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响我的十二位哲学家
被引量:
4
1
作者
希拉里.普特南
陈亚军
《哲学分析》
2010年第1期158-169,共12页
在我收到的关于什么是杜威讲座的介绍中,有一段,读起来是这样的:期待中的谈话不是“杰出教授S关于X话题的最新成果”,而是对某个重要哲学家生活的一种更加富有个人特色的看法.一套更富有反思精神的评说。在杜威基金会的理事会上,...
在我收到的关于什么是杜威讲座的介绍中,有一段,读起来是这样的:期待中的谈话不是“杰出教授S关于X话题的最新成果”,而是对某个重要哲学家生活的一种更加富有个人特色的看法.一套更富有反思精神的评说。在杜威基金会的理事会上,有人说:“不是我能在《哲学杂志》或《哲学评论》上找到以及读到的论文,不是演讲者可在标准杂志上发表的最新成果,而是某种具有更多历史和情感内容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家
最新成果
反思精神
个人特色
情感内容
理事会
基金会
演讲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为道德:道德的动机和道德的多样性
被引量:
8
2
作者
托马斯.斯坎伦
陈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8,共7页
道德动机问题可以表达如下:一个行动道德上是错误的事实本身,何以能够给人们提供避免采取该行动的充分理由?回答这个问题包含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第一是道德的重要性问题,即我们为什么应该在乎道德要求。第二是道德的优先性问题,即当道...
道德动机问题可以表达如下:一个行动道德上是错误的事实本身,何以能够给人们提供避免采取该行动的充分理由?回答这个问题包含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第一是道德的重要性问题,即我们为什么应该在乎道德要求。第二是道德的优先性问题,即当道德的理由(或价值)和其他的理由(或价值)发生冲突时,道德的理由何以具有优先性。非自利契约论认为,一个人如果看不到道德理由的力量,这不仅表明了他对其他人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还会影响到其他人对他的看法以及和他的关系,乃至影响到他的整个生活,这就是道德的重要性。可能和道德发生冲突的其他价值(如友情)本身就包含了道德的要求,因此,当冲突发生时,道德理由始终压倒其他的价值或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道德动机
道德要求
性问题
理由
价值
冲突
优先性
契约论
回答
态度
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比较式对话”到“合作式对话”--对陈来等教授的回应与评论
被引量:
17
3
作者
章含舟(翻译/整理)
+1 位作者
万思艳(翻译/整理)
刘梁剑(审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在对陈来《关于桑德尔共和主义德行的思考》的回应中,桑德尔指出,政治不能与伦理相分离,政治关乎个人德行的养成,这可以视作儒家传统与共和制传统之间的共识。在此意义上,桑德尔接受陈来的批评,同时他也向陈来提问,包括儒家怎样理解政...
在对陈来《关于桑德尔共和主义德行的思考》的回应中,桑德尔指出,政治不能与伦理相分离,政治关乎个人德行的养成,这可以视作儒家传统与共和制传统之间的共识。在此意义上,桑德尔接受陈来的批评,同时他也向陈来提问,包括儒家怎样理解政治活动与个人德行之关系。在对"桑德尔与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的总结性回应中,桑德尔阐发了自己研究工作中可能与儒家传统相关联的四个论题:反思西方流行的"无负荷的自我"观念,良好生活的观念,政治与德行,以及自然问题。桑德尔主张,学界的跨文化对话可由当前的"比较式对话"向"合作式对话"迈进,期待对话双方更深地介入文本和彼此的思想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共和主义
德行
“比较式对话”
“合作式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数真的重要吗?
4
作者
约翰·M.陶雷克
王薛时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4期121-136,198,199,共18页
一个分配者打算在成员不相重叠的两组人之间分配一个稀缺的好处。按照假设,所有人在与道德相关的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异,然而所要分配的好处却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一个需要回答的伦理问题出现了:分配者应该把好处分配给哪一方——多数...
