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地区120名正常人群Coben法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崔玲玲 王培军 张晔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建立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正常人群X线头影测量Coben法分析的正常值。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正常!人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恒牙列初期儿童60例,男女各30例;恒牙列期成人60例,男女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拍摄正中!位X线头颅侧位... 目的建立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正常人群X线头影测量Coben法分析的正常值。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正常!人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恒牙列初期儿童60例,男女各30例;恒牙列期成人60例,男女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拍摄正中!位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Coben法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成人组男女性别间下面部深度及全面部高度中的前上部及前下部高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成人与男性儿童的中、下面部深度,全面部高度及后面部高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成人与女性儿童的中、下面部深度及后面部高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儿童组男女性别间仅个别项目存在统计学差异,在面部结构特征上未形成明显差别。结论建立了哈尔滨地区正常人群X线头影测量Coben法分析的正常值,Coben法分析的测量值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EN分析法 正常(牙合)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青年正常颅面三维CT测量
2
作者 王梦溪 王培军 +1 位作者 张澄 张晔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建立哈尔滨地区正常恒牙颅面三维CT测量项目和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螺旋CT和AW4.2工作站对58例哈尔滨地区17-25岁正常恒牙青年颅颌面硬组织重建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角度测量项目基本无性别差异,大多数线距测量值男... 目的:建立哈尔滨地区正常恒牙颅面三维CT测量项目和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螺旋CT和AW4.2工作站对58例哈尔滨地区17-25岁正常恒牙青年颅颌面硬组织重建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角度测量项目基本无性别差异,大多数线距测量值男性组显著大于女性组。△GoL-S-GoR为近似等边三角形。面前部及颅底项目比值无性别差异,N-ANS∶ANS-Me∶N-Me约为0.45∶0.56∶1,SN∶Ba-S∶N-Ba约为0.57∶0.52∶1。左右测量项目间无统计学差异,下颌非对称率平均值(2.52±1.42)%。结论:建立了哈尔滨地区成年人恒牙三维CT颅颌面硬组织正常值数据库;线距测量有性别差异,男性较大;男女2组间角度测量值及面部比率呈较高的一致性;△GoL-S-GoR是一理想的美学三角;该方法对面部不对称性畸形分析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参考值 正常袷 三维测量 颅面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Wnt10b、RANKL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莹 王兰珠 +2 位作者 韩博 吴明明 张苗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在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wnt10b、RANKL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0h、6h、12h、24h、5d、7d、14d组,使用镍钛拉簧对第一磨牙向近中施加50g正畸力,以0h为对照组,每组处死6只。应用实... 目的:研究大鼠在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wnt10b、RANKL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0h、6h、12h、24h、5d、7d、14d组,使用镍钛拉簧对第一磨牙向近中施加50g正畸力,以0h为对照组,每组处死6只。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对wnt10b、RANKL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压力侧牙周组织中Wnt10b、RANKL mRNA均有表达,其中wnt10b于加力初期表达受抑制,随后升高,于5d达高峰随后下降,14d恢复至正常水平。RANKL表达随加力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7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结论:Wnt10b、RANKL参与正畸加力作用下的牙周组织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分化 牙周组织改建 Wnt10b RAN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激动剂对正畸复发过程牙周组织中炎症因子和IRAK1、TRAK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睿 闫伟军 +2 位作者 安晶涛 宋冰 邵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在正畸复发过程中,探究miR-146a对大鼠牙周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C组)和正畸牙齿移动模型组,模型组加力14 d后去除装置,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组)、模型对照组(P组... 目的:在正畸复发过程中,探究miR-146a对大鼠牙周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C组)和正畸牙齿移动模型组,模型组加力14 d后去除装置,并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N组)、模型对照组(P组)、模型治疗组(T组);去除装置后,N组即刻处死取材,T组注射agomiR-146a,P组注射等量的阴性对照agomiR-control;连续注射7 d后取各组牙周组织,使用RT-PCR检测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情况,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RAK-1和TRAF6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ELISA法检测牙周组织中IL-6、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用HE染色观察各组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P组miR-146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IRAK-1、TRAF6及炎症指标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且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牙槽骨吸收;T组注射miR-146a激动剂后,miR-146a的表达量有所升高,IRAK-1、TRAF6及炎症指标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牙槽骨吸收减轻;而N组各个指标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miR-146a激动剂可通过降低TRAF6和IRAK1的表达缓解由正畸复发导致的牙周组织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复发 微小RNA-146a 牙周组织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牙周组织中RIP1、RIP3和MLKL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敏杰 张苗苗 +1 位作者 季开心 陈思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RIP1、RIP3和MLKL是坏死性凋亡主要的蛋白因子,在引起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内RIP1、RIP3和MLKL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 目的:RIP1、RIP3和MLKL是坏死性凋亡主要的蛋白因子,在引起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内RIP1、RIP3和MLKL的表达变化,探索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组:0 d、1 d、3 d、5 d、7 d、14 d组,每组5只,0 d组为空白对照组,以上颌两中切牙为支抗,镍钛拉簧拉左侧第一磨牙向前,力值为50 g。