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2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程洪斌
胡韶山
+2 位作者
郑永日
李敏
安沂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患者行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神经干细胞,并于第1次术前和第4次术后半年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患者自我料理、括约肌控制、活...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患者行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神经干细胞,并于第1次术前和第4次术后半年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患者自我料理、括约肌控制、活动和转移、运动、交流、社会认知都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创伤性脑损伤
功能独立性评定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洪滨
张小宇
+3 位作者
张毅
崔浩
张丽琼
于永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选取30例(60侧)头颅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红、蓝乳胶或硅橡胶,对睫状后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及毗邻关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睫状后动脉起自眼动脉第1段、眼动脉角、眼动脉第2段、眼动脉弯、眼...
目的研究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选取30例(60侧)头颅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红、蓝乳胶或硅橡胶,对睫状后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及毗邻关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睫状后动脉起自眼动脉第1段、眼动脉角、眼动脉第2段、眼动脉弯、眼动脉第3段。睫状后动脉分支形式分为内外侧和内外上侧2种类型,内外侧型最常见。睫状后动脉内侧支主要起始于眼动脉弯,外侧支和上侧支主要起始于眼动脉角。内、外、上侧支的直径分别为(0.71±0.24)mm、(0.69±0.22)mm、(0.63±0.19)mm。结论睫状后动脉的起始及眶内走行变异多,掌握睫状后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损伤,避免视神经缺血引起的视力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后动脉
眼动脉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2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程洪斌
胡韶山
郑永日
李敏
安沂华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武警总医院
神经
干细胞移植科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5期454-455,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1452)
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资助项目(H020821360130)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患者行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神经干细胞,并于第1次术前和第4次术后半年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患者自我料理、括约肌控制、活动和转移、运动、交流、社会认知都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创伤性脑损伤
功能独立性评定
脑出血
Keywords
neural stem cell
trauma brain iniury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brain hemorrhage
分类号
R743.3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洪滨
张小宇
张毅
崔浩
张丽琼
于永斌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
第一
临床
医学院
眼科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第一
临床
医学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选取30例(60侧)头颅标本进行血管灌注红、蓝乳胶或硅橡胶,对睫状后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及毗邻关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睫状后动脉起自眼动脉第1段、眼动脉角、眼动脉第2段、眼动脉弯、眼动脉第3段。睫状后动脉分支形式分为内外侧和内外上侧2种类型,内外侧型最常见。睫状后动脉内侧支主要起始于眼动脉弯,外侧支和上侧支主要起始于眼动脉角。内、外、上侧支的直径分别为(0.71±0.24)mm、(0.69±0.22)mm、(0.63±0.19)mm。结论睫状后动脉的起始及眶内走行变异多,掌握睫状后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及损伤,避免视神经缺血引起的视力丧失。
关键词
睫状后动脉
眼动脉
显微解剖
Keywords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
ophthalmic artery
microscopic anatomy
分类号
R77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后遗症20例临床疗效分析
程洪斌
胡韶山
郑永日
李敏
安沂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睫状后动脉的显微解剖结构研究
杨洪滨
张小宇
张毅
崔浩
张丽琼
于永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