一个分配者打算在成员不相重叠的两组人之间分配一个稀缺的好处。按照假设,所有人在与道德相关的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异,然而所要分配的好处却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一个需要回答的伦理问题出现了:分配者应该把好处分配给哪一方——多数一方还是少数一方?答案是:分配者应该通过抛硬币来决定哪一方会得到所要分配的好处。支持这种解决方案的理由是:分配者没有道德上的义务把好处分配给多数一方,未经合理的分配程序而把好处直接给多数一方的做法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
道德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我的十二位哲学家
被引量:
4
1
作者
希拉里.普特南
陈亚军
机构
美国
哈佛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分析》
2010年第1期158-169,共12页
文摘
在我收到的关于什么是杜威讲座的介绍中,有一段,读起来是这样的:期待中的谈话不是“杰出教授S关于X话题的最新成果”,而是对某个重要哲学家生活的一种更加富有个人特色的看法.一套更富有反思精神的评说。在杜威基金会的理事会上,有人说:“不是我能在《哲学杂志》或《哲学评论》上找到以及读到的论文,不是演讲者可在标准杂志上发表的最新成果,而是某种具有更多历史和情感内容的东西。”
关键词
哲学家
最新成果
反思精神
个人特色
情感内容
理事会
基金会
演讲者
分类号
B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为道德:道德的动机和道德的多样性
被引量:
8
2
作者
托马斯.斯坎伦
陈真
机构
美国
哈佛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8,共7页
文摘
道德动机问题可以表达如下:一个行动道德上是错误的事实本身,何以能够给人们提供避免采取该行动的充分理由?回答这个问题包含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第一是道德的重要性问题,即我们为什么应该在乎道德要求。第二是道德的优先性问题,即当道德的理由(或价值)和其他的理由(或价值)发生冲突时,道德的理由何以具有优先性。非自利契约论认为,一个人如果看不到道德理由的力量,这不仅表明了他对其他人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还会影响到其他人对他的看法以及和他的关系,乃至影响到他的整个生活,这就是道德的重要性。可能和道德发生冲突的其他价值(如友情)本身就包含了道德的要求,因此,当冲突发生时,道德理由始终压倒其他的价值或理由。
关键词
多样性
道德动机
道德要求
性问题
理由
价值
冲突
优先性
契约论
回答
态度
他人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比较式对话”到“合作式对话”--对陈来等教授的回应与评论
被引量:
17
3
作者
章含舟(翻译/整理)
万思艳(翻译/整理)
刘梁剑(审订)
机构
哈佛大学哲学系
华东师范
大学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华东师范
大学
哲学系
不详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文摘
在对陈来《关于桑德尔共和主义德行的思考》的回应中,桑德尔指出,政治不能与伦理相分离,政治关乎个人德行的养成,这可以视作儒家传统与共和制传统之间的共识。在此意义上,桑德尔接受陈来的批评,同时他也向陈来提问,包括儒家怎样理解政治活动与个人德行之关系。在对"桑德尔与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的总结性回应中,桑德尔阐发了自己研究工作中可能与儒家传统相关联的四个论题:反思西方流行的"无负荷的自我"观念,良好生活的观念,政治与德行,以及自然问题。桑德尔主张,学界的跨文化对话可由当前的"比较式对话"向"合作式对话"迈进,期待对话双方更深地介入文本和彼此的思想传统。
关键词
儒家
共和主义
德行
“比较式对话”
“合作式对话”
Keywords
Confucian
republicanism
virtue
'collaborative dialogue'
'comparative dialogue'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数真的重要吗?
4
作者
约翰·M.陶雷克
王薛时
机构
哈佛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4期121-136,198,199,共18页
文摘
一个分配者打算在成员不相重叠的两组人之间分配一个稀缺的好处。按照假设,所有人在与道德相关的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异,然而所要分配的好处却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一个需要回答的伦理问题出现了:分配者应该把好处分配给哪一方——多数一方还是少数一方?答案是:分配者应该通过抛硬币来决定哪一方会得到所要分配的好处。支持这种解决方案的理由是:分配者没有道德上的义务把好处分配给多数一方,未经合理的分配程序而把好处直接给多数一方的做法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许的。
关键词
分配
道德义务
Keywords
allocation
coin-flipping
moral duty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响我的十二位哲学家
希拉里.普特南
陈亚军
《哲学分析》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何为道德:道德的动机和道德的多样性
托马斯.斯坎伦
陈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比较式对话”到“合作式对话”--对陈来等教授的回应与评论
章含舟(翻译/整理)
万思艳(翻译/整理)
刘梁剑(审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数真的重要吗?
约翰·M.陶雷克
王薛时
《哲学分析》
CSSCI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