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力尔凡联合顺铂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坡 张春东 +1 位作者 孙巍 张英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力尔凡 顺铂 支气管动脉灌注 治疗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不同递增输注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天琪 何冰峰 +2 位作者 李晓娟 何许 户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递增输注速度进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肠内营养起始输注速度控制在30mL/h,A组20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B组16h内增速至80m...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递增输注速度进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肠内营养起始输注速度控制在30mL/h,A组20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B组16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C组12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观察三组患者腹内压变化和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输注后8h、16h、24hA组腹内压显著低于B组、C组,且B组低于C组(均P<0.05);A组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低输注递增速率进行肠内营养,能降低患者腹内压,提高患者喂养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递增输注方式 腹内压 肠内营养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分子亚型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睿 陈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WHOⅡ型分子亚型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方法 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WHOⅡ级)患者,术前均行乳腺X线摄影,术后依据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水平...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WHOⅡ型分子亚型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方法 1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WHOⅡ级)患者,术前均行乳腺X线摄影,术后依据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水平将其划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Basal-like型和HER-2+型4个分子亚型,对比分析该4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分布比例、发病年龄、绝经状态等临床特征。结果 110例患者,不同分子亚型间X线表现差异显著,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表现为肿块影、毛刺征者比例较高;Basal-like型则常表现为非蠕虫样钙化及边缘清晰肿块影;HER-2+型表现为无明确肿块影、蠕虫样钙化者比例高;淋巴结阳性病例中,HER-2+型多枚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HER-2+型和Basal-like型病例肿瘤最大径>2 cm的比例较高,而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肿瘤最大径多≤2 cm。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分子亚型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显著相关。乳腺癌的X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及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亚型 X线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征象与VEGF-C、Flt-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史春颖 陈颖 郭振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76-1478,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征象与VEGF-C、Flt-4表达及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均经X线检查,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Flt-4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管密度,分析其表达与X线征象的关系...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征象与VEGF-C、Flt-4表达及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均经X线检查,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Flt-4的表达水平及淋巴管密度,分析其表达与X线征象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VEGF-C与Flt-4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Flt-4的表达在肿块边缘有"毛刺征"组高于无"毛刺征"组;血管增多、增粗组高于正常组;腋淋巴结有改变组高于正常组。但其表达与肿块大小、簇状钙化、皮肤增厚及乳头内陷等无关。结论VEGF-C与Flt-4结合形成信号通道可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X线征象与VEGF-C、Flt-4表达及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二者结合有利于预测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性导管癌 VEGF-C/Flt-4 微淋巴管密度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颞骨64层螺旋CT低电流扫描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智云 严超贵 +9 位作者 彭谦 陈星 范淼 杨贤卫 张追阳 肖喜刚 李安源 李树荣 初建平 孟悛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颞骨64层螺旋CT低电流扫描的临床应用。方法:东芝64层螺旋CT,其他条件相同(120kV,0.5s/rot,螺距因子HP41)时,用200mA、100mA、50mA、40mA、30mA、20mA、10mA的电流对1具成人尸体头颅标本行颞骨扫描,比较不同电流扫描的图... 目的:探讨成人颞骨64层螺旋CT低电流扫描的临床应用。方法:东芝64层螺旋CT,其他条件相同(120kV,0.5s/rot,螺距因子HP41)时,用200mA、100mA、50mA、40mA、30mA、20mA、10mA的电流对1具成人尸体头颅标本行颞骨扫描,比较不同电流扫描的图像质量。选取能满足临床需求的最低电流mA值对多个临床中心疑耳疾的400例(800耳)成人颞骨CT检查。评价图像的质量和显示精细结构的情况。结果:标本图像质量保持为优时的最低电流为30mA。用该电流进行颞骨扫描,除4耳(2耳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耳为硬化型乳突)图像稍差,其余均合格,能满足临床需求。