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密地区防治草原蝗虫的应急能力建设
1
作者 宋彦文 李占武 +2 位作者 王艳红 薛东耘 热孜古丽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11期51-52,共2页
草原蝗虫发生、危害具有暴发性强、繁殖力强、危害性大、防治时效短等特点,为能够全面、准确、快速、有序地防治草原蝗虫灾害,哈密地区建立起蝗害应急防治指挥机构、制定了草原蝗虫防治应急预案,并新建、维修了治蝗物资贮备的设施,购置... 草原蝗虫发生、危害具有暴发性强、繁殖力强、危害性大、防治时效短等特点,为能够全面、准确、快速、有序地防治草原蝗虫灾害,哈密地区建立起蝗害应急防治指挥机构、制定了草原蝗虫防治应急预案,并新建、维修了治蝗物资贮备的设施,购置了防治器械、农药,逐步形成了具有应对突发性蝗虫灾害的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蝗虫 灾害 应急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地区蝗虫发生与椋鸟分布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良鸿 郭学良 +1 位作者 薛东耘 王艳红 《草食家畜》 2017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哈密地区蝗虫(Acridoidea)发生防治情况对区域内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的迁徙分布产生的影响。通过定点调查、数据整理从1951年至今的65年间哈密地区蝗虫发生防治以及粉红椋鸟在迁徙、分布、扩散情况。分析化学防虫和椋... 为了深入研究哈密地区蝗虫(Acridoidea)发生防治情况对区域内粉红椋鸟(Sturnus roseus)的迁徙分布产生的影响。通过定点调查、数据整理从1951年至今的65年间哈密地区蝗虫发生防治以及粉红椋鸟在迁徙、分布、扩散情况。分析化学防虫和椋鸟治蝗的关系。结果表明哈密地区是历史上蝗灾常发频发区,其中从1950-2000年间飞机大规模灭蝗多达39个年份。期间粉红椋鸟仅分布巴里坤西部草原区。2000年至今逐步控制化学防治,粉红椋鸟已迁徙分布至伊吾县前山达子沟蝗害区。说明长期大规模采用化学防虫会形成毒害隔离区,阻隔并影响椋鸟等蝗虫天敌鸟类的迁徙扩散。因此及时做好蝗灾预测预报,科学合理制定防治方案,既能实现高效生物治蝗,保护草原野生动植物,又为蝗虫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 蝗虫 粉红椋鸟 迁徙 分布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地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狄冲 李占武 《新疆畜牧业》 2010年第2期39-40,共2页
养殖小区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畜牧业规模经济的有效载体。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有利于动物疫病的控制,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有利于推... 养殖小区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畜牧业规模经济的有效载体。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有利于动物疫病的控制,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有利于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小区 养殖小区建设 哈密地区 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规模化养殖 市场竞争力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哈密实施筑巢引鸟防治草原蝗虫现状
4
作者 宋彦文 王艳红 李占武 《新疆畜牧业》 2015年第11期63-63,27,43,共3页
哈密地区是新疆主要的蝗虫灾害发生区,过去采取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办法,不仅花费了大量资金,同时因为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但杀死了蝗虫,也杀灭了蝗虫天敌及其它昆虫,使草地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从而生... 哈密地区是新疆主要的蝗虫灾害发生区,过去采取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办法,不仅花费了大量资金,同时因为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但杀死了蝗虫,也杀灭了蝗虫天敌及其它昆虫,使草地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从而生态系统日趋恶化。自2002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实施以来,我区大力推广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组织开展了牧鸡牧鸭、筑巢引鸟以及使用生物、植物农药防治草原虫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筑巢引鸟技术在草原虫害生物治理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椋鸟防治面积逐年增加,椋鸟种群数量越来越大,因此科学有效招引椋鸟控制草原蝗虫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农药防治 草原蝗虫 筑巢 生物防治技术 密实 自然生态环境 草原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山南平原区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及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宋彦文 努尔兰 +2 位作者 艾合待木 薛东耘 马莉 《新疆畜牧业》 2015年第12期61-63,共3页
通过对哈密山南平原区鼠害进行综合治理,生态环境逐步恢复,鼠害天敌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多,物种间食物链恢复平衡。经开展鼠害动态监测,鼠类危害趋势平稳。
关键词 鼠害 防治 监测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草地有毒有害植物的分布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占武 努尔兰.哈斯木 吴莉 《草食家畜》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本文介绍了新疆哈密地区天然草地上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提出了以生态效益优先,采取加强保护、合理利用、综合防除的治理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 有毒有害植物 分布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北坡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及效益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占武 林峻 努尔兰.哈斯木 《草食家畜》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东天山北坡草原蝗虫灾害发生及防治情况,总结了在该区域实施生物治蝗的方法、需要具备的条件、组织管理形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分析论证了在该区域实施生物治蝗的效益,为在同类区域开展生物治蝗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蝗虫 生物防治 技术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草原蝗害防治的几种生物技术及效益评价
