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霍龙飞 毕丁仁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从湖北10余个先后暴发以气囊炎、心胞炎、肝周炎为主要症状的鸡场中分离到致病菌,经培养、生化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对其中22株血清型鉴定,有8株为O_(78),占待检件的37.4%,2株为O_(68)/138,占待检株的... 从湖北10余个先后暴发以气囊炎、心胞炎、肝周炎为主要症状的鸡场中分离到致病菌,经培养、生化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对其中22株血清型鉴定,有8株为O_(78),占待检件的37.4%,2株为O_(68)/138,占待检株的9.1%,O_2、O_7、O_(11)、O_(20)、O_(57)、O_(60)、O_(147),各一株,5株未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大肠杆菌 致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化兰 于康震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7年第1期3-7,共5页
关键词 禽病毒 禽流感病毒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金红 于康震 《预防兽医学进展》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布氏杆菌 家畜反刍动物 外膜蛋白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与防控中的几项实用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峰 崔玉东 崔尚金 《猪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78-83,共6页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引起各种年龄猪发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早在1955年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并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重...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引起各种年龄猪发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早在1955年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并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出现了新的变化,如非典型性、持续性感染以及免疫失败等。当前,猪瘟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国内外猪瘟的发生特点,并结合国内外公开发表和学术会议交流的学术文献,总结了猪瘟病毒的分子特征、猪瘟的最新流行特点、诊断技术以及疫苗研究进展,并总结猪瘟防控中的几项实用技术,以期为猪瘟的研究与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非典型性 持续性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布氏杆菌BP26蛋白和OMP31蛋白作为间接ELISA诊断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伟业 王淑杰 +6 位作者 王永 胡森 王清华 辛九庆 佟有恩 黄克和 步志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8-521,582,共5页
目的传统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方法因其抗原构成复杂,存在较严重的交叉免疫反应性,导致结果判定困难。BP26及OMP31分别为布氏杆菌细胞周质蛋白及外膜蛋白,在感染牛、绵羊、山羊、犬和人类均为优势免疫原,且在抗原性上具有较好的布氏杆菌种... 目的传统布氏杆菌病血清学方法因其抗原构成复杂,存在较严重的交叉免疫反应性,导致结果判定困难。BP26及OMP31分别为布氏杆菌细胞周质蛋白及外膜蛋白,在感染牛、绵羊、山羊、犬和人类均为优势免疫原,且在抗原性上具有较好的布氏杆菌种属特异性。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纯化的BP26和OMP31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以现地牛布氏杆菌普查检测血清100份为样本,与传统的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试管凝集试验血清样本阳性率为15%(15/100);BP26包被抗原ELISA检测判为阳性的12个样本中有11为试管凝集反应阳性,相对阳性率为73.3%,二者阳性符合率为92%(11/12);而采用OMP31为包被抗原,阳性检出率为0(图5)。结论被检测区域阳性牛主要感染布氏杆菌为牛种布氏杆菌(B.abortus天然缺失OMP31基因);BP26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用于牛布氏杆菌血清学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较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BP26 OMP31 间接ELISA 试管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株和中国流行株鉴别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思国 江国托 +3 位作者 刘明春 康丽娟 刘忠贵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IBV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引物跨度为15Kb,包括整个开放阅读框架。由于疫苗株M41在核蛋白基因3′末端非编码区缺失近02Kb的基因片段,因此RTPCR扩增将得到13Kb的基因产...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IBV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引物跨度为15Kb,包括整个开放阅读框架。由于疫苗株M41在核蛋白基因3′末端非编码区缺失近02Kb的基因片段,因此RTPCR扩增将得到13Kb的基因产物。我们应用这对引物扩增9株IBV的核蛋白基因,结果表明,除8株IBV扩增出15Kb的预计大小的基因产物外,疫苗株M41则扩增出13Kb的基因产物,与实际设计相符。经酶切分析、分子杂交及序列分析鉴定证实我们获得的PCR产物为IBV的核蛋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病毒 鉴别诊断 IBV 疫苗株 流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的高效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金红 李祥瑞 +2 位作者 李涛 于康震 卢景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3-315,共3页
以PCR方法扩增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获得带有ATG的完整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片段。以pBV220为表达质粒,成功地构建了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的高效表达载体pBVmBoIL2,并转入E.coli。诱导表达结果... 以PCR方法扩增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获得带有ATG的完整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片段。以pBV220为表达质粒,成功地构建了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的高效表达载体pBVmBoIL2,并转入E.coli。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占总菌体蛋白的22%以上,比原来提高2倍。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具有极显著的体外增殖活化淋巴细胞的活性,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的分子量约为154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OIL-2 白细胞介素2 高效表达 MTT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株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连宏军 闫丽辉 +4 位作者 刘培欣 曹殿军 韩正博 孙建宏 梁宏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64-69,共6页
