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究地肤子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徐文慧 吴伟 +3 位作者 张铮 张婷婷 刘云鹤 杨帆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69-1776,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究地肤子(Kochia scoparia)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询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地肤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以“osteoporosi...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究地肤子(Kochia scoparia)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询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地肤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以“osteoporosis”为关键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挖掘OP的疾病靶点,取二者交集得到地肤子调控OP的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核心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探究地肤子调控OP的作用及其机制;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通过CCK-8检测地肤子活性成分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 R1)、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 IVa)、地肤子皂苷Ic(momordin Ic)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经成骨诱导后,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BMSCs成骨分化能力;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分化相关蛋白Runx2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地肤子相关靶点573个,OP相关靶点5774个,地肤子与OP交集靶点346个。KEGG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癌症、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主要核心靶点包括TNF、AKT1、SRC、STAT3、EGFR、HIF-1α等;地肤子活性成分明显促进了BMSCs向成骨分化。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地肤子治疗OP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并为进一步阐明地肤子治疗OP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地肤子 活性成分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分法:一种药理学中分析电压依赖性瞬时外向钾电流的方法(英文)
2
作者 董德利 孙志洁 +4 位作者 焦军东 岳朋 王庆徽 方志伟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 评价一种药理学中分析电压依赖性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的积分方法。方法 Ito的失活相可被 2指数或 3指数方程拟合。原始电流曲线下面积 (AUC)可通过指数方程积分获得。以细胞膜电容标准化后的曲线下面积表示除极化时程中钾离子... 目的 评价一种药理学中分析电压依赖性瞬时外向钾电流 (Ito)的积分方法。方法 Ito的失活相可被 2指数或 3指数方程拟合。原始电流曲线下面积 (AUC)可通过指数方程积分获得。以细胞膜电容标准化后的曲线下面积表示除极化时程中钾离子的净通量 ,作为比较指标。钙调磷酸酶过表达转基因鼠心肌细胞表现Ito下调 ,此数据用于验证Ito的积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AUC可通过 3指数或2指数方程的积分公式获得 :AUC =A1τ1+A2 τ2 +A3τ3+A0 t -A1τ1e-t/τ1-A2 τ2 e-t/τ2 -A3τ3e-t/τ3或AUC =A1τ1+A2 τ2 +A0 t-A1τ1e-t/τ1-A2 τ2 e-t/τ2 。小鼠心室肌 5 0 %和 90 %动作电位时程分别约为 10ms和 30ms。将Ito0~ 10ms (AUC50 )和 0~ 30ms(AUC90 )的曲线下面积以细胞膜电容进行标准化。野生型鼠心肌细胞的AUC50 和AUC90 明显高于钙调磷酸酶过表达转基因鼠 ,此结果与转基因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相一致 ,与前期发表结果一致 (钙调磷酸酶过表达转基因鼠心肌细胞Ito各成分下调 )。结论 积分法是药理学中一种简便准确的分析Ito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钾通道 电压依赖性瞬时外向钾电流 积分 指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通道的功能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昌鹏 熊雪 +4 位作者 王雪 李蝴蝶 周萌 马海兰 李柏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7-461,共5页
自被发现以来,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受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发现的Piezo通道,对哺乳动物的机械信号转导至关重要。该通道分布广泛,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新近研究表明,Piezo通道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及触觉感知、... 自被发现以来,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受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发现的Piezo通道,对哺乳动物的机械信号转导至关重要。该通道分布广泛,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新近研究表明,Piezo通道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及触觉感知、血压的自发调节等过程,也与非小细胞肺癌等疾病的发生有关,而药物可通过Piezo通道干预生理和病理进程。本文主要综述Piezo通道的功能及与之相关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为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通道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 血压调控 Yod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4
