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汉兵马俑文化比较研究——以秦始皇陵和汉景帝阳陵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雷依群 《文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3,67,共4页
关键词 兵马俑 秦始皇陵 人殉 陶俑 礼制 秦汉 汉景帝 身份 中心 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城市群水源涵养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分析
2
作者 王诗媛 向洋 +2 位作者 魏唯一 赵龙飞 高翻翻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16,共7页
采用InVEST模型量化2000—2020年黄河中游城市群水源涵养时空分布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和分段线性回归分析水源涵养的影响因素,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水源涵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黄河... 采用InVEST模型量化2000—2020年黄河中游城市群水源涵养时空分布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和分段线性回归分析水源涵养的影响因素,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水源涵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黄河中游城市群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呈现由南至北递减的格局,2020年演变为由南北向中部递减;降水量对水源涵养量变化的解释力最强,双因素交互作用解释力明显高于单因素的;降水量、气温和相对湿度的阈值均值分别为628.26 mm、14℃和59.82%;由降水量主导水源涵养量变化的区域面积最大,其余区域的主导因素也逐渐被降水量所取代;自然环境对水源涵养量的影响程度自南向北降低,人类活动主导区域在2015年前呈东部缩减、南部扩张的趋势,之后几乎全部由自然环境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InVEST模型 地理探测器 分段线性回归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城市群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明铺遗址出土铁器的工艺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戎岩 罗武干 +2 位作者 魏国锋 宋国定 王昌燧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70,共7页
申明铺遗址(编号2004.HN.X.A-5)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申明铺村北,丹江南岸的河边台地上,遗址出土铁器的器形有釜、鍪、环首刀、剑、铧、锸、削、灯、锛、环、席镇等。年代跨越较大,从战国到清代都有,但以汉代为主。为揭示该遗... 申明铺遗址(编号2004.HN.X.A-5)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申明铺村北,丹江南岸的河边台地上,遗址出土铁器的器形有釜、鍪、环首刀、剑、铧、锸、削、灯、锛、环、席镇等。年代跨越较大,从战国到清代都有,但以汉代为主。为揭示该遗址铁器制造工艺及相关问题,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等检测手段,对采集于申明铺遗址的铁质农具、兵器、手工工具及生活用具等14件铁器残片进行了金相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对硬度、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农具和兵器多采用固体脱碳技术;较大型的炊具,如铁釜、铁鍪等则采用白口铁、麻口铁及灰口铁等铸造工艺。从一个侧面表明,战国至汉代,我国南阳地区的冶铁水平业已十分高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明铺遗址 战国 西汉 铁器 冶金学 仪器分析 脱碳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浪 张河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1-895,共5页
目的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在野外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图表对其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由... 目的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在野外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图表对其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由"两条核心发展轴"和"四条拓展轴"及多个城市组合而成,空间结构虽然相对成熟,但总体滞后于旅游发展的实践,不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结论加强区域内外空间合作是实现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优化非常重要的途径。此外,理顺行政体制,共享市场品牌;重组资源优势,创新旅游精品;共建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等途径是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旅游城市群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时期西北地区社会生活的变迁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云峰 刘俊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75-81,共7页
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社会生活的传统色彩仍十分浓厚,但是到了抗日时期(1931~1945),由于国民政府西北开发战略构想的实施,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状况得到改善,民众的社会生活如衣食住行、婚姻家庭、文化休闲等各方面... 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社会生活的传统色彩仍十分浓厚,但是到了抗日时期(1931~1945),由于国民政府西北开发战略构想的实施,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状况得到改善,民众的社会生活如衣食住行、婚姻家庭、文化休闲等各方面都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迁既带有计划变迁、战时变迁等特点,也颇具近代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时代进步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时期 西北地区 社会生活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文明与龙王信仰 被引量:5
6
作者 杜文玉 王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在近年来的龙文化研究中,把龙为司雨之神、龙王拥有众多珍宝以及"真龙天子"观念的形成,说成是受印度文明影响的结论是不妥当的,其主流方面应是中华文明的体现,印度文明的影响只是配角。龙王庙的兴建应是受印度文明的影响,但... 在近年来的龙文化研究中,把龙为司雨之神、龙王拥有众多珍宝以及"真龙天子"观念的形成,说成是受印度文明影响的结论是不妥当的,其主流方面应是中华文明的体现,印度文明的影响只是配角。龙王庙的兴建应是受印度文明的影响,但其最早出现的时间应在唐代,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 祈雨 龙珠 真龙天子 龙王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西沟四、五号壁画墓病害调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戎岩 李玉虎 王保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2 56,共7页
