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龋状况母子间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淼 仪虹 +2 位作者 孟玲娜 敬舒涵 吕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应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20对不同龋状况母子口腔唾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多样性。方法:分别采集20名不同龋状况儿童及母亲的唾液样本,提取细菌总DNA,进行16SrDNA的PCR扩增及DGGE,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母子口腔唾液... 目的:应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20对不同龋状况母子口腔唾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多样性。方法:分别采集20名不同龋状况儿童及母亲的唾液样本,提取细菌总DNA,进行16SrDNA的PCR扩增及DGGE,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母子口腔唾液中分别检出42、48个菌种,其共同菌种为37个,归属于16个菌属,同时,检出新菌种Megasphaeraspp.,且在无龋儿童及高龋母亲唾液中分别检出Abiotrophiaspp.和Olsenellaspp.两个特异菌属。无龋组母子唾液中嗜血菌属的相对数量显著高于高龋组(P<0.001);无龋儿童携带的放线菌属相对数量也多于高龋组(P<0.001);而链球菌属,奈瑟菌属低于高龋组(P<0.001),而高龋组母亲口腔微生物中相对数量最多的为乳杆菌属,其次为放线菌属,奈瑟菌属,与无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母子口腔唾液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且随龋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口腔 细菌群落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口腔修复纳米树脂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天亮 谢伟丽 +2 位作者 吴晓蓉 王喆 丁云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通过黏膜刺激实验和溶血试验初步评价poss(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 uioxane)复合树脂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溶血试验:将Poss复合树脂加工成直径5mm,重量为5克的圆片3个分别装入3个装有10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作为实验组,以生理... 目的:通过黏膜刺激实验和溶血试验初步评价poss(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 uioxane)复合树脂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溶血试验:将Poss复合树脂加工成直径5mm,重量为5克的圆片3个分别装入3个装有10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作为实验组,以生理盐水和蒸馏水分别作为阴、阳性对照组。将0.2mL稀释新鲜抗凝人血加入所有试管中,在离心机上离心5min,分别吸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仪在545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度,计算Poss复合树脂的溶血率。黏膜刺激实验:按照国家关于口腔材料生物学试验方法,选择健康家兔10只,将实验材料(Poss复合树脂)和阴性对照材料(医用牙胶)缝合于一侧颊黏膜上,另一侧为空白对照。2周后进行肉眼观察评价和组织学评价。结果:溶血试验:poss复合树脂溶血率为0.41%,低于5%,根据ISO/TR7405-1997(E),poss复合树脂不会引起溶血。黏膜刺激试验:Poss复合树脂材料及阴性对照组均未出现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临床及病理反应等级属于无刺激。结论:poss复合树脂与稀释抗凝人血不会发生溶血且对试验动物颊黏膜无不良刺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复合树脂 生物安全性 溶血试验 口腔黏膜刺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期因子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 焦晓辉 +1 位作者 于旸 赵尔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因子(m idk ine,MK)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 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对50例人口腔癌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织、30例正常口腔组织进行了MK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阳性产物出现于癌细胞胞浆中,...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因子(m idk ine,MK)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 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对50例人口腔癌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织、30例正常口腔组织进行了MK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阳性产物出现于癌细胞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良性肿瘤组织有微弱表达,正常组织无表达或有微弱表达。口腔癌中MK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分类及分期观察,MK蛋白表达量随着口腔癌分期级别的递增呈上升趋势,后期尤其是Ⅲ期和ⅣA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表达量呈中强、强阳性者居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W estern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MK蛋白在口腔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疾病的恶性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期因子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期因子mRNA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丽 焦晓辉 +1 位作者 赵尔飏 于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因子(midkine,MK)mRNA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原位杂交方法,对50例人口腔癌组织(20例发生淋巴结转移)、30例良性肿瘤组织、30例正常口腔组织进行了MKmR-NA表达的研究。结果:RT-PCR半定量分析MKmR...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因子(midkine,MK)mRNA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原位杂交方法,对50例人口腔癌组织(20例发生淋巴结转移)、30例良性肿瘤组织、30例正常口腔组织进行了MKmR-NA表达的研究。结果:RT-PCR半定量分析MKmRNA,口腔癌组织与转移淋巴结表达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癌组织表达多于淋巴结组织。50例口腔癌组织中有43例表达MK;30例良性肿瘤组织中仅有1例表达MK,正常组织中无表达。缩短型MK(truncated,tMK)仅表达于癌组织。MKmRNA阳性产物出现于癌细胞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良性肿瘤组织有弱阳表达,正常组织无表达或弱阳表达。口腔癌中MK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转移组MKmRNA的表达与未转移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及分期观察,MKmRNA表达量随着口腔癌分期级别的递增呈上升趋势,Ⅲ期和ⅣA期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表达量呈中强、强阳性者居多。RT-PCR与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MKmRNA在口腔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疾病的恶性度密切相关;tMK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标记物;检测MK对临床疾病诊治方案的确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期因子mRNA 口腔癌 RT-PCR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生长因子PTN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5
