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日间手术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翔宇 韩敬泉 +5 位作者 刘成 曹守强 赵桂彬 张凯 董庆 崔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4月~2014年5月对2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硬膜外麻醉(thoracicepidural anesthesia,TEA)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内镜...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4月~2014年5月对2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硬膜外麻醉(thoracicepidural anesthesia,TEA)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内镜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术后当晚患者符合出院标准立即出院。结果22例手术顺利。15例完成日间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肺膨胀不全伴轻度皮下气肿1例,手术切口血肿1例。22例术后随访2~30个月,平均14个月,气胸无复发,无手术相关的再次入院。结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以日间手术方式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胸腔硬膜外麻醉 日间手术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椎间盘细胞Sox9和Ⅱ型胶原基因的调控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勇 王文波 +2 位作者 李吉友 卢宇 霍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椎间盘细胞Sox9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BMP-2对培养的人椎间盘细胞中软骨特异性基因Sox9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BMP-2...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椎间盘细胞Sox9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BMP-2对培养的人椎间盘细胞中软骨特异性基因Sox9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BMP-2浓度为100ng/ml和1000ng/ml时,椎间盘细胞中Sox9和Ⅱ型胶原基因mRNA表达与0ng/ml组(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在蛋白水平的检测中,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结论:BMP-2可以按照剂量依赖方式正向调节椎间盘细胞Sox9和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提示BMP-2可能对退变早期的椎间盘具有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SOX基因 胶原 基因表达 椎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难取性胆道结石16例报告 被引量:22
3
作者 纪艳超 刘昶 +2 位作者 许军 万会魁 殷和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在治疗难取性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16例复杂性胆道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者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再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在治疗难取性胆道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16例复杂性胆道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者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再通过胆道镜工作通道,应用钬激光,功率为1.5 J/10 Hz,直径为400μm光导纤维,在直视下接触结石,将胆总管结石击碎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篮套出。结果 16例结石均一次性完全清除,碎石22枚。无胆道损伤、胆漏。16例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6个月,腹部B超或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未发现结石复发及残留,无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道结石具有直观、准确、方便、疗效确切的特点,是治疗复杂性胆道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钬激光 胆道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桂彬 崔键 +4 位作者 辛衍忠 董庆 刘轶男 闫宇博 张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7月-2007年10月应用VAT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19例,全身麻醉,侧卧位,根据食管肿瘤位置,选取3个1.5-2.0 cm胸壁切口,作为胸腔...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7月-2007年10月应用VAT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19例,全身麻醉,侧卧位,根据食管肿瘤位置,选取3个1.5-2.0 cm胸壁切口,作为胸腔镜观察口及操作口,术中胃镜辅助操作。结果电视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18例;1例术前诊断3cm×2 cm食管平滑肌溜,术中证实为巨大平滑肿瘤,中转开胸。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平滑肌瘤。19例随访5-35个月,平均24.5月,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肌瘤切除术可作为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较大食管平滑肌瘤应考虑开胸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平滑肌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胃镜 超声食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中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桂彬 崔键 +4 位作者 郭庆凤 刘成 闫宇博 董庆 张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评估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nonthymomatous myasthenia gravis,NTMG)的中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 2003年5月-2006年6月施行VATS胸腺扩大切除... 目的评估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nonthymomatous myasthenia gravis,NTMG)的中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 2003年5月-2006年6月施行VATS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26例NTMG,术后3年随访采用术后MG相关症状变化DeFilippi分级和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评分(MGFA评分)评估术后疗效;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Cancer,EORTC)生活质量问卷(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QLQ)评分评估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26例手术顺利,无肌无力危象发生。术后1例并发肺炎,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3年随访时MG相关症状变化DeFilippi分级,1-3级26例,4-5级0例,总有效率为100%;MGFA评分(8.1±1.6)分优于术前(14.2±2.9)分(t=-9.391,P=0.000);EORTC-QLQ6项(包括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总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均高于术前,除社会功能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胸腺扩大切除治疗NTMG,MG症状改善率高,生活质量好,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NTMG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腺扩大切除术 重症肌无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血气胸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桂彬 崔键 +3 位作者 张凯 闫宇博 董庆 张翔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623-624,62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血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hemopneumofhorax,PSHP)的价值。