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医院开展岗位设置工作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畋静 王继红 杨颍超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66,共3页
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本文结合某公立医院开展岗位设置工作十年的实践,认为受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的“刚性”制约,岗位设置存在结构比例失衡、专业发展受限、后续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本文结合某公立医院开展岗位设置工作十年的实践,认为受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的“刚性”制约,岗位设置存在结构比例失衡、专业发展受限、后续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岗位设置 职称晋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老年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成龙 张悦 +17 位作者 刘毓屾 杜肇清 郭朝阳 樊扬威 李婷 高旭 谢恩睿 邢梓轩 武文华 吴胤瑛 杨明博 李婕 张煜 康文 王文俊 纪泛扑 郭江 高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4-2041,共8页
目的探究老年不可切除/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效果并评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了2019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就诊于6家医院的不可切除/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8... 目的探究老年不可切除/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效果并评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了2019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就诊于6家医院的不可切除/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84.8%的患者同时联合了靶向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及非老年组(<65岁),评估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 AE)发生情况。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确定6个月PFS和DC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99例患者,其中老年组27例,非老年组72例。老年组12个月总生存率、ORR和DCR分别为67.8%、44.4%和74.1%,中位PFS为6.4(3.0~12.4)个月,与非老年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老年组的中位OS尚未达到,非老年组中位OS为18.9(13.0~2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大血管浸润(MVI)是6个月PFS(HR=2.603,95%CI:1.136~5.964,P=0.024)和DCR(HR=3.963,95%CI:1.671~9.397,P=0.002)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HBV感染病因、出现肝外转移、Child-Pugh B级和AFP>400 ng/mL与6个月PFS和DCR无关。老年组患者中任何级别的ir AE和3/4级ir AE发生率分别为51.9%和25.9%,与非老年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最常见的ir AE为皮肤疾病(39.4%)。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65岁不可切除/晚期HCC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与<65岁患者相当。MVI与免疫治疗应答不佳和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抗体 单克隆 分子靶向治疗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大鼠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嘉航 陈海军 +3 位作者 刘海洋 车鹏 秦毅 张莲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胶原酶和肝素混合液注入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ICH)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动物于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后第3、5、7 d后处死。应用Berdson...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胶原酶和肝素混合液注入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ICH)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动物于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后第3、5、7 d后处死。应用Berdson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出血灶周围TNF-α和IL-8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P<0.05);灯盏花素治疗组脑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减低(P<0.05);治疗组出血灶周围炎症因子TNF-α,IL-8明显减少(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灯盏花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小儿非细菌性肺炎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刚 王亚超 +2 位作者 张崴 罗树舫 邹爱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小儿非细菌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应用固相ELISA技术检测病毒IgM抗体及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果共检测302例肺炎患儿,测得肺炎支原体和(或)病毒阳性者204例,感染总阳性率为67.55%(204/302),共测...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小儿非细菌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应用固相ELISA技术检测病毒IgM抗体及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果共检测302例肺炎患儿,测得肺炎支原体和(或)病毒阳性者204例,感染总阳性率为67.55%(204/302),共测出病原阳性株328株,其中肺炎支原体(MP)120株(36.6%),柯萨奇病毒(CV)77株(23.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56株(17.1%),流感病毒39株(11.9%),腺病毒25株(7.6%),EB病毒(EBV)11株(3.4%)。单一感染为51.99%(157/302),混合感染为15.56%(47/302);西安地区一年四季各种病原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段间病原体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以7个月~3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结论MP、CV、RSV是西安地区小儿非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录值样本下Burr XII模型的Bayes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亮 师义民 常萍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4,共4页
