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宋焕瑾 刘淼 +3 位作者 雷文黎 卢建 王栋琪 杨益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评估它对大鼠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60只大鼠分成3组,用Allen s改良法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Egb腹腔注射,用斜板试验法和Bosso, Beattieand Bresnahan(BBB)评分法...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治疗大鼠脊髓损伤,评估它对大鼠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60只大鼠分成3组,用Allen s改良法建立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Egb腹腔注射,用斜板试验法和Bosso, Beattieand Bresnahan(BBB)评分法观察大鼠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 斜板试验法临界角度药物组和损伤组比较:7 d,P<0.05;14 d,21 d,P<0.01。BBB评分法药物组和损伤组比较:7 d,P<0.05;14 d,21 d, P<0.01。药物组大鼠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Egb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银杏叶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不同评分标准的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民 王栋琪 宋焕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SCI)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优劣。方法40只SD成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急性脊髓中度损伤组(SCI组)及对照组(CON组),其中SCI组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法,CON组仅行T10椎板切除术。术后1、2...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SCI)后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不同评分标准的优劣。方法40只SD成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急性脊髓中度损伤组(SCI组)及对照组(CON组),其中SCI组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法,CON组仅行T10椎板切除术。术后1、2、3、4、6周观察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记录结果。评价标准分别为:斜板试验评分、改良Tarlov评分及BBB评分。结果SCI组与CON组比较,斜板试验临界角度在1-6周时,均有所减小(P<0.05),尤以第1周时减少更甚(P<0.01);改良Tarlov评分第1、2、3、4周时,分值间的差别非常明显(P<0.01),第6周时,未见变化(P>0.05);而BBB评分各时间点的区分程度非常明显(P<0.01)。结论BBB评分对SCI模型运动功能评价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今后研究的标准评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评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