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案例分析的后工业景观改造的规划设计理论 被引量:7
1
作者 路易斯·劳瑞斯 陈美兰 +1 位作者 狄帆 杨云峰 《风景园林》 2013年第1期133-148,共16页
一些废弃的、未充分利用的后工业景观的出现,加上风景园林设计关注的重点从单一孤立的对象设计转变为更大范围的城区内宝贵地段的城市形象设计,从而增加了预想的干预措施的影响,突出创建风景园林理论本体的必要性,提供了一个能从中获得... 一些废弃的、未充分利用的后工业景观的出现,加上风景园林设计关注的重点从单一孤立的对象设计转变为更大范围的城区内宝贵地段的城市形象设计,从而增加了预想的干预措施的影响,突出创建风景园林理论本体的必要性,提供了一个能从中获得行动对策的结构。受工业污染的景观造成经济衰退、环境退化和社会困境,因此,景观改造能够重新定义这些景观,以社区为基础,跨学科行动,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目标的基础上集成多功能、长期的解决方案,改善景观质量并且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一种具体的方法,在案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改进的后工业景观改造理论进行定义。所提出的方法和应用的方式可能是对成功的后工业景观改造设计方法进行经验性的分析,以此建立一套设计原则,为类似景观的改造提供信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改造 案例研究 景观改造 后工业 工业遗产 规划理论 设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球时代下的专业认同与设计文化:对话查尔斯·瓦尔德海姆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淦东(采访/翻译) 蔡明洁(整理) 查尔斯·瓦尔德海姆 《广东园林》 2020年第5期72-75,共4页
蔡淦东:最近出版的一期《New Geographies》(新地理)杂志取名“Extraterrestrial”(地球之外)①,反映了设计学科的关注点延伸至外太空的最新学术思潮。伴随着星球化研究的进行,一系列以星球为设计尺度的竞赛也盛行起来,例如设计人类在... 蔡淦东:最近出版的一期《New Geographies》(新地理)杂志取名“Extraterrestrial”(地球之外)①,反映了设计学科的关注点延伸至外太空的最新学术思潮。伴随着星球化研究的进行,一系列以星球为设计尺度的竞赛也盛行起来,例如设计人类在火星上的栖居地。您如何看待星球议题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德海姆 专业认同 外太空 风景园林学科 栖居地 学术思潮 设计学科 如何看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期待怎样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
3
作者 何宇馨 《风景园林》 2015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现行的风景园林硕士专业课程中,MLAI学位课程的第2年以及MLAIAP学位课程的第1年的核心设计课程常成为讨论的热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其评价褒贬各异。在这2个必修设计课程中,景观均是被放在一个大的... 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现行的风景园林硕士专业课程中,MLAI学位课程的第2年以及MLAIAP学位课程的第1年的核心设计课程常成为讨论的热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其评价褒贬各异。在这2个必修设计课程中,景观均是被放在一个大的地理生态系统中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课程 风景园林 专业课程 研究生院 哈佛大学 专业背景 生态系统 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以哥伦比亚波哥大地区为例
4
作者 谢硕宇 童佳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面临着洪涝灾害和住房紧缺等一系列复杂的城市问题,无序化的城市扩张破坏了波哥大河的自然环境。文章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出发,对当地历史上存在的“脊田”这种特色农业耕种方式进行深度剖析,强调了景观作为一种解...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面临着洪涝灾害和住房紧缺等一系列复杂的城市问题,无序化的城市扩张破坏了波哥大河的自然环境。文章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出发,对当地历史上存在的“脊田”这种特色农业耕种方式进行深度剖析,强调了景观作为一种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同时具有生态效益及文化内涵。通过分析波哥大地区的历史景观及现状问题,提出了可持续的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城市景观 可持续发展 城市设计 脊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价值评判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98
5
作者 单文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9,39,共5页
分析了混合居住模式产生的现实背景及其价值理念 ,介绍了美国混合居住项目运作的主要方法及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
关键词 混合居住模式 居住空间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田园”为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研究——以浙江兰溪黄湓村聚落更新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段威 张成章 《风景园林》 2018年第5期48-53,共6页
着眼于聚落更新,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炼出聚落更新的目标,并尝试提出一种以"宜居田园"为核心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并以浙江兰溪黄溢村的更新项目为主要依据,通过特色点位带动、田园社区营造、基础设施提升、生... 着眼于聚落更新,通过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炼出聚落更新的目标,并尝试提出一种以"宜居田园"为核心目标的聚落更新模式,并以浙江兰溪黄溢村的更新项目为主要依据,通过特色点位带动、田园社区营造、基础设施提升、生态景观提升等不同方面的聚落更新手段进行思考和操作,论证这种聚落更新模式的操作可行性及合理性,同时探讨在此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城郊村落的聚落更新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田园 浙江兰溪 聚落更新 城郊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规划原理的教育 被引量:4