针对记录值失效数据情形,研究了Burr XII分布的可靠性分析问题。基于Bayes理论分别在对称和非对称损失下获得了Burr XII分布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针对超参数未知情形,利用一种新方法确定了超参数的值。结合Monte-Carlo模拟方法给出一... 针对记录值失效数据情形,研究了Burr XII分布的可靠性分析问题。基于Bayes理论分别在对称和非对称损失下获得了Burr XII分布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针对超参数未知情形,利用一种新方法确定了超参数的值。结合Monte-Carlo模拟方法给出一个数值算例,并研究了估计结果的精确性。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具有可信的计算精度,符合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值 BURR XII分布 Bayes理论 MONTE-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小鼠脊髓损伤区迁移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志坚 祝文 +1 位作者 李浩鹏 贺西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4-1177,1182,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神经干细胞(NSC)体内和体外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的NSC,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表达;制作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巨噬细胞趋...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神经干细胞(NSC)体内和体外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的NSC,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表达;制作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水平,在损伤区两侧局部微量注射携带GFP的NSC,于1周后观察NSC向损伤区迁移情况;体外培养巨噬细胞,用TranswellTM迁移实验检测其对NSC迁移的影响,用ELISA检测MCP-1的含量。结果获得高表达nestin的NSC;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组脊髓MCP-1 mRNA水平显著升高,注射入脊髓的NSC自注射区向损伤区迁移,并到达高表达F4/80区域。巨噬细胞可显著增加NSC体外迁移的数量,并分泌大量MCP-1。结论巨噬细胞诱导NSC向脊髓损伤区迁移,其可能机制是通过MCP-1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萍 程宏 孙勇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1-562,共2页
目的:观察骨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9年5月1日—2019年6月10日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择期手术病人围术期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的体质指数(BMI)、入院空腹血糖... 目的:观察骨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9年5月1日—2019年6月10日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收治的82例择期手术病人围术期血糖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的体质指数(BMI)、入院空腹血糖、禁食水期间的液体情况、术前禁食水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回病房的即刻血糖、进食后24 h血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20例(24.39%)病人符合围术期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标准,BMI为(29.85±4.36)kg/m2。是否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组病人BMI、术后苏醒回病房即刻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是骨科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因素,住院期间血糖稳定可以促使病人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骨科 体质指数 并发症 血糖 围术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突变的致死性青年椎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霍康 谭颖 +4 位作者 颜雪珍 镇磊 荐志洁 鱼丽萍 陈晨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0期1062-1066,共5页
头颈动脉夹层年发病率为2.5~3/10万,椎动脉夹层为1.0~1.5/10万,头颈动脉夹层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1],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8%~25%[2-3]。血管壁受到外力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动脉内膜撕裂是动脉夹层的重要病因[4]。本... 头颈动脉夹层年发病率为2.5~3/10万,椎动脉夹层为1.0~1.5/10万,头颈动脉夹层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1],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8%~25%[2-3]。血管壁受到外力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引起动脉内膜撕裂是动脉夹层的重要病因[4]。本文报道一例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突变的致死性青年椎动脉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基因 椎动脉夹层 青年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川崎病并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刚 王亚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小儿川崎病 嗜血细胞综合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老年性痴呆的研究现状试探其治疗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敏惠 张孟孝 李俊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27-528,共2页
介绍了老年性痴呆 (AD)的发病现状及未来趋势 ,从分子水平阐述了AD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中药单味及复方治疗AD的研究资料 ,用现代医学理论剖析评估了中医药治疗AD的各种研究情况 ,指出了AD今后的研究方向及治疗前景。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研究现状 治疗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影像特点及介入治疗
11
作者 谢万福 王宏利 +5 位作者 姜除寒 汤建民 宋锦宁 王茂德 徐高峰 陈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39-2040,共2页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影像特点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8例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检查。结果8例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表现动脉瘤破损和对比剂外溢进入瘤腔,并显示假性动... 目的探讨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影像特点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8例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和介入检查。结果8例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表现动脉瘤破损和对比剂外溢进入瘤腔,并显示假性动脉瘤大小形态;4例行MRI检查表现为囊性结构,T1与T2加权相上是混杂信号,可见流空现象。2例行动脉瘤瘤内完全致密填塞术,1例死亡,1例预后良好;6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术,其中1例出现暂时性视野偏盲,经治疗后恢复,余患者愈后良好。结论DSA检查对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定性、定位最准确,介入治疗对假性动脉瘤的效果较好,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影像特点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治疗糖尿病9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耕树 张亚芬 焦正斌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6期605-606,共2页
