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沟油甄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石亚新 葛武鹏 +3 位作者 吴小勇 耿炜 杨静 袁亚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6-281,共6页
地沟油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油、煎炸废油和动物废油脂,其成分复杂、有毒物质多,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由于近年来地沟油事件频发,打击此类非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认定的关键是其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本... 地沟油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油、煎炸废油和动物废油脂,其成分复杂、有毒物质多,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由于近年来地沟油事件频发,打击此类非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认定的关键是其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地沟油的来源及危害,深度分析并总结了近5 a来的地沟油检测技术,包括基于光谱、色谱、电子鼻、电化学分析、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各种方法,着重评价了一些新兴检测方法,对地沟油检测方法做出总结和展望,同时对地沟油工业化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评价,为合理化应对地沟油问题提供了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鉴别 检测技术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牧区酸马奶中乳酸菌多样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俊英 葛武鹏 +4 位作者 姜琪 房若愚 梁秀珍 吴小勇 耿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6-962,共7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采自新疆和内蒙古6个牧区的混合酸马奶样品中乳酸菌的总DNA,利用PCR扩增其16SrRNA的V3区段,建立由标准菌株组成的参考梯度,对其进行PCR-DGGE,藉此鉴定菌株,对不能鉴定的菌株切...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采自新疆和内蒙古6个牧区的混合酸马奶样品中乳酸菌的总DNA,利用PCR扩增其16SrRNA的V3区段,建立由标准菌株组成的参考梯度,对其进行PCR-DGGE,藉此鉴定菌株,对不能鉴定的菌株切胶回收进行测序鉴定,并分析比较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种乳酸菌株,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马乳酒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短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热链球菌及干酪乳杆菌;且嗜热链球菌为所有样品中的共有菌株;马乳酒乳杆菌、短乳杆菌及瑞士乳杆菌是新疆酸马奶中的优势菌株,而内蒙古样品中的优势菌株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乳酸菌 酸马奶 优势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羊乳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丽娜 葛武鹏 +5 位作者 万金敏 王智 袁亚娟 耿炜 李小鹏 吴小勇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共5页
为研究羊乳发酵后乳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乳酸菌对其进行发酵。从发酵菌株的筛选到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发酵产物的初步分离做了研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及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乳酸菌的筛选与复配,... 为研究羊乳发酵后乳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乳酸菌对其进行发酵。从发酵菌株的筛选到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发酵产物的初步分离做了研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及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乳酸菌的筛选与复配,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并利用膜技术分离其抗氧化组分。结果表明:(1)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在此条件下发酵羊乳乳清提取物对DPPH、·OH清除率分别为70.30%和88.42%,较未发酵前分别提高了64.63%和27.20%。(2)比较羊乳发酵前后提取物的不同分子量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分子量小于6 ku组分其抗氧化活性高且羊乳发酵后抗氧化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 乳清 乳酸菌 抗氧化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奶渣中优势乳酸菌产胞外多糖及其耐受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万金敏 杨丽娜 +4 位作者 葛武鹏 张静 耿炜 李小鹏 吴小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8-103,共6页
从分离自西藏牦牛奶渣的113株乳酸菌中筛选出4株优势菌株(GY-L003、GY-L004、GY-L055、GYL112),对其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能力、耐酸能力、耐胆酸盐能力、耐渗透压能力及抑菌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产EPS... 从分离自西藏牦牛奶渣的113株乳酸菌中筛选出4株优势菌株(GY-L003、GY-L004、GY-L055、GYL112),对其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能力、耐酸能力、耐胆酸盐能力、耐渗透压能力及抑菌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产EPS能力不尽相同,其中性能最优的菌株为GY-L003,为379.94 mg/L;4株菌株表现出不同的耐受能力,其中GY-L003和GY-L004在pH 1.5条件下仍能存活;当胆酸盐质量分数高于0.4%时,GY-L003和GY-L004亦能生存,GY-L055和GY-L112则受到抑制;在耐渗透压方面,GY-L003和GY-L004性能较优,9%Na Cl溶液中仍能生长;4株菌均具较好的抑菌特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最强的为GY-L004,抑菌圈可达(15.94±0.31)mm;GY-L003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能最强,抑菌圈分别为(18.21±0.65)、(16.27±0.50)mm;GY-L112对单增李斯特菌抑菌效果佳,抑菌圈为(15.24±0.35)mm。综上,GY-L003和GYL004产EPS、耐受性、抑菌能力等性能俱佳,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为工业化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耐受特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传统发酵乳品中乳酸菌筛分及其亚硝酸盐降解能力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兴吉 葛武鹏 +3 位作者 刘阳 王瑞 王智 李小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99-205,共7页
为探究西部牧区传统发酵乳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其优势菌种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为工业化利用提供参考,应用16S rDNA技术鉴定分离菌株,并对分离菌株亚硝酸盐降解能力采用比色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发酵乳品中不同种类乳酸菌亚硝酸... 为探究西部牧区传统发酵乳品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其优势菌种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为工业化利用提供参考,应用16S rDNA技术鉴定分离菌株,并对分离菌株亚硝酸盐降解能力采用比色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发酵乳品中不同种类乳酸菌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104份样品中共分离得到275株乳酸菌,鉴定出6个属23个种,其中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为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西藏传统发酵乳品中共有菌株,L.helveticus和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为酸牦牛奶、酸马奶、酸驼奶、奶渣发酵乳品中共有菌株。2)275株乳酸菌亚硝酸盐降解率在4.8%~99.9%之间波动,其中50%的菌株表现出较好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平均在91.3%以上。3)降解能力因菌株来源和乳酸菌种类不同存在差异性,来源于西藏的菌株显著高于青海、甘肃、新疆的菌株(P<0.05);来源于奶渣中的菌株显著高于酸牦牛奶和酸马奶中的菌株(P<0.05);在分离出的8种优势菌株中L.plantarum、副干酪乳杆菌(L.paracasei)、短乳杆菌(L.breris)显示了稳定高效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其中L.plantarum降解能力最强,且部分菌种间降解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鉴定 亚硝酸盐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料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蛋白质营养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雪 葛武鹏 +4 位作者 郗梦露 张静 杨莉 吴小勇 耿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57-263,共7页
目的:旨在评价不同基料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蛋白质营养差异。方法:通过邻苯二醛(OPA)-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在线柱前衍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以WHO/FAO推荐的氨基酸理想模式为基准,选择氨基酸评分(AAS)、氨基酸... 目的:旨在评价不同基料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蛋白质营养差异。方法:通过邻苯二醛(OPA)-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在线柱前衍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以WHO/FAO推荐的氨基酸理想模式为基准,选择氨基酸评分(AAS)、氨基酸比值(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及灰色关联度法5项指标,通过加权评分法对市售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牛、羊奶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加权评分及各分项指标比较显示,母乳均为最优,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与理想模式吻合度最佳,蛋白质质量最好,利用率最高,即表明母乳是婴幼儿的最佳营养来源,同时也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可信;采集的各配方奶粉样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所有样品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在90以上,均属于优质蛋白源;所有样品中,综合得分最高的为配方羊奶粉样品C为74.78,配方牛、羊奶粉和理想氨基酸模式均存在一定差距,羊奶粉较优,整体营养评价:母乳>配方羊奶粉>配方牛奶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