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因素理论在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姜涛 文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59-163,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作者针对目前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广受推崇的双因素理论为依据,以实证为分析手段,从实际出发,重点分析了双因素理论在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中的应用条...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作者针对目前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广受推崇的双因素理论为依据,以实证为分析手段,从实际出发,重点分析了双因素理论在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中的应用条件和过程,研究了企业如何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因素理论 顾客满意 顾客忠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平等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南江波 刘天喜 《理论月刊》 2004年第5期151-152,共2页
平等关系不仅存在于公民之间,而且存在于公民与政府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与政府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将导致市场分配和政府再分配的不公平。能否正确处理公民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公民 政府 平等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被引量:7
3
作者 吕军利 王俊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9-42,68,共5页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思想 生态问题 人与自然 劳动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国乳制品业的发展思路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薇 杨福学 李雪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648-16649,16652,共3页
在介绍三鹿奶粉发生根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乳制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乳制品业 食品安全 质量安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论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先进 曹晓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77,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是主体价值创造、主客体价值互动、主客体价值共享、客体价值消费诸过程和方面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是思想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呈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遵循价值实现最大化,思想资源配置最优,...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是主体价值创造、主客体价值互动、主客体价值共享、客体价值消费诸过程和方面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是思想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呈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遵循价值实现最大化,思想资源配置最优,价值实现过程均衡有序和共时历时规律。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指向只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配偶权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建昌 李一娜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配偶权 伦理思考 权利义务 夫妻双方 婚姻关系 英美法系国家 台湾省 配偶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对接的难点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雪玲 罗利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3-696,共4页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是是我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相辅相成,不可相互替代的两种制度。然而实际运行中,由于两者的制度设计不同,两种制度的医疗保障对象、补偿服务难对接上,管理机制难协调统一。只有明确两种制度对接中...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是是我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相辅相成,不可相互替代的两种制度。然而实际运行中,由于两者的制度设计不同,两种制度的医疗保障对象、补偿服务难对接上,管理机制难协调统一。只有明确两种制度对接中的难点所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实现两种制度的无缝对接,真正降低农民疾病经济风险,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制度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的心理文化折射与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广利 王效峰 《理论月刊》 2005年第8期169-171,共3页
大众话语背景下的校园青春亚文化,折射出当代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多元化表达。这种文化表达有其潜在的集体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内在决定了青春亚文化的个性化特征。但其最终方向还是要回归于主流文化,实现个人主体精神与社会价值观... 大众话语背景下的校园青春亚文化,折射出当代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多元化表达。这种文化表达有其潜在的集体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内在决定了青春亚文化的个性化特征。但其最终方向还是要回归于主流文化,实现个人主体精神与社会价值观的妥协与融合。运用先进文化手段加以渗透和引导,可以加速实现青年群体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亚文化 主体精神 心理折射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俊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61-63,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把“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评价目标。提出:要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揭示了生态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把“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评价目标。提出:要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揭示了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他们的生态观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为今天人类走出生存困境,摆脱危机指明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观 人与自然 生态问题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万生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250-3251,3280,共3页
讨论了我国农村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现实性,阐明了发展农村房地产市场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农村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发展农村房地产市场的路径依赖:加快农村土地... 讨论了我国农村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现实性,阐明了发展农村房地产市场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农村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发展农村房地产市场的路径依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对农村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房地产 现实需求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危机的表现、成因及治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鹏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104-106,共3页
信用危机是指社会中诚实守信道德资源严重缺失的状态及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信用危机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都有表现。出现信用危机现象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和社会信用体... 信用危机是指社会中诚实守信道德资源严重缺失的状态及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信用危机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都有表现。出现信用危机现象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完善信用法律体系,这些都是摆脱信用危机现象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危机 治理 成因 社会信用意识 社会信用体系 现代产权制度 信用法律体系 负面影响 道德资源 诚实守信 文化领域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建立健全 根本途径 经济 加快 摆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社会绅士的乡村治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72-2274,共3页
传统中国,帝国行政机构的管理并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乡村治理主要依赖绅士阶层。绅士权威基础来源于帝国赋予的身份及特权,民间认同是获得权威的决定因素。绅士依靠自主网络实现了乡村的有效治理,但是其治理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帝国 绅士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突出文化建设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广利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35-37,共3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农村。而历史和现实决定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文化建设,当前的关键是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战略的贯彻落实,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在转型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村 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范式”论争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涛 《理论月刊》 2007年第6期45-47,共3页
“文明范式”是构筑“文明冲突论”的基础,也是学者常常忽略的问题。在回顾其论争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一些批评者对它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对其进行重新的评判,可以消除误读、揭示“文明范式”自身的缺陷,为这一范式的继续研究提... “文明范式”是构筑“文明冲突论”的基础,也是学者常常忽略的问题。在回顾其论争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一些批评者对它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对其进行重新的评判,可以消除误读、揭示“文明范式”自身的缺陷,为这一范式的继续研究提供新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范式 论争回顾 一元范式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话语霸权及矫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鹏 张小莉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154-155,共2页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力,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新型课堂教学话语权力应由教师独享变为师生分享。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还学生以言说的权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话语霸权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何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种海峰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11,共5页
哲学的功能历来是哲学界常说常新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很可能会带来哲学观念上的转变。当前,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形势下,我们应当坚决摒弃强加在哲学头上的种种急功近利的指望,释放其高举远慕、慎思明辩、... 哲学的功能历来是哲学界常说常新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很可能会带来哲学观念上的转变。当前,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形势下,我们应当坚决摒弃强加在哲学头上的种种急功近利的指望,释放其高举远慕、慎思明辩、厚德载物等人文主义能量,真正使哲学成为照亮时代、人生道路的一把圣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人文主义 功能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俊涛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7期46-47,共2页
“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其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营造良好氛围,这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制度,形成保证和推动全民学习... “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其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营造良好氛围,这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前提;建立科学制度,形成保证和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体制和机制,这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提供资金保障,资金投入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学习型社会 构建 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结合”是毛泽东思想教学的关键环节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晓道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67-68,共2页
“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方式,也是毛泽东思想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因而,在毛泽东思想教学中实现科学精神教育的目的,就必须抓住“结合”这一关键环节,采取展现过程,把握内涵;讲清原理,掌握特点;理清关系,体现基础;教... “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方式,也是毛泽东思想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因而,在毛泽东思想教学中实现科学精神教育的目的,就必须抓住“结合”这一关键环节,采取展现过程,把握内涵;讲清原理,掌握特点;理清关系,体现基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价值尺度 真理尺度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的思维视角解读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广利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13-14,共2页
从实践的思维视角,我们有理由认为列宁的《唯批》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实践是《唯批》阐述认识论的基础;是论证唯物主义、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依据;是分析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统一、批判相对主义的前提。
关键词 实践 认识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马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广利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145-148,共4页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总体要求与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其理论背景与当前高校德育语境具有话语的“互文性”,其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当前要“内化”其为高校德育的具体要求,致力于...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总体要求与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其理论背景与当前高校德育语境具有话语的“互文性”,其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当前要“内化”其为高校德育的具体要求,致力于实现青年学生的主体精神的诗性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 德育语境 主体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