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心脏病学院第54届科学年会热点荟萃
1
作者 李为民 刘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美国心脏病学院 年会 科学 热点 2005年 心血管疾病 会议报道 新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为民 孙宁玲 +2 位作者 刘巍 陈源源 虞有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遗传性高血压及左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组织凋亡调节蛋白bcl 2、bax表达的变化及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为 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分为缬沙坦治疗组 (SHR +缬沙坦组 )和非治疗组 (SHR无药组 ) ,以Wis... 目的 :探讨遗传性高血压及左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组织凋亡调节蛋白bcl 2、bax表达的变化及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为 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分为缬沙坦治疗组 (SHR +缬沙坦组 )和非治疗组 (SHR无药组 ) ,以Wistar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 ,观察期限为 8w。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 2、bax表达。结果 :SHR心肌中存在bax高表达 ,缬沙坦治疗 8w后 ,SHR心肌组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至接近Wistar组。bcl 2蛋白在SHR +缬沙坦组及Wistar组表达较SHR无药组有增高趋势 (P >0 0 5 )。前两组bcl 2 bax比值较后者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是代偿性心肌肥厚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可能机制之一。高血压病早期缬沙坦在降压同时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BCL-2 BAX 细胞凋亡 缬沙坦 高血压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钠水平与其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运动耐量及再住院率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葛海龙 富路 +3 位作者 李佳 陈光远 范春艳 李为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水平对其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运动耐量的影响,并通过观察比较再入院率,明确低钠水平对心衰患者康复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5年4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Ⅱ—Ⅳ级的...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水平对其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运动耐量的影响,并通过观察比较再入院率,明确低钠水平对心衰患者康复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5年4月我院心内科确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Ⅱ—Ⅳ级的住院患者,共106例,包括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和50例正常血钠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放射免疫法、心脏超声同时测定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E、ALD、AngⅡ水平和LVEF。结果:低钠水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E、ALD、AngⅡ水平均较正常血钠组显著升高,NE(0.92±0.24ng/mlvs0.48±0.15ng/ml,t=3.865,P<0.01),ALD(264.05±42.85ng/Lvs154.56±39.34ng/L,t=2.521,P<0.05),AngⅡ(251.35±70.06ng/Lvs106.08±30.15ng/L,t=3.275,P<0.01)。低钠水平与血浆NE、ALD、Ang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5;r=-0.69,P<0.01)。低钠水平组的心衰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短于正常血钠组298.45±26.35mvs390.25±29.65m,P<0.05。6个月内因心衰的再入院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组(χ2=117.96,P<0.05)。结论:低钠水平可能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水平,明显减低其运动耐量,增加再入院率,影响心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 低钠 神经内分泌学 激素类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重度心力衰竭的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旭 刘凤岐 +3 位作者 修春红 吴双 孙萍 曲仁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重度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高位硬膜外阻滞T1~T5交感神经,间隔2h于管内注射0.5%利多卡因3~5ml,并辅助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周,观察8例患... 目的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重度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高位硬膜外阻滞T1~T5交感神经,间隔2h于管内注射0.5%利多卡因3~5ml,并辅助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周,观察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Killip分级及心脏彩超检查心功能参数的变化,测量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FS)。结果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治疗前后的心功能Killip分级分别为(3.7±0.4)和(2.0±0.5)(P〈0.01),LVEDd分别为(64.7±4.2)和(56.7±4.3)mm(P〈0.01),LVEF分别为(40.4±2.1)%和(56.5±5.2)%(P〈0.01)。结论心区交感神经阻滞对常规方法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的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心衰疗效好,可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桂英 周立君 +1 位作者 田野 黄永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7-399,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病,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发作呼吸暂停或呼吸减慢,导致肺换气不足,睡眠中反复惊醒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研究发现,高血压、肥胖症、男性、种族因素、酒精、遗传因素及鼻腔阻塞等都参与了OSA的发生。