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不同造孔剂对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同帜 李岩 +3 位作者 闫笑 刘婷 王佳悦 周广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82-2187,2192,共7页
本实验以洛川黄土为骨料,分别选用淀粉、煤粉、尿素为造孔剂。采用添加不同造孔剂、利用滚压成型法制备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通过三点弯曲法、压汞法、酸/碱质量损失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实验室自制装置对支撑体的抗折... 本实验以洛川黄土为骨料,分别选用淀粉、煤粉、尿素为造孔剂。采用添加不同造孔剂、利用滚压成型法制备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通过三点弯曲法、压汞法、酸/碱质量损失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实验室自制装置对支撑体的抗折强度、孔径分布、酸碱腐蚀率、晶相组成、表面微观形貌和纯水通量等性能进行分析表征。通过对3种造孔剂对比分析,在相同添加量下,不同造孔剂对支撑体纯水通量影响效果:淀粉煤粉尿素;对抗折强度的影响效果:淀粉煤粉尿素,综合各因素确定淀粉为最佳造孔剂。结果表明,淀粉的最佳添加量为8%,支撑体的抗折强度为36.25 MPa,纯水通量为6232.11 L/m^2·h·MPa,酸碱质量腐蚀率0.07/0.02%,中值孔径为5.36777μm,主峰孔径分布范围0.105~8.22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滚压成型法 无机陶瓷膜 支撑体 造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反射率釉膜及耐环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欣彤 马小鹏 杨中英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高反射率釉膜作为背板光伏玻璃上的无机烧结材料,低温制备和高反射率是其关键指标。介绍了经济实用的钠钙硅酸盐熔块(a),部分磷替代硅的磷硅酸盐熔块(b),以及用硼全部替代磷的硼硅酸盐熔块(c),考察了熔块组成与熔融温度和附着力之间的... 高反射率釉膜作为背板光伏玻璃上的无机烧结材料,低温制备和高反射率是其关键指标。介绍了经济实用的钠钙硅酸盐熔块(a),部分磷替代硅的磷硅酸盐熔块(b),以及用硼全部替代磷的硼硅酸盐熔块(c),考察了熔块组成与熔融温度和附着力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各种熔块和氧化钛分别按1∶1在720℃下保持95 s烧成不同系列的反射釉膜,并测定了其反射率和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获得的(c)熔块的反射釉膜,其反射率为73.95%,进一步对(c)熔块的反射釉膜进行退火和冷冻处理以研究其耐环境性能,其反射率几乎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反射率釉膜 低温制备 硼硅酸盐熔块 耐环境性 表面粗糙度 背板光伏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WO_(4)结晶釉的取向生长控制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李嘉胤 吴锦涛 +11 位作者 黄玲艳 张金津 钟辛子 程科木 梁铎 吴洋 汪庆刚 刘一军 萧礼标 曹丽云 成智文 黄剑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2-2268,2278,共8页
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结晶釉结构对于陶瓷板材表面功能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功能化表面结晶釉的结构控制及其生长方式对光活性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三氧化钨、硫酸亚铁、磷酸铝、高岭土等为原料,通过调控不同生长取向结构的FeWO_... 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结晶釉结构对于陶瓷板材表面功能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功能化表面结晶釉的结构控制及其生长方式对光活性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三氧化钨、硫酸亚铁、磷酸铝、高岭土等为原料,通过调控不同生长取向结构的FeWO_(4)结晶釉,在1080℃成功烧制出高亲核性晶面暴露的结晶釉。结果表明,不同取向的结晶釉釉层呈现不同的晶面暴露,取向生长的结晶釉可以提供更高的催化活性,同时可以促使高亲核性的(100)晶面暴露,从而提高陶瓷板表面的光催化性能。本研究可为光功能化结晶釉材料表面功能化的设计和调控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WO_(4)结晶釉 微观结构 光催化 表面酸度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3-ZnNb2O6陶瓷介电及储能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通 王渊浩 +3 位作者 杨海波 高淑雅 王芬 鲁雅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1-438,共8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1–x)BaTiO3-xZnNb2O6 (x=0.5mol%, 1mol%, 1.5mol%, 2mol%, 3mol%, 4mol%)(简称BTZN)陶瓷,研究了BTZN陶瓷的烧结温度、结构、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BTZN陶瓷烧结温度随着ZnNb2O6含量增加逐渐降低。XRD结果表明当ZnNb2O6... 采用固相法制备(1–x)BaTiO3-xZnNb2O6 (x=0.5mol%, 1mol%, 1.5mol%, 2mol%, 3mol%, 4mol%)(简称BTZN)陶瓷,研究了BTZN陶瓷的烧结温度、结构、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BTZN陶瓷烧结温度随着ZnNb2O6含量增加逐渐降低。