方法2000年6月~2009年3月行VATS治疗33例PSUP。活动性出血23例,出... 目的探讨早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血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hemopneumofhorax,PSHP)的价值。方法2000年6月~2009年3月行VATS治疗33例PSUP。活动性出血23例,出血由撕裂粘连带血管及迷走动脉分支引起,用吸引器和卵圆钳清除积血及血块;粘连创面渗血用电凝止血,粘连带血管出血用内镜下生物夹夹闭;肺大疱采用结扎或Endo—GIA切除。结果33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97—120min,平均105min。术中清除积血量717—1275ml,平均964ml。住院3—7d,平均5d。术后并发症1例,因肺不张二次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33例随访27~49个月,平均37个月,无气胸或血气胸复发。结论PSHP常可危及生命,应积极早期行VATS治疗PS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自发性血气胸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桂彬 崔键 +4 位作者 张凯 闫宇博 董庆 张翔宇 李吉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以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为表现的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8年10月,11例术前经胸片、胸部CT发现的...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以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为表现的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8年10月,11例术前经胸片、胸部CT发现的周围型SPN(咳嗽2例,咳血1例,胸痛1例,无症状7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全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楔形切除7例,肺段切除3例,肿瘤切除术1例。结果 11例均成功完成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示PSH7例,2例肺良性病变,2例恶性肿瘤待排除;术后病理确诊为PSH。平均手术时间57 min(45-70 min),平均出血量85 ml(50-120 ml);术后无并发症和手术死亡。11例术后随访22-63个月,平均31个月,无复发。结论 PSH术前诊断困难,电视胸腔镜不仅是PSH的诊断手段,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硬化性血管瘤 孤立性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脾和幽门的腹腔镜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军 李正天 +2 位作者 刘春富 关英辉 赵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和幽门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对1例胰腺多发囊腺瘤合并右肾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脾和幽门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右肾切除术。腹腔镜器械四孔入路,打开胃结肠韧带、...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和幽门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对1例胰腺多发囊腺瘤合并右肾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脾和幽门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右肾切除术。腹腔镜器械四孔入路,打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胰腺下缘并显露肠系膜上静脉,应用超声刀、组织剪及吸引器锐性和钝性解剖相结合分离胰腺钩突与肠系膜上静脉,沿脾动静脉向左侧胰尾部游离并结扎其分支,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切断胆总管,应用腔镜切割吻合器距幽门约5 cm处及胰头下缘2 cm处切割闭合十二指肠,将整个胰腺及部分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胆道重建采用Roux-en-Y吻合。游离右肾,闭合右肾动静脉及输尿管,切除后右肾与胰腺标本从脐下扩大切口取出。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 h,术中出血约1100 ml,术后无胆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15天出院,随访6个月,血糖控制在4~14 mmol/L,无肾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脾和幽门的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行、安全,手术方法有待更多经验积累及随机临床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腺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治疗全肺不张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桂彬 张凯 +4 位作者 董庆 辛衍忠 张翔宇 闫宇博 崔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全肺不张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的价值。方法 2002年4月~2008年5月,对38例全肺不张型PSP均行VATS。用内镜切割缝合器(Endo...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全肺不张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的价值。方法 2002年4月~2008年5月,对38例全肺不张型PSP均行VATS。用内镜切割缝合器(Endo-GIA)切除肺大疱(6例)或丝线结扎(32例)。结果 37例手术顺利,因胸腔粘连呈蔓状中转小切口手术1例。手术时间45~256min,(115±31)min。术中出血量30~300ml,(110±95)ml。术后并发症2例(1例术后锁骨下动脉分支小血管出血,1例脓胸,均再次VATS手术),无围术期死亡。38例术后随访2~85个月,(43.2±16.1)月,气胸无复发。结论全肺不张型PSP应积极行VAT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维阳 许军 孙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70-771,共2页
关键词 乳房切除术 保留皮肤 乳腺癌根治术 肿瘤周围 心理影响 外科治疗 复合体 S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的处理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海峰 孙备 +3 位作者 孔瑞 王凤军 许军 刘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囊管的处理方法。方法1997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行3100例LC,对不同类型的胆囊管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规中号钛夹处理胆囊管2387例(77.0%),大号钛夹法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囊管的处理方法。方法1997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行3100例LC,对不同类型的胆囊管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规中号钛夹处理胆囊管2387例(77.0%),大号钛夹法93例(3.0%),可吸收夹法62例(2.0%),丝线结扎法155例(5.0%),阶梯钛夹法217例(7.0%),圈套器处理法184例(5.9%),因局部炎症较重未找到胆囊管者实施特殊处理2例(0.1%)。结果术后发生胆囊管胆汁漏4例(0.1%),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辅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分别行鼻胆管引流及内支架引流3周后胆管造影,未见胆汁明显外溢及胆管扩张后拔出引流管,全部患者治愈。结论LC中根据不同胆囊管类型,采取个体化处理方案可减少胆管损伤、胆汁漏等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英 刘巍 +10 位作者 李为民 李悦 孔一慧 甘润韬 王政 樊瑛 耿建强 邵群 张美 高成 王秀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在内的自身免疫机制至少参与了部分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患者的发病,且前者介导的心肌损害在IDC中更重要。CTLA-4是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负性调节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CT... 目的: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在内的自身免疫机制至少参与了部分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患者的发病,且前者介导的心肌损害在IDC中更重要。