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思宇 周郁秋 +1 位作者 白海昕 孟丽娜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6,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相关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相关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含20项研究,涉及3074例研究对象,提取到28个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史、C反应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认知功能、脑卒中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痴呆等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护理人员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识别高风险患者群体,并提供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情感淡漠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在老年人家庭代际互动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刘东玮 范宇莹 +3 位作者 张思宇 陈宇斌 苏红 吴洪梅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5-98,共4页
随着独居、空巢老年人不断增多,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孙后代之间的情感联系面临新挑战,代际互动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焦点[1-2]。代际互动是家庭内部几代人之间各种资源和价值的交换与互惠过程,在方向上,代际互动表现为双向互... 随着独居、空巢老年人不断增多,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孙后代之间的情感联系面临新挑战,代际互动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焦点[1-2]。代际互动是家庭内部几代人之间各种资源和价值的交换与互惠过程,在方向上,代际互动表现为双向互动,包括父母向子女的互动以及子女向父母的互动;在内容上,体现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交流3个方面[3]。社交媒体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可突破地理限制,成为老年人与子孙沟通的重要工具[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交媒体 家庭代际互动 跨文化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叶青芳 王旖旎 +3 位作者 李玲 刘国杰 林平 李秋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59,167,共7页
背景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发生率较高,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血压患者MCI的研究多集中在老年群体,缺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MCI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背景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发生率较高,但目前国内外针对高血压患者MCI的研究多集中在老年群体,缺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MCI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12月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D型人格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13例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的发生率为37.56%(8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3,95%CI(1.033,1.115)〕、受教育程度〔大专:OR=0.278,95%CI(0.084,0.920)〕、吸烟史〔OR=2.494,95%CI(1.146,5.426)〕、高血压分级〔2级:OR=3.442,95%CI(1.252,9.468);3级:OR=3.934,95%CI(1.518,10.193)〕、D型人格〔OR=2.160,95%CI(1.015,4.598)〕、三酰甘油(TG)〔OR=1.596,95%CI(1.125,2.26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0.185,95%CI(0.049,0.707)〕是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MCI发生率较高,高龄、低教育水平、D型人格、高TG及低HDL-C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MCI。医护人员应当尽早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MCI的评估与危险因素筛查,以发现MCI的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功能障碍 中年人 青年人 D型人格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轶琳 林平 +1 位作者 韩永奎 王旖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09-2216,共8页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进行Ⅰ期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已得到证实,但目前患者依从性不佳。因此,探究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可为提高患者依从性提供理论基础。目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明确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进行Ⅰ期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已得到证实,但目前患者依从性不佳。因此,探究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可为提高患者依从性提供理论基础。目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明确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为提高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收治的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在Ⅰ期心脏康复结束后,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治疗依从性问卷、冠心病健康信念问卷、患者健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慢性病资源调查问卷、冠状动脉评分(Gensini评分)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验证健康信念、抑郁、焦虑、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慢性病资源利用与心脏康复依从性之间的相关性。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构建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假设模型,通过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不断拟合与修正。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43份,回收有效问卷4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0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信念(β=0.427)、抑郁(β=-0.057)、焦虑(β=-0.130)、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β=0.242)、慢性病资源利用(β=0.140)是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I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评分与健康信念、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慢性病资源利用呈正相关(P<0.05),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P<0.05)。利用健康信念、抑郁、焦虑、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慢性病资源构建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假设模型,且模型拟合良好:χ^(2)/df=3.092<5,标准化残差均方根(RMSEA)=0.070<0.080,拟合优度指数(GFI)=0.981,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36,比较拟合指数(CFI)=0.992,赋范拟合指数(NFI)=0.989,均>0.9。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健康信念、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慢性病资源利用对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具有直接正向作用(β=0.395、0.277、0.152,P<0.01);健康信念、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通过慢性病资源利用对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产生间接正向作用(β=0.057、0.065,P<0.01);抑郁、焦虑对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具有直接负向作用(β=-0.055、-0.116,P<0.05)。结论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受众多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路径关系,健康信念、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慢性病资源利用对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具有直接正向作用;抑郁、焦虑对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具有直接负向作用;健康信念、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可通过慢性病资源利用对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产生间接正向作用,也可通过作用于焦虑、抑郁对PCI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依从性产生间接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导航模式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正君 司峰 +6 位作者 周郁秋 周芷晴 张思宇 丁振寰 宋美莹 肖宇绒 曹建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84,共4页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456.9万例,死亡300.3万例,均位居全球第一[1],并由此产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15年我国癌症治疗费用约为2214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5.4%[2]。2013年,国外学者[3]首次提出“经济毒性”,指癌症治疗和护理的客观经济支出,...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456.9万例,死亡300.3万例,均位居全球第一[1],并由此产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15年我国癌症治疗费用约为2214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5.4%[2]。2013年,国外学者[3]首次提出“经济毒性”,指癌症治疗和护理的客观经济支出,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理、社会困扰、行为方式改变及生活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总费用 癌症治疗 治疗和护理 癌症患者 经济负担 导航模式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未治期及其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思宇 周郁秋 +1 位作者 杜晓慧 王正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10-4117,共8页
精神病通常涉及一系列与职业或社会功能受损有关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症状。未治期是影响精神病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较长的未治期与疾病不良预后相关,缩短未治期的早期干预措施也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回顾... 精神病通常涉及一系列与职业或社会功能受损有关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症状。未治期是影响精神病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较长的未治期与疾病不良预后相关,缩短未治期的早期干预措施也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回顾分析了精神病未治期的相关研究,阐述了未治期的概念、测量工具、神经生物学机制、未治期与精神病预后的关系及缩短未治期的早期干预措施,为临床针对精神病未治期的相关干预策略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未治期 早期医疗干预 预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损害神经心理学测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候林林 王月枫 +2 位作者 郭程程 李英丽 孟丽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6-1041,共6页
血管性认知损害是涵盖轻度血管性认知损害至血管性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表现为记忆、执行功能、语言及视空间能力障碍,给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神经心理学测验是血管性认知损害疾病诊断、疗效和转归评估的重要依据。本... 血管性认知损害是涵盖轻度血管性认知损害至血管性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表现为记忆、执行功能、语言及视空间能力障碍,给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神经心理学测验是血管性认知损害疾病诊断、疗效和转归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血管性认知损害神经心理学特征、常用评估量表等角度对血管性认知损害神经心理学测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血管疾病 神经心理学测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