颞骨内各结构显示清晰。CTDIVOL平均为9.6mGy,DLP(55.0±4.5)(mGy.cm),有效辐射剂量(ED)为(0.12±0.07)mSv,仅为常规剂量(200mA)的1/5~1/6。图像噪声标准差平均(SD)132±25。结论:64层螺旋CT颞骨低电流扫描(120kV/30mA)方案能满足临床要求,可以常规用于成人颞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辐射剂量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琦 宋富桂 +1 位作者 吕哲昊 陈颖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76-1478,共3页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主要依靠有创手段取得病理组织并进行免疫组化来确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但其取样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像组学能从影像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并分析大量高级...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主要依靠有创手段取得病理组织并进行免疫组化来确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但其取样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像组学能从影像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并分析大量高级且定量的影像学特征,并将其与肿瘤基因表达、细胞分子信息等相关联,以辅助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对影像组学辅助诊断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乳腺钼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其补充筛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琦 宋富桂 +1 位作者 吕哲昊 陈颖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逐渐替代传统乳腺钼靶。超声联合乳腺钼靶用以探查其他早期的、侵袭性乳腺癌,然而缺少熟练操作者、对操作者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其仍有处理时间长... 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逐渐替代传统乳腺钼靶。超声联合乳腺钼靶用以探查其他早期的、侵袭性乳腺癌,然而缺少熟练操作者、对操作者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其仍有处理时间长和假阳性率高的问题。对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补充筛查可减少晚期癌的发生率,减少MRI扫描序列可以降低检查成本,增加其可操作性。对比增强数字乳房X线照相术(CESM)和分子乳腺成像(MBI)可提高癌症检出率,但是需要进一步筛查和直接活检证实其准确性。本文回顾了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致密型乳腺筛查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旨在提高致密型乳腺癌症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密度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腺瘤CT诊断二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予川 梁晓辉 +1 位作者 杨庆艳 魏庆堂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CT诊断 肝腺瘤 病例资料 HBSAB 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避孕药 剑突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P,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魏玮 郑敏 +4 位作者 市川太郎 魏庆堂 赵锦龙 马志文 何冰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CTAP ,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996 0 1~ 2 0 0 0 0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肝脏CT平扫和增强发现小于 3cm病灶 ,需进一步精查者 ,共 5 0例 ,年龄33~ 8... 目的 :探讨CTAP ,CTA联合应用诊断肝小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996 0 1~ 2 0 0 0 0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肝脏CT平扫和增强发现小于 3cm病灶 ,需进一步精查者 ,共 5 0例 ,年龄33~ 80岁 ,男女比例为 4∶1。每位患者均行CTAP和CTA两种检查。结果 :10 7个病灶 ,用CTAP和CTA联合检出病灶 10 4个 ,定性病灶 95个。手术和病理证实 70个。CTAP对检出小病灶敏感性高达 93 % ,而CTA对病灶的特异性好。结论 :CTAP和CTA联合应用可大大地提高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T CT肝动脉造影 CT门脉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MRI诊断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宪贺 吕哲昊 +3 位作者 付莉伟 陈婷婷 赵成磊 刘白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7-720,共4页
肾脏肿瘤多由CT或MRI检查时偶然发现。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一种常见的偶发性肾肿瘤,一般需要手术切除治疗。经手术切除的肾脏实性肿瘤约20%为良性,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s,RAML)较常见。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肌脂瘤 脂肪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的X线平片,体层与CT的比较观察
11
作者 王尔艳 马俊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191-193,共3页
本文报道54例资料完整,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X线平片,体层与CT比较观察。嫌色细胞瘤27例,混合细胞腺瘤2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泌乳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结果表明,15例蝶鞍骨吸收平片与体层均显示,体层更清楚。... 本文报道54例资料完整,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X线平片,体层与CT比较观察。嫌色细胞瘤27例,混合细胞腺瘤2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泌乳激素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结果表明,15例蝶鞍骨吸收平片与体层均显示,体层更清楚。4例微腺瘤骨无变化,而CT增强薄层冠扫可见骨变化,同时在鞍窝内见圆形高密度或稍低密度肿块,上缘隆起。腺瘤增大蝶鞍的变化在平片和体层上能粗略估计瘤的大小和发展方向,CT可明确显示瘤的大小和向鞍外的侵犯范围,还能诊断微腺瘤合并空蝶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X线 体层摄影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