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镀层不锈钢/铝异种金属高频感应钎焊接头界面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吕世雄 杨旭东 +4 位作者 万龙 黄永宪 龙彩云 梁新宇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6,32,共6页
文中通过热浸镀一层纯铝到不锈钢表面,再对0Cr18Ni9不锈钢和LF21铝合金采用高频感应钎焊.当热浸镀时间从10 s增加到50 s时,镀层厚度从7μm增加到20μm,反应层由Fe Al3向Fe2Al5发生转变.在热浸镀温度为750℃,浸镀时间为10 s时,镀层成型最... 文中通过热浸镀一层纯铝到不锈钢表面,再对0Cr18Ni9不锈钢和LF21铝合金采用高频感应钎焊.当热浸镀时间从10 s增加到50 s时,镀层厚度从7μm增加到20μm,反应层由Fe Al3向Fe2Al5发生转变.在热浸镀温度为750℃,浸镀时间为10 s时,镀层成型最好,高频感应电流为270 A,加热时间30 s时,抗拉强度达到167.12MPa,比不浸镀的接头强度高63.8%.主要是因为镀层限制钢中的Fe原子和Al-Si钎料中的Al,Si原子的相互扩散,在热浸镀不锈钢与铝合金反应中使Fe_2Al_5转化为Fe(Al,Si)_2固溶体而未形成5-Al_8Fe_2Si化合物,降低了界面上硬脆化合物的含量,力学性能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钢异种金属 高频感应钎焊 界面反应层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发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温琦 刘景麟 +2 位作者 孟祥晨 黄永宪 万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I0003,共11页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riction stir additive manufacturing,FSAM)是一种全新的固相增材技术,解决了材料熔化而产生气孔、裂纹等问题,大幅度提高增材制造零件的力学性能,提升制造组件的结构利用率,被认为是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介...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riction stir additive manufacturing,FSAM)是一种全新的固相增材技术,解决了材料熔化而产生气孔、裂纹等问题,大幅度提高增材制造零件的力学性能,提升制造组件的结构利用率,被认为是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发展历史及特点,总结了固相增材技术优势,阐述了FSAM技术的基本概念、成形原理、发展趋势、组织微观结构演变行为以及力学性能;归纳了当前FSAM所采用的设备类型及其控制系统,重点分析了该技术未来发展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 固相增材 设备及系统 技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