2004年-2005年从黑龙江省11个地区鸡场、鸽场、鹅场疑似新城疫(ND)病死鸡、鸽、鹅体内分离到24株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经HA、HI试验和电镜观察证实了13株病毒为NDV。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36.... 2004年-2005年从黑龙江省11个地区鸡场、鸽场、鹅场疑似新城疫(ND)病死鸡、鸽、鹅体内分离到24株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经HA、HI试验和电镜观察证实了13株病毒为NDV。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分别为36.8 h^73.6 h和1.51~2.00之间,属于NDV强毒株或中强毒株。除HLJ-12-04株外,强毒株的血凝素热稳定性较差,属快速或中速血凝解脱型;弱毒株的血凝素热稳定性好,属慢速血凝解脱型。所有毒株均可较好地凝集鸡和人(O型血)的红细胞,但对其他动物的红细胞凝集性差异较大,对马和兔的红细胞凝集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殿军 郭鑫 +4 位作者 梁荣 闫丽辉 刘培欣 闵平 陈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84-,共1页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NDV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为有囊膜的负链...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NDV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为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NDV基因组为单股不分节RNA,编码六种病毒结构蛋白,其中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构成囊膜外表面的纤突,是NDV的功能性糖蛋白,在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由于NDV只有一种血清型,对NDV不同毒株的差异性分析只能采用毒力、蚀斑形成能力测定等功能性试验来进行,但分型要么太细,无规律可循;要么过于粗放,无流行病学意义,使得NDV流行病学研究一直难以突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病毒遗传变异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发现病毒的遗传变异与疾病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形成了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这样一门崭新学科,也为ND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先进技术。已有研究表明,NDVF基因的遗传变异与NDV的变异和流行密切相关,是N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首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系统发育进化树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淑琴 马学恩 周建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5-578,共4页
病毒通过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启动其复制过程。宿主的组织及细胞表面特定受体是决定病毒入侵途径、扩散方式及决定宿主发病特点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对病毒受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受体角度阐明病毒入侵机制,是... 病毒通过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启动其复制过程。宿主的组织及细胞表面特定受体是决定病毒入侵途径、扩散方式及决定宿主发病特点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对病毒受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受体角度阐明病毒入侵机制,是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及疫苗研发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受体 细胞表面 病毒性疾病 受体结合 入侵途径 发病特点 扩散方式 入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多肽库确定IBDV线性中和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滨东 于湘晖 +3 位作者 陈鹤 刘明 李冀红 李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7-467,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是由鸡传染病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IBDV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鸡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往往使防疫注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易于诱发疫病,造成较...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是由鸡传染病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IBDV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鸡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往往使防疫注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易于诱发疫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IB-DV由4种主要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法氏囊炎病毒 线性中和位点 噬菌体 多肽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重组鸡新城疫病毒免疫原蛋白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惠莉 刘洪云 +2 位作者 曹殿军 孙凤萍 顾庆国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58-61,共4页