7
作者 卡尔.斯坦尼兹 黄国平 《中国园林》 2003年第10期13-18,共6页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与规划教授卡尔·斯坦尼兹,为景观规划设计和教育设计了一个框架。该框架将6个层面的问题组织起来,每个问题又联系到某特定的答案或模型。即:如何描述景观(景观表述模型),景观如何运作(过程模型),目前景观...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与规划教授卡尔·斯坦尼兹,为景观规划设计和教育设计了一个框架。该框架将6个层面的问题组织起来,每个问题又联系到某特定的答案或模型。即:如何描述景观(景观表述模型),景观如何运作(过程模型),目前景观是否运作良好(评价模型),景观可能发生何种变化(变化模型),景观变迁会带来什么不问(影响模型),景观是否应进行改造(决策模型)。这6个层次的先后次序,是按一般认知方式组织的,若从反方向则可更有效地组织景观规划研究,也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风景园林 园林教育 景观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景观——未来风景园林实践的走向 被引量:63
8
作者 尼尔.G.科克伍德 刘晓明 何璐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14,共5页
弹性的定义是"生态系统忍受扰乱而不至于崩溃的能力"。弹性是人类和生态系统被赋予的、自我恢复和适应未来的能力,也许也是人类被赋予的预测和规划未来的能力。本文的目的在于预测风景园林、城市化进程和未来城市及社区的和... 弹性的定义是"生态系统忍受扰乱而不至于崩溃的能力"。弹性是人类和生态系统被赋予的、自我恢复和适应未来的能力,也许也是人类被赋予的预测和规划未来的能力。本文的目的在于预测风景园林、城市化进程和未来城市及社区的和谐、人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形式,将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是当前与"弹性景观"相关的风景园林实践的主要思想?它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它是如何组成的?在此过程中,遗产、价值、平衡和适应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文有3个主题来处理或面对与探讨"弹性景观"的思想,即把综合研究城市化的现代条件作为生态城市主义的新兴途径,后工业时代景观对全球环境的作用,以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景观设计和基础设施问题。本文及涉及上述3个议题的案例,进一步阐述和探讨了大都市中心及其"弹性景观"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并达到社会的公正性,这里对生态的理解超越了自然环境范畴,还包括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弹性土地 景观生态 景观设计 可持续性 土地复垦 生态系统的设计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典型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驱动因子及其影响量化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静萍 徐小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5期40-48,共9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目前出现的日趋严峻的"大国空村""乡村衰败"的现象与趋势亟须引起关注与重视.论文通过分析梳理,凝练出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三类驱动因子,采用层次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目前出现的日趋严峻的"大国空村""乡村衰败"的现象与趋势亟须引起关注与重视.论文通过分析梳理,凝练出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三类驱动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复杂因子展开分解与重构,以城郊发展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地资源型三种典型乡村为例,构建各驱动因子影响权重值的变化曲线以及2005—2015十年间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变图景,尝试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并对其影响进行量化评析,以期为乡村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提供科学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结构 量化评价 驱动因子 演变规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的城市公园:环境、持续和连接的重要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阿兰·塔特 曹新(译) 吴龙峰(校) 《风景园林》 2018年第3期84-99,共16页
本文概述了《伟大的城市公园》这本专著,此书对欧洲和北美的30个公园进行了案例分析,包括其历史、原有的立地条件以及规划设计的关键人物。论证了对场地环境的认识以及建成后管理的持续性是公园兴盛的关键。阐明从城市公园始创以来,城... 本文概述了《伟大的城市公园》这本专著,此书对欧洲和北美的30个公园进行了案例分析,包括其历史、原有的立地条件以及规划设计的关键人物。论证了对场地环境的认识以及建成后管理的持续性是公园兴盛的关键。阐明从城市公园始创以来,城市公园已成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景观设施 连接度 公园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后工业景观改造的方法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易斯·劳瑞斯 狄帆 杨云峰 《风景园林》 2013年第1期130-132,共3页
风景园林是一门跨越了科学、技术以及艺术等诸多领域的学科。从这一角度上看,每一个园林师都应该能够创造出可持续、同时又能够保护环境、自然和文化的景观,并且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景观改造 方法论 工业 风景园林 生活质量 园林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化——关于公共领域的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森.莫斯塔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5期2-2,共1页
