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瑞吉镇痛效果上市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3
1
作者 孙燕 张海春 +9 位作者 吴一龙 于世英 刘淑俊 谢广茹 王瑞芝 许德凤 陈嘉 王杰军 程训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4-518,共5页
目的:多瑞吉是强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控释透皮贴剂,具有使用方便,镇痛效果稳定持久和不良反应较轻等优点。本项研究目的是观察大样本多瑞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统计了上市后3791例患者(男性2494例,女性1297例;年龄6~94岁,平均年龄... 目的:多瑞吉是强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控释透皮贴剂,具有使用方便,镇痛效果稳定持久和不良反应较轻等优点。本项研究目的是观察大样本多瑞吉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统计了上市后3791例患者(男性2494例,女性1297例;年龄6~94岁,平均年龄56.84岁)的临床资料。结果:无论轻、中、重度疼痛均缓解良好,疗效和剂量相关,起效时间为3~6天,在6、9、15、30天时镇痛作用持续而稳定。对患者用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治疗后有明显提高,说明多瑞吉的镇痛给患者带来了实际的裨益。不良反应中头晕、恶心、便秘和嗜睡比较常见,少数患者局部有轻度过敏。呼吸抑制为0.32%(12/3791),未发现精神依赖和其他罕见不良反应。结论:多瑞吉大样本观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癌痛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新型白介素-2治疗晚期肿瘤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林 王金万 +7 位作者 孙燕 随广杰 赵燕 韩铭钧 张珍华 胡晓电 罗荣城 戴广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观察重组人新型白细胞介素 2 (12 5Ser rhIL 2 )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分别采用皮下和胸、腹腔内注射治疗实体瘤和癌性胸 /腹腔积液。结果 :17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者 172例。其中癌性胸/腹腔... 目的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观察重组人新型白细胞介素 2 (12 5Ser rhIL 2 )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分别采用皮下和胸、腹腔内注射治疗实体瘤和癌性胸 /腹腔积液。结果 :176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者 172例。其中癌性胸/腹腔积液和实体瘤患者分别为 141和 31例 ,有效率分别为 80 .14%和 2 5 .81%。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寒战、局部皮肤红肿及消化道反应。未发现低血压和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发生。结论 :12 5Ser rhIL 2对晚期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癌性胸 /腹腔积液具有客观抗肿瘤作用 ,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腹腔积液 恶性黑色素瘤 肾癌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性胃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宝茹 尚乃舰 +5 位作者 于树江 张修石 李鹏飞 孙亚鹃 周洋 刘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60-862,共3页
目的:探讨钙化性胃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9例钙化性胃癌术前行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的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例钙化性胃癌Borrmann分型均为弥漫型,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富含黏液的低分化... 目的:探讨钙化性胃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9例钙化性胃癌术前行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的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例钙化性胃癌Borrmann分型均为弥漫型,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富含黏液的低分化腺癌。CT表现为病灶胃壁弥漫性增厚,增厚的胃壁内见带状低密度灶或全层呈带状低密度,低密度灶内可见弥漫性分布、大小不一的钙化颗粒。低密度带的CT值为(22.34±3.24)HU,CT值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理表现为肿瘤组织及间质内含有丰富的黏液,其内可见多发钙化灶弥漫分布。结论:钙化性胃癌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这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与^(18)F-FLT PET/CT在肺结核瘤与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文新 林美福 +9 位作者 田嘉禾 杨小丰 于丽娟 王雪梅 辛军 冯慧如 陈萍 赵周社 郭莘 陈国宝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837-840,844,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与18F-FLT显像在诊断与鉴别肺结节尤其是肺结核与恶性肿瘤中的效能。方法 :肺结节患者163例,年龄17~92岁,其中结核瘤组29例,其它良性结节组46例,恶性结节组88例,以盲法集中读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标准方案进行18F-... 目的:探讨18F-FDG与18F-FLT显像在诊断与鉴别肺结节尤其是肺结核与恶性肿瘤中的效能。方法 :肺结节患者163例,年龄17~92岁,其中结核瘤组29例,其它良性结节组46例,恶性结节组88例,以盲法集中读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标准方案进行18F-FDG与18F-FLT显像和读片,获得病灶最大值SUVFDG和SUVFLT并对病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肺结节的最大SUVFDG及最大SUVFLT中位值均以恶性结节、肺结核、其他良性结节之序依次减低;SUVFDG、SUVFLT恶性结节组与结核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01);据ROC曲线分析,FDG、FLT显像SUVmax分别以5.9、2.4为界值可鉴别结核瘤与恶性结节,FL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0.68%,特异性为75.86%,准确性为79.49%,诊断效能高于FDG(P<0.001)。