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间质中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CD34和SM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瑞芬 王正彩 +1 位作者 王健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间质中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CD34和SMA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间质纤维母细胞CD34和SM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胃癌间质中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CD34和SMA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间质纤维母细胞CD34和SM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34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纤维母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80.0%(8/10),而在胃癌组织纤维母细胞中仅6/75例呈阳性表达(8.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纤维母细胞中SMA阳性表达率为90.7%(68/75),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30.0%)(P〈0.01)。胃癌组织纤维母细胞中SMA表达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Ⅲ-Ⅳ期强阳性率(75.6%)明显高于Ⅰ-Ⅱ期(26.7%)(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强阳性率(78.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7.9%)(P〈0.01)。结论与正常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相比,胃癌中纤维母细胞表现为CD34(+)表达的缺失,而转变为SMA(+)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特征,两者的联合检测将可能作为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较特异的标记;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质 纤维母细胞 CD34 SM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细胞SGC-7901对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争艳 刘杨 +4 位作者 翟丽丽 杨迷玲 王正彩 韩伟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6-859,共4页
目的建立胃癌细胞SGC-7901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检测其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分析处于肿瘤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原代培养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胃癌细胞... 目的建立胃癌细胞SGC-7901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检测其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分析处于肿瘤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原代培养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建立间充质干细胞与胃癌细胞SGC-7901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分析胃癌细胞SGC-7901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1)胃癌细胞SGC-7901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0.05)。(2)胃癌细胞SGC-7901可显著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P<0.05)。结论胃癌细胞SGC-7901对间充质干细胞有很强的趋化性,但对其增殖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微环境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正彩 翟丽丽 +7 位作者 杨迷玲 韩伟 王瑞芬 单丽辉 齐蕾 柴翠翠 刘明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0-862,868,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胃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的培养和鉴定方法,并分析其与胃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在生物学特性和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为其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 目的探讨人胃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的培养和鉴定方法,并分析其与胃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在生物学特性和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为其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人胃癌CAFs和NFs的原代培养,通过酶消化法进行人工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多种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获得纯化的人胃癌CAFs和NFs。胃癌CAFs呈长梭形,大小不等,生长密集,排列紊乱。除表达vimen-tin这一成纤维细胞的标记物外,还表达FAP、SMA,但不表达CK、desmin。结论只要给细胞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并规范操作,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均可成功的培养出人胃癌CAFs和人胃NFs。胃癌CAFs与NFs在形态结构、生长方式和蛋白表达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原代培养 成纤维细胞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HO-1、GFAP和cyclinD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昭 赵忠新 +3 位作者 戚基萍 王德生 吴鹤 赵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细胞周期蛋白D1(cvclinD1)表达规律,及其与神经修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后不...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细胞周期蛋白D1(cvclinD1)表达规律,及其与神经修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HE染色观察脑出血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组织H0-1、GFAP和cycIinD1表达水平。结果脑出血后2h星形胶质细胞胞质内即开始表达HO-1[(5.30±1.00)个/高倍视野]、GFAP[(22.60±1.40)个/高倍视野]和cvclinD1[(11.50±1.20)个/高倍视野],达峰值水平后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侧正常脑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HO-1、GFAP和cvclinD1表达变化呈"抛物线"样,HO-1和cvclinD1共同参与了脑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以及脑出血后的继发性损伤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星形细胞 血红素氧化酶(脱环)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细胞周 期蛋白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p27^(kip1)和Skp2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及增生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丹阳 戚基萍 张春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p27kip1和Skp2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PV6000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kip1和Skp2在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低和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 目的:探讨p27kip1和Skp2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PV6000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kip1和Skp2在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低和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p27kip1阳性表达率91.7%,Skp2表达阴性;增生组中p27kip1和Sk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4%、28.6%,与正常组比较,p27kip1无统计学意义;Skp2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肿瘤组中二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46.7%,与增生组比较,p27kip1有统计学意义;Skp2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肿瘤组中二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69.6%,与低级别肿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7kip1和Skp2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结论:p27kip1有可能成为鉴别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客观指标,且p27kip1和Skp2在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星形胶质细胞瘤 组织芯片 P27^KIP1 SK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体外促进骨形成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纪珠 刘晓民 +1 位作者 林春艳 朱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0-231,157,共3页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成骨细胞分化、增殖及骨形成的作用。方法 用RPMI 1640培养液分别对水囊引产胎儿及新生大鼠颅顶骨进行组织培养,并将等量的胎儿或大鼠的颅顶骨骨组织分为实验组(辛伐他汀1μmol/L)和对照组,除动态观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成骨细胞分化、增殖及骨形成的作用。方法 用RPMI 1640培养液分别对水囊引产胎儿及新生大鼠颅顶骨进行组织培养,并将等量的胎儿或大鼠的颅顶骨骨组织分为实验组(辛伐他汀1μmol/L)和对照组,除动态观察比较不同培养液中成骨细胞的增殖状况外,将培养7d后的颅顶骨组织块制成半薄或超薄病理切片,于光镜下和电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测微尺测量新生骨组织厚度,记录成骨细胞数;同时,对留取的培养液测定其中的碱性磷酸酶(AKP)及骨钙素(BGP)的含量。结果 在培养过程中,可见实验组胎儿和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生长活跃,数量多;对照组成骨细胞生长缓慢,数量少,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培养7d后可见实验组胎儿及大鼠颅骨新生骨组织的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单位长度(0.3 mm)新生骨组织内成骨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实验组成骨细胞处于活化状态,胞浆内有丰富的细胞器,少见破骨细胞,而对照组成骨细胞处于衰老状态,细胞器少见,可见大量破骨细胞。实验组培养液中AKP及BG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辛伐他汀在体外实验中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和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可作为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价值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体 骨形成 骨细胞分化 骨细胞增殖 骨质疏松症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X线表现与P53、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姚金朋 陈颖 丛玉炜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P53、CerbB-2、Ki-67表达的关系,旨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9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钼靶摄影,术后测定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X线表现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P53、CerbB-2、Ki-67表达的关系,旨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9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钼靶摄影,术后测定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X线表现的关系。结果:97例乳腺癌中,肿块62例,占63.91%;单纯钙化8例,占0.82%;结构紊乱27例,占27.84%。P53阳性表达56例,占57.73%;CerbB-263例,占64.95%。肿块组Ki-67增殖指数为29.64±3.15,并随肿瘤体积增大而增高。局部密度增高伴钙化组P53、CerbB-2、Ki-67表达高于不伴钙化组,P53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571,P<0.05)。结论:乳腺癌的一些重要钼靶X线征象与P53、CerbB-2、Ki-67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反应性和肿瘤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戚基萍 张春庆 李丹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 探讨survivin、bcl-2和Ki-67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达的区别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 目的 探讨survivin、bcl-2和Ki-67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达的区别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PV6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survivin、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三者均为阴性表达;survivin、bcl-2和Ki-67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6.7%、26.7%和22.2%;在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3.2%、50.0%和70.2%;在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8.1%、79.2%和95.2%。survivin、bcl-2和Ki-67在增生组与低级别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survivin和bcl-2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bcl-2和Ki-67联合应用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神经胶质增生 反应性增生 组织芯片 SURVIVIN bcl-2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鞘瘤1例
9
作者 付蔚华 李泮泉 +2 位作者 高梅卓 戚基萍 宋洪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49-749,共1页
关键词 胃肿瘤 神经鞘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