4
作者 邢宇 刘鑫 +1 位作者 林园 张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1-502,共12页
小檗碱是从传统中药黄连和黄柏中提取出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在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小檗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肿瘤、心脏保护、降血糖、调节脂质代谢以及免疫抑制等。多年以来,小檗碱用于肠道感染性疾... 小檗碱是从传统中药黄连和黄柏中提取出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在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小檗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肿瘤、心脏保护、降血糖、调节脂质代谢以及免疫抑制等。多年以来,小檗碱用于肠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其临床应用潜力不断被开发,对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及其并发症、肿瘤、腹腔黏连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小檗碱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为小檗碱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抗炎 抗病原微生物 抗肿瘤 心脏保护 降血糖 降血脂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的靶标鉴定技术与应用
5
作者 刘云鹤 杨帆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7-1063,共7页
天然产物结构复杂,活性多样,鉴定其作用靶标对开发创新天然药物十分重要。基于标记和非标记技术的靶标识别技术是研究天然产物作用靶标的有利策略。该文对近年来的天然产物靶标鉴定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然产物 靶点鉴定 化学修饰 化学蛋白质组学 非化学标记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抑制促肝源性CD8^(+)IFN-γ^(+)T细胞损伤肝脏功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
6
作者 刘逍 武欣 +3 位作者 甄子怡 张嘉滢 李琦 陈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8-645,共8页
目的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功能抑制调控免疫活化影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高脂^(+)抗PD-L1单抗组,通过高... 目的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功能抑制调控免疫活化影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高脂^(+)抗PD-L1单抗组,通过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模型。实验动物饲养70 d后,分离各组实验动物血管(主动脉根部至腹主动脉)及肝脏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炎症因子(IFN-γ、TNF-α、IL-1β)含量。流式细胞计数检测肝脏淋巴细胞(CD4^(+)、CD8^(+)、CD4^(+)IFN-γ^(+)和CD8^(+)IFN-γ^(+)T细胞)。RT-PCR检测肝脏组织IFN-γ、TNF-α、IL-1β、CD4和CD8表达。结果与高脂组比较,给予抗PD-L1单抗后促血管壁及肝脏脂质累积并上调血清及肝组织CHO、TG、LDL-c和HDL-c含量。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促血清和肝组织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含量升高,但是对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没有影响。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促血清和肝脏组织IFN-γ、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抑制CD4表达及促CD8表达。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促肝脏CD8^(+)T和CD8^(+)IFN-γ^(+)T细胞活化,但是对CD4^(+)IFN-γ^(+)T细胞活化没有影响。结论高脂饲养条件下给予抗PD-L1单抗通过活化肝脏CD8^(+)IFN-γ^(+)T细胞损伤肝脏功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PD-L1 CD8^(+)IFN-γ^(+)T细胞 免疫活化 炎症因子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SLC30A6的调控作用及中药小分子抑制剂筛选
7
作者 刘艺涵 崔龙 +3 位作者 张莹 李占革 王利娜 客蕊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究锌转运蛋白6(solute carrier family 30 member 6,SLC30A6)对人肝癌细胞系Huh7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利用虚拟筛选技术从中国天然产物数据库(CNPD)中筛选HCC中针对SLC30A6的潜在中药小分子抑制剂。方法通过TCGA和ICGC... 目的探究锌转运蛋白6(solute carrier family 30 member 6,SLC30A6)对人肝癌细胞系Huh7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利用虚拟筛选技术从中国天然产物数据库(CNPD)中筛选HCC中针对SLC30A6的潜在中药小分子抑制剂。方法通过TCGA和ICGC数据集,分析SLC30A6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采用慢病毒转染Huh7细胞敲低SLC30A6,通过CCK-8、E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估其对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检测其对HCC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CD133、CD90)的调控作用。基于CNPD数据库,以SLC30A6为药物靶点,运用基于对接的虚拟筛选技术进行多轮筛选,包括高通量虚拟筛选、标准精度虚拟筛选、高精度虚拟筛选,筛选出具有良好靶向性和类药性的潜在药物。 结果 SLC30A6在HCC组织中表达上调。SLC30A6的高表达与HCC患者较高的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甲胎蛋白水平、血管侵犯状态以及不良预后相关。敲低SLC30A6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并降低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水平。通过虚拟筛选,共筛选出了6个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 结论 本研究证实SLC30A6在HCC的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SLC30A6可作为潜在的HCC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转运蛋白6 肝细胞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虚拟筛选 天然小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甲素改善氧化应激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