夜间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病,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发作呼吸暂停或呼吸减慢,导致肺换气不足,睡眠中反复惊醒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研究发现,高血压、肥胖症、男性、种族因素、酒精、遗传因素及鼻腔阻塞等都参与了OSA的发生。夜间反复发生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产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心血管系统危害极大,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低氧血症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L-37344对心力衰竭大鼠β肾上腺素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孔一慧 李为民 +2 位作者 田颖 甘润韬 孙桂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 探讨 β3 肾上腺素受体 (β3 AR)及其激动剂BRL 37344 (BRL)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 (Iso)组和Iso +BRL组。Iso组和Iso +BRL组大鼠间隔 2 4h ,scIso 340mg·kg- 12次制作心力衰竭模型。 8周后 ... 目的 探讨 β3 肾上腺素受体 (β3 AR)及其激动剂BRL 37344 (BRL)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 (Iso)组和Iso +BRL组。Iso组和Iso +BRL组大鼠间隔 2 4h ,scIso 340mg·kg- 12次制作心力衰竭模型。 8周后 ,Iso +BRL组大鼠从尾静脉给予BRL 0 .4nmol·kg- 1·min- 1,10min ,每周 2次 ,给药 2或 6周。分别于给Iso后 10或 14周测定死亡率、血流动力学、左室重 /体重、心肌组织 β1 ,β2 和 β3 ARmRNA水平。结果  14周时对照组、Iso组和Iso +BRL组分别死亡 0 / 2 0 ,3/ 18和 5 / 2 2 (P >0 .0 5 )。Iso使左室收缩末压、±dp/dtmax明显降低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常数、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增高 ,左室重 /体重明显增加 ;与Iso组比 ,Iso +BRL组的心脏舒缩功能进一步下降 ,左室重 /体重进一步增加。Iso组 β1 ARmRNA水平降低 ,β3 ARmRNA水平升高 ,与Iso组比较 ,Iso +BRL组 β1 ARmRNA水平更低 ,β3 ARmRNA水平更高。β2 ARmRNA 3组均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衰竭心脏β1 AR水平下降及 β3 AR水平增高可导致心功能降低。β3 ARmRNA水平在衰竭心脏比非衰竭心脏明显增高 ,应用 β3 AR激动剂可明显加重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肾上腺素 β RNA 信使 心力衰竭 异丙肾上腺素 BRL-373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亚南 王岚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3,共3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病的归结。对于心衰患者而言,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而生物学标记物在心衰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心衰的生物学标记物可分为3大类...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病的归结。对于心衰患者而言,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而生物学标记物在心衰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心衰的生物学标记物可分为3大类:实验室或分子学标记物、影像及功能检测相关标记物、遗传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早期诊断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利钠肽 嗜铬粒蛋白质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重度心力衰竭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桂芳 刘凤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TEB)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下同)的疗效。方法心功能Ⅲ、Ⅳ级患者82例,随机分为TEB联合药物治疗(T)组和单纯药物治疗(S)组,每组41例。T组每天从上午9时至晚上11时,每隔2小时硬膜外注射0.5%利多卡因4~5ml...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TEB)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下同)的疗效。方法心功能Ⅲ、Ⅳ级患者82例,随机分为TEB联合药物治疗(T)组和单纯药物治疗(S)组,每组41例。T组每天从上午9时至晚上11时,每隔2小时硬膜外注射0.5%利多卡因4~5ml。两组均接受卡维地洛、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前、后作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结构及左室收缩功能。结果两组疗程、卡维地洛用量无显著性差异。但T组呼吸困难消退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和静脉用药时间均较S组缩短(P<0.05)。T组治疗后心脏各腔室内径缩小,左室重量指数降低,左室形态由球形向椭圆形转变(P<0.05),S组治疗后心脏结构无变化。T、S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尤以T组明显(P<0.05)。结论TEB治疗重度心衰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阻滞 治疗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英 刘巍 +10 位作者 李为民 李悦 孔一慧 甘润韬 王政 樊瑛 耿建强 邵群 张美 高成 王秀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在内的自身免疫机制至少参与了部分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患者的发病,且前者介导的心肌损害在IDC中更重要。CTLA-4是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负性调节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CT... 目的:包括细胞和体液免疫在内的自身免疫机制至少参与了部分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患者的发病,且前者介导的心肌损害在IDC中更重要。CTLA-4是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负性调节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CTLA-4基因启动子-318C/T、外显子A/G多态性及3'非翻译区(AT)n微卫星多态性与IDC及血清可溶性CTLA-4(sCTLA-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PCR-RFLP)方法分析黑龙江省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群(包括72例IDC患者,100例正常健康人)CTLA-4基因-318C/T、49位点A/G多态性及3’微卫星多态性;ELISA法检测血清sCTLA-4水平。