酒泉西沟四、五号墓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3年清理发掘出土,发掘后原址保存,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出土发掘20年后,壁画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酥粉、泛白以及壁画颜料层脱落等病害。通过对遗址产生病害部位的本体土样进行... 酒泉西沟四、五号墓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3年清理发掘出土,发掘后原址保存,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出土发掘20年后,壁画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酥粉、泛白以及壁画颜料层脱落等病害。通过对遗址产生病害部位的本体土样进行含水率、pH值、电导率和XRD物相分析、EDX能谱、可溶盐离子色谱以及SEM扫描电镜等分析,揭示了造成遗址产生病害的盐类主要是硫酸盐和氯盐;同时对病害盐对土遗址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沟四、五号墓 病害 酥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息银两与乾隆时期的通货膨胀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建辉 李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3,共4页
为了研究清代财政经济状况,主要依据《清实录》等官方资料,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分析方法,讨论了乾隆时期生息银两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内在过程、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特点等问题。研究表明:乾隆时期投入市场的生息银两资金规模之大... 为了研究清代财政经济状况,主要依据《清实录》等官方资料,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分析方法,讨论了乾隆时期生息银两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内在过程、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特点等问题。研究表明:乾隆时期投入市场的生息银两资金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远迈前代。其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货币金融与消费品流通领域,资金出路狭窄,在乾隆前期引发消费品需求激增;货币资金通量激增;白银通量增长大于制钱通量增长;在追逐"铸息"和"平抑钱价"的货币政策驱动下,酿成中后期"银贵钱贱"的通货膨胀局面。生息银两既促使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后者也对前者发生反作用:商人对"发商生息"库帑的态度会受到银钱比价变动影响,在通货膨胀严重时甚至拒贷帑银或拖欠库帑本息。乾隆时期通货膨胀虽严重,但制信誉较高钱依然,货币体系的完整性尚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息银两 乾隆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宋时期的文思院与文思院使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颜 杜文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6,共8页
文思院是唐后期设置的属于内廷的制作机构,并为后世各朝所沿袭,直到清代才废去不置。本文主要研究了唐五代至两宋时期文思院与文思使的发展演变情况,论述了文思使由唐代的内诸司使,至宋代成为西班使臣,再到明代沦落为低级职事官的演变历... 文思院是唐后期设置的属于内廷的制作机构,并为后世各朝所沿袭,直到清代才废去不置。本文主要研究了唐五代至两宋时期文思院与文思使的发展演变情况,论述了文思使由唐代的内诸司使,至宋代成为西班使臣,再到明代沦落为低级职事官的演变历程,并对文思院的职官设置及职能演变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考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思院 文思使 金银器 提辖 监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乾隆收撤“恩赏银两”与生息银两制的存废问题——乾隆收撤生息帑本的时间、条件及其善后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建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6,共6页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依据《清实录》等官方资料,运用文献分析方法,深入讨论了乾隆收撤兵弁婚丧恩赏生息帑本的时间、条件及其善后诸问题。认为经过乾隆有计划有步骤地收撤和调整,奠定了嗣后百余年生息银两制度管理运行的大体风貌。
关键词 乾隆 收撤 恩赏银两 生息银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视野下的唐代科技教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颜 杜文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2-158,共7页
众所周知唐代的科技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唐代在科技教育领域,与世界其它地区而言呈现出教育体系的完整性、教育内容先进性、考试制度严格性等特色,对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唐代科技 教育体系 教育内容 考试制度 学位(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教育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国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8-172,共5页
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教育以增进妇女文化水平、动员妇女参加抗战、改善妇女生活状况为宗旨;以结合妇女实际、贴近妇女生活、满足妇女需求为原则,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妇女教育途径,对边区妇女运动的发展和抗战的... 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教育以增进妇女文化水平、动员妇女参加抗战、改善妇女生活状况为宗旨;以结合妇女实际、贴近妇女生活、满足妇女需求为原则,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妇女教育途径,对边区妇女运动的发展和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乡村妇女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排满不反帝”驳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建军 张建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99-103,共5页