以 N D V H N 基因重组禽痘病毒载体与禽痘病毒转染液为材料,以载体质粒的 Lac Z报告基因为筛选标记,在含有 Xgal的培养基上筛选蓝色空斑的阳性重组子,对初次筛选到的蓝色空斑经过三轮蚀斑纯化(蓝斑形成率达90%... 以 N D V H N 基因重组禽痘病毒载体与禽痘病毒转染液为材料,以载体质粒的 Lac Z报告基因为筛选标记,在含有 Xgal的培养基上筛选蓝色空斑的阳性重组子,对初次筛选到的蓝色空斑经过三轮蚀斑纯化(蓝斑形成率达90% 以上),得到了能稳定增殖的病毒子;再分别提取病毒子感染细胞、正常对照细胞基因组 D N A, Bam HⅠ酶切后,以 D I G 标记的探针进行 Southern 杂交检测,发现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基因组 D N A 在7 kb 处有一 D N A 片段,能与 H N 特异性探针呈阳性反应,而对照细胞没有,从而利用 Lac Z报告基因、 H N 探针杂交检测,我们成功地筛选并获得了 N D V H N 基因重组禽痘病毒,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重组禽痘病毒 噬斑筛选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贺秀媛 孔宪刚 +2 位作者 刘胜旺 王建华 刘丽玲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蛋白 分子生物学 抗原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探针、粪检菌和ELISA三种方法在诊断副结核病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思国 袁吉 +7 位作者 刘明 陈奖励 童光志 李风彬 卢中冶 王洪图 侗成有 何昭阳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7年第5期11-13,共3页
本研究在已构建的副结核分枝杆菌C2株DNA基因文库的基础上,应用正、反向杂交试验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出特异性片段PTP31,以光敏生物素标记制成DNA探针。用此DNA探针以及粪检菌和ELISA三种方法分别对32份副结核菌... 本研究在已构建的副结核分枝杆菌C2株DNA基因文库的基础上,应用正、反向杂交试验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出特异性片段PTP31,以光敏生物素标记制成DNA探针。用此DNA探针以及粪检菌和ELISA三种方法分别对32份副结核菌素(PPD)变态反应阳性牛粪便及相应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47%(15/32)、56%(18/32)和34%(11/32)。对随机采集的276份牛粪便及血清样品,3种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0%(27/276)、13%(36/276)和7%(79/276)。本研究结果表明,DNA探针与粪检菌呈现正相关性,DNA探针比ELISA方法能够检出更多的阳性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副结核病 DNA探针 粪检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猪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森 崔尚金 +1 位作者 步志高 王君伟 《猪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24-27,共4页
布氏杆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该病在世界各国流行广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还是美国军方成功研发的第1个细菌战武器。布氏杆菌分为猪型,流产型,马耳他型,犬型,绵羊型,沙林鼠型和最近新发现的水生动物型。猪布... 布氏杆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该病在世界各国流行广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还是美国军方成功研发的第1个细菌战武器。布氏杆菌分为猪型,流产型,马耳他型,犬型,绵羊型,沙林鼠型和最近新发现的水生动物型。猪布氏杆菌在全世界多数国家的野猪和家猪中都有发生,对人也表现出高度易感性,危害也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家猪 流行现状 布氏杆菌 人兽共患病 牧业发展 人类健康 美国军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亚斌 仇华吉 +1 位作者 王柳 童光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quine infctious anemiavirus EIAV)导致马持续性感染和反复病毒血症,与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同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二者有很多相似的特性[2].EIAV是遗传结构最简单的慢病毒,其感染的潜伏期只有几天至几周...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quine infctious anemiavirus EIAV)导致马持续性感染和反复病毒血症,与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同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二者有很多相似的特性[2].EIAV是遗传结构最简单的慢病毒,其感染的潜伏期只有几天至几周,而且在EIAV感染过程中新的抗原变异株的出现与疾病的反复发作相关,这使EIAV有可能作为研究HIV-1分子致病机理及免疫机制的动物模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弱毒疫苗株 致弱机理 免疫保护性 传染性贫血病毒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秀媛 孔宪刚 +1 位作者 刘胜旺 刘丽玲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5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鸣传染性支气管炎 免疫机制 非特异性 免疫反应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鸡新城疫病毒HN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8
作者 刘惠莉 曹殿军 +2 位作者 刘洪云 胡建华 孙凤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1-55,共5页
以重组NDV HN 基因禽痘病毒(rFPV)为研究对象,观察重组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对表达蛋白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12 h 即可检测到表达蛋白,72 h 左右表达量... 以重组NDV HN 基因禽痘病毒(rFPV)为研究对象,观察重组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对表达蛋白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12 h 即可检测到表达蛋白,72 h 左右表达量明显增多;利用Western blot可检测到68 kD和74 kD两种分子量的蛋白,与NDV HN蛋白糖基化和非糖基化蛋白形式的分子量一致。表达蛋白具有红细胞吸附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该活性可被NDV HN单抗所抑制。由此进一步证明重组NDV HN表达蛋白具有与天然NDV HN 蛋白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可作为研制NDV 生物工程疫苗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HN蛋白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病研究新进展<一> 被引量:1
19
作者 仇华吉 童光志 《畜禽业》 2002年第10期Y006-Y008,共3页
关键词 圆环病毒-2型 繁殖呼吸综合症 流感 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 病原 防制 IPVS2002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病研究新进展——IPVS2002会议简报(二) 被引量:1
20
作者 仇华吉 童光志 《畜禽业》 2002年第11期6-9,共4页
关键词 猪病 疾病种类 特征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