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巡检的风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谭兴国 张高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89,共7页
“双碳”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尤为重要,风力发电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在新能源领域中风电规模也在一并扩大。随着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叶片受损概率也在增加,针对大型风力机叶片缺陷检测成本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 “双碳”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尤为重要,风力发电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在新能源领域中风电规模也在一并扩大。随着风电机组的大型化,叶片受损概率也在增加,针对大型风力机叶片缺陷检测成本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采集图像和数字图像处理的风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针对无人机采集图像的特点,应用加权平均值实现灰度处理,再应用中值滤波实现图像降噪;并提出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CLAHE)算法对图像进行增强,使目标区域和缺陷处细节更加清晰完整,提升了检测效率;通过图像前景分割及阈值处理等分离提取缺陷的特征信息,并由连通域进行框取,实现叶片表面的检测。通过引入性能评价指标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来计算检测缺陷图像的准确率与误差率,经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对砂眼、划痕、裂纹等典型叶片缺陷的检测准确率均在90%以上,尤其是裂纹缺陷的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5%,从而验证了文章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叶片缺陷 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 缺陷检测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基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秀春 杨晋伟 +7 位作者 李凌澍 霍慕逸 陈林 杨自强 俞佳 张兆华 刘宇昊 张传祥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8,共12页
钠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在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被看好,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负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发展意义重大。煤沥青因具有碳含量高、芳化度高等特征,是硬炭负极材料的优质前驱体,但直接高温热解会... 钠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在低速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被看好,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负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发展意义重大。煤沥青因具有碳含量高、芳化度高等特征,是硬炭负极材料的优质前驱体,但直接高温热解会产生石墨化的倾向,表现为碳层间距小,活性位点少,储钠容量低。因此,以煤沥青为原料,利用兼具活化和催化作用的NaCl为模板剂,经800℃炭化制备沥青基硬炭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低温氮气吸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探究炭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借助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等探究煤沥青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钠性能。结果表明:NaCl的加入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引入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促进局部石墨片层的形成,并使其封闭孔体积显著提高;当NaCl与煤沥青的质量比为10∶1时,制备的煤沥青基多孔炭PN2具有163 m^(2)/g的比表面积,具有高斜坡比容量和高平台比容量的电化学特征,在50 mA/g电流密度时可逆比容量为229.6 mAh/g,当电流密度增大到2 A/g时,仍能保持99 mAh/g的可逆比容量,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00圈循环后的比容量保持率为79.51%;机理分析表明,煤沥青基多孔炭的储钠机制可归因于扩散行为和电容行为的综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钠离子电池 多孔炭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技术对鲜切枣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东升 王梅 +2 位作者 朱玉丽 胡小松 吴继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8-94,223,共8页