8
作者 侯惠民 张文文 +2 位作者 赵卫萍 赵鑫 朴贤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甲素(schizandrin A,SchA)对氧化应激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拮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实验检测SchA对HUVECs活力的影响;通过流... 目的探究五味子甲素(schizandrin A,SchA)对氧化应激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拮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实验检测SchA对HUVECs活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中ROS的含量;试剂盒检测HUVECs中MDA、CAT的含量以及细胞上清液中NO、ET-1的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SOD1、p-eNOS/eNOS蛋白以及Nrf2/Keap1/HO-1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Nrf2的入核情况。结果SchA通过激活Nrf2/Keap1/HO-1信号通路逆转LPS或缺氧诱导的HUVECs内ROS和MDA含量的升高及SOD1和CAT含量的下降;SchA逆转LPS诱导的HUVECs中p-eNOS和eNOS蛋白表达的降低及逆转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的下降和ET-1含量的升高;Nrf2抑制剂ML385逆转SchA对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障碍的拮抗作用。结论SchA拮抗LPS及缺氧诱导的氧化应激,SchA通过上调Nrf2/Keap1/HO-1信号通路改善氧化应激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A 氧化应激 内皮功能障碍 Nrf2/Keap1/HO-1信号通路 HUVECS 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的电生理学实验平台:急性分离的成年比格犬迷走神经节神经元 被引量:1
9
作者 钱钊 乔国芬 李柏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90-501,共12页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成年犬结状神经节神经元(VGN)电生理学研究平台。方法通过急性分离和培养雌雄成年比格犬VGN,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动作电位,电压依赖性的外向钾电流(IK)和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Ih)。结果动作电位波形分析结...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成年犬结状神经节神经元(VGN)电生理学研究平台。方法通过急性分离和培养雌雄成年比格犬VGN,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动作电位,电压依赖性的外向钾电流(IK)和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Ih)。结果动作电位波形分析结果显示:①雌性比格犬VGN不仅可以记录到传统分类中的髓鞘化A型和非髓鞘化C型神经元,还可以记录到雌性特异分布的Ah型神经元;②步阶电流除极在诱发相同持续放电频率时,A型所需要的刺激强度最小,Ah型所需要的电流强度与A型近似或轻微增加,而C型需要的刺激强度最大;③河豚毒素显著降低Ah型神经元的除极速率和触及阈值;蝎毒素可显著增加A-型的神经兴奋性;④所有受试神经元均表达IK和Ih,且2种电流密度均呈现A型>Ah型>C型;⑤尽管雌雄VGN分布的传入纤维种类有别,已知的A和C型VGN放电差异性并未在本研究中探讨。结论成年比格犬VGN可被成功急性分离,并用于动作电位、IK和Ih的记录;分类和电生理学特性足以完成药理学试验的需要,持续至少30 min的紧密封接应该满足药理学观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状神经节 电生理学 膜片钳技术 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CCRR通过调控UBA6影响钠通道泛素化进而调控心梗后心律失常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飞涵 李聃宁 +5 位作者 杨华 王圣洁 罗惠珊 郭建军 宣立娜 孙丽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7-1446,F0001,共11页
目的探讨心梗后心律失常钠通道泛素化的调节机制,深入研究lncRNA-CCRR在心肌梗死后调控心脏电生理重构的机制,对心梗后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lncRNA-CCRR转基因鼠,C57BL/6小鼠在体注射lncRNA-CCRR过表达腺相关病毒,感染... 目的探讨心梗后心律失常钠通道泛素化的调节机制,深入研究lncRNA-CCRR在心肌梗死后调控心脏电生理重构的机制,对心梗后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应用lncRNA-CCRR转基因鼠,C57BL/6小鼠在体注射lncRNA-CCRR过表达腺相关病毒,感染4周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12 h构建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程序性电刺激检测心律失常发生率。将lncRNA-CCRR过表达/敲减腺相关病毒、阴性对照转染至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缺氧12 h。FISH检测lncRNA-CCRR表达,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a_(v)1.5和UBA6蛋白以及Na_(v)1.5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Na_(v)1.5和UBA6表达,RIP检测lncRNA-CCRR与UBA6作用关系,全细胞膜片钳检测细胞CCRR过表达及敲减后I_(Na)电流密度。结果心梗小鼠心肌梗死边缘区lncRNA-CCRR表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CCRR和Na_(v)1.5 mRNA表达下调,Na_(v)1.5蛋白表达下调,UBA6蛋白表达上调;过表达CCRR可逆转上述变化。