孙中山从投身革命起就确立了反帝爱国的基本立场,并提出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具体主张和措施。同盟会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妥协倾向自有其复杂的原因,应作具体分析,不能因此而否定孙中山的反帝立场。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是封建主... 孙中山从投身革命起就确立了反帝爱国的基本立场,并提出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具体主张和措施。同盟会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妥协倾向自有其复杂的原因,应作具体分析,不能因此而否定孙中山的反帝立场。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首先是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排满只是手段,反帝才是目的。排满和反帝是孙中山"振兴中华"革命途程中两个并不矛盾的阶段性任务和策略性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主义 排满 反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国家建构中的少数族群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燕军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95,共20页
中东地区民族、宗教状况极为复杂,这导致几乎所有中东国家都存在着大量少数族群,如何处理与少数族群的关系,是影响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以埃及科普特人为例,阐明少数族群与主体民族间关系的演变及他们如何在中东民... 中东地区民族、宗教状况极为复杂,这导致几乎所有中东国家都存在着大量少数族群,如何处理与少数族群的关系,是影响中东民族国家构建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以埃及科普特人为例,阐明少数族群与主体民族间关系的演变及他们如何在中东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被边缘化。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中东国家对待少数族群的政策性失误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本文认为政策及执行的公平性是确保中东国家各族群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唯一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族群 中东 民族国家构建 科普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政府对西域的开发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安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3,共4页
西汉政府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地理物产,拉开了中西交通的帷幕,通过在西域屯田并设立西域都护府,保证了中西使者的往来和商人贸易活动的进行,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及把新疆地区纳入我国版图奠定了基础,但客观上对西域... 西汉政府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地理物产,拉开了中西交通的帷幕,通过在西域屯田并设立西域都护府,保证了中西使者的往来和商人贸易活动的进行,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及把新疆地区纳入我国版图奠定了基础,但客观上对西域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西域 屯田 开发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杨屾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0-324,共5页
清朝鼎盛时期的农学家杨?,一生重视农业和农业技术教育,长期从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规范,成绩卓然,是古代中国杰出的农业教育家。
关键词 杨屾 农业教育 《知本提纲》 养素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党“新生活运动”评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岚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通过对 2 0世纪 3 0年代国民党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 ,从目的、内容以及实施结果等方面的论述 ,从历史的层面给予客观的评价 ,指出新生活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关键词 蒋介石 新生活运动 目的 内容 结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渭南地区城镇发展研究
18
作者 吕波 王永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选择民国时期渭南地区城镇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地方志、档案等文献资料,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渭南地区城镇空间形态变化不大,随着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交通、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城镇综... 选择民国时期渭南地区城镇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地方志、档案等文献资料,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认为民国时期渭南地区城镇空间形态变化不大,随着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交通、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城镇综合功能有所加强,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城镇等级结构趋于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渭南地区 城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关中地区新式交通与城镇发展研究
19
作者 王永飞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目的揭示近代新式交通与城镇发展之关系。方法档案及文献资料分析与野外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新式交通引发了关中地区交通方式和运输能力的重大变化,进而引起货物流向的变化,导致区域经济中心的转移。结论交通地理的变迁使交通沿... 目的揭示近代新式交通与城镇发展之关系。方法档案及文献资料分析与野外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新式交通引发了关中地区交通方式和运输能力的重大变化,进而引起货物流向的变化,导致区域经济中心的转移。结论交通地理的变迁使交通沿线出现一批新兴城镇,传统城镇重新繁荣,部分城镇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关中地区 新式交通 城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杨屾的农业情结
20
作者 李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4054-4056,共3页
清代著名的农学家杨屾很早就和农业结缘,毕其一生,强调以农为本,参加农业实践,开展农业研究,推广农业技术,普及农业知识,从事农业教育,这就是他的农业情结。
关键词 杨屾 关学 养素园 农业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