SUVFLT/SUVFDG比值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FDG、FLT显像SUV值。结论:在鉴别诊断肺结核瘤与恶性结节中,FLT显像的诊断效能高于FDG显像,双示踪剂显像明显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SUVFLT/SUVFDG比值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MUC1和MUC2联合表达与大肠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于秀文 李淑霞 +1 位作者 冯美燕 王静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分型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2 0例切端肠黏膜、31例癌旁组织及 6 0例大肠腺癌进行黏蛋白MUC1、MUC2检测。结果 在上述 3者中 ,黏蛋白MUC1阳性表达...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分型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2 0例切端肠黏膜、31例癌旁组织及 6 0例大肠腺癌进行黏蛋白MUC1、MUC2检测。结果 在上述 3者中 ,黏蛋白MU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7 6 2 %、2 5 81%、4 6 6 7% (P =0 0 19) ;MU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87 1%、5 8 33% (P =0 0 0 0 )。根据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把大肠腺癌分为 4型 :MUC2 +/MUC1-、MUC2 +/MUC1+、MUC2 - /MUC1+、MUC2 - /MUC1- ,其中MUC2 +/MUC1-型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以及生存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MUC2 +/MUC1+型与各个临床病理参数均不具有相关性 ;MUC2 - /MUC1+型与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 ;MUC2 - /MUC1-型与生存期具有相关性。结论 MUC1的上调表达或MUC2的下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 ,各型大肠腺癌与肿瘤的发展、浸润及转移相关 ,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 MUC1 MUC2 基因表达 大肠癌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内皮抑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程丽 隋丽华 +2 位作者 张云艳 刘梅梅 赵凌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ndostat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ndostatin及VEGF的表达。结果:1)卵巢癌组织En...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Endostat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ndostatin及VEGF的表达。结果:1)卵巢癌组织Endostatin和VEGF表达明显高于良性卵巢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2)4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ndostatin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30/48)和66.67%(36/48),Endostatin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3)在晚期卵巢癌组织中Endostatin的高表达率及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卵巢癌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卵巢癌组织中Endostatin高表达和VEGF阳性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期短于Endostatin低表达和VEGF阴性患者,但二者累计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ndostatin与VEGF的表达水平随着卵巢癌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反映了卵巢癌疾病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和促进因子之间的平衡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卵巢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同源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辉 杨秋霞 +4 位作者 李殿俊 李呼伦 马建群 张欣 吕雪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 从与肺腺癌同源的正常组织中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以期从分子水平阐明机体抑制肿瘤发生的机制。方法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分别获得肺腺癌组织及肺腺癌同源正常组织cDNA片段 ,并建立相应的cDNA文库。用肺腺癌组织及与其同源的正常组... 目的 从与肺腺癌同源的正常组织中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以期从分子水平阐明机体抑制肿瘤发生的机制。方法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分别获得肺腺癌组织及肺腺癌同源正常组织cDNA片段 ,并建立相应的cDNA文库。用肺腺癌组织及与其同源的正常组织cDNA片段作为探针 ,分别进行逆向和正向斑点杂交 ,筛选与同源正常组织探针杂交而不与肺腺癌组织探针杂交的阳性克隆并测序 ,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在肺腺癌同源正常组织中 ,获得 12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 ,其中 4个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 ;8个与人类不同染色体的不同区域有较高的同源性 ,功能不详。