综合分析CTLA-4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IDC及sCTLA-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DC组外显子1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P:0.008);3’非翻译区共发现18种等位基因,106bp等位基因频率在IDC患者中显著增高(22.22%vs1%,P=0.0002,OR=23.56,95%CI:9.65—83.74);两组间-318C/T多态性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IDC组sCTLA-4水平显著升高[(1.87±1.06)μg/L比(O.54±0.19)μg/L,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IDC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血清sCTLA-4水平(r=0.57,P=0.021)显著相关,而AA、A/G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与sCTLA-4水平无相关性。启动子-318C/T多态性及3’非翻译区(AT)n微卫星多态性与sCTLA-4水平的亦无相关性。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A49-G变异与IDC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者易患IDC,其机制可能为该多态性造成CTLA-4信号肽中编码苏氨酸和甘氨酸的替换,从而影响蛋白翻译后加工、修饰,使sCTLA-4功能发生变化。提示3’末端非翻译区(AT)n重复序列中106bp等位基因可能是IDC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CTLA-4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丽云 王超 +2 位作者 黄乐 胡裕溥 杨炳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7期59-60,共2页
总结40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支架置入手术时导管护士的配合技术。402例患者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严... 总结40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支架置入手术时导管护士的配合技术。402例患者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及术后严格观察,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TCA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室扩张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桂芳 刘凤岐 孙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合并右心室扩张对心脏结构、收缩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预后。方法:98例IDCM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尖四腔心切面各腔室面积及各腔室左右径,二、三尖瓣反流面积,三尖瓣反流频谱,计算左、右心室... 目的:研究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患者合并右心室扩张对心脏结构、收缩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预后。方法:98例IDCM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尖四腔心切面各腔室面积及各腔室左右径,二、三尖瓣反流面积,三尖瓣反流频谱,计算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及肺动脉收缩压。以舒张末期右心室面积/左心室面积(RVAd/LVAd)的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单纯左心室扩张组(RVAd/LVAd≤0.5,L组,n=52);IDCM合并右心室扩张组(RVAd/LVAd>0.5,D组,n=46)。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比较两组心源性病死率。结果:与L组比较,D组右心房面积、右心房左右径、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右心室左右径、三尖瓣反流面积、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P<0.001);D组舒张末期左心室面积、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左右径、右心室射血分数减少(P<0.05-0.001)。两组左心房面积、左心房左右径、二尖瓣反流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无显著差异。L组心源性病死率为5.8%,D组为19.6%,D组心源性病死率较L组增加(P<0.05)。结论:IDCM合并右心室扩张患者右心房扩张,三尖瓣反流加重,左心室相对缩小,右心室收缩功能下降,且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结构 功能特点 右心室射血分数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三尖瓣反流 肺动脉收缩压 左心室射血分数 右心室收缩功能 舒张末期 IDCM 收缩末期 左右径 四腔心切面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扩张 心功能分级 左心房面积 二尖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L 37344急性用药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和β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一慧 杨宝峰 +4 位作者 李为民 杨树森 田颖 薛竞宜 李宝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大鼠急性给予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激动剂BRL37344是否与慢性给药一样,使β3-AR表达进一步增加,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方法大鼠SC异丙肾上腺素(Iso,340mg·kg^-1,2次,间隔24h)制备心衰模型。8周后静脉给...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大鼠急性给予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激动剂BRL37344是否与慢性给药一样,使β3-AR表达进一步增加,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方法大鼠SC异丙肾上腺素(Iso,340mg·kg^-1,2次,间隔24h)制备心衰模型。8周后静脉给予BRL373440.4nmol·kg^-1·min^-1,10min,测定给药后0,10,30min,1,2,3h,1,2和7d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0,1,2和7d的心肌组织β—AR mRNA水平。结果与Iso模型组相比,Iso+BRL组注射BRL 37344后1~3h心率、+dp/dtmax和左室收缩末压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降低,之后恢复至注射BRL 37344前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RL组注射BRL37344后β1-β2-和β3-AR水平变化不明显,Iso组β1-ARmRNA水平明显降低,β3-ARmRNA水平明显上升。Iso+BRL组注射BRL37344后d2起,β1-AR mRNA水平较Iso组进一步降低,β3-AR mRNA进一步上升,d7时变化更明显。结论BRL37344急性用药对衰竭心脏血流动力学有短暂的改善作用,但与慢性给药同样使衰竭心脏β1-AR mRNA水平下降和β3-AR mRNA水平上升,这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肾上腺素 B 基因表达 心力衰竭 BRL 373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树森 李悦 +4 位作者 李为民 王凤龙 于江波 薛竟宜 王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 评价第三代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 2例 DCM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 (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病情稳定后 ,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多心安组。