探究6种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枣切片体积密度、复水性、总酮含量、总酚含量、色泽变化与挥发性成分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真空冷冻干燥样品复水性、总酮含量、总酚含量和挥发性成分种类均最高,亮度(61.92±0.44)和总色差(0.67±0.... 探究6种不同干燥方式对红枣切片体积密度、复水性、总酮含量、总酚含量、色泽变化与挥发性成分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真空冷冻干燥样品复水性、总酮含量、总酚含量和挥发性成分种类均最高,亮度(61.92±0.44)和总色差(0.67±0.14)与原枣片没有明显差异,但挥发性成分中乙酸含量较高,约占总成分的41.55%,说明除较小的风味影响外,冷冻干燥样品品质最佳。间歇微波干燥相比连续微波干燥样品的总酮、总酚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亮度值增大2.39,总色差减少2.68,表明两种真空微波干燥样品品质差异较小,间歇式加热可以避免样品集中受热导致营养素过度氧化或降解。常压干燥技术(热风、红外与间歇微波),容易引起热氧化或降解,导致酮类、酚类成分含量降解到原枣片的55%左右,亮度值下降到51.79,挥发性成分种类约占原枣片的60%,并且会生成异味成分如糠醇、糠醛等,枣片干燥品质较差。然而,常压干燥技术能提高红枣特征色泽,减弱乙酸增长量(热风干燥乙酸含量仅上升15.68%)。因此,可综合考虑各项干燥方法,形成复合干燥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该研究为鲜切枣片的干燥及干燥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片 干燥技术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4
作者 徐家豪 张兆华 +6 位作者 刘宇昊 赵玮 李秀春 贾建波 黄光许 邢宝林 张传祥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储能器件备受人们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煤化工副产物低灰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直接与酚醛树脂混合,加以高温炭化,成功制备出煤沥青基软硬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沥青/酚...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储能器件备受人们关注,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煤化工副产物低灰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通过直接与酚醛树脂混合,加以高温炭化,成功制备出煤沥青基软硬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沥青/酚醛树脂质量比对所制材料结构的影响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通过SEM、TEM、XRD、Raman、XPS、FTIR等测试表明,酚醛树脂可以有效地抑制沥青在高温过程的过度石墨化,沥青也可以修复酚醛树脂在炭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逆缺陷,同时沥青与酚醛树脂二者可在炭化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有利于复合材料中伪石墨结构的形成,从而引入更多吸附和插层位点。随着沥青与酚醛树脂质量比的逐渐增加,复合材料的伪石墨结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质量比为1∶4所制复合材料(LF−1∶4)的伪石墨结构含量最高,为32.88%,优于纯沥青直接炭化所制材料(LQ)的21.28%和纯酚醛树脂直接炭化所制材料(FQ)的27.08%。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测试表明,沥青与酚醛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储钠性能,其中LF−1∶4的首圈库伦效率和可逆容量分别为80.87%和249.10 mAh/g,对比LQ的48.39%与90.39 mAh/g和FQ的73.46%与230.48 mAh/g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利用LF−1∶4所制备出的全电池表现出251.37 mAh/g的可逆容量,经过计算得出该全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14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酚醛树脂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和NDVI监测的露天矿排土场受扰动时空演化态势研究
5
作者 臧建领 汪晶 张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9-104,共6页
时序InSAR监测技术因其高空间分辨率、全覆盖监测能力、非接触式数据获取优势,成为监测露天矿区地表沉降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露天矿受井工开采扰动的排土场区域,本文以某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区,基于SBAS-InSAR技术并利用22景哨兵一号(Se... 时序InSAR监测技术因其高空间分辨率、全覆盖监测能力、非接触式数据获取优势,成为监测露天矿区地表沉降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露天矿受井工开采扰动的排土场区域,本文以某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区,基于SBAS-InSAR技术并利用22景哨兵一号(Sentinel-1A)卫星影像,获取研究区的整体沉降分布特征,探究地下开采扰动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基于哨兵二号(Sentinel-2)数据,探究地下开采扰动对地表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开采煤矿区域的地表沉降主要集中在6108工作面、4104工作面和4106工作面对应的地下开采扰动区,最大沉降值达-172 mm,而内排土场东部沉降最为严重,最大沉降值达到-572 mm;沿西北-东南方向选取的四条测线,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线均呈现出漏斗式沉降特征,且内排土场中心区域沉降值较大;根据时序形变监测发现,内排土场及地下开采扰动区的沉降范围随时间逐渐扩大,再结合应力分布特征发现,地下开采对于内排土场的扰动影响随时间也愈发扩大;外排土场地下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与地表裂缝,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的水分供给与植被生长环境。地表植被生长受到影响,并且NDVI值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陷 SBAS-InSAR 露天矿 排土场边坡 滑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变速传动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蔡世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6期40-42,共3页