在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其第一磨牙及周围牙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压力侧RIP1、RIP3和MLKL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RIP1、RIP3和MLKL的表达增加,表达趋势相似均为先升高后下降,但RIP1的表达在3 d、5 d、7 d时增加明显(P<0.05),RIP3的表达在3 d、5 d时增加明显(P<0.05),而MLKL的表达在5 d时增加明显(P<0.05)。结论: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存在坏死性凋亡,RIP1、RIP3和MLKL参与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牙齿移动 牙周组织改建 压力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青年前、后牙槽高度与垂直生长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邵阳 王培军 +2 位作者 张晔 关玲 贾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青年前、后牙槽高度与垂直生长型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地区110例正常恒牙样本,男女各55名,拍摄头X线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上颌平面角、下颌平面角、上下颌平面角、前面高、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后面高、后下面高、... 目的:研究正常青年前、后牙槽高度与垂直生长型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地区110例正常恒牙样本,男女各55名,拍摄头X线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上颌平面角、下颌平面角、上下颌平面角、前面高、前上面高、前下面高后面高、后下面高、升支高度、ODI、ANB角、APDI、上下颌前后牙牙槽高度等17项指标,并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上下后牙牙槽高度与TAFH、LPFH、TPFH、UAFH、RH、R成正相关,下后牙牙槽高度与PP-MP成负相关;前部牙槽高度与TAFH、LAFH等高度正相关。结论:前后牙牙槽高度与垂直生长型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为正畸医生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高度 垂直生长型 相关性 正常[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上气道与下颌骨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郑赵杨 张苗苗 刘志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应用cbct分析骨性Ⅲ类错患者上气道与下颌骨形态学上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高角骨性Ⅲ类错及个别正常颌成年志愿者各30例进行CBCT扫描,将获得的CBCT数据导入到mimics17.0医学软件,重建上气道及下颌骨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测... 目的:应用cbct分析骨性Ⅲ类错患者上气道与下颌骨形态学上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高角骨性Ⅲ类错及个别正常颌成年志愿者各30例进行CBCT扫描,将获得的CBCT数据导入到mimics17.0医学软件,重建上气道及下颌骨三维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测量。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成人高角骨性Ⅲ类错与正常颌间上气道与下颌骨形态结构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骨性Ⅲ类错畸形上气道与下颌骨测量项目的相关关系。结果:骨性Ⅲ类错组上气道与下颌骨各测量项目中有显著相关性的共16项。骨性Ⅲ类错组和个别正常组测量结果比较有18个测量项目有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鼻咽段的冠状径、高度、横截面积、体积、腭咽段的矢状径、横截面积、体积、舌咽段横截面积、体积、上气道总体积、下颌角、下颌骨体长度、下颌骨总长度、下颌升支体积、下颌体部体积、下颌颏部体积、下颌骨总体积及颏角。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上气道与下颌骨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两者的形态变化相互影响。骨性Ⅲ类成人患者与正常颌患者相比在上气道及下颌骨形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上气道 下颌骨 相关关系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骨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立艳 刘志杰 +2 位作者 苑芳连 张苗苗 王兰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影像。测量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上颌窦底高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实验组颧牙槽嵴区域均为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骨宽度最大,且每层的5个测量值均表现为随测量点向颅方移动骨宽度值逐渐减小。两实验组各层颧牙槽嵴区骨宽度与窦底高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成年人组各位置骨宽度平均值及皮质骨厚度平均值均较青少年组相应位置大。颧牙槽嵴区骨宽度随窦底高度增大而增大。2组样本上颌窦个体差异均非常大,植入微种植体前需拍摄CBCT以确定是否满足植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牙槽嵴 骨宽度 皮质骨厚度 CBCT 微种植支抗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戴固定矫治器时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侯景秋 闫征斌 +2 位作者 张晔 彭惠 赖文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初戴固定矫治器是否会对青少年错畸形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负面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青少年错畸形患者,分别在就诊当日(T1期)与固定矫治器戴入1周后(T2期)填写心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患者的... 目的探讨初戴固定矫治器是否会对青少年错畸形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负面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青少年错畸形患者,分别在就诊当日(T1期)与固定矫治器戴入1周后(T2期)填写心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根据T1与T2期2个量表的评分,比较固定矫治器戴入前后患者的心理变化。结果129例患者完成了调查。女性患者T2期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较T1期有明显升高;非自愿就诊和拔牙矫治患者在T2期焦虑与抑郁评分升高,与T1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戴固定矫治器所引起的不适与不便可使青少年女性患者、非自愿就诊和拔牙矫治患者产生一定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转化法建立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燕 邵玶 +1 位作者 赵红艳 付德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建立下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的分析用模型。方法应用CAE软件3D MAX6.0及CATIA4.0生成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MESH划分网格,生成可分析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结果建立了下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膜、... 目的建立下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的分析用模型。方法应用CAE软件3D MAX6.0及CATIA4.0生成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MESH划分网格,生成可分析的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结果建立了下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分别进行受力状态下应力、应变的分析。结论该模型可供口腔正畸矫治中磨牙的受力分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 磨牙 有限元法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牙周应力分布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回记芳 张晗 +2 位作者 曲晓东 闫伟军 邵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建立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牙周应力分布,为治疗上颌埋伏中切牙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锥形束CT(CBCT)原始数据,结合Mimics 10.01和Ansys 14.0软件建立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及其牙周组... 