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总策展人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维认为,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存在着旧城与新城之间的两难之境:人们想要改造旧的区域、创造新的空间。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旧城的保存,如何能改造已... 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总策展人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维认为,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存在着旧城与新城之间的两难之境:人们想要改造旧的区域、创造新的空间。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旧城的保存,如何能改造已存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并加上一些新的功能,创造一种条件让过去建造的东西也能在当下发挥功用,而不是将传统奉为博物馆中的展示物;另一方面,如西方现代化的高楼,这些建筑无法将城市街道连接成一个网络,反而像是突兀的岛屿,现在经常谈论的就是这些建筑和区域如何能够成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 议题 空间艺术 设计学院 哈佛大学 城市面貌 城市品质 城市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风景园林技术”概念模型及其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熙为 孔捷 +1 位作者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0,共7页
风景园林技术随着学科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也被广泛应用于科研与实践中。但“风景园林技术”一直未得到明确定义,导致学科核心领域边界与竞争力模糊不清。以期刊文献及档案文件为样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样本的技术、主题、领域... 风景园林技术随着学科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也被广泛应用于科研与实践中。但“风景园林技术”一直未得到明确定义,导致学科核心领域边界与竞争力模糊不清。以期刊文献及档案文件为样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样本的技术、主题、领域等进行内容分析与荟萃分析,并结合专家访谈,构建了21世纪风景园林技术概念模型与技术分类,探索风景园林主题、核心领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实践与研究的意义。研究认为,21世纪风景园林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底,根据学科科研与实践需求发展出来的。这些技术与风景园林主题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风景园林学科核心领域与核心领域之间的关系。该模型有助于学科内新知识的传播,进而明确并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技术 核心领域 数字技术 新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人类学视角理解风景园林:对话加雷斯•多尔蒂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淦东(翻译) 加雷斯•多尔蒂 《广东园林》 2020年第6期78-80,共3页
本期采访邀请到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加雷斯•多尔蒂教授谈论星球化与在地性的学科思潮在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学院刊物,以及他个人研究领域中的体现。新地理杂志作为学院第一本跨学科与尺度的设计理论刊物,一直以来的定位都是设... 本期采访邀请到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加雷斯•多尔蒂教授谈论星球化与在地性的学科思潮在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学院刊物,以及他个人研究领域中的体现。新地理杂志作为学院第一本跨学科与尺度的设计理论刊物,一直以来的定位都是设计领域的先锋刊物。创始人之一的多尔蒂教授在访谈中详细介绍了杂志创办的缘由与背后的意义。另外,作为研究人类学与风景园林关系的学者,多尔蒂在访谈中以人文精神为桥梁,连接了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以及对在地问题的关注,并把理解人类自身文明看作进行风景园林实践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地理杂志 研究生课程设置 多尔蒂 详细介绍 人类学视角 雷斯 哈佛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花园——探寻人与土壤的互动
15
作者 吴龙峰 杨桦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期15-24,共10页
设计理念:在沉浸花园的设计中,我们期待营造一种互动的景观,一种让人沉浸其中的游园体验。通过地形的起伏营造变化的空间体验,结合现实增强技术,我们将隐秘于脚下的土壤与植物之间的生态过程展示给大众。人们穿行其中,仿佛置身于未知... 设计理念:在沉浸花园的设计中,我们期待营造一种互动的景观,一种让人沉浸其中的游园体验。通过地形的起伏营造变化的空间体验,结合现实增强技术,我们将隐秘于脚下的土壤与植物之间的生态过程展示给大众。人们穿行其中,仿佛置身于未知的土壤世界。1人与土壤的互动土壤对人类而言最熟悉也最神秘。一方面,土壤是生产和造园的必要元素,承载着植物种植基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花园 设计理念 空间体验 增强技术 生态过程 必要元素 种植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中间尺度:对话塞尔吉奥·洛佩斯-皮内罗
16
作者 塞尔吉奥·洛佩斯-皮内罗 蔡淦东(采访/翻译) 蔡明洁(整理) 《广东园林》 2021年第3期81-83,共3页
导读:本次访谈邀请到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讲师塞尔吉奥·洛佩斯-皮内罗,就星球化语境下两种极端尺度的操作手法展开讨论。洛佩斯-皮内罗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设计课程为例,讲述了设计研究中消除中间尺度的可能性以及其带... 导读:本次访谈邀请到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讲师塞尔吉奥·洛佩斯-皮内罗,就星球化语境下两种极端尺度的操作手法展开讨论。洛佩斯-皮内罗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设计课程为例,讲述了设计研究中消除中间尺度的可能性以及其带来的结果。另外,针对疫情下出现的新型社交模式,洛佩斯-皮内罗尝试通过其对城市虚空的研究,探讨虚拟公共空间及独处空间的潜力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哈佛大学 中间尺度 洛佩斯 虚拟公共空间 操作手法 社交模式 设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