结论 推测肺腺癌同源正常组织中存在凋亡相关基因等 ,它们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细胞异常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肺腺癌同源正常组织 差异表达基因 抑制性消减杂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rIL-2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旭 张春艳 +6 位作者 张月桂 唐雅丽 李殿俊 李秀芳 王者英 王惠增 史文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L-AK细胞联合rIL-2目前被认为是抗肿瘤、抗转移免疫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疗效除了与输入的LAK细胞数量有关外,还与IL-2的质和量相关,随着国产rIL-2的面世,此疗法日益广泛。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国产rIL-2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L-AK细胞联合rIL-2目前被认为是抗肿瘤、抗转移免疫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疗效除了与输入的LAK细胞数量有关外,还与IL-2的质和量相关,随着国产rIL-2的面世,此疗法日益广泛。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国产rIL-2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L-2 过继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研究 国产 恶性肿瘤 LAK细胞 疗法 面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磷酸化酶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付天红 耿敬姝 张乃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TP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进一步推断其对口腔鳞癌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P和FⅧ RA在 5 2例口腔不同部位 (舌、口底、颊黏膜、牙龈 )鳞癌和 10例... 目的 :探讨TP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进一步推断其对口腔鳞癌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P和FⅧ RA在 5 2例口腔不同部位 (舌、口底、颊黏膜、牙龈 )鳞癌和 10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TP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 (P <0 .0 5 )。TP在口腔鳞癌基质中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有关 (P <0 .0 5 ) ,而与组织分化无关。TP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TP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P在口腔鳞癌中有促血管形成的作用 ,与MVD的联合检测可以预测口腔鳞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胸苷磷酸化酶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病人的护理成本核算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盈 宋艳燕 +2 位作者 许伟 郑守华 崔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2期3172-3174,共3页
[目的]构建合适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真实地描述护理过程劳动耗费发生的实际情况,切实体现护理工作劳动价值,为管理者制订护理收费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同一时期随机抽取我院7个科室的420例病例,分别运用按等级护理收费与按日常生... [目的]构建合适的护理成本核算体系,真实地描述护理过程劳动耗费发生的实际情况,切实体现护理工作劳动价值,为管理者制订护理收费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同一时期随机抽取我院7个科室的420例病例,分别运用按等级护理收费与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分级结合护理项目成本核算两种计费方法,计算所发生的护理费用,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ADL等级病人,其护理操作时间与护理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住院期间,现行收费标准所产生的护理费用大大低于按ADL分级所产生的护理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ADL分级进行护理项目成本核算,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护理服务价格,能很好地体现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护理成本 收费标准 成本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胎次小鼠的异氟醚吸入麻醉效价
11
作者 郑一 卢静 +4 位作者 王谦 王钜 陈律 王国年 周建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比较挥发麻醉药在不同胎次小鼠的麻醉效价。方法选择24只SPF级封闭群ICR/CD-1小鼠,雌雄各半,按1:1比例交配。生产第1胎和第2胎,形成祖代相同的两个胎次子代小鼠。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繁殖和生长情况,包括每胎产仔数、产仔性别比例、仔... 目的比较挥发麻醉药在不同胎次小鼠的麻醉效价。方法选择24只SPF级封闭群ICR/CD-1小鼠,雌雄各半,按1:1比例交配。生产第1胎和第2胎,形成祖代相同的两个胎次子代小鼠。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繁殖和生长情况,包括每胎产仔数、产仔性别比例、仔鼠死亡率以及小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质量。待仔鼠成长至65~75日龄时,以翻正反射消失为判断麻醉的终点指标,应用续贯法测定异氟醚在两个胎次小鼠中的吸入麻醉半数有效浓度。结果两个胎次分别获得104和109只小鼠,并进行了异氟醚半数有效浓度的测定。小鼠繁殖情况在两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胎小鼠的体质量,在相同发育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雄性小鼠体质量在离乳和半数有效浓度测定时明显大于雌性(P<0.05)。异氟醚吸入麻醉半数有效浓度在两胎间和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次对挥发麻醉药在小鼠麻醉时的效价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胎次 异氟醚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