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结构新颖的紫檀芪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1
作者 王月茹 徐小娜 +2 位作者 朱周静 王艳娇 刘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在缩合剂2-(7-氮杂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的作用下,以紫檀芪(2)为原料,分别与4种不同链长的羧酸酯(3a~3d)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了4种结构新颖的紫檀芪衍生物(1a~1d),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HNMR... 在缩合剂2-(7-氮杂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的作用下,以紫檀芪(2)为原料,分别与4种不同链长的羧酸酯(3a~3d)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了4种结构新颖的紫檀芪衍生物(1a~1d),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HNMR、^(13)CNMR、ESI-MS、SC-XRD对衍生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紫檀芪(2)与己二酸单甲酯(3a)的酯化反应为模型,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物料比n(3a)∶n(2)为1.2∶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衍生物1a~1d的收率均较高(76.9%~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衍生物 结构修饰 酯化反应 单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研磨法合成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
2
作者 唐文强 高艳蓉 +2 位作者 徐小娜 仝红娟 刘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61,共8页
采用固相研磨法,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26个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1a~1z),采用FTIR、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1a~1z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单晶衍射法对目标化合物1c、1m、1u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以... 采用固相研磨法,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26个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1a~1z),采用FTIR、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1a~1z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单晶衍射法对目标化合物1c、1m、1u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以乙酰基二茂铁与苯甲醛的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为模型,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物料比n(苯甲醛)∶n(乙酰基二茂铁)为2.4∶1、KOH用量n(KOH)∶n(乙酰基二茂铁)为1.3∶1、室温研磨20 min,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1a的收率为9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研磨法 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代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D7的合成研究
3
作者 问娟娟 徐小娜 +3 位作者 王欣 唐文强 仝红娟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7-1653,共7页
氘代策略在药物研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氘代苯脒化合物——氘代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盐酸盐-D7(1)的合成,期望为后期的活性研究提供化合物基础。首先,氘代1,4-二溴苯-D4(2)与氰化亚铜发生氰代反应,得到氘代4-... 氘代策略在药物研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氘代苯脒化合物——氘代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盐酸盐-D7(1)的合成,期望为后期的活性研究提供化合物基础。首先,氘代1,4-二溴苯-D4(2)与氰化亚铜发生氰代反应,得到氘代4-溴苯腈-D4(3);然后,中间体(3)与甲基硼酸(4)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氘代4-甲基苯腈-D4(5);中间体(5)再经NBS溴代,得到氘代4-(溴甲基)苯腈-D4(6);随后,中间体(6)与双(叔丁氧羰基)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氘代N,N-二(叔丁氧羰基)-4-氰基苯甲胺-D4(7);中间体(7)再与氘代甲氧基胺盐酸盐-D3(8)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氘代N,N-二(叔丁氧羰基)-4-(N′-甲氧基脒基)苯甲胺-D7(9);最后,中间体(9)在酸性条件下脱除Boc保护基,得到产物(1)。中间体及产物结构通过^(1)H NMR和ESI-MS进行表征,其中,关键中间体(7)及产物(1)的结构进一步通过^(13)C NMR表征。最后,对各反应步骤进行条件优化,确定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代 氘代药物 脒类化合物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_(2)智能调温涂层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鲍艳 谢梦爽 +1 位作者 郭茹月 张婧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0,共7页