CTLA-4是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负性调节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CTLA-4基因启动子-318C/T、外显子A/G多态性及3'非翻译区(AT)n微卫星多态性与IDC及血清可溶性CTLA-4(sCTLA-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PCR-RFLP)方法分析黑龙江省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群(包括72例IDC患者,100例正常健康人)CTLA-4基因-318C/T、49位点A/G多态性及3’微卫星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清sCTLA-4水平。综合分析CTLA-4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IDC及sCTLA-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DC组外显子1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P:0.008);3’非翻译区共发现18种等位基因,106bp等位基因频率在IDC患者中显著增高(22.22%vs1%,P=0.0002,OR=23.56,95%CI:9.65—83.74);两组间-318C/T多态性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IDC组sCTLA-4水平显著升高[(1.87±1.06)μg/L比(O.54±0.19)μg/L,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IDC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血清sCTLA-4水平(r=0.57,P=0.021)显著相关,而AA、A/G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与sCTLA-4水平无相关性。启动子-318C/T多态性及3’非翻译区(AT)n微卫星多态性与sCTLA-4水平的亦无相关性。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A49-G变异与IDC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者易患IDC,其机制可能为该多态性造成CTLA-4信号肽中编码苏氨酸和甘氨酸的替换,从而影响蛋白翻译后加工、修饰,使sCTLA-4功能发生变化。提示3’末端非翻译区(AT)n重复序列中106bp等位基因可能是IDC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CTLA-4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2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军 孙备 +2 位作者 陶维阳 李军 周尊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14-414,共1页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 肝囊肿开窗引流术 腹腔镜肝脏手术 肝脏部分切除术 哈尔滨医科大学 微波固化术 腹腔镜治疗 临床医学院 肝脏外科 肝活检术 肝血管瘤 修补术 肝外伤 转移瘤 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恶性肿瘤合并气胸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翔宇 张凯 +3 位作者 赵桂彬 李吉尧 闫宇博 崔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04-705,717,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对肺恶性肿瘤合并气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2002年4月~2008年5月,19例术前胸部CT提示单侧周围型肺肿瘤合并气胸,术前均无明确病理诊断,行VATS手术探查,术中取肺...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对肺恶性肿瘤合并气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2002年4月~2008年5月,19例术前胸部CT提示单侧周围型肺肿瘤合并气胸,术前均无明确病理诊断,行VATS手术探查,术中取肺肿瘤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根据病理结果和病人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同时处理肺脏漏气部位。结果全胸腔镜肺肿瘤楔形切除1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9例(其中原发肺癌根治4例,肺肿瘤射频消融5例)。14例肺转移瘤均行胸膜摩擦固定。均手术顺利,均明确病理诊断。手术时间45~90 min(平均51.4 min),术中出血量50~280 ml(平均150 ml),胸管引流时间3~8 d(平均4.5 d)。术后2例轻度漏气,无特殊处理自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所有患者肺复张良好。19例术后随访2~49个月,平均23个月,仅1例气胸复发,行胸腔闭式引流治愈。结论 VATS对明确周围型肺肿瘤病理诊断有重要作用,同时及时有效治疗气胸和肺恶性肿瘤,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肿瘤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立君 邵正凯 +3 位作者 牟青春 梁绍栋 王闯 李金库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3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SAH组、对照组、米力农组及米力农+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组,共4组,每组8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入自体血建立SAH模...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3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SAH组、对照组、米力农组及米力农+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组,共4组,每组8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入自体血建立SAH模型。向对照组兔枕大池内注入等渗盐水替代自体血,其他操作同SAH组。在SAH造模后30 min,对米力农组兔由耳源静脉注射米力农溶液5 ml(30μg/kg);米力农+L-NAME组,先经耳源静脉注射米力农溶液(30μg/kg),再注射L-NAME(30 mg/kg),共5 ml;对照组、SAH组注射等渗盐水5 ml。对4组兔均连续给药3 d,1次/d。术后第3天应用CT血管造影(CT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各组兔基底动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结果 TCD检查显示,对照组、SAH组、米力农组、米力农+L-NAME组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19.4±1.8)、(32.7±4.2)、(17.8±1.8)及(33.2±7.2)cm/s;收缩期峰值流速分别为(27±5)、(45±4)、(29±3)及(44±4)cm/s。CTA检查显示,4组基底动脉管径分别为(1127±140)、(772±116)、(1113±101)及(802±91)μm。上述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力农对SAH后脑血管痉挛有缓解作用,其扩血管作用可能与L-NAME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一氧化氮合酶 米力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神经的意义
16
作者 陶维阳 许军 孙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68-769,共2页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 保留神经 术后生活质量 手术切除范围 术后并发症 “金标准” 术中 免疫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cher 344大鼠泌乳素腺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17
作者 李守巍 胡志强 +1 位作者 初明 王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建立Fischer344(F344)大鼠泌乳素腺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F344雌性大鼠,行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或无菌生理盐水,用药50d后行MRI扫描,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检测垂体重量、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病理与PR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变化。结果应用... 目的建立Fischer344(F344)大鼠泌乳素腺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F344雌性大鼠,行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或无菌生理盐水,用药50d后行MRI扫描,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检测垂体重量、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病理与PR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变化。结果应用苯甲酸雌二醇50d后,大鼠体重增长受抑,垂体重量与PRL水平显著升高,病理检查可见垂体肿瘤形成且PRL染色阳性,MRI可见肿瘤,成瘤率达100%。结论利用F344大鼠建立的垂体瘤动物模型,成瘤周期短,简单易行,稳定可靠,符合泌乳素腺瘤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泌乳素腺瘤 雌激素 F344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