近年来,拖拉机变速技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应用于拖拉机的变速传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式变速传动、液压式变速传动和复合式变速传动。文章主要对这3种类型的变速传动技术的结构特点、传动机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
关键词 拖拉机 变速传动 现状 自动变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故障诊断文本的实体抽取模型构建
7
作者 陈宏 王云博 +1 位作者 穆思澎 陈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212,共7页
针对火电厂故障诊断领域文本存在实体边界模糊、文本特征不够充分、模型识别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BERT-BiLSTM-CRF故障诊断领域文本实体识别模型。为了提高BERT模型在中文语境下的性能,对模型参数进行改进,使用对抗训练方法提... 针对火电厂故障诊断领域文本存在实体边界模糊、文本特征不够充分、模型识别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BERT-BiLSTM-CRF故障诊断领域文本实体识别模型。为了提高BERT模型在中文语境下的性能,对模型参数进行改进,使用对抗训练方法提高模型精度,使模型F1值提高0.0206。对已构建的数据集进行实体命名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BERT-BiLSTM-CRF实体识别模型在数据集上的F1值达到0.9016,相较于其他模型F1值有所提升,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命名识别 预训练语言模型 火电厂 故障诊断 对抗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棕榈酸改性纳米TiO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8
作者 李志永 盛伟 +2 位作者 郑海坤 郝晓茹 周佳辉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6,共12页
目前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众多,但其改性机理及疏水机理研究仍不够完善。通过棕榈酸改性纳米TiO_(2)制备一种高效超疏水表面并分析其改性和疏水的机理。试验上按不同改性配比制得悬浮液,通过两步喷涂法将悬浮液喷涂到铝基表面制备得到超... 目前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众多,但其改性机理及疏水机理研究仍不够完善。通过棕榈酸改性纳米TiO_(2)制备一种高效超疏水表面并分析其改性和疏水的机理。试验上按不同改性配比制得悬浮液,通过两步喷涂法将悬浮液喷涂到铝基表面制备得到超疏水表面,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中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棕榈酸改性纳米TiO_(2)模型和润湿模型,使用COMPASS Ⅱ力场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体系构型以及均方根位移和径向分布函数的计算结果对改性机理、不同改性配比效果及微观润湿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经试验与模拟的验证,不同的改性配比形成不同的微纳结构对表面润湿性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表征测试筛选得到最佳改性配比,成功改性制备得到接触角为164.4°的超疏水表面。经分析可知,棕榈酸与纳米TiO_(2)通过氢键吸附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产生酯键,成功将亲水性的纳米TiO_(2)改性为超疏水性,改性配比制备的表面不仅表面能低,而且形成层次分明的微纳结构使得表面超疏水性能更佳。通过宏观试验与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得到PA改性纳米TiO_(2)机理、不同改性配比对表面润湿性影响和疏水机理,进一步完善制备超疏水表面的相关机理研究,在超疏水表面制备及研究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两步喷涂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改性机理 表面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工况下坐姿对驾驶人心率变异性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曾超 张继亮 +3 位作者 李清坤 刘巧 陈朝阳 王文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764,共7页
为了研究自动驾驶工况下驾驶人坐姿是否影响其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特征,通过驾驶模拟器开展L3级自动驾驶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驾驶人的心电信号和主观疲劳自评。从心电信号中提取HRV特征,将疲劳程度归并为5个等级,Wi... 为了研究自动驾驶工况下驾驶人坐姿是否影响其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特征,通过驾驶模拟器开展L3级自动驾驶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驾驶人的心电信号和主观疲劳自评。从心电信号中提取HRV特征,将疲劳程度归并为5个等级,Wilcoxon符号秩检验用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R间期均值M_(RR)在被试处于全部等级的疲劳程度时,在挺直坐姿和后倾坐姿间具有显著(p<0.05)差异;频域特征p_(LF(nu))、p_(HF(nu))和r_(LF/HF)均在被试处于4个等级的疲劳程度时,在两种坐姿间具有显著差异;庞加莱散点图特征L_(SD1)、L_(SD2)和r_(SD2/SD1)分别在被试处于1、0和3个等级的疲劳程度时,在两种坐姿间具有显著差异。坐姿影响驾驶人的HRV特征,频域特征比庞加莱散点图特征更易受驾驶人坐姿影响,研究结果为驾驶人状态监测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驾驶姿势 心率变异性 驾驶疲劳 驾驶人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红枣分段间歇微波耦合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罗东升 朱玉丽 +2 位作者 王梅 胡小松 吴继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1-267,共7页
