.01),糖康乐在质量浓度为2μg/mL时可显著抑制GSH含量的降低(t=4.63,P<0.01),在2μg/mL时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的牛磺酸(t=4.74,P<0.01)。结论一定质量浓度的糖康乐可以抑制高糖所导致的RPE细胞GSH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康乐 谷胱甘肽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