转染AAV-CCRR可逆转缺氧后下调的CCRR和Na_(v)1.5 mRNA水平,改善Na_(v)1.5和UBA6蛋白表达,且lncRNA-CCRR与UBA6蛋白具有相互结合作用;转染AAV-CCRR后I_(Na)密度增加;转染AAV-si-CCRR后I_(Na)密度降低。结论心梗后lncRNA-CCRR表达降低;lncRNA-CCRR可通过抑制UBA6,增加Na_(v)1.5蛋白表达和I_(Na)电流密度改善心梗后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lncRNA-CCRR UBA6 钠通道 泛素化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调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孙闻婧 王芷琪 +2 位作者 陈欢 任静 赵一秀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是构成血管壁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参与调节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是构成血管壁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参与调节血管壁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维持血管张力。然而,在促AS有害因素刺激下,收缩型VSMC可发生表型转化,表现出增殖、迁移、黏附、钙化等特性,可直接导致AS斑块形成或破裂。整合素(integrins)负责协调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骨架之间的跨膜联系,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整合素在调控VSMC向间充质干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等细胞类型的转分化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可通过调控VSMC表型转化间接影响AS的发生及进展,具有成为新的AS治疗靶点的潜力。本文综述了VSMC表型转化的分类及整合素在VSMC表型转化中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S的早期治疗和干预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整合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3
12
作者 艾静 王宁 +4 位作者 杜杰 杨梅 刘萍 杜智敏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 建立 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方法 ①给Wistar大鼠灌胃脂肪乳 10d ,记录饮食、饮水、体重变化 ,用毛细血管法和正糖钳技术判定胰岛素抗性。同时测定血清中空腹血糖、丙二醛 (MDA)和游离脂肪酸 (FFA) ;②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给灌胃... 目的 建立 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方法 ①给Wistar大鼠灌胃脂肪乳 10d ,记录饮食、饮水、体重变化 ,用毛细血管法和正糖钳技术判定胰岛素抗性。同时测定血清中空腹血糖、丙二醛 (MDA)和游离脂肪酸 (FFA) ;②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给灌胃脂肪乳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 ,将 72h后血糖值≥ 16 7mmol·L-1者定为 2型糖尿病大鼠。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灌胃脂肪乳大鼠的体重、饮食、饮水及内脏脂肪重量均明显增高 (P <0 0 5 ) ;②灌胃脂肪乳后 ,大鼠KITT值由正常对照组 6 8± 1 5下降为 4 5± 0 9(P <0 0 5 )。正糖钳实验结果表明高脂组大鼠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较正常大鼠葡萄糖输注速率明显下降 ;③四氧嘧啶给药剂量为第一天 12 0mg·kg-1,第二天 10 0mg·kg-1时 ,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率可达 90 %。结论 通过灌胃脂肪乳建立了伴有胰岛素抵抗的Wistar大鼠 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四氧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壳醇提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收缩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庄须国 潘振伟 +4 位作者 刘晓丹 李国玉 牛慧莉 吕延杰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枳壳醇提物(FAE)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收缩作用与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胸主动脉环,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方法,经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FAE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提高主动脉环张力,对去除内皮血管环的最... 目的探讨枳壳醇提物(FAE)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收缩作用与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胸主动脉环,采用离体血管实验方法,经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FAE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提高主动脉环张力,对去除内皮血管环的最大收缩幅度为(74±4.9)%,明显强于对内皮完整血管环的作用(44±3.4)%(P<0.01)。预孵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300mmol.L-1)后,FAE对内皮完整的血管环的最大收缩幅度明显提高,达到(77±5.3)%(P<0.01)。在去除内皮的血管环上,维拉帕米(10-5mol.L-1,VER)及无钙液孵育均可明显阻断FAE的收缩作用,其最大收缩幅度分别降低(52±3.8)%和(49±3.7)%(P<0.01);激光扫描共聚焦检测细胞内钙的结果表明,FAE浓度依赖性(0.16、0.32g.L-1)的增加静息状态平滑肌细胞胞质内钙浓度。结论FAE能够浓度依赖性收缩大鼠胸主动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血管平滑肌上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促使胞外Ca2+内流有关;同时,FAE也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部分抵消其缩血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醇提物 血管收缩 钙通道 一氧化氮 胸主动脉环 激光扫描共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3受体激动剂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丹露 王丽艳 +3 位作者 陈立朋 张秀菊 刘艳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8-1330,共3页