均从小剂... 目的 评价第三代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 2例 DCM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 (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病情稳定后 ,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多心安组。均从小剂量 (卡维地洛组 ,2 .5 m g bid;美多心安组 ,6 .2 5 m g bid)缓慢递增。检测治疗前后 DCM患者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以及血液中内皮素 - 1(ET- 1)、心钠素 (ANP)和血管紧张素 (Ang )的改变。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两组心脏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短轴缩短率 (FS)、左心室射血前期与射血时间比(PEP/ L VET)、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 (PFVE)、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 (PFVE/ PF-VA)均明显增加 ,卡维地洛组较美多心安组 L VEF增加更为明显。两组左心房内径 (L 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 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 VDD)明显减小 ,卡维地洛组 L VSD减小较美多心安组更明显。治疗后血浆中ET- 1、ANP和 Ang 均明显降低。结论 卡维地洛和美多心安都能够改善 DCM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逆转左心室重构 ,卡维地洛较美多心安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扩张型心肌病 卡维地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及其在牵张所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荣盛 富路 +3 位作者 曹君娴 戴颖楠 朱立群 韩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9-811,共3页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受体)的变化及其在牵张所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MI模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卡维地洛及安慰剂组,另行假手术为对照组。8周后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乳胶球囊牵张左心室,记...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受体)的变化及其在牵张所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大鼠MI模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卡维地洛及安慰剂组,另行假手术为对照组。8周后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乳胶球囊牵张左心室,记录左心室前壁非梗死区的单相动作电位(MAP),测量MAP时程(MAPD)、50%和90%MAP复极时程(MAPD50和MAPD90),记录牵张左心室诱发心律失常次数。RT-PCR方法测定左心室组织β1、β2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MI后β2受体比例升高,卡维地洛降低MI后β2受体比例;MI后MAPD、MAPD50和MAPD90延长,美托洛尔、卡维地洛逆转该变化;MI后机械牵张使MAPD、MAPD50和MAPD90缩短,给予美托洛尔后仍缩短;给予卡维地洛后,牵张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β2受体可能通过机械电反馈机制,参与MI后牵张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2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对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为民 关德明 于欣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评价3种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对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开放、三因素交叉、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受试者服用安慰剂1周后,随机交叉服用3种研究药物各1周,每周间各有1天洗脱期。在服用最后一次药物15分钟后患... 目的评价3种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对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开放、三因素交叉、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受试者服用安慰剂1周后,随机交叉服用3种研究药物各1周,每周间各有1天洗脱期。在服用最后一次药物15分钟后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纪录运动心电图及1周内心绞痛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异乐定长效缓释胶囊与依姆多缓释片、欣康缓释片相比,出现ST段压低1倍及以上所需时间明显延长,因发生心绞痛而中止运动试验的病例数明显减少。结论长效异乐定能较快速地产生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有效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乐定 长效 冠心病 诱发电位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瑞英 沈景霞 +1 位作者 孙艺红 黄永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0期980-982,共3页
目的 本研究主要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对比观察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对心肌梗死 (MI)后大鼠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MI ,心肌梗死后 2 4h将MI大鼠随机分为 :①安慰剂组 ;②福辛普利组 ;③依贝沙... 目的 本研究主要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对比观察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对心肌梗死 (MI)后大鼠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MI ,心肌梗死后 2 4h将MI大鼠随机分为 :①安慰剂组 ;②福辛普利组 ;③依贝沙坦组 ;④假手术组。分别于 2周和 6周时检查以下指标 :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短轴缩短率 (FS) ,射血分数 (EF) ,后壁 (PW )增厚率 ,E/A比值 ,及E峰减速度 ;②平均动脉压 ,左室舒张末压 ;③心室重量 /体重 ;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左室舒张末压和心室重量 /体重、LVDd均明显增加 ;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可使动脉压下降 ,并有效地降低了左室舒张末压和心室重量 /体重及抑制LVDd增加。MI后FS、EF及PW增厚率明显降低、E/A及E峰减速度明显升高 ,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能明显改善这些异常。结论 多普勒超声结果表明依贝沙坦和福辛普利一样能在有效地防止MI后心肌肥大、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同时 ,明显地防止心室扩张 ,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辛普利 依贝沙坦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血管紧张素 超声心动图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间隔部旁路的电生理特点