二氧化钒(VO2)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在约68℃时可实现单斜绝缘相和稳定金红石金属相的可逆转变,因而在建筑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VO2的制备工艺已相对成熟,但其热致变色性能的提升仍是研... 二氧化钒(VO2)是一种典型的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在约68℃时可实现单斜绝缘相和稳定金红石金属相的可逆转变,因而在建筑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VO2的制备工艺已相对成熟,但其热致变色性能的提升仍是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VO2的热致变色性能调控出发,旨在概述VO2智能调温涂层的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VO2相变前后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变化,并详细讨论了基于Mott理论、Peierls理论以及Mott与Peierls协同理论的三种相变机理;其次,总结了元素掺杂对VO2相变温度的影响规律,进一步阐明了核壳结构和多层膜结构等结构设计对VO2光学性能、抗氧化性以及环境稳定性等综合性能的增强原理,分析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最后,指出了VO2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离子掺杂 核壳结构 多层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Voxelotor衍生物的合成
5
作者 王艳娇 徐小娜 +2 位作者 高艳蓉 朱周静 唐文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9,63,共5页
以沃塞洛托(Voxelotor,2)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氧化等2步反应,得到Voxelotor衍生物2-羟基-6-((2-(1-异丙基-1H-吡唑-5-基)吡啶-3-基)甲氧基)苯基丙-2-烯-1-酮(1),通过1HNMR和ESI-MS对中间体4及目标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中间体... 以沃塞洛托(Voxelotor,2)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氧化等2步反应,得到Voxelotor衍生物2-羟基-6-((2-(1-异丙基-1H-吡唑-5-基)吡啶-3-基)甲氧基)苯基丙-2-烯-1-酮(1),通过1HNMR和ESI-MS对中间体4及目标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中间体4及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亲核加成反应条件为:物料比n(乙烯基溴化镁)∶n(2)为2.0∶1、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中间体4收率为62%;最佳氧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氧化剂2-碘酰基苯甲酸(IBX)用量n(IBX)∶n(4)为1.2∶1、反应时间为22 h,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1收率为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塞洛托 衍生物 亲核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茁越 杨志远 +1 位作者 蒋绪 王莹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9,共5页
近年来,水煤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煤炭清洁利用途径备受关注。但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受到煤质、煤粉粒度分布、添加剂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添加剂是水煤浆制备过程中决定生产成本和浆体性能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传统水煤浆添加剂的主要特点,综... 近年来,水煤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煤炭清洁利用途径备受关注。但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受到煤质、煤粉粒度分布、添加剂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添加剂是水煤浆制备过程中决定生产成本和浆体性能的重要因素。介绍了传统水煤浆添加剂的主要特点,综述了污泥、工业废水、生物质等废弃物作为环保型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水煤浆添加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添加剂 环保型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合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仝红娟 徐小娜 +2 位作者 王艳娇 唐文强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50-1955,共6页
本研究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苯脒化合物(1)的合成。以1,4-二溴苯(2)为原料,首先经历氰基取代反应得到4-溴苯腈(3),然后,中间体(3)与甲基硼酸(4)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4-甲基苯腈(5),中间体(5)再发生NBS溴代反应得到4-(溴甲基)苯腈(6),随... 本研究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苯脒化合物(1)的合成。以1,4-二溴苯(2)为原料,首先经历氰基取代反应得到4-溴苯腈(3),然后,中间体(3)与甲基硼酸(4)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4-甲基苯腈(5),中间体(5)再发生NBS溴代反应得到4-(溴甲基)苯腈(6),随后,中间体(6)与双(叔丁氧羰基)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N,N-二(叔丁氧羰基)-4-氰基苯甲胺(7),中间体(7)再与甲氧基胺盐酸盐(8)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N,N-二(叔丁氧羰基)-4-(N'-甲氧基脒基)苯甲胺(9),最后,中间体(9)在酸性条件下脱除Boc保护基,得到产物4-(氨甲基)-N-甲氧基苯脒盐酸盐(1)。中间体及产物结构通过~1H NMR和ESI-MS进行表征,其中产物结构进一步通过^(13)C 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脒类化合物 氰化反应 SUZUKI偶联反应 溴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代Voxelotor-D_(2)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文强 仝红娟 +2 位作者 徐小娜 张怡天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90-2196,共7页