目的观察M3受体激动剂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氯化钡诱发Wistar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舌下静脉注射氯化钡诱发Wistar大鼠心律失常,分别给予胆碱和毛果芸香碱以及M3受体特异阻断剂4-二苯乙酰氧-N-甲基哌啶甲碘化物(4-DAMP)干预,观察... 目的观察M3受体激动剂胆碱和毛果芸香碱对氯化钡诱发Wistar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舌下静脉注射氯化钡诱发Wistar大鼠心律失常,分别给予胆碱和毛果芸香碱以及M3受体特异阻断剂4-二苯乙酰氧-N-甲基哌啶甲碘化物(4-DAMP)干预,观察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情况。结果氯化钡4mg·kg-1可诱发大鼠出现明显的双向性室性心律失常,胆碱10mg·kg-1和毛果芸香碱0.2mg·kg-1均能推迟双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并使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缩短(P<0.01)、严重程度减轻(P<0.01)。胆碱和毛果芸香碱的上述作用又被M3受体阻断剂4-DAMP0.12μg·kg-1部分阻断(P<0.05)。结论胆碱和毛果芸香碱通过激动心肌M3受体,对氯化钡诱发Wistar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受体激动剂 胆碱 毛果芸香碱 4-DAMP 氯化钡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钙在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中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高小 王玲 +3 位作者 李超 孙丽华 潘国聘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脑心综合征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及其来源,以探讨其与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建立脑心综合征模型,监测心电图,酶法分离心肌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心室肌[Ca2+]i的变化及其途径。... 目的通过研究脑心综合征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及其来源,以探讨其与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建立脑心综合征模型,监测心电图,酶法分离心肌细胞,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心室肌[Ca2+]i的变化及其途径。结果模型组QT间期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在正常台氏液中,KCl诱发模型组心肌[Ca2+]i升高幅度高于假手术组(P<0.01),用1μmol·L-1和10μmol·L-1维拉帕米预孵育模型组后,10μmol·L-1维拉帕米明显降低KCl诱发的心肌[Ca2+]i升高幅度(P<0.01);在无钙台氏液中,caffeine诱发模型组心肌[Ca2+]i升高幅度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通过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和肌浆网雷诺定受体介导的内钙异常升高可能是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43在脑心综合症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潘国聘 王玲 +3 位作者 孙丽华 张勇 张高小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脑心综合症模型大鼠心室肌中的表达及分布,以探讨其与脑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脑心综合症模型,检测心电图,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采用West... 目的检测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脑心综合症模型大鼠心室肌中的表达及分布,以探讨其与脑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脑心综合症模型,检测心电图,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心室肌中Cx43表达和分布的改变。结果电镜显示脑缺血后,心肌组织闰盘内桥粒和缝隙连接结构及分布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显示脑缺血后2h心室肌中Cx43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缺血后24h心室肌中Cx43的表达增加(P<0·05)。心电图显示,发生心律失常之前10个心动周期的心电QT间期较脑未梗死前延长(P<0·01)。结论大鼠右侧局灶性脑缺血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可能与心室肌Cx43蛋白表达异常并导致的QT间期延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43 脑心综合症 心律失常 QT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肌醇信号途径参与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导豚鼠心室肌细胞钙浓度增高 被引量:6
17
作者 初文峰 孙宏丽 +3 位作者 乔国芬 朴闲美 董德利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否影响心室肌细胞钙离子浓度([Ca^(2+)]i)以及通过哪条信号转导通路起作用。方法采用酶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用PAF刺激细胞;用Fluo-3/AM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Ca^(2+)]i;用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2-APB)... 目的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否影响心室肌细胞钙离子浓度([Ca^(2+)]i)以及通过哪条信号转导通路起作用。方法采用酶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用PAF刺激细胞;用Fluo-3/AM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Ca^(2+)]i;用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2-APB)和雷诺定(ryanodine)分别阻断IP3和雷诺定信号通路。