目的建立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牙周应力分布,为治疗上颌埋伏中切牙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锥形束CT(CBCT)原始数据,结合Mimics 10.01和Ansys 14.0软件建立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及其牙周组织的有限元模型。在埋伏牙切端沿其长轴垂直方向,分别加载20、30、40、50、60、70 g集中力,并测定不同工况下牙周膜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牙周膜应力随牵引力的增加而增大,30 g力时最大Von Mises应力值为24 919.0 Pa,在牙周膜的最适应力范围内且接近其最大值。结论矫治初期,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的适宜牵引力较小,约为3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中切牙 唇向倒置 牙周应力分布 有限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牵引部位对上颌埋伏中切牙牙周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妍 回记芳 +1 位作者 郑文涛 邵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基于对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不同部位的牵引力,分析比较不同工况下牙周膜的应力分布,从而为临床进行上颌埋伏中切牙助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名上颌中切牙唇向倒置埋伏阻生患者的锥体束CT(CBCT)原始数据... 目的:基于对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不同部位的牵引力,分析比较不同工况下牙周膜的应力分布,从而为临床进行上颌埋伏中切牙助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名上颌中切牙唇向倒置埋伏阻生患者的锥体束CT(CBCT)原始数据,建立统一坐标系下上颌埋伏中切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牙冠舌面切1/3、中1/3、颈1/3的中心分别施加在矢状方向上垂直于牙体长轴的30g、60g、90g的牵引力,分析比较不同工况下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不同牵引部位下,埋伏牙牙周应力分布特点类似。同一力值牵引,牵引部位越靠近牙颈部,牙周膜的应力越小;同一牵引部位,牵引力越大,牙周应力越大。结论:牵引部位应尽量位于切端,牵引力不宜超过6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唇向倒置埋伏中切牙 牙周应力分布 有限元研究 牵引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移动过程中Piezo1对压力侧牙周组织内IL-1β、IL-6及IL-17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曼 张苗苗 +2 位作者 李易 王贺 张严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通过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探究Piezo1在压力侧牙周组织内的表达变化及其对IL-1β、IL-6、L-17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正畸过程中Piezo1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6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加力组)... 目的:通过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探究Piezo1在压力侧牙周组织内的表达变化及其对IL-1β、IL-6、L-17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正畸过程中Piezo1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6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加力组)、C组(加力+抑制剂组),另按1、3、5、7、14 d分为5个亚组。B组、C组大鼠构建牙齿移动模型,C组局部注射Piezo1抑制剂。在规定时间点处死大鼠,测量牙齿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压力侧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压力侧牙周组织内Piezo1及IL-1β、IL-6、IL-17表达情况。结果:B组和C组的牙齿移动距离随时间而增加,牙周组织形态变化明显,B组的Piezo1及IL-1β、IL-6、IL-17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C组与B组相比,除Piezo1表达无明显差异外(P>0.05),IL-1β、IL-6、IL-17的表达水平在3、5、7 d均较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Piezo1参与正畸牙移动过程,影响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参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Piezo1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的颈椎姿势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琼 张苗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比较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颈椎姿势的差异。方法:选择伴有和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20例正常牙合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自然头位时拍摄的头颅侧位片进行颈椎姿势的测量及统计... 目的:比较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颈椎姿势的差异。方法:选择伴有和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20例正常牙合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自然头位时拍摄的头颅侧位片进行颈椎姿势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SN-CP、SN-OPT及SN-CVT明显小于对照组,HOR-CVT、HOR-OP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CVT-OPT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实验组1、2之间的各测量结果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的颈椎姿势均存在异常,颈椎成前倾位。应提高对无下颌偏斜的单纯成人骨性Ⅲ类患者颈椎姿势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姿势 下颌偏斜 骨性Ⅲ类 自然头位 头颅侧位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对静态拉伸下牙周膜细胞MMP-1及MMP-8的表达影响
15
作者 王旭 张苗苗 刘鹤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静态机械拉伸作用下,硝苯地平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LF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及MMP-8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PLFs,按弹性形变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0... 目的:研究静态机械拉伸作用下,硝苯地平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LF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及MMP-8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PLFs,按弹性形变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0%、8%、12%、16%),每组再按硝苯地平(nifedipine,NIF)药物浓度随机分为4个亚组(0μm、10μm、30μm、50μm)。用机械力装置使细胞持续静态拉伸12 h后,免疫组化检测硝苯地平对HPLFs胞浆中MMP-1和MMP-8的表达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弹性形变0%时,各浓度硝苯地平对MMP-1和MMP-8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01);形变8%、12%、16%,硝苯地平0μm时,二者表达随形变增大而增强;加入硝苯地平后,随药物浓度的升高,二者表达逐渐减弱(P<0.001)。结论:硝苯地平可以抑制静态机械拉伸诱导的HPLFs中MMP-1和MMP-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机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