17
作者 李悦 李为民 +3 位作者 谷宏越 刘培栋 宋丽云 王凤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能够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间隔部旁路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通过比较能够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间隔部旁路 (间隔部旁路组 )和非间隔部旁路 (非间隔部旁路组 )患者旁路前传和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及传导时间... 目的 :探讨能够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间隔部旁路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通过比较能够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间隔部旁路 (间隔部旁路组 )和非间隔部旁路 (非间隔部旁路组 )患者旁路前传和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及传导时间的不同 ,探悉能够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间隔部旁路的电生理特征。结果 :2 7例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 ,间隔部旁路 6例 ,非间隔部旁路 2 1例。两组患者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 2 5 9± 3 3 )ms比 ( 2 66± 2 4)ms ,P >0 0 5〕、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 2 62± 3 1)ms比 ( 2 71± 17)ms ,P >0 0 5〕和心动过速频率〔( 168± 3 1)次 /分比 ( 176± 2 5 )次 /分 ,P >0 0 5〕无显著性差异。与非间隔部旁路组患者相比 ,间隔部旁路组患者旁路前传时间〔( 76± 2 1)ms比 ( 3 9± 13 )ms ,P <0 0 1〕和房室结逆传时间〔( 10 3± 3 5 )ms比 ( 4 6± 19)ms ,P <0 0 1〕明显延长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旁路顺传或房室结逆传速度减慢使间隔部旁路能够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间隔部旁路 电生理特点 射频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快速起搏对犬心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李佳 富路 +2 位作者 葛海龙 陈光远 孙俊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快速起搏犬模型心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方法:选用成年健康杂种犬13条,随机分为2组:快速起搏组7条,假手术组6条。2组均开胸于右心耳缝植AOO型起搏器,快速起搏组以400beats/min起搏6周,假手术组不起搏。在实... 目的:研究心房快速起搏犬模型心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方法:选用成年健康杂种犬13条,随机分为2组:快速起搏组7条,假手术组6条。2组均开胸于右心耳缝植AOO型起搏器,快速起搏组以400beats/min起搏6周,假手术组不起搏。在实验结束时,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左心耳、左心房的SDF-1mRNA表达水平,同时进行左心房的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快速起搏组犬的左心耳、左心房的SDF-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分别增高18.5%和22.4%;病理结果示快速起搏组犬左心房心肌细胞变性;免疫组化测定显示快速起搏组犬的左心房SDF-1表达明显多于假手术组,主要分布在心内膜下的心肌细胞内。结论:心房快速起搏可引起犬心肌组织SDF-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SDF-1可能参与心房损伤时心肌组织的修复过程,并对心肌的重构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心房颤动 心房起搏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心痛对犬右心室梗死心源性休克血浆心钠肽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富路 谢荣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观察犬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心源性休克时的血浆心钠肽(ANP)水平变化及单纯补液、消心痛治疗对其影响。方法结扎犬心冠状动脉,造成RVMI并发心源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补液组、消心痛组。放免法测定各组正常时、模型成功后即... 目的观察犬右心室心肌梗死(RVMI)心源性休克时的血浆心钠肽(ANP)水平变化及单纯补液、消心痛治疗对其影响。方法结扎犬心冠状动脉,造成RVMI并发心源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补液组、消心痛组。放免法测定各组正常时、模型成功后即刻及治疗后即刻、1h、3d、1周的血浆ANP水平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模型成功后,血浆ANP水平明显升高;快速补液后即刻,ANP升高,但不如消心痛组明显,而后逐渐继续升高,并于治疗后3d达高峰。消心痛组治疗后即刻ANP即明显升高并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于治疗后3d时各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VMI并发心源性休克时,消心痛可促进ANP的释放,降低右心后负荷,对纠正心源性休克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消心痛 心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立君 陈桂英 +1 位作者 李为民 黄永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7,共3页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从溶栓时代进入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代,但研究发现,虽然造影显示心外膜血管已开通,仍有10%-30%心肌组织无灌注或灌注不良,即为无复流(no-reflow)现象。无复流的发生削弱了PCI疗效,影...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从溶栓时代进入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代,但研究发现,虽然造影显示心外膜血管已开通,仍有10%-30%心肌组织无灌注或灌注不良,即为无复流(no-reflow)现象。无复流的发生削弱了PCI疗效,影响临床预后。本文就无复流的分类、发生机制、评价方法、实验室检查和防治策略方面的进展论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再灌注治疗 无复流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