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阳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亚鹏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10期87-89,共3页
对咸阳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对策,为咸阳市优化林业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用地空间稳定性及其格局分析——以咸阳市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建 李彤 +2 位作者 贾宝全 张秋梦 刘文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843-9856,共14页
生态用地是生态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的最核心土地利用类型集合。利用生态用地指数及空间统计学方法,对陕西省咸阳市2000—2010和2010—2020两个时段的生态用地空间稳定性的数量与格局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性生态用地的空间... 生态用地是生态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的最核心土地利用类型集合。利用生态用地指数及空间统计学方法,对陕西省咸阳市2000—2010和2010—2020两个时段的生态用地空间稳定性的数量与格局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性生态用地的空间分布呈现了北部数量多、中部数量少、南部关中平原极少的空间格局;在2000—2010和2010—2020两个时段,其面积从266935.14hm^(2)增加到了275851.17hm^(2)。(2)在2000—2010和2010—2020两个时间段内,全市的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基本上都维持在26%—28%之间,其中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最高,在43%—45%之间,黄土台塬在14%—15%,关中平原区都在0.2%以下。(3)从生态稳定性指数的动态来看,20年间全市平均增幅为0.87个百分点,其中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增幅最大,后10年比前10年增加了1.61个百分点,关中平原区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只有黄土台塬区降低了0.15个百分点;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的分级结果表明,其总体呈现低稳定等级区域在减少,而中、高稳定等级区域在扩大。(4)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整个市域以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为主,其市域面积占比区间分别为48%—49%和47%—48%,前者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关中平原区和中部的黄土台塬区。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统计意义的冷点空间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关中平原区和中部黄土台塬区,而热点空间则以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仅在该区域的东南角有极小部分属于冷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空间稳定性指数 空间格局 热点分析 咸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市国槐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岩 杜曼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10期100-102,共3页
本文总结了国槐常见的槐蚜、国槐尺蠖、国槐小卷蛾、日本双棘长蠹虫及截形叶螨等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国槐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咸阳市 国槐 害虫 综合防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坡地土壤地下侵蚀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友进 戴全厚 +1 位作者 伏文兵 李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3,共7页
通过人工降雨及模拟喀斯特坡地地下孔(裂)隙构造,研究坡地地下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与孔(裂)隙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下孔(裂)隙累积径流量、径流率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地下孔(裂)隙产沙量总... 通过人工降雨及模拟喀斯特坡地地下孔(裂)隙构造,研究坡地地下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与孔(裂)隙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下孔(裂)隙累积径流量、径流率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地下孔(裂)隙产沙量总体上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当地下孔(裂)隙度相差较大时,其产沙量在坡度变化上并非绝对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他条件相同时,在50~80mm/h之间存在临界雨强,使地下孔(裂)隙累积径流量及产沙量先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达到临界降雨强度后,呈减小趋势,地下孔(裂)隙径流率总体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地下孔(裂)隙累积径流量、径流率、产沙量与地下孔(裂)隙度呈正相关关系;地下孔(裂)隙产沙量随地下孔(裂)隙累积径流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地下土壤漏失产流产沙与各因子间相关程度为坡度〉降雨强度〉地下孔(裂)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地下漏失 地下孔(裂)隙 产流产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度林地和草地的径流量与冲刷量 被引量:112
5
作者 罗伟祥 白立强 +2 位作者 宋西德 刘天义 马志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通过径流场对降雨、径流、冲刷和土壤水分等的试验观测,用多项式回归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土壤雨前含水量是增加径流的主导因子,径流是增加冲刷量的主导因子;林地拦泥蓄水作用大于草地;防止冲刷的植被覆盖度临界值为98.37%,保... 本文通过径流场对降雨、径流、冲刷和土壤水分等的试验观测,用多项式回归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土壤雨前含水量是增加径流的主导因子,径流是增加冲刷量的主导因子;林地拦泥蓄水作用大于草地;防止冲刷的植被覆盖度临界值为98.37%,保持一次降雨允许冲刷量(200t/km^2)的植被覆盖度临界值为35.27%;陡坡耕地增加植被覆盖度对防治水土流失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度 林地 草地 径流量 冲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御石榴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6
作者 董岩 《绿色中国》 2021年第13期70-73,共4页
御石榴是一种优良的石榴品种,是咸阳渭北旱塬部分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本文总结了御石榴育苗、肥水管理、抗旱、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为广泛推广提供支持。
关键词 御石榴 丰产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