本文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Voxelotor-D_(2)(1)的合成方法。以2-(1-异丙基-1H-吡唑-5-基)烟酸乙酯的合成(2)为原料,首先经水解反应得到2-(1-异丙基-1H-吡唑-5-基)烟酸(3),然后,化合物(3)经四氘铝酸锂还原得到[2-(1-异丙基-1H-吡唑-5-基)吡... 本文报道一种结构新颖的Voxelotor-D_(2)(1)的合成方法。以2-(1-异丙基-1H-吡唑-5-基)烟酸乙酯的合成(2)为原料,首先经水解反应得到2-(1-异丙基-1H-吡唑-5-基)烟酸(3),然后,化合物(3)经四氘铝酸锂还原得到[2-(1-异丙基-1H-吡唑-5-基)吡啶-3-基]甲醇-D_(2)(4),最后,中间体(4)与2,6-二羟基苯甲醛(5)发生Mitsunobu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及LC-MS表征。随后,分别考察并确定还原反应的适宜条件为:还原剂LiAlD_(4)的用量为n(LiAlD_(4))∶n(3)=0.6∶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8h,该条件下中间体4的收率为47%。确定Mitsunobu反应的适宜条件为:物料比n(5)∶n(4)=1.2∶1,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该条件下产物1收率达到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代药物 沃塞洛托 还原反应 MITSUNOBU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吖丙啶-羧酸光交联分子的合成研究
9
作者 朱周静 徐小娜 +2 位作者 唐文强 仝红娟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03,共6页
本研究报道一种双吖丙啶-羧酸类光交联分子3-[3-(3-丁炔-1-基)-3H-双吖丙啶-3-基]丙酸(1)的合成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2)和溴代丙炔(3)为原料,依次经历亲核取代反应、缩酮保护、酯还原、脱乙二醇保护、双吖丙啶化、羟基保护、氰基取代... 本研究报道一种双吖丙啶-羧酸类光交联分子3-[3-(3-丁炔-1-基)-3H-双吖丙啶-3-基]丙酸(1)的合成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2)和溴代丙炔(3)为原料,依次经历亲核取代反应、缩酮保护、酯还原、脱乙二醇保护、双吖丙啶化、羟基保护、氰基取代、氰基水解等8步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1),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 HNMR及ESI-MS表征。并对关键步骤的反应条件进行考察,确定适宜的合成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交联探针 光交联基团 双吖丙啶 合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科7属9种樟目植物茎导管分子及其穿孔板的比较
10
作者 李红芳 薛成 +1 位作者 边文晗 张小玲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69-779,共11页
为给樟目(Laurales)植物提供木材鉴定和系统分类的形态学数据,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香皮檫科(Atherospermataceae)、玉盘桂科(Monimiaceae)、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和樟科(Lauraceae)9种植物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及其穿孔板的形态结... 为给樟目(Laurales)植物提供木材鉴定和系统分类的形态学数据,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香皮檫科(Atherospermataceae)、玉盘桂科(Monimiaceae)、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和樟科(Lauraceae)9种植物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及其穿孔板的形态结构,分析导管分子长度和直径的差异。结果表明,香皮檫科植物的导管分子均具有梯状穿孔板,在细柄销枝檫(Daphnandra tenuipes)中,观察到网梯混合穿孔板,在伞序檫(Laureliopsis philippiana)中,观察到网梯混合穿孔板和网状穿孔板。莲叶桐科植物的导管分子均具有单穿孔板;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的导管分子有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穿孔板平截,其导管分子平均长度小于莲叶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樟科樟属(Cinnamomum)植物的导管分子均具有单穿孔板和梯状穿孔板。玉盘桂科植物的导管分子仅具有梯状穿孔板。矛蕊檫(Doryphora sassafras)的导管分子平均长度最长,其次为岛盘桂(Tambourissa purpure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的导管分子平均长度最短。红花青藤的导管分子平均直径最大,其次为莲叶桐,细柄销枝檫的导管分子平均直径最小。导管分子在科、属、种间形态学与统计学均具有分类学意义。香皮檫科和玉盘桂科植物的导管分子穿孔板形态、直径和长度更相似。莲叶桐科植物导管分子演化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分子 穿孔板 樟目 香皮檫科 莲叶桐科 樟科 玉盘桂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雪 徐小娜 +1 位作者 柯苗 张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9期23-27,共5页
以卤代芳烃为底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二甲胺源,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经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一系列N,N-二甲基苯胺类化合物(Ⅰa~Ⅰh),通过~1HNMR、CNMR、ESI-MS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目标化合物2-... 以卤代芳烃为底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二甲胺源,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经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一系列N,N-二甲基苯胺类化合物(Ⅰa~Ⅰh),通过~1HNMR、CNMR、ESI-MS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目标化合物2-二甲氨基-5-硝基苯甲酸(Ⅰh)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确证。以目标化合物N,N-二甲基-4-硝基苯胺(Ⅰa)的合成为模型反应,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氢氧化钾用量n(KOH)∶n(4-氟硝基苯)为3∶1、DMF用量n(DMF)∶n(4-氟硝基苯)为15∶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4 h,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Ⅰa收率达到88%。