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痛胃镜检查前2小时口服葡萄糖溶液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罗小茜 王琇 +2 位作者 余晓帆 陈永旭 徐徐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检查前2h口服葡萄糖溶液对无痛胃镜受检患者生理指标、舒适度和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5例、观察组15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禁食、禁饮;观察组常规禁食,并于预定检查前2h由护理人员协助其口服5%葡萄糖溶... 目的探讨检查前2h口服葡萄糖溶液对无痛胃镜受检患者生理指标、舒适度和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5例、观察组15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禁食、禁饮;观察组常规禁食,并于预定检查前2h由护理人员协助其口服5%葡萄糖溶液200mL,之后禁饮。对两组血糖、血压、心率、舒适度及检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检查过程中均无呕吐、误吸发生;麻醉诱导前,两组生理指标和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胃内残留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检查前2h口服200mL葡萄糖溶液有助于稳定无痛胃镜受检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候检期间的舒适度,且不会导致胃内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禁饮时间 口服葡萄糖 舒适度 胃内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海 柴剑波 +4 位作者 赵伟国 毕珺辉 蒋蕾 谢田 李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637-163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寒、热不同方剂对"病证结合"的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从药效学角度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寒、热证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与消炎痛腹腔注射相结合,建立大... 目的:通过观察寒、热不同方剂对"病证结合"的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从药效学角度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寒、热证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与消炎痛腹腔注射相结合,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并比较寒热方剂对模型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提升热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理中丸可显著提升寒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P<0.05或P<0.01)。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可通过提升血清VEGF和胃组织bFGF含量,分别实现对热性和寒性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是"方证相应"规律的体现,肯定了本实验所采用的胃溃疡"病证结合"造模方法确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 方证相应 胃溃疡寒热模型 BFGF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豆子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迟晓星 张涛 崔洪斌 《大豆通报》 2007年第6期37-39,共3页
研究不同波长、不同乙醇浓度、实验室条件等对大豆异黄酮测定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找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佳条件,测定提取的黄豆、红豆、绿豆、黑豆中的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并对其含量加以比较。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大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改进及其L-型钙电流的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白旭 孙宏利 +1 位作者 邢妍 刘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文章探索建立简单可靠的SHR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方法,提高细胞存活率和膜片钳试验成功率。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离体心脏逆向灌流,分离单个SHR大鼠心室肌细胞。使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通过对细... 文章探索建立简单可靠的SHR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分离方法,提高细胞存活率和膜片钳试验成功率。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离体心脏逆向灌流,分离单个SHR大鼠心室肌细胞。使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通过对细胞的观察发现,细胞呈长杆状,横纹清晰,细胞膜结构完整。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到典型的L-型钙电流,激活电位-40 mV,峰值电位0 mV,反转电位+50~+60 mV,呈现出电压依赖性。观察到的L-型钙电流可被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抑制。结果表明,采用的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可分离制备出适合膜片钳电生理观察的心肌细胞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肌细胞 膜片钳全细胞技术 L-型钙通道 维拉帕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操作性本体:智能精准医学的基础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勇群 谢江安 +10 位作者 万灵 杨啸林 朱彦 周伟 李元放 陆伟胜 吴健民 刘开永 王海河 刘清平 余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3期265-279,共15页
近年来,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探寻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联应用提供了战略机遇。然而,如何组织、集成和共享复杂异构的生物医学数据业已成为阻碍该领域发展的严重技术挑战。本体因其能够提供知识与元数据层面的语义基... 近年来,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探寻精准医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联应用提供了战略机遇。然而,如何组织、集成和共享复杂异构的生物医学数据业已成为阻碍该领域发展的严重技术挑战。本体因其能够提供知识与元数据层面的语义基础而推动了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基于互操作性的本体对异构知识与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将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的有机集合称之为智能精准医疗,并提出一个“河马假设”,用以阐明互操作性本体与智能精准医疗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及如何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同时,提出和展示了使用可扩展本体开发的原理和工具来实现本体的互操作性,进而支持智能精准医疗的应用与发展。此外,还对国内外互操作性本体的研究现状、本体中国的成立与发展以及医学伦理在智能精准医疗中的重要性等进行了综述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互操作性本体 生物医学大数据 精准医学 人工智能 本体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o-Tempo在LPS诱导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立新 王晓颖 +4 位作者 和思燏 白君娥 朱祥瑞 梅健 马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1-848,共8页
目的:探讨Mito-Tempo在脂多糖(LPS)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炎性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牛PAECs,采用MTT和caspase-3活性检测实验测定不同浓度LPS诱导PAECs损伤情况。细胞经Tempol和Mito-Tempo处理后,分别采用Mito-ro... 目的:探讨Mito-Tempo在脂多糖(LPS)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炎性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牛PAECs,采用MTT和caspase-3活性检测实验测定不同浓度LPS诱导PAECs损伤情况。细胞经Tempol和Mito-Tempo处理后,分别采用Mito-roGFP、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MRM)和MitoSox检测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簇(ROS)水平;使用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发动蛋白相关蛋白1(Drp1)及磷酸化Drp1的水平;运用划痕、Transwell及小管形成实验考察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结果:LPS刺激PAECs导致细胞凋亡及功能损伤,线粒体形态及功能失衡;Mito-Tempo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去极化和ROS产量,降低了Drp1磷酸化水平,恢复了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结论:Mito-Tempo能够逆转LPS造成的PAECs损伤,其具体机制可能与Mito-Tempo减轻线粒体形态及功能异常、减少Drp1磷酸化及抑制细胞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Tempo 脂多糖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皮细胞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