作者 王丽 焦晓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研究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对50例人口腔癌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织、30例正常口腔组织进行了PTN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阳性产物出现于癌细胞胞浆... 目的:研究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对50例人口腔癌组织、30例良性肿瘤组织、30例正常口腔组织进行了PTN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阳性产物出现于癌细胞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有微弱表达。口腔癌中PTN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分类及分期观察,PTN蛋白表达量呈中强阳性者居多,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P<0.05)。结论:PTN蛋白在口腔癌组织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生长因子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冲 李吉辰 +3 位作者 赛音乌力吉 朴松林 曹博 赵大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2-635,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4(IL-2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的方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IL-2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4(IL-2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的方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IL-2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L-2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5.33%(34/75)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0.00%(21/30)(P=0.022)。IL-24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P=0.002),淋巴结转移(P=0.033),临床分期(P=0.035)有密切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P=0.917)、年龄(P=0.812)、吸烟史(P=0.720)、饮酒史(P=0.847)及肿瘤生长部位(P=0.959)无相关性。Realtime PCR检测IL-24在不同病理分化时期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其高、中、低分化各组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0.688、0.302、0.153,均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1.000(P<0.001)。结论:IL-2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该因子的表达情况与临床信息具有一定相关性,可初步认定为口腔鳞癌的候补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白细胞介素-24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关键 仪虹 李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38-842,共5页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寻找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代谢物中的生物标记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0PLS-DA)方法,对OLP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寻找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代谢物中的生物标记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0PLS-DA)方法,对OLP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对比分析OLP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代谢轮廓,寻找两组人群唾液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OLP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唾液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OLP患者的代谢轮廓发生了改变,经鉴定得到7个OLP相关的代谢标志物。结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成功找到OLP的生物标记物,并可为OLP的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玻连蛋白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田兵 胡腾龙 +4 位作者 静广平 于洋 钟克涛 王海涛 俞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16年8月~2017... 目的:观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16年8月~2017年5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26人,有淋巴结转移者18人,口腔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8人,健康人群20人血清VTN表达情况,通过方差分析及LSD法检验各组血清中VTN的表达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VTN A值为(36849.10±1127.3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2518.12±1301.25),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9459.28±629.58)(P<0.001),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VTN A值为(36725.50±1484.4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检测无淋巴结转移OSCC患者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的血清VTN表达情况:高分化鳞癌患者血清VTNA值为(59009.13±145.75),高于中分化者(39468.82±1135.61),高于低分化者(22437.00±1286.38)(P<0.001),3组间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玻连蛋白(VTN)与口腔鳞状上皮癌(OSCC)的发生、进展和淋巴结转移可能相关,测定血清VTN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口腔鳞状上皮癌(OSCC)的诊断和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连蛋白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蛋白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SP2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杰 朴松林 +2 位作者 陈红应 王晓龙 郭福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7-39,43,共4页
目的:检测USP2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OS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USP22在正常口腔黏膜、OSCC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SPSS17.0... 目的:检测USP2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OS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USP22在正常口腔黏膜、OSCC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SP22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和染色强度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增高趋势(P<0.05),USP22在转移的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较OSCC组织更为明显(P<0.05),OSCC病人术后5年生存率随着USP22表达的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P22在O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起到一定作用。USP22蛋白的高表达提示病人有一个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22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picidin对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晶 毛立民 +3 位作者 李国林 周建宇 吕少华 郭福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picidin对Tca-8113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Apicidin对Tca-8113细胞的影响;CCK-8法观察24h、48h、72h不同浓度Apicidin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DNA ladder检测细...