8
作者 王艳红 李占武 宋彦文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3期62-63,共2页
蝗灾是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在新疆乃至全国,蝗虫是农牧业生产上的历史性严重害虫之一.古今中外,蝗虫分布范围之广,危害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无论是对生态的破坏程度或给农林业和草原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是难以估计的.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效益评价 生物技术 防治 蝗害 哈密 危害程度 农牧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鸡对草原蝗虫防控能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洪军 林峻 +2 位作者 杜桂林 李占武 王广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5-188,共4页
牧鸡治蝗是控制草原蝗虫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本文在新疆哈密地区,采用样框法测定了不同时间、与防治中心点不同距离上蝗虫种群密度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放牧时间延长,草原蝗虫种群数量呈现逐渐降低趋... 牧鸡治蝗是控制草原蝗虫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本文在新疆哈密地区,采用样框法测定了不同时间、与防治中心点不同距离上蝗虫种群密度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放牧时间延长,草原蝗虫种群数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控制效果逐渐增加,30d后,防效都达90%以上。但是,距离鸡舍的远近不同,蝗虫种群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随着距离的增加,蝗虫种群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的趋势逐渐变缓。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防治面积因素,1个放牧单元(1 600只牧鸡)治蝗的最优控制半径为1.5km,合理轮牧天数为15d,蝗虫的防治效果能达到85%以上。合理的牧鸡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蝗害的发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一研究为合理开展草原牧鸡治蝗工作,提高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蝗虫 牧鸡 生物防治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白石头区域牧鸭治蝗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占武 侯波 +1 位作者 努尔兰.哈斯木 祁先江 《草食家畜》 2009年第2期51-52,共2页
通过总结分析2005-2008年新疆哈密地区白石头蝗害区牧鸭治蝗试验表明:实施草原蝗虫灾害资源化的治理策略和经济促动的治蝗工程,选择适宜的品种、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办法开展牧鸭治蝗工作,可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并能带动... 通过总结分析2005-2008年新疆哈密地区白石头蝗害区牧鸭治蝗试验表明:实施草原蝗虫灾害资源化的治理策略和经济促动的治蝗工程,选择适宜的品种、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办法开展牧鸭治蝗工作,可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并能带动养禽业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鸭治蝗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鼹形田鼠对草场危害的调查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努尔兰 李占武 《新疆畜牧业》 2007年第z1期19-20,共2页
  1 形态学特征   鼹形田鼠是适于地下生活的一种田鼠.头大、体粗短,呈圆筒状.体长一般105~130mm,眼小,耳不具外耳廊,尾极短,略突出毛外.尾长9~11mm,四足宽大,爪较长,前足第一趾极小,仅达第二趾基部,具一极短小爪,第三趾最长,后...   1 形态学特征   鼹形田鼠是适于地下生活的一种田鼠.头大、体粗短,呈圆筒状.体长一般105~130mm,眼小,耳不具外耳廊,尾极短,略突出毛外.尾长9~11mm,四足宽大,爪较长,前足第一趾极小,仅达第二趾基部,具一极短小爪,第三趾最长,后足第一、第五趾较短,中间三趾长,长度接近相等,掌部具肉垫6个.毛短柔软.北部毛色个体间差异很大,成体多呈黄褐色,黑棕色或红肉桂色,幼体灰色色调较重.毛基灰色,尖部黄色或浅红褐色.面部黑色或黑褐色.体侧和腹部毛基黑灰,毛尖白色或土黄色.足背被稀疏白色毛,沿足掌边缘生有长而硬的白毛.尾毛淡黄或暗褐色.头骨粗壮、鼻骨细长.顶骨和顶间骨变异较大,顶间骨呈方形或长方形.脑颅圆、门齿孔小、听泡较小.门齿很发达,向前倾,显露于唇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鼹形田鼠 草原 食物 密度 草地 草场 灭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增草养畜”新理念,促进哈密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占武 《新疆畜牧业》 2011年第5期52-53,共2页
1"增草养畜"理念的提出 近几年来,由于天然草原逐年退化、人工饲草地建设不足等原因,使饲草短缺成为制约哈密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饲草不足,导致牲畜存栏头数徘徊不前,
关键词 哈密地区 跨越式发展 养畜 畜牧业 天然草原 草地建设 牧业发展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甲树螽的发生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13
作者 郭学良 陈吉军 +1 位作者 李占武 宋彦文 《草食家畜》 2018年第3期60-63,67,共5页