不同卤(氟、氯、溴、碘)取代的4-卤硝基苯与DMF反应均能得到目标化合物Ⅰa,其中,4-氟硝基苯的反应活性最高,而4-氯硝基苯的反应活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苯胺 N N-二甲基甲酰胺(DMF) 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羟甲基)-8-氮杂螺[4.5]癸烷-8-羧酸叔丁酯的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艳娇 梁雪 +1 位作者 徐小娜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8-氮杂螺[4.5]癸烷-7,9-二酮为原料,通过酰胺还原、N-Boc保护、甲酰化、醛基四步反应还原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7-(羟甲基)-8-氮杂螺[4.5]癸烷-8-羧酸叔丁酯,总收率29.8%。反应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同时对每步反应... 以8-氮杂螺[4.5]癸烷-7,9-二酮为原料,通过酰胺还原、N-Boc保护、甲酰化、醛基四步反应还原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7-(羟甲基)-8-氮杂螺[4.5]癸烷-8-羧酸叔丁酯,总收率29.8%。反应中间体及产物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同时对每步反应条件进行讨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含氮螺环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 螺环化合物 Boc-保护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大蒜精油萃取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祯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超临界CO2(SC-CO2)萃取大蒜精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SC-CO2萃取大蒜精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大蒜精油平均收率为0.74%。
关键词 大蒜精油 SC-CO2 萃取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氨基-N-甲基哌啶-1-甲酰胺盐酸盐的合成
14
作者 王艳娇 郝晗 +2 位作者 高艳蓉 徐小娜 刘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2期26-28,54,共4页
以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甲氨基甲酰氯为原料,通过N-酰基化和脱Boc保护两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4-氨基-N-甲基哌啶-1-甲酰胺盐酸盐,通过1HNMR、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脱Boc保护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脱Boc保护反应条件... 以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和甲氨基甲酰氯为原料,通过N-酰基化和脱Boc保护两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4-氨基-N-甲基哌啶-1-甲酰胺盐酸盐,通过1HNMR、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脱Boc保护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脱Boc保护反应条件为:氯化氢/乙酸乙酯用量n(氯化氢/乙酸乙酯)∶n(1-(甲氨基甲酰)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为2.0∶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收率达到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类衍生物 N-酰基化 Boc保护基 脱保护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黄土高原产区苹果痘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15
作者 张娟 王博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77-79,共3页
苹果痘斑病是各苹果产区的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钙元素供应不足所致,在偏施氮、磷、钾肥的果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果园、土壤持续干旱的果园、修剪过度的果园、套袋技术不规范的果园发病重.通过增施有机肥、避免... 苹果痘斑病是各苹果产区的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钙元素供应不足所致,在偏施氮、磷、钾肥的果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的果园、土壤持续干旱的果园、修剪过度的果园、套袋技术不规范的果园发病重.通过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三大元素肥料,优化土壤理化性状,保持土壤合理的持水量,培养一个树体健壮、通风良好的果园群体,规范果实套袋技术,及时补充钙素营养等可有效控制该病的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苹果 痘斑病 危害规律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xelotor中间体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8
16
作者 仝红娟 徐小娜 +1 位作者 唐文强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03-2107,共5页
本研究对Voxelotor中间体—3-(氯甲基)-2-(1-异丙基-1H-吡唑-5-基)吡啶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2-氯烟酸甲酯为原料,通过酯还原、Suzuki反应、氯代三步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对Suzuki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物料比n(1-异丙... 本研究对Voxelotor中间体—3-(氯甲基)-2-(1-异丙基-1H-吡唑-5-基)吡啶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以2-氯烟酸甲酯为原料,通过酯还原、Suzuki反应、氯代三步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对Suzuki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物料比n(1-异丙基吡唑-5-硼酸频哪醇酯4)∶n(化合物3)=1.2∶1,催化剂用量为n(Pd(PPh3)4)∶n(化合物3)=0.05∶1,在100℃反应14 h,在最佳Suzuki反应条件下,化合物5收率为62.8%。产物及中间体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xelotor 中间体 SUZUKI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S187产抗补体活性物质的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小娜 牛海青 +3 位作者 王晓霞 田晴 高茜 苏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0期41-45,共5页