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picidin对Tca-8113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Apicidin对Tca-8113细胞的影响;CCK-8法观察24h、48h、72h不同浓度Apicidin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DNA ladder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的Apicidin对Tca-8113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Apicidin能诱导Tca-8113细胞的凋亡且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延长越明显。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picidin能抑制人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K-8 细胞凋亡 APICID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伦膦酸钠抑制2种口腔鳞癌细胞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红应 郭福林 +4 位作者 王大力 马杰 赵晶 朴松林 李国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本实验探讨第2代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对CAL-27和HN-6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2种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和HN-6为研究对象,通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阿伦膦酸钠对CAL-27和HN-6细胞系的影响;使用MTT法检测CAL-27和HN-6细胞系... 目的:本实验探讨第2代二膦酸盐—阿伦膦酸钠对CAL-27和HN-6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2种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和HN-6为研究对象,通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阿伦膦酸钠对CAL-27和HN-6细胞系的影响;使用MTT法检测CAL-27和HN-6细胞系的增殖抑制率。结果:一定浓度的阿伦磷酸钠作用CAL-27和HN-6两种口腔癌细胞系24h、48h、72h后,其实验组的2种口腔鳞癌细胞系显示了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癌细胞增值抑制图显示,随着阿伦膦酸钠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CAL-27和HN-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也随着增强,各浓度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伦膦酸钠体外抑制两种口腔鳞癌细胞系增值,并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膦酸钠 口腔癌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与5-杂氮脱氧胞苷联用抑制口腔鳞癌生长的体外研究
12
作者 曲正 毛立民 +2 位作者 郭福林 韩斯琴高娃 周建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索曲古抑菌素A(TSA)与5-杂氮脱氧胞苷(5-aza-2’)联用治疗口腔鳞癌的可能性。方法:采用MTT法研究TSA及5-aza-2’单独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后,对其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低剂量的TSA及5-aza-2’联用,运用MTT及克隆形成... 目的:探索曲古抑菌素A(TSA)与5-杂氮脱氧胞苷(5-aza-2’)联用治疗口腔鳞癌的可能性。方法:采用MTT法研究TSA及5-aza-2’单独作用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后,对其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低剂量的TSA及5-aza-2’联用,运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TUNEL法检测低剂量的TSA与5-aza-2’配伍后是否能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发生凋亡。结果:Tca-8113对TSA及5-aza-2’都呈现出较好的敏感性;与单独运用低剂量的两种药物比较,低剂量的TSA及5-aza-2’联用可以使两种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显著增强,并明显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发生凋亡。结论:5-aza-2’可以有效增强口腔鳞癌细胞对低剂量TSA的敏感性,在体外实验中呈现了较好的抗癌效应,TSA与5-aza-2’的配伍可能成为口腔鳞癌治疗领域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5-杂氮脱氧胞苷 细胞毒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吕永昌 毛立民 +1 位作者 李国松 赵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本实验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生长抑制情况以及促进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0、0.1、2.5、5、10、12.5、25、50、100mmol/L丙戊酸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干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 目的:本实验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生长抑制情况以及促进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0、0.1、2.5、5、10、12.5、25、50、100mmol/L丙戊酸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干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方法及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对照组细胞呈多边形,贴壁,生长活跃;实验组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大部分细胞核固缩,细胞变小、变圆、脱壁。细胞生长曲线显示,随丙戊酸钠浓度增加、时间延长,Tca-8113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5、10mmol/L丙戊酸钠作用24h,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9.2%和26.7%,与对照组3.6%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钠体外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容积描记术和深度学习相结合在皮瓣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杨景 杨昕蕾 +3 位作者 高雨蔚 张春雷 王迪 宋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目的 光电容积描记术(PPG)在皮瓣监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深度学习可以自动、鲁棒地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该研究提出将PPG与1D-CNN相结合,初步探索该方法区分皮瓣动脉栓塞程度和定位栓塞点的能力。方法 在皮瓣动脉模型和兔... 目的 光电容积描记术(PPG)在皮瓣监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深度学习可以自动、鲁棒地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该研究提出将PPG与1D-CNN相结合,初步探索该方法区分皮瓣动脉栓塞程度和定位栓塞点的能力。方法 在皮瓣动脉模型和兔皮瓣模型中通过制造血管栓塞,采集正常和不同栓塞条件下的数据。随后使用1D-CNN对这些数据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结果 随着动脉栓塞程度的增加,栓塞点上游PPG波幅逐渐增加,下游PPG波幅逐渐减小,栓塞点上下游波幅差距逐渐加大。1D-CNN在皮瓣动脉模型和兔皮瓣模型测试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8.36%和95.90%。结论 深度学习和PPG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可以实现皮瓣动脉栓塞程度的识别和栓塞点的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描记术 深度学习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舌鳞癌SAS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静广平 焦晓辉 +3 位作者 王学勇 高钟秀子 杜玉滨 郑金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观察半枝莲提取的总黄酮(ESB)在体外对人舌鳞癌SAS细胞超微结构和增殖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0.1mg/mL,0.5mg/mL,2.5mg/mL和10.0mg/mLESB分别作用于SAS细胞24~72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透射... 