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后入路穿刺硬化治疗盆腔囊性病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靖立新 白彬 +2 位作者 张春福 肖兴丽 党建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后入路穿刺硬化治疗盆腔囊性病变的实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6例盆腔后位囊性病变在CT引导下通过后入路进行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全部46例盆腔后位囊性病变硬化治疗成功,总有效率100%。45例...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后入路穿刺硬化治疗盆腔囊性病变的实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6例盆腔后位囊性病变在CT引导下通过后入路进行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全部46例盆腔后位囊性病变硬化治疗成功,总有效率100%。45例经6个月随访无复发,治愈率97.83%。1例患者6个月后囊肿复发,手术证实为囊性畸胎瘤。术中未发生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通过后入路进行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盆腔后位囊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后入路 介入治疗 盆腔后部 囊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宏辉 白彬 +4 位作者 郑永日 杨宇 赵政委 张玉林 王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可脱性球囊栓塞 治疗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1020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萍 王凤麟 +1 位作者 杨慧 覃化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20例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男785例,女235例)。观察疗效与椎间盘抽吸量,椎间盘脱出程度,类型的关... 目的进一步研究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20例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男785例,女235例)。观察疗效与椎间盘抽吸量,椎间盘脱出程度,类型的关系。论证PLD的治疗机理。结果穿刺成功率达100%,显效率70%,有效率26%,无效率4%。间盘抽吸量越多(≥2g),疗效越显著(P<0.05)。脱出程度轻,疗效显著。指出小部分钙化的椎间盘突出仍可治疗。结论PLD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切除 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运锋 史河水 +4 位作者 崔立明 蒋日峰 李欣 刘永华 韩萍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诊肺动脉栓塞的78名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双能量扫描,数据经后处理得到肺动脉血管图像(CTA)和肺灌注图像(PBV)。两位医师对PBV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和分型,...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诊肺动脉栓塞的78名患者行双源CT肺动脉成像双能量扫描,数据经后处理得到肺动脉血管图像(CTA)和肺灌注图像(PBV)。两位医师对PBV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和分型,同时观察CTA图像有无栓塞以及栓塞的部位、程度。分析PBV图像的表现与CTA图像、肺部异常改变的关系。用Kappa系数检验两位观察者对PBV图像质量评价和分型的一致性,计算PBV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两位医师对肺灌注图像质量的分级以及肺灌注图像的分型一致性极强,K值分别为0.87、0.80,P值均<0.01。PBV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为95.30%,特异度为56.40%,阳性预测值为70.70%,阴性预测值为91.20%。对于完全栓塞的患者,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肺动脉栓塞导致肺血流改变的肺灌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血管瘤的影像表现(附8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士德 郑淑梅 +1 位作者 孙丽琴 王凯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3-214,220,共3页
目的:讨论椎体血管瘤的X线平片、CT、MRI及DSA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体血管瘤8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其中2例进行了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结果:X线平片显示6个病灶,CT和MRI显示全部... 目的:讨论椎体血管瘤的X线平片、CT、MRI及DSA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体血管瘤8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其中2例进行了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结果:X线平片显示6个病灶,CT和MRI显示全部8个病灶,DSA检查2例,皆显示其特征性改变。结论:X线平片的椎体栅栏、网格状改变可帮助诊断椎体血管瘤。CT及MRI上均有特征性表现,对椎体血管瘤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DSA可显示椎体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具有特征性表现,并且对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有极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辉 王凤麟 +1 位作者 杨宇 王振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CDP)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PCD治疗CDP患者。观察疗效 ,论证PCD机理。结果 穿刺成功率10 0 % ,2 0例优良 ,无并发症。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切除术 颈椎 经皮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