为探究分段间歇微波耦合热风干燥红枣最佳工艺,分析不同预处理对红枣品质的影响。该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出最佳干燥工艺为:第一段间歇比为4、水分转换点为1g/g、第二段间歇比为6。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为625.27 min,能耗为5 128 kJ,维生素... 为探究分段间歇微波耦合热风干燥红枣最佳工艺,分析不同预处理对红枣品质的影响。该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出最佳干燥工艺为:第一段间歇比为4、水分转换点为1g/g、第二段间歇比为6。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为625.27 min,能耗为5 128 kJ,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419 mg/(100g),经验证,模型预测误差小于5%。基于最佳工艺,探究热烫、油酸乙酯结合预冻和高压二氧化碳3种预处理方式对红枣干燥速率、单位耗能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油酸乙酯结合预冻处理组干燥时间最短(P<0.05)、能耗最低(P<0.05);高压二氧化碳处理组干燥后维生素C、总酮、总酚质量分数,抗氧化能力均最高(P<0.05);热烫预处理组褐变程度最低(P<0.05),组间色泽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证实,高压二氧化碳联合分段间歇微波耦合热风干燥是一种高效干燥技术,能保证红枣的营养品质,研究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优化 品质控制 红枣 预处理 分段间歇微波耦合热风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活化凹凸棒土对磷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化全县 刘倩雯 +3 位作者 李见云 汤建伟 于会娥 张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将凹凸棒土高温煅烧活化,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其对磷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温度773 K时热活化效果显著。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显著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P<0.01),优惠吸附过程,磷吸附量随试... 将凹凸棒土高温煅烧活化,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其对磷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温度773 K时热活化效果显著。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显著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模型(P<0.01),优惠吸附过程,磷吸附量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28 K时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 408 mg P/kg。吸附动力学数据显著符合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Elovich和Kannan颗粒内扩散模型(P<0.05),非均相扩散、物理吸附过程,主要控速步骤为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热活化凹凸棒土对磷的吸附为自发吸热反应。研究结论为凹凸棒土在提高磷肥与复混肥料养分利用率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热活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1和HaFT-2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亚婕 张桦 +5 位作者 蒋圆圆 麻浩 姚正培 任燕萍 王泽 马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62,共8页
根据前期梭梭干旱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序列,成功克隆2个梭梭14-3-3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HaFT-1和HaFT-2,并对其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aFT-1基因在梭梭的根、种子中均可表达,且根中表达最强;HaFT-2基因在梭梭同化枝中表达最强... 根据前期梭梭干旱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序列,成功克隆2个梭梭14-3-3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HaFT-1和HaFT-2,并对其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aFT-1基因在梭梭的根、种子中均可表达,且根中表达最强;HaFT-2基因在梭梭同化枝中表达最强,根的表达量次之。干旱胁迫后HaFT-1和HaFT-2基因的表达量均下调。本研究初步分析HaFT-1、HaFT-2基因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14-3-3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煤层底抽巷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南华 李明 关西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3-467,共5页