XRD结果表明当ZnNb2O6含量达到3mol%时出现第二相Ba2Ti5O12。介电测试结果表明随ZnNb2O6含量的增加, BTZN陶瓷介电常数逐渐减小,而介电常数的频率稳定性逐渐增强。介电温谱表明所有BTZN陶瓷均符合X8R电容器标准。BTZN陶瓷的极化强度值随着ZnNb2O6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当x=4mol%时,BTZN陶瓷获得240 kV/cm的击穿电场和1.22 J/cm3的可释放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陶瓷 介电性能 储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角星状ZrO_(2)改性聚酰亚胺的绝缘耐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婉婉 曹丽云 +5 位作者 冯永强 成智文 刘婷 赵勇 刘一军 黄剑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电机绝缘漆包线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备高性能且价格低廉的漆包线漆膜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五角星状ZrO_(2)纳米粉体,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种高性能、价格低廉的PI...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电机绝缘漆包线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备高性能且价格低廉的漆包线漆膜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出五角星状ZrO_(2)纳米粉体,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种高性能、价格低廉的PI/五角星状ZrO_(2)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五角星状ZrO_(2)纳米粉体分布均匀,进而提高了ZrO_(2)在PI聚合物里的分散性;加入3%的五角星状ZrO_(2)纳米粉体后,相对于纯PI薄膜,PI/五角星状ZrO_(2)复合薄膜的疏水性能得到了提升,拉伸应力提高了4.8倍,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了8.30%,介电常数提高了3.2倍.可以看出,五角星状的ZrO_(2)对于纯PI薄膜绝缘、耐高温性能有显著提升.本工作对开发新型高性能漆包线新配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角星状ZrO_(2) 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绝缘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锯泥和大理石废石粉制备发泡陶瓷 被引量:8
6
作者 董祎然 赵成琳 +3 位作者 郭伟 姜葱葱 黄世峰 程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9-947,969,共10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开发探究多种固废协同制备发泡陶瓷材料的方法理论,以花岗岩锯泥和大理石废石粉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通过高温烧结制备高闭气孔率的发泡陶瓷,研究原材料配比、烧结温度以及发泡剂掺量... 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开发探究多种固废协同制备发泡陶瓷材料的方法理论,以花岗岩锯泥和大理石废石粉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通过高温烧结制备高闭气孔率的发泡陶瓷,研究原材料配比、烧结温度以及发泡剂掺量对发泡陶瓷的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理石废石粉中的CaCO_(3)在高温下分解出的CaO是有效的助熔剂,能够破坏Si—O键,降低液相的黏度,促进发泡。同时CaO能够与SiO_(2)反应生成硅灰石,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在烧结温度为1130℃、大理石废石粉质量掺量为10%、SiC质量掺量为1.0%时,制备的发泡陶瓷孔结构均匀,综合性能最佳,闭口气孔率为79.16%,体积密度为583.42 kg/m 3,抗压强度为3.86 MPa,吸水率为0.40%。本研究为花岗岩锯泥和大理石废石粉回收利用制备发泡陶瓷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陶瓷 花岗岩锯泥 大理石废石粉 碳化硅 高温烧结 固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径流颗粒物对陶瓷透水砖堵塞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成智文 耿康 +2 位作者 陈晓薇 孙昕 刘婷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1,共5页
通过雨水径流水质的实地检测,分析了雨水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规律;采用室内试验模拟了雨水径流引起的陶瓷透水砖堵塞过程,系统研究了雨水径流中颗粒物对陶瓷透水砖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水径流中的颗粒物绝大部分平均粒径小于50μm;... 通过雨水径流水质的实地检测,分析了雨水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规律;采用室内试验模拟了雨水径流引起的陶瓷透水砖堵塞过程,系统研究了雨水径流中颗粒物对陶瓷透水砖堵塞的影响。结果表明:雨水径流中的颗粒物绝大部分平均粒径小于50μm;陶瓷透水砖堵塞机制主要是粒径20~<50μm的颗粒物引起的表面堵塞,砖表面截留的颗粒物质量约占总截留颗粒物质量的75%;陶瓷透水砖表面截留颗粒物的粒径范围与砖表面孔径范围并不一致,主要是因为陶瓷透水砖截留的颗粒物在其表面形成的“类滤膜”的筛滤截留作用。建议合理减小陶瓷透水砖小于50μm范围的孔径占比,以提高人工清扫恢复陶瓷透水砖透水性能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透水砖 雨水径流 污染物颗粒 粒径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温时间对管式黄土基陶瓷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若男 同帜 +4 位作者 张群绸 周广瑞 刘婷 闫笑 李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24-8029,共6页