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系统、多脏腑受损 ,三大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 ,临床中既要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 ,又要依据个体化以达其变。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 (党参、黄芪、生地、麦冬、丹参等 )内服 ,治疗糖尿病 96例。总有效率 90 .6 ... 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系统、多脏腑受损 ,三大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 ,临床中既要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 ,又要依据个体化以达其变。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 (党参、黄芪、生地、麦冬、丹参等 )内服 ,治疗糖尿病 96例。总有效率 90 .6 % ,血糖疗效总有效率 91.7% ,尿糖疗效总有效率 97.9%。提示本方具有益气养阴 ,活血通络的作用。指出 ,糖尿病病机在于燥热偏盛 ,阴津亏耗。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有局限性 ,糖尿病是多系统、多脏腑 ,三大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 ,治疗既要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 ,善常法 ,又要依据个体化证候以达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治疗 益气药 养阴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基于CHARLS数据库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郭丽阳 刘妮 +4 位作者 陈策 陈云春 王崴 马现仓 周莉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基于一项大型社区研究,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预期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无抑郁组2532例,有抑郁组2758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冠心病风险相关资料、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与冠... 目的基于一项大型社区研究,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预期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无抑郁组2532例,有抑郁组2758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冠心病风险相关资料、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结果(1)人口学资料:与无抑郁组相比,有抑郁组的平均年龄更高、女性占比更多、婚姻状况不佳者更多、合并的慢性病数量更多(P均<0.05);(2)与冠心病有关的风险指标:与无抑郁组相比,有抑郁组的糖尿病患者更多、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吸烟者比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有抑郁组的冠心病风险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0.05);(3)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抑郁组的躯体功能评分、躯体自理能力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均<0.001);(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合并糖尿病、吸烟、收缩压和舒张压、HDL-C和LDL-C等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外(P<0.05),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是唯一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B=0.019,95%CI:(0.015,0.032),P=0.032]。结论有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的冠心病风险高于无抑郁症状者。有抑郁症状是中老年人冠心病患病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社区人群 抑郁症状 冠心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细胞凋亡和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明宝 田俊强 +2 位作者 常宏 杜昌国 燕群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36-738,742,共4页
目的:研究SDF-1/CXCR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细胞凋亡和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切除的118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样本,抽提RNA后反转录为cDNA,检测SDF-1/CXCR4、PD-L1/PD-1以及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SDF-1/CXCR4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细胞凋亡和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切除的118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样本,抽提RNA后反转录为cDNA,检测SDF-1/CXCR4、PD-L1/PD-1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细胞侵袭相关分子的表达量。结果:膀胱癌组织中SDF-1、CXCR4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膀胱癌组织中PD-L1、PD-1、Rec1、Survivin、MRPS5、Nanog、BCAPP2Ac、TRPM8、TRPV2、ILK、β-catenin、GUGBP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与SDF-1、CXCR4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的SDF-1/CXCR4与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促增殖分子、促侵袭分子的高表达密切相关,SDF-1/CXCR4能够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增殖以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趋化因子受体-4 免疫逃逸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新团 李山林 耿智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1-534,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其中38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49例行开腹肝切除术(开腹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6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其中38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49例行开腹肝切除术(开腹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2组患者的混杂因素,比较匹配后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共27对患者匹配成功。2组患者的肝切除类型、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肝门阻断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中结石清除率及术后结石清除率﹑术后总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126.4±18.7)ml vs(143.2±24.1)ml;(11.7±2.3)d vs(13.4±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62、2.961,P值分别为0.006、0.004)。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胆结石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胆囊管留置导丝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贾蓬勃 孙学军 +3 位作者 李小庆 邓睿 何耀鹏 李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留置导丝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0月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断端留置导丝至十二指肠...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留置导丝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0月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断端留置导丝至十二指肠,引导十二指肠镜同期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结果 63例均一次手术成功,结石取净。术后无胰腺炎、胆道出血、胆管炎、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高淀粉酶血症7例,常规保守治疗治愈。住院时间(6.5±2.4)d。随访6~12个月,平均10.6月,无特殊不适,超声检查未见胆管结石残余或复发,肝功能指标无明显异常。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经胆囊管留置导丝对内镜手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帮助作用,简化内镜治疗过程,内镜手术成功率高,内镜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导丝 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首选开通方式治疗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力 朱浩 +1 位作者 韩建峰 袁兴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5-181,210,共8页
