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体育院校学报编辑工作中的优化选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苏军英
-
机构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3期95-96,共2页
-
文摘
笔者就体育院校学报优化选题的重要意义及如何进行优化选题进行探讨, 指出优化选题是保证学报总体质量的关键所在, 只有抓好这一重要环节, 才能突出办刊特色和个性。
-
关键词
体育院校学报
优化选题
学报质量
特色与个性
-
Keywords
journals of P.E institute
choosing excellent papers
quality of journals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体育学术文稿编辑加工中编辑心态的优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苏军英
-
机构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89-90,81,共3页
-
文摘
体育学术期刊文稿的特殊性 ,使编辑人员在文稿编辑加工中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负担。编辑人员应树立自主意识 ,消除对专家审稿和作者“文责自负”的依赖心理 ;树立追求完美的意识 ,排错勘误 ,不留遗憾 ;以平静的心态进入编辑角色和工作状态 ,保持稳定持续的注意品质。
-
关键词
编辑人员
体育学术期刊
注意品质
编辑角色
文责自负
专家审稿
文稿编辑
心态
依赖心理
心理负担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G237.5
[文化科学]
-
-
题名我国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环境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冉令华
马小贝
尹佳琪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编辑部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7,共4页
-
文摘
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是提升服务有效性与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实地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我国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环境与路径。主要结论:依托社区形成"大群体"发展格局是保障公民健康有序参与的文化环境;加快培育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依托载体,强化"中间环节"是重要的组织环境;社区实现由外及内的自治管理是公众积极主动参与的政治环境。建议:拓宽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多渠道培育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环境,重视发挥社区在公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公共服务
公众参与
社区
-
分类号
G812.4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体育院校学报完善学术自由理念与制度的研究
- 4
-
-
作者
郭长寿
费郁红
-
机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学术自由的定义、历史、性质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学术自由是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制度,表现在学术自由是社会主义现代大学民主理念与制度的积极体现等三方面。提出体育院校学报完善学术自由理念与制度的五项举措,如以学术自由为办刊的重要理念、促进现代体育大学制度的完善等,旨在为提高体育院校学报质量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学术自由
理念与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
体育院校学报
-
Keywords
academic freedom
ideas and systems
modem university systems
sport university and college journals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试论体育写作学的构建
- 5
-
-
作者
苏军英
-
机构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4,共3页
-
文摘
现代写作学之“范式”为体育写作提供了可吸取的丰富营养 ,而它的子系统的不断延伸与拓展又为其寻觅到了应有的位置和理由。体育写作学是现代写作学的子系统 ,其特征在于普通写作学与体育事业的结合 ,并顾及我国目前体育院系的实际。创建它的科学体系乃当务之急。而对体育写作学规律的深层探讨 ,则是对体育写作学的深层把握。
-
关键词
体育写作学
本质特征
体系构建
-
Keywords
Sports writing,Internal property,Conception of system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北京奥运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被引量:8
- 6
-
-
作者
费郁红
刘红霞
-
机构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3,共4页
-
文摘
主要使用内容分析法,从奥运开幕式的报道、赛场内报道和赛场外报道三个方面分析北京奥运期间国内媒体和国际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寻找国内媒体和国际媒体报道中国和中国人的一般规律,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战略、策略和技巧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北京奥运报道
国家形象
建构
传播
-
Keywords
Beijing Olympic coverage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dissemination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主要报纸的报道框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费郁红
刘洪霞
夏同玲
-
机构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41,共4页
-
文摘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对2008年夏季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体坛周报》、《广州日报》4家报纸的奥运报道框架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奥运期间,我国报纸在报道主题上采用了多样性框架;在报道项目上采用了宽泛性框架;在报道角度上,本土化框架依然占绝对主导地位。认为明星与胜负因素不应是媒体在赛场内追逐的唯一目标;宽泛性的报道框架更能展现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魅力;奥运会是国际性盛会,要加强奥运报道本土化框架与国际化框架的平衡性。
-
关键词
体育传播学
北京奥运会
报纸
报道框架
-
Keywords
sports communication
Beijing Olympic Games
newspaper
report frame
-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