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结果无论在有钙还是无钙台氏液,PAF(1pmol·L-1~10nmol·L-1)都能增加心肌细胞[Ca^(2+)]i,其作用能够被2-APB2μmo·lL-1阻断,而不能被雷诺定200μmol·L-1阻断。PAF1nmol·L-1对ICa-L没有明显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电流密度分别为-(11.0±1.9)和-(10.5±1.3)pA·pF-1。结论PAF能增加豚鼠心室肌细胞[Ca^(2+)]i,IP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因子 信号传导 心肌 细胞内 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 肌醇1 4 5-三磷酸 膜片钳技术 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28B/let-7d环路调控成纤维细胞功能参与肺纤维化发生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海海 李天宇 +1 位作者 解岩 单宏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研究Lin28B/let-7d环路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临床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气管注射博来霉素(bleomycin,BLM)造成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 目的研究Lin28B/let-7d环路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临床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气管注射博来霉素(bleomycin,BLM)造成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纤维性变;qRT-PCR检测组织及细胞中Lin28B、collagen 1α1、collagen 3α1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in28B蛋白表达;MTT、Edu染色和免疫荧光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及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变。结果 Lin28B在肺纤维化小鼠和细胞中表达明显升高。Lin28B可诱导MRC-5细胞胶原合成增加,而过表达let-7d则减轻Lin28B的这一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Lin28B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let-7d来实现的。结论 Lin-28B通过抑制let-7d进而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最终增加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诱发肺纤维化的发生,Lin28B可能作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Lin28B let-7d MRC-5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丽艳 刘艳 +3 位作者 李丹露 单宏丽 吕延杰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观察胆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建立离体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胆碱对复灌后冠脉流量、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胆... 目的观察胆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建立离体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胆碱对复灌后冠脉流量、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胆碱可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后1、5、10min的冠脉流量,减少心肌组织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上述作用可部分的被选择性M3受体阻断剂4-di-phenylacetoxy-N-methylpiperidine-methiodide(4-DAMP)所逆转。结论胆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4-DAMP M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明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预防性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冰 吴玲 +4 位作者 米彦军 初文峰 潘振伟 乔国芬 杨宝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40-1144,共5页
目的观察大明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对大鼠预防性给予大明胶囊1wk后,结扎其左冠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通过测量心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酶学指标、病理形态学和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评价大明胶囊对心肌梗死的预防性保... 目的观察大明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对大鼠预防性给予大明胶囊1wk后,结扎其左冠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通过测量心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酶学指标、病理形态学和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评价大明胶囊对心肌梗死的预防性保护作用。结果心梗染色面积和心肌酶学指标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大明胶囊灌胃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含量降低(P<0.05)。心肌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显示,大明胶囊减轻了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所造成的心肌损伤。结论通过心梗面积、心肌酶学指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大明胶囊能预防性保护心肌梗死所造成的损伤。这提示大明胶囊可能应用于心肌梗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胶囊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电子显微镜 病理学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