目的:观察半枝莲提取的总黄酮(ESB)在体外对人舌鳞癌SAS细胞超微结构和增殖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0.1mg/mL,0.5mg/mL,2.5mg/mL和10.0mg/mLESB分别作用于SAS细胞24~72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用药前后表达变化。结果:ESB在体外对人舌鳞癌SAS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时效及量效关系;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凋亡细胞,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变化与ESB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用药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减弱,Bax,Caspase-3表达增强。结论:ESB可影响舌癌细胞的超微结构,降低细胞的增殖力从而抑制舌鳞癌SAS细胞过度生长;ESB诱导舌鳞癌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总黄酮 舌癌 SAS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缓释载体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思敏 周晋 +2 位作者 颜承伟 宋鹏 郭良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2-634,I0001,共4页
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是融汇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而诞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临床上骨组织再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自体抗凝全血经离心后提取出的... 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BTE)是融汇材料科学、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而诞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临床上骨组织再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自体抗凝全血经离心后提取出的富含浓缩血小板的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组织工程 缓释载体 明胶水凝胶 抗凝全血 浓缩血小板 骨组织再生 生长因子 生命科学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固定外伤松动恒前牙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薛欣 吕晶 +1 位作者 金星爱 刘英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6,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矫治技术固定外伤松动恒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恒前牙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法和固定矫治技术固定法,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后,外伤牙松动的变化以及牙周检测指标的变化... 目的:对比研究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矫治技术固定外伤松动恒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恒前牙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法和固定矫治技术固定法,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后,外伤牙松动的变化以及牙周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外伤松动牙,经固定治疗后松动度均明显下降,达到固定效果。使用两种固定方法后患牙松动度的下降值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别;两组固定方法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在统计学上差别显著(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扁钢丝+树脂夹板固定法是一种牙周刺激性小,易于清洁,疗效可靠的松动牙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牙外伤 恒前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干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巍巍 李艳萍 +3 位作者 梁鹏 董海波 甘友华 牛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3-1085,1088,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及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人牙髓干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 目的:研究成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粘附与增殖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免疫组化法及体外诱导分化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人牙髓干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进行复合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支架材料形态,细胞粘附、增殖及基质分泌情况;细胞计数检测其增殖力。结果:细胞接种2、5、10d,扫描电镜及细胞计数均显示HDPSCs与PLGA支架材料粘附紧密,生长状态良好,细胞明显增殖(P<0.05),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形成。结论:PLGA是一种适宜人牙髓干细胞粘附与增殖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牙髓干细胞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骨宽度及皮质骨厚度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立艳 刘志杰 +2 位作者 苑芳连 张苗苗 王兰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成年人与青少年的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窦底高度,并评价2组的差异,为临床中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人个别正常志愿者和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各30例,获取其口腔颌面部CBCT扫描影像。测量颧牙槽嵴区域的骨宽度、皮质骨厚度及上颌窦底高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实验组颧牙槽嵴区域均为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骨宽度最大,且每层的5个测量值均表现为随测量点向颅方移动骨宽度值逐渐减小。两实验组各层颧牙槽嵴区骨宽度与窦底高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成年人组各位置骨宽度平均值及皮质骨厚度平均值均较青少年组相应位置大。颧牙槽嵴区骨宽度随窦底高度增大而增大。2组样本上颌窦个体差异均非常大,植入微种植体前需拍摄CBCT以确定是否满足植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牙槽嵴 骨宽度 皮质骨厚度 CBCT 微种植支抗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Wnt10b、RANKL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莹 王兰珠 +2 位作者 韩博 吴明明 张苗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在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wnt10b、RANKL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0h、6h、12h、24h、5d、7d、14d组,使用镍钛拉簧对第一磨牙向近中施加50g正畸力,以0h为对照组,每组处死6只。应用实... 目的:研究大鼠在正畸力作用下压力侧wnt10b、RANKL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0h、6h、12h、24h、5d、7d、14d组,使用镍钛拉簧对第一磨牙向近中施加50g正畸力,以0h为对照组,每组处死6只。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对wnt10b、RANKL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压力侧牙周组织中Wnt10b、RANKL mRNA均有表达,其中wnt10b于加力初期表达受抑制,随后升高,于5d达高峰随后下降,14d恢复至正常水平。RANKL表达随加力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7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结论:Wnt10b、RANKL参与正畸加力作用下的牙周组织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分化 牙周组织改建 Wnt10b RAN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