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可塑性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袁栋才 张凤春 +1 位作者 魏巍 郑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1-394,共4页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一直以来,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是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金标准,然而,即使采用高强度的康复训练仍有15%-30%的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一直以来,运动疗法和物理治疗是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金标准,然而,即使采用高强度的康复训练仍有15%-30%的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近年来,随着脑损伤后机体的内源性修复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可塑性改变是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基础。因此,探寻有效增加神经可塑性的康复手段,结合常规的运动和物理治疗,将更加有助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恢复 神经可塑性 脑卒中后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患者 运动功能障碍 物理治疗 脑损伤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和lncRNA A2M-AS1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金星 李鹏飞 +2 位作者 贾楠 巴义东 刘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0-754,共5页
目的探究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lncRNA MALAT1)和非编码RNAα-2-巨球蛋白反义RNA 1(lncRNA A2M-AS1)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的16... 目的探究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lncRNA MALAT1)和非编码RNAα-2-巨球蛋白反义RNA 1(lncRNA A2M-AS1)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的164例患者为肺癌组,其中经骨骼ECT检查发现84例者骨转移为骨转移组,80例无骨转移者为无骨转移组。同期选取8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MALAT1和lncRNA A2M-AS1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lncRNA MALAT1和lncRNA A2M-AS1表达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lncRNA MALAT1和lncRNA A2M-AS1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组血清中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lncRNA A2M-AS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与无骨转移组相比,骨转移组血清中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lncRNA A2M-AS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lncRNA MALAT1和lncRNA A2M-AS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69,P<0.001)。lncRNA MALAT1和lncRNA A2M-AS1联合诊断肺癌骨转移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lncRNA MALA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lncRNA A2M-AS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两者联合对肺癌骨转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非编码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 非编码RNAα-2-巨球蛋白反义RNA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不同浓度剂量甘露醇清洁肠道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丁秀桥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4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浓度甘露醇液清洁肠道的效果 ,找出合适浓度和剂量。方法将腹部X线摄片 (198例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 (10 2例 )门诊病人 ,分别随机分为三组。 1组均口服 6 .7%甘露醇溶液 75 0ml,2组均口服 10 .0 %甘露醇溶液 10 0 0ml,...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浓度甘露醇液清洁肠道的效果 ,找出合适浓度和剂量。方法将腹部X线摄片 (198例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 (10 2例 )门诊病人 ,分别随机分为三组。 1组均口服 6 .7%甘露醇溶液 75 0ml,2组均口服 10 .0 %甘露醇溶液 10 0 0ml,3组均口服 12 .0 %甘露醇溶液 12 5 0ml。结果腹部摄片病人显影清晰度 1组与 2、3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结肠镜检查病人肠道清洁程度 1组与 2、3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 ;不良反应发生率 1、2组与 3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结论口服 10 .0 %甘露醇溶液 10 0 0ml,肠道清洁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浓度 剂量 清洁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特征曲线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飞 周林 +3 位作者 何玉秀 贾楠 梁军伟 王金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5-1360,共6页
目的比较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和帕米膦酸对体外培育破骨细胞的具体抑制作用,绘制特征性曲线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体外培育小鼠骨髓细胞,分化获得破骨细胞并将其分为唑来膦酸组、伊班膦酸组、帕米膦酸组、对照组。其中... 目的比较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和帕米膦酸对体外培育破骨细胞的具体抑制作用,绘制特征性曲线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体外培育小鼠骨髓细胞,分化获得破骨细胞并将其分为唑来膦酸组、伊班膦酸组、帕米膦酸组、对照组。其中,唑来膦酸组培养液中加入唑来膦酸,药物的阶梯浓度为:10^(-3)、10^(-2)、10^(-1)、1、10、10^(2)、10^(3)μmol/L。同时,伊班膦酸组与帕米膦酸组加入相应药物的阶梯浓度相同,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观察双膦酸盐类药物对破骨细胞形成、迁移、粘附、骨破坏的抑制作用特征并进行比较,绘制特征性曲线。结果随着药物浓度逐级增大,多核细胞数量随浓度增加而减少。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和帕米膦酸的最低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1、10、102μmol/L。三者50%有效浓度分别为0.66、5.58、51.9μmol/L。结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建议参考破骨细胞抑制特征曲线,为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和帕米膦酸的静脉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伊班膦酸 帕米膦酸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1致椎体骨质疏松并脊柱畸形的基础研究
5
作者 李鹏飞 周林 +3 位作者 贾楠 张为 何玉秀 王金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0-1296,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基因型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小鼠椎体骨量减少并脊柱畸形的特征。方法培育基因型WT、Nf1^(+/-)、Nf1^(flox/flox);Col2􀆰3Cre^(+)、Nf1^(flox/⁃);Col2􀆰3Cre^(+)小鼠并分组。其中,野生型WT小鼠为对照组。... 目的比较不同基因型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小鼠椎体骨量减少并脊柱畸形的特征。方法培育基因型WT、Nf1^(+/-)、Nf1^(flox/flox);Col2􀆰3Cre^(+)、Nf1^(flox/⁃);Col2􀆰3Cre^(+)小鼠并分组。其中,野生型WT小鼠为对照组。分别对各基因型小鼠进行X线、骨密度检测、外周定量CT扫描、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形态观察、生物力学分析、组织与细胞学检查。结果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DXA)和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pQCT),与对照组比较,Nf1^(flox/⁃);Col2􀆰3Cre^(+)小鼠椎体高度、骨密度及骨量均显著减少。椎体形态学研究发现,Nf1^(flox/⁃);Col2􀆰3Cre^(+)小鼠椎管面积(C)与椎体面积(V)比值明显增大。生物力学分析发现,Nf1^(flox/⁃);Col2􀆰3Cre^(+)小鼠椎体峰值压力负荷和最大压强亦显著降低。组织与细胞学分析显示,Nf1^(flox/⁃);Col2􀆰3Cre^(+)小鼠椎骨中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Nf1^(flox/⁃);Col2􀆰3Cre^(+)小鼠表现出椎体骨量减少与脊柱结构功能异常,重现NF1患者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与畸形的脊柱特征性病理改变。为临床深入了解及治疗NF1致椎体骨质疏松及脊柱畸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神经纤维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