以洛川黄土为原料,对比分析了天然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滚压成型、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管式黄土基陶瓷支撑体,分别利用XRD衍射仪、SEM、压汞仪、三点弯曲法、质量损失法及自制内抽式纯水通量测试装置对管式黄土基陶瓷支撑体的晶相组... 以洛川黄土为原料,对比分析了天然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滚压成型、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管式黄土基陶瓷支撑体,分别利用XRD衍射仪、SEM、压汞仪、三点弯曲法、质量损失法及自制内抽式纯水通量测试装置对管式黄土基陶瓷支撑体的晶相组成、微观形貌、孔径分布、抗折强度、酸碱腐蚀质量损失率、纯水通量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洛川黄土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硅及各类金属氧化物,分别占比15.6%、56.7%、27.08%。当热处理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120 min时,支撑体表面光滑且颗粒分布均匀,主晶相为石英、空晶石、方石英,平均孔径为4.68μm,纯水通量为1092 L/m^2·h·MPa,抗折强度为31.46 MPa,酸碱腐蚀质量损失率为0.4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时间 黄土 陶瓷膜支撑体 微观形貌 纯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孔剂煤粉对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郭磊 郭雅妮 +2 位作者 同帜 黄开佩 刘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81-5186,共6页
以洛川黄土为原料,煤粉为造孔剂,采用滚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黄土陶瓷膜支撑体,探究煤粉的造孔原理及其添加量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TG-DTG)、三点弯曲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的... 以洛川黄土为原料,煤粉为造孔剂,采用滚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黄土陶瓷膜支撑体,探究煤粉的造孔原理及其添加量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TG-DTG)、三点弯曲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晶相组成及表面形貌观察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煤粉燃烧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O2,挥发后在烧结载体中形成孔洞,进而提高了黄土基陶瓷支撑体的孔隙率和纯水通量。煤粉的最佳添加量为20%,此时支撑体孔隙分布均匀、晶体发育完全,抗折强度为24.06 MPa、纯水通量为5 104.61 L/(m^2·h·MPa)、酸碱质量腐蚀率0.38/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孔剂 煤粉 陶瓷膜支撑体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孔剂淀粉添加量对陶瓷膜支撑体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岩 同帜 +3 位作者 刘婷 闫笑 周广瑞 孙若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75-4179,4214,共6页
实验以洛川黄土为原料,淀粉为造孔剂,采用添加造孔剂、滚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研究了造孔剂淀粉的添加量对黄土基支撑体性能的影响。实验通过压汞法、三点弯曲法、质量损失法、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镜(SEM)... 实验以洛川黄土为原料,淀粉为造孔剂,采用添加造孔剂、滚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研究了造孔剂淀粉的添加量对黄土基支撑体性能的影响。实验通过压汞法、三点弯曲法、质量损失法、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自制装置对支撑体的孔隙率、抗折强度、酸碱腐蚀率、晶相组成、表面微观形貌和纯水通量等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制备过程中,当淀粉的添加量为8%时,制备出来的支撑体性能最佳。此时支撑体的孔隙率达到了32%、平均孔径为4.83μm、纯水通量为6232.1 L/m^2·h·MPa、抗折强度为36.2 MPa、酸碱质量腐蚀为0.07%/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造孔剂 陶瓷膜支撑体 孔隙率 纯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辐射制冷材料磷酸铝的固相合成及其结构性能
11