针对突出矿井底抽巷合理位置的布置问题,结合豫西某矿首采工作面地质条件,采用FLAC3D对8种回采巷道与底抽巷相对位置的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各布置方式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变形特征,综合经济因素及现场操作情况... 针对突出矿井底抽巷合理位置的布置问题,结合豫西某矿首采工作面地质条件,采用FLAC3D对8种回采巷道与底抽巷相对位置的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各布置方式条件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巷道变形特征,综合经济因素及现场操作情况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回采巷道与底抽巷垂距为5.8 m、垂距为10 m平距分别为10 m和15 m的设计方案均能满足巷道稳定性和支护要求,但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垂距平距均为10 m的设计方案最优;经实践验证,回采巷道与底抽巷垂距和平距均为10 m的设计方案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可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抽采后残存瓦斯含量控制在3.3-5.8 m3/t,防突效果明显。此设计方案的成功运用,不仅可以指导该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而且也可为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矿井的底抽巷布置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抽巷 瓦斯抽采 最大主应力 塑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正则化与低秩先验的自适应迭代盲图像复原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如新 朱新柳 +1 位作者 吴中华 谭兴国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143,共7页
为改善运动模糊图像盲复原的效果,解决伪影显著、鲁棒性差、各尺度由于迭代次数固定而产生不利核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正则化与低秩先验的自适应迭代盲图像复原算法。首先,利用l0正则化先验的稀疏性估计中间复原图像和有效去除伪影,... 为改善运动模糊图像盲复原的效果,解决伪影显著、鲁棒性差、各尺度由于迭代次数固定而产生不利核估计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正则化与低秩先验的自适应迭代盲图像复原算法。首先,利用l0正则化先验的稀疏性估计中间复原图像和有效去除伪影,同时引入低秩先验抑制潜像恢复过程中的噪声干扰,提高模糊核估计的准确性;然后,针对多尺度迭代次数问题采用自适应策略,通过评估模糊核的相似性调整各尺度下的迭代次数;最后,用基于半二次分裂的交替优化策略求解本算法模型,利用非盲去模糊方法得到最终清晰图像。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抑制噪声和伪影,鲁棒性好,并具有良好的复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盲复原 l0正则化 低秩先验 自适应迭代 模糊核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风电机组诊断系统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宏 陈新财 +2 位作者 巩晓赟 韩东洋 刘华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60,98,共8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不明确以及历史故障数据记录大量遗留等问题,提出一种以知识图谱的方式构建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系统。首先,通过改进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BERT-BiLSTM-CRF对故障文本进行知识抽取。数据集采用了近10年... 针对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不明确以及历史故障数据记录大量遗留等问题,提出一种以知识图谱的方式构建的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系统。首先,通过改进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BERT-BiLSTM-CRF对故障文本进行知识抽取。数据集采用了近10年来的风力发电机故障案例、事故分析等文本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风力发电机故障领域中,改进的实体识别方法相比于传统模型效果提升了2.54%。其次,对抽取的知识实体进行结构化分析,由于传统故障树在实际故障推理中缺乏目的性,且每个底事件相对于顶事件的重要性不同,提出以故障的特征属性为分支条件引入到故障树推理中,完成故障树定性与定量分析,并结合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CA)完善故障领域知识模型;再对知识结构完成本体化建模,使用Protégé开发工具对故障树结构完成了基于六元组概念的本体建模,使构建的本体知识库满足推理的前提条件。最后,通过Neo4j实现知识模型的可视化,并提升了知识数据的读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抽取 风力发电机 故障诊断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分布式综合信息系统设计
16
作者 刘志怀 刘学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257,共5页
针对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普遍存在漏电保护的选择性、短路保护无法可靠实现选择性、多级过电流保护时限配合难以实现及故障定位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分布式综合信息系统方案。系统基于以井下控制器为核心的新型多级... 针对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普遍存在漏电保护的选择性、短路保护无法可靠实现选择性、多级过电流保护时限配合难以实现及故障定位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高压电网分布式综合信息系统方案。系统基于以井下控制器为核心的新型多级分布式Ether CAT协议网络,主要由分布式保护信息系统与监控信息系统两部分构成。系统实现了各测控装置的时钟同步,具有完善的电网监控功能,可有效完成漏电保护的选择性,短路保护的选择性,多级过电流保护的时限配合及故障的快速定位与处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实时性能满足监控与保护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系统 分布式Ether CAT 网络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型Fe基纳米催化剂制备及对低阶煤直接液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晓东 马凤云 +5 位作者 刘景梅 钟梅 莫文龙 李怡招 孙志强 李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95-2902,共8页
