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谈保护性医疗制度
- 1
-
-
作者
陈隽
隋永起
黄龙
桑毓梅
-
机构
哈医大附属二院
-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1981年第3期39-42,共4页
-
文摘
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医学家,都很重视病人的精神因素。元朝医学家危亦林对“七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求其所以为病之因。然人之平居,神静则守,情动则乱。故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下,忧则气沉,思则气结,恐则气怯,惊则气乱。故有所谓七情之病也。”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关于完整机体在与周围环境各种自然的相互作用下的生命过程进行的学说。”并且提出了“第二信号系统却是人类所独有。”由于人们机体有上述的相互关系,为了避免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
关键词
保护性医疗
喜则气缓
怒则气上
思则气结
危亦林
气怯
精神因素
惊则气乱
生命过程
周围环境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试拟医德规范
- 2
-
-
作者
房德元
-
机构
哈医大附属二院
-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1981年第3期9-,共1页
-
文摘
医务工作者,肩负着人类生育、成长、健康、长寿的全面指导和保护的光荣职责。人的生命和体魄,是实现伟大理想和献身祖国建设事业的最根本基础。一个生命的诞生,一个伤病员的诊病,他(她)们把躯体的、内心的、遗传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寄托于我们医务工作者。医院的各级各类技术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对伤病员、家属和社会苦乐悲欢发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树立高尚的医务职业道德,以白求恩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八条规范。一、医心赤诚:做到心灵纯洁,待病人如亲人,医疗服务满腔热忱,对病人无欲无求。
-
关键词
苦乐
人的生命
医德规范
无欲无求
保留地
技术人员
医疗记录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