通过研究新疆哈密草原地区披甲树螽(Acanthoplus discoidalis)的发生规律、密度及分布状况,采用三种农药进行灭杀试验,药剂为化学药物溴氰菊酯、植物源药剂印楝素以及烟碱·苦参碱。筛选出有效灭杀药物制剂,以达到科学高效的防控目... 通过研究新疆哈密草原地区披甲树螽(Acanthoplus discoidalis)的发生规律、密度及分布状况,采用三种农药进行灭杀试验,药剂为化学药物溴氰菊酯、植物源药剂印楝素以及烟碱·苦参碱。筛选出有效灭杀药物制剂,以达到科学高效的防控目的。结果表明:披甲树螽主要发生在近山戈壁山麓,荒漠植被分布区。发生周期为3~4年爆发一次。药物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化学药剂及植物源农药的灭杀效果不同,施用溴氰菊酯在用药后的24 h内灭杀效果最佳,施用印楝素、烟碱·苦参碱在48 h后能起到持续灭杀效果。说明化学制剂溴氰菊酯能够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灭杀。在一定浓度条件下植物源农药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灭杀作用,并较少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甲树螽 草原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蝗越冬卵的发育特征及胚胎发育规律 被引量:8
14
作者 闫蒙云 何立志 +8 位作者 王晗 于非 何岚 袁亮 廖成敏 刘余平 李占武 季荣 叶小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985-1993,共9页
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是新疆亚高山草原和林间草地的危害种之一,给新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摸清西伯利亚蝗卵的发育特征及胚胎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室内孵化西伯利亚蝗卵的不同发育时期... 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是新疆亚高山草原和林间草地的危害种之一,给新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摸清西伯利亚蝗卵的发育特征及胚胎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室内孵化西伯利亚蝗卵的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形态结构并进行阶段划分,结果发现:在30℃恒温培养下,西伯利亚蝗的胚胎发育共分为12个时期:Ⅰ-Ⅶ期(滞育前发育),发育时间约为20d,Ⅷ期(滞育期),滞育时间约为193d,Ⅸ-Ⅻ期(滞育后发育),发育时间约为6d。同时,跟踪调查自然条件下野外越冬卵的胚胎发育情况,并通过电子温度记录器实时监测蝗卵周围环境的5cm土层地温。结果发现,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的胚胎发育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7-9月末为胚胎早期发育时期(对应胚胎发育Ⅰ-Ⅶ期);9月末-10月上旬蝗卵逐渐进入滞育阶段,胚胎发育停滞,直至翌年2月(对应胚胎发育第Ⅷ期),此时月平均温度最低,滞育时间约为166d;冬季结束后,3月上旬-4月,蝗卵滞育解除,胚胎恢复发育。3月胚胎发生旋转(对应胚胎发育Ⅸ期),4月胚胎发育基本完成(对应胚胎发育第Ⅹ-Ⅻ期)。此外,运用扫描电镜观察自然条件下蝗卵卵壳上气孔的超微结构,发现气孔围壁随着越冬时间的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胚胎滞育解除后围壁又恢复为原有状态。以上结果表明:西伯利亚蝗以卵滞育越冬,且自然条件下,同一时间内蝗卵个体间的胚胎发育并不完全处于同一发育阶段;恒温条件下蝗卵的滞育持续时间较自然条件下长;发育过程中气孔围壁相应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卵 胚胎 滞育 阶段划分 气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地埋式滴灌铺带播种机在牧草节水灌溉中的研发与利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良鸿 郭学良 林华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8期8-10,共3页
简述了国内外节水灌溉的历程;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介绍了对浅埋式滴灌灌溉技术在牧草建植工作中的认识,以及对浅埋式滴灌铺带播种机的作业性能进行的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对相关核心部件进行改造。该机械比较适合多年生牧草种植应用,同时... 简述了国内外节水灌溉的历程;结合自身实践经历,介绍了对浅埋式滴灌灌溉技术在牧草建植工作中的认识,以及对浅埋式滴灌铺带播种机的作业性能进行的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对相关核心部件进行改造。该机械比较适合多年生牧草种植应用,同时具有"二段分离、深浅可调,前铺后播、作业有序,铺带多样、用量精准,二次平地、合理播种"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地埋式滴灌带 铺带播种机 节水灌溉研发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蝗害区生物治理的目标和方法
16
作者 李占武 努尔兰 +1 位作者 宋彦文 阿不力孜.沙里 《新疆畜牧业》 2007年第z1期45-46,共2页
  1 哈密地区草原蝗虫发生及防治情况    哈密地区是新疆有名的蝗虫灾害发生区,蝗灾"与"风灾"、"雪灾"统称为影响哈密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据1988年"哈密地区优势种蝗虫区域划分调...   1 哈密地区草原蝗虫发生及防治情况    哈密地区是新疆有名的蝗虫灾害发生区,蝗灾"与"风灾"、"雪灾"统称为影响哈密农牧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据1988年"哈密地区优势种蝗虫区域划分调查"结果表明:按分布区域划分,哈密地区共有22个蝗害区,总面积3424万hm2,占全地区天然草原净面积的12.88%,其中高山蝗害区6个,总面积达11.98万hm2,占草原蝗害发生总面积的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灾害 草原蝗虫 高山 生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车载捕蝗机的设计与应用
17
作者 郭学良 李占武 郭家稳 《新疆畜牧业》 2018年第3期60-61,共2页
简述蝗灾发生的历史危害情况和其防治的必要性。研究分析不同防治措施的技术关键点,综合评价其生态经济效益,结合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工作实际,创新设计简易实用摩托车载捕蝗机。该机具有简单轻便、易于拆卸组装、工作受地形限... 简述蝗灾发生的历史危害情况和其防治的必要性。研究分析不同防治措施的技术关键点,综合评价其生态经济效益,结合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工作实际,创新设计简易实用摩托车载捕蝗机。该机具有简单轻便、易于拆卸组装、工作受地形限制小、易于草原区作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蝗虫 捕蝗机 资源利用 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