海洋放线菌S187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抗补体活性。以抗补体活性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菌株S187产抗补体活性物质的发酵工艺。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可溶性淀粉20 g·L^(-1),大豆粉35 g·L^(-1),(NH_(4... 海洋放线菌S187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抗补体活性。以抗补体活性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菌株S187产抗补体活性物质的发酵工艺。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可溶性淀粉20 g·L^(-1),大豆粉35 g·L^(-1),(NH_(4))_(2)SO_(4)2 g·L^(-1),NaCl 2 g·L^(-1),K_(2)HPO_(4)0.5 g·L^(-1),CaCO_(3)5 g·L^(-1),初始pH值7.5,于28℃、220 r·min^(-1)下发酵7 d。在此条件下,菌株S187代谢产物的抗补体活性为6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抗补体活性物质 发酵 工艺优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青脆李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晨璐 李超 +1 位作者 王莹 孟茁越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12期9-15,共7页
以绿豆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制膜原料,通过考察二者复合比例对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的最佳复合比例,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该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其对青脆李贮藏品质的影... 以绿豆淀粉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制膜原料,通过考察二者复合比例对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可食性绿豆淀粉基复合膜的最佳复合比例,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该复合膜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其对青脆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豆淀粉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比例为2∶1时,绿豆淀粉基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膜性能,此时溶解度、水蒸气透过系数、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8%、1.2×10^(-5) g·mm·cm^(-2)·h^(-1)·Pa^(-1)、35 MPa和21.4%。与绿豆淀粉膜相比,该复合膜组分间的相容性较好,且表面更平滑、均匀。在常温贮藏期间,用该复合膜涂膜的青脆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优于未涂膜组,可作为青脆李的保鲜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复合膜 制备 绿豆淀粉 大豆分离蛋白 青脆李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吡咯烷侧链的喹啉衍生物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文强 高艳蓉 +2 位作者 徐小娜 仝红娟 刘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01-2806,共6页
本文报道了一类含有吡咯烷侧链的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5-甲氧基-2-硝基-4-[3-(吡咯烷-1-基)丙氧基]苯甲酸甲酯(2)为原料,依次经过硝基还原、酯水解、关环三步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1a~1c),并以2-氨基-5-甲氧基-4-[3-(吡咯烷-1-基... 本文报道了一类含有吡咯烷侧链的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5-甲氧基-2-硝基-4-[3-(吡咯烷-1-基)丙氧基]苯甲酸甲酯(2)为原料,依次经过硝基还原、酯水解、关环三步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1a~1c),并以2-氨基-5-甲氧基-4-[3-(吡咯烷-1-基)丙氧基]苯甲酸(4)与环戊酮(5a)为原料合成9-氯-7-甲氧基-6-[3-(吡咯烷-1-基)丙氧基]-2,3-二氢-1H-环戊[b]喹啉(1a)的关环反应为模型,考察影响产物1a收率的主要因素,确定该关环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物料比n(5a)∶n(4)=1.6∶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 h。最后,以9-氯-7-甲氧基-6-[3-(吡咯烷-1-基)丙氧基]-1,2,3,4-四氢吖啶(1b)为例,初步探讨目标化合物在衍生化方面的应用,发现该结构母核可用于多种结构新颖的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侧链 喹啉衍生物 还原反应 关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二茂铁基噁唑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小娜 柯苗 +1 位作者 朱周静 刘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6期20-23,共4页
以二茂铁甲醛和对甲苯磺酰基异氰(TOSMIC)为原料,经过Van Leusen反应,一步合成目标化合物5-二茂铁基噁唑,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物料比n(TOSMIC)∶n(二茂铁甲醛)为1.1... 以二茂铁甲醛和对甲苯磺酰基异氰(TOSMIC)为原料,经过Van Leusen反应,一步合成目标化合物5-二茂铁基噁唑,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物料比n(TOSMIC)∶n(二茂铁甲醛)为1.1∶1、反应溶剂为甲醇、K2CO3用量即n(K2CO3)∶n(二茂铁甲醛)为2.0∶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8 h的最佳条件下,目标化合物收率达到74.7%。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化合物 二茂铁 噁唑衍生物 VAN Leusen反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