采用两相-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油酸包覆型Fe_2O_3(OA@Fe_2O_3)和油胺包覆型Fe_2O_3(OLA@Fe_2O_3)催化剂试样。TEM,TGA,XRD和IR等分析表征表明,其粒径分别约为5 nm和3 nm,Fe_2O_3含量为53. 40%和66. 62%(wt.%),无机部分和有机部分形成核-... 采用两相-水热合成法,制备了油酸包覆型Fe_2O_3(OA@Fe_2O_3)和油胺包覆型Fe_2O_3(OLA@Fe_2O_3)催化剂试样。TEM,TGA,XRD和IR等分析表征表明,其粒径分别约为5 nm和3 nm,Fe_2O_3含量为53. 40%和66. 62%(wt.%),无机部分和有机部分形成核-壳结构。以商用Fe_2O_3为参比,通过新疆淖毛湖煤样高压加氢液化实验,考察了油酸钠和油胺作为包覆剂对Fe_2O_3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两试样的煤样转化率均超过96%,液化率分别提高了8. 64%和8. 34%,气产率分别降低了5. 78%和6. 34%,催化液化性能相差无几;而且OLA@Fe_2O_3试样的沥青烯和前沥青烯残碳率低于商用Fe_2O_3的,而OA@Fe_2O_3试样则高于商用Fe_2O_3的,表明前者对沥青质的轻质化作用强。故作为包覆剂,价格相对低廉的油胺可以替代油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直接液化 纳米催化剂 包覆型Fe2O3 两相-水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辅助磨削的表面质量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瑞玲 赵波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05,共4页
针对三维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方法的研究,建立砂轮磨粒切削运动模型,推导单颗磨粒切削轨迹方程,通过仿真分析二维和三维超声辅助磨削单颗磨粒切削轨迹,初步得出三维超声辅助磨削有望得到更优的表面质量。通过三维超声辅助磨削加工试验并观... 针对三维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方法的研究,建立砂轮磨粒切削运动模型,推导单颗磨粒切削轨迹方程,通过仿真分析二维和三维超声辅助磨削单颗磨粒切削轨迹,初步得出三维超声辅助磨削有望得到更优的表面质量。通过三维超声辅助磨削加工试验并观测陶瓷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微观形貌,证明三维超声辅助磨削的陶瓷表面粗糙度值相对较小,表面轮廓相对平整,三维超声辅助磨削能得到比二维超声辅助磨削更优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磨削 三维超声 磨粒切削轨迹 表面粗糙度 表面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志怀 秦芳 +2 位作者 刘娜 黄祖坤 刘学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71-276,共6页
针对目前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钢丝绳断丝信号的原始特征属性进行预处理,得到钢丝绳断丝信号... 针对目前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钢丝绳断丝信号的原始特征属性进行预处理,得到钢丝绳断丝信号主成分特征属性,并以此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钢丝绳断丝信号主成分特征属性与断丝数目之间的关系,并对钢丝绳断丝数目进行预测;主成分分析方法减少了原始特征属性的维数,消除了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主成分特征属性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也简化了网络的结构。实例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钢丝绳断丝检测方法与常规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更少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断丝 主成分分析(PCA)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心肺运动康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影 张爽 +5 位作者 陈员 孙娜雅 姜宗良 杜瑾 宋安妮 张伟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68-374,共7页
目的:观察心肺运动康复对居家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居住地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心肺康复健康教育,干预组... 目的:观察心肺运动康复对居家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居住地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心肺康复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心肺康复健康教育+心肺运动康复。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衰弱得分、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衰弱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脏负荷量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和一秒率水平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运动康复可以改善居家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衰弱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 老年 冠心病 衰弱 心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