目的探讨首选球囊扩张与首选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性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西电集团医院(38例)、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32例)3... 目的探讨首选球囊扩张与首选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性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西电集团医院(38例)、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32例)3家高级卒中中心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性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130例,并在发病24 h内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根据首选血管内治疗策略的不同,将130例患者分为首选球囊扩张治疗组(70例)和首选支架取栓组(6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疗效及临床随访结果,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静脉溶栓、发病至到院时间、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股动脉穿刺至血管成功再通时间、置入支架、取栓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脑实质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成功再通指最终再灌注成功,定义为mTICI分级为2b~3级。术后90 d 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结果(1)首选支架取栓组中,球囊扩张患者比例为76.7%(46/60)。吸烟比例在首选支架组高于首选球囊扩张组[58.3%(35/60)比40.0%(28/70),χ^(2)=4.348],首选球囊扩张组从穿刺到成功再通时间短于首选支架取栓组[39.0(32.0,55.0)min比75.5(54.0,102.0)min,Z=15.48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静脉溶栓、置入支架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成功再通率94.6%(123/130),两组血管成功再通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ASPECTS、发病至穿刺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脑实质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例和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相比于首选支架取栓,可尝试采用首选球囊扩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支架取栓 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对促进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亚军 冯小菊 +3 位作者 王引侠 何瑛 周红莉 王芙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5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精细化管理促进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90例高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患者归为干预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应用精细化管理促进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90例高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患者归为干预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对康复效果满意度、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显著降低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且强化了以医学服务为宗旨的医学伦理学原则,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体现了医学伦理学中的责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 康复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智能研究标准数据库的建立规范 被引量:7
19
作者 于伟泓 张潇 +25 位作者 吴婵 陈欢 杨治坤 贺峰 张枝桥 张碧磊 巩迪 王月麟 杨景元 李冰 孙燕媛 马亚静 陆慧琴 夏蔚 周伟 张东磊 潘庆敏 杨宁 王淑娜 孙晓蕾 遇颖 苏畅 万博 汪明启 王敏 陈有信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84-688,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世界范围内对于眼底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识别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同人工智能识别软件准确度的验证与比较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在建立1.5万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世界范围内对于眼底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识别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同人工智能识别软件准确度的验证与比较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在建立1.5万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智能研究标准数据库的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眼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建立更多的相关数据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智能 标注 数据库 标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SphK1和FAK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博 邓睿 +1 位作者 李栋 徐小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02-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SphK1和FAK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0例作为结肠癌组,同期在本院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肠穿孔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SphK1和FAK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0例作为结肠癌组,同期在本院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的肠穿孔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灶组织中SphK1、FAK基因,增殖、侵袭、EMT标记基因的表达量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结肠癌组织中SphK1、FAK基因表达量与肿瘤恶性生物学特征、EMT的相关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病灶组织中SphK1、FAK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增殖相关基因Mina53、GTPBP4、CXCR7、EZH2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MS4A12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侵袭相关基因Lin28A、PRDX1、PRM1、SLP-2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ZNRD1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EMT标记基因E-cadherin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N-cadherin、vimentin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发现,结肠癌组织中SphK1、FAK基因表达量与肿瘤增殖侵袭活性、EMT进程呈正相关。结论:结肠癌组织中存在SphK1、FAK基因异常表达量,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活性增加,加速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SphK1 FAK 增值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