作者 曹丽云 姬宇 +4 位作者 成智文 刘婷 赵勇 刘一军 黄剑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辐射制冷技术因不需要任何能量输入且无污染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高成本复杂的辐射制冷材料的制备工艺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发展.采用低成本高效益的一步固相法合成了三斜晶系与立方晶系复合晶系的磷酸铝材料,该材料在太阳光波段... 辐射制冷技术因不需要任何能量输入且无污染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高成本复杂的辐射制冷材料的制备工艺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发展.采用低成本高效益的一步固相法合成了三斜晶系与立方晶系复合晶系的磷酸铝材料,该材料在太阳光波段内的平均反射率达到97.65%,在大气窗口(8~13μm)范围内的平均发射率为0.88.在日间辐射冷却实验中,这种复合晶系磷酸铝材料在阳光直射条件下的最佳冷却效果可以使环境温度降低6℃左右.将磷酸铝材料应用于陶瓷坯体中,通过冷却实验表明,加入AlPO_(4)的陶瓷坯体使环境温度降低4℃,与未加入磷酸铝的陶瓷坯体的冷却效果相比降低了约2℃.本研究对磷酸铝辐射制冷材料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辐射制冷 大气窗口 固相法 磷酸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跃温层厚度对内波破坏水体分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昕 陈笑涵 +2 位作者 刘兴社 成智文 李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5-280,共6页
为探求人工诱导内波混合技术在实际大水深分层湖泊水库中的应用效果,采用自主研制的机械混合装置和分层水库物理模型,开展不同跃温层厚度条件下内波破坏分层的中试研究.机械混合装置出流形成水流循环,在水体分层状态下,出流动能转化为... 为探求人工诱导内波混合技术在实际大水深分层湖泊水库中的应用效果,采用自主研制的机械混合装置和分层水库物理模型,开展不同跃温层厚度条件下内波破坏分层的中试研究.机械混合装置出流形成水流循环,在水体分层状态下,出流动能转化为内波波能,环流减弱但依旧存在,在内波破坏水体分层过程中,变温层与等温层的水温差别逐渐减小,跃温层逐渐上移且厚度减小,直至水体分层被完全破坏.在跃温层温度梯度、水流扰动强度、水深均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跃温层厚度的增加,水体稳定系数增大,临界层内波波能损失减小,内波波幅和能流密度增加,混合效率提高,内波周期不变,波速稍有减小.实验说明内波混合水体技术应用于大水深水体中时将有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波 破坏分层 跃温层厚度 波幅 混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对小球藻光合性能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小琴 孙昕 +3 位作者 李鹏飞 刘兴社 成智文 李青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在紫外辐射剂量0~80 mJ/cm^2的条件下,探究紫外辐射对小球藻生长、光合性能和油脂积累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藻细胞内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小球藻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最佳辐... 在紫外辐射剂量0~80 mJ/cm^2的条件下,探究紫外辐射对小球藻生长、光合性能和油脂积累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藻细胞内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小球藻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在最佳辐射剂量40 mJ/cm^2条件下,小球藻的生物量达到515 mg/L,光合性能维持在较高水平,Fv/Fm、Y(Ⅱ)、油脂含量、油脂产量分别达到0.588、0.594、46%、237 mg/L。相对于对照组,40 mJ/cm2剂量的小球藻的油脂含量、油脂产量分别提高了39.40%和39.22%,accD和gap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约2.5倍和5倍,Me、Pk相对表达量基本不变。40 mJ/cm2剂量的小球藻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达到40.17%,比对照组提高了16.5%,有利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紫外辐射 光合性能 油脂积累 荧光定量PCR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对栅藻FACHB-78甘油三酯积累的盐胁迫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垿 孙昕 +2 位作者 李鹏飞 王佳乐 成智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48-5253,共6页
以双对栅藻FACHB-78为研究对象,在NaCl质量分数0~45‰的条件下,研究了该藻生长形态、甘油三酯积累、光合活性等特性,确定了最优的盐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藻细胞密度逐渐下降,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比值逐渐上升,甘油三酯的... 以双对栅藻FACHB-78为研究对象,在NaCl质量分数0~45‰的条件下,研究了该藻生长形态、甘油三酯积累、光合活性等特性,确定了最优的盐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藻细胞密度逐渐下降,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比值逐渐上升,甘油三酯的积累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盐度为10‰的条件下,藻细胞密度比正常培养时降低了24.38%,甘油三酯浓度和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50.88mg/L和33.41%,比正常培养时提高了97.05%和82.09%,且光合活性较高.对于生产生物柴油,在盐度为10‰的胁迫条件下,双对栅藻FACHB-78比在正常培